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題 青春舞曲課型 新授課 復習課 試卷講評課 其它課 教學內容分析 《青春舞曲》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一首小調式的新疆維吾爾族民歌,歌詞用對比的方法,說明“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但從旋律的風格進行來看,這不是消極的嘆息,而是在告訴人們應在快樂中去珍惜青春。全曲是由五個樂句加尾聲構成的單樂段體。 這首民歌是由“西北民歌王”著名作曲家王洛賓先生,在20世紀40年代從個維吾爾族高級知識分子口中學得,并加以整理而成的。歌曲旋律優美,節奏鮮明歡快,歌詞富含深刻的哲理和教育意義,告訴學生要懂得熱愛青春,珍惜時光,努力學習的道理。學情分析 我校八年級學生從一進校就開始注重接受規范的歌唱發聲訓練,經過近一學期的學習,歌唱的音色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初步養成了良好的歌唱發聲習慣。八年級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有一定的差距。大部分學生都聽過《青春舞曲》這首歌曲,或者會唱這首歌曲,但對于它的創作手法以及歌曲表達的意義并不了解。本節課通過練唱《青春舞曲》,讓學生體驗中國民歌的風格。學習目標 (1)知道歌曲創作手法:魚咬尾、重復;并了解維吾爾族的音樂特點。 (2)能正確把握歌曲情緒,體會歌曲旋律并演唱歌曲《青春舞曲》。 (3)通過學習了解維吾爾族民間音樂,對維吾爾音樂感興趣。重難點 (1)知道歌曲創作手法:魚咬尾、重復;并了解維吾爾族的音樂特點。 (2)能正確把握歌曲情緒,體會歌曲旋律并演唱歌曲《青春舞曲》。教學評活動過程環節一:課前律動教師活動播放“課前律動”視頻,調動上課氣氛 學生活動跟隨視頻做動作設計意圖:通過課前律動,調動學生歇息積極性與課堂氛圍,為接下來上課做好鋪墊。環節二:新課教學 走進中國民歌《青春舞曲》教師活動1、出示學習目標。 視頻導入:感知祖國大好河山 通過出示圖片,再次加深學生對新疆的印象 知識鏈接:了解作者基本信息(齊讀) 欣賞《達坂城的姑娘》,初步感知新疆音樂 學生活動1、了解本節課所學內容 觀看視頻 觀看圖片,并認真學習 齊讀 看視頻,聽音樂,初步感知設計意圖:調動學生的興趣,通過視聽來刺激學生的感知能力,培養學生感受音樂的能力,用正確的演唱方法熟悉旋律,進一步熟悉歌曲《青春舞曲》的旋律。對應目標(1).環節三:練唱歌曲《青春舞曲》教師活動 播放《青春舞曲》視頻,欣賞旋律,對本節課所學內容初步了解。 并思考以下問題:歌曲表達的情緒、節奏有什么特點呢? 旋律:優美 情緒:活潑,充滿青春活力 節奏:輕快 再次聆聽音樂,了解什么叫做“魚咬尾” 發聲小練習 ①請同學們先讀一讀歌詞 ②教師放音樂,請同學們哼鳴模唱。指導學生正確的歌唱方法。 ③第三遍完整唱歌詞,唱出對歌曲所要表現的情緒。(珍惜青春) 5、看一看、學一學:觀看視頻,學習“挽花”(翻手腕) 學生活動 1、欣賞視頻,回答問題 2、聆聽音樂,了解“魚咬尾” 3、在老師的指導下,用正確的歌唱方法,認真的跟音樂有感情地練唱 4、進行發聲練習 5、學習并練習設計意圖:感知音樂節奏,鍛煉節奏感,指導學生用正確的演唱技巧唱會歌曲,熟練掌握歌曲并做到有情歌唱。對應目標(2)環節四:知識拓展教師活動 了解維吾爾族音樂特點 欣賞合唱《青春舞曲》 學生活動 了解維吾爾族音樂特點 學生觀看視頻欣賞設計意圖:了解多種形式的《青春舞曲》,加深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的印象。對應目標(2)(3)環節五:課堂小結教師活動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一首維吾爾族歌曲,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人創造了動人的歌聲和多姿多彩的舞蹈。我們要熱愛民族音樂文化,并要象歌中所唱的那樣珍惜青春大好時光。 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再一次的概括總結本節課內容,帶領同學們體驗歌曲的風格、情緒、感受維吾爾族音樂的獨特韻味,并讓同學們可以珍惜青春大好時光。對應目標(2)(3)環節六:板書設計 青春舞曲 旋律:優美 情緒:活潑,充滿青春活力 節奏:輕快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 (1)使用希沃白板內的課件,并對課件進行加工整合。 利用希沃白板播放課件。 本課時選取音頻、圖片等資源,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造更貼切的音樂氛圍,使學生更好地感受作品,理解音樂作品,并在此基礎上,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從而做到有情歌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