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綜合檢測試題 2024--2025學年上學期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一、選擇題1.五育并舉,讓勞動成為一種教育。在下列勞動過程中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掃地 B.生火 C.摘菜 D.提水2.下列關于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爆炸一定屬于化學變化B.有明顯現象的變化一定屬于化學變化C.物質發生化學變化后一定有新物質生成D.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是否發光、放熱、生成氣體或沉淀3.關注實驗安全,規范實驗操作。下列做法符合實驗規范的是A.用實驗室的蔗糖泡水喝 B.實驗室里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放在不同藥品柜中保存C.酒精灑落桌面著火,甩水澆滅 D.實驗室加熱液體時,試管口對著他人4.小明給試管里的水加熱時,發現試管炸裂了,你認為下列哪些原因會導致試管炸裂①試管外壁有水 ② 用酒精燈的內焰加熱 ③沒有進行預熱直接集中加熱試管中的水 ④ 試管中的水超過了試管容積的1/3 ⑤試管底部接觸到了酒精燈的燈芯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②③⑤5.下列儀器對應的名稱,書寫完全正確的是A.錐形瓶 B.坩鍋鉗C.滴瓶 D.長頸漏斗6.質量守恒定律探究實驗中,涉及到的部分實驗操作如下,其中安全、規范的是A.點燃酒精燈 B.傾倒液體C.加鐵釘 D.稱量7.某學生用量筒量取液體,第一次讀數為20mL,倒入部分液體后第二次讀數為40mL,經實際測量,倒入液體的實際體積為19mL,則該名同學讀數方式先后可能為A.先平視,后仰視 B.先仰視,后俯視C.先俯視,后仰視 D.先俯視,后平視8.某化學興趣小組通過微型實驗探究蠟燭燃燒的產物,用數字化實驗監測密閉容器內蠟燭燃燒時氧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含量的變化,形成三條曲線,如圖3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如圖1用注射器抽氣并振蕩,可觀察到石灰水變渾濁B.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含量變化對應的曲線分別是a和cC.氧氣濃度小于一定值時,蠟燭無法繼續燃燒D.此微型實驗可探究得出蠟燭燃燒后的部分產物9.蠟燭燃燒時,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A.石蠟受熱先熔化 B.產生的火焰分三層C.蠟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燒杯內壁出現水霧10.化學實驗操作非常嚴謹,下列有關操作,正確的是A.量取 9.5mL 的液體最好用 100mL 的量筒B.用普通托盤天平稱取 25.45 克氯化鈉C.量筒可以用作反應容器D.試管、坩堝、燃燒匙、蒸發皿等儀器可在酒精燈火焰上直接加熱11.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修訂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下列做法不符合綠色化學理念的是A.植樹造林,營造綠水青山 B.垃圾分類投放,并露天焚燒C.使用可降解塑料,減少白色污染 D.綠色出行,積極踐行低碳生活12.蠟燭(足量)在如圖1密閉裝置內燃燒至熄滅,用儀器測出這一過程中瓶內氧氣含量的變化如圖2所示。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蠟燭熄滅時瓶內氣體只有二氧化碳 B.該實驗說明蠟燭燃燒消耗氧氣C.氧氣濃度小于一定值時,蠟燭無法燃燒 D.實驗后向裝置內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13.試管是實驗中常用儀器,試管口朝向可能因實驗的不同而不同。下列實驗中試管口的朝向錯誤的是A.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 B.向試管中加入塊狀固體C.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 D.向試管中滴加液體藥品14.下列圖示的“錯誤操作”與選項中“可能引起的后果”不匹配的是A.讀數偏大 B.污染試劑C.腐蝕膠帽 D.酒精濺出15.教材中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實驗如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石蠟是無色無味的固體,硬度較小B.圖1實驗可以用于比較蠟燭火焰哪層溫度最高C.蠟燭是由石蠟和棉線燭芯組成的D.蠟燭燃燒過程中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二、實驗題16.小紅同學借助U形管對蠟燭燃燒產物進行創新實驗探究,實驗裝置圖(夾持裝置略去)如圖。實驗操作步驟是:①準備一個干燥的U形管備用;②點燃固定在桌面的蠟燭,將U形管的一端罩在蠟燭火焰的中上部,觀察U形管內壁的實驗現象;③蠟燭燃燒10秒后,將U形管快速倒過來,立即向U形管中注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蕩,觀察實驗現象。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步驟②中,可以觀察到U形管內壁的實驗現象是 。(2)步驟③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對應得到的結論是 。(3)小紅同學用U形管代替小燒杯做實驗,你認為這樣做的優點有___________(填選項)。A.便于實驗操作 B.實驗現象明顯 C.產物濃度較低三、填空與簡答17.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保證,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儀器⑤的名稱: 。(2)常用于存放固體試劑的儀器是 ,可用作反應容器且能直接加熱的儀器是 。(填數字序號)(3)①小明取用15mL水需要用到的儀器有 (從下方字母序號中選擇)。A.10mL量筒 B.20mL量筒 C.50mL量筒 D.膠頭滴管E.玻璃棒②小明俯視讀數,則所取液體的實際體積 15 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小白同學用托盤天平稱取16.6g食鹽(1g以下用游碼),稱量時發現指針向右偏轉,這時應該___________直至天平平衡(填字母序號)。A.將游碼向左移動 B.將游碼向右移動 C.增加食鹽固體 D.減少食鹽固體18.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問題。《浪淘沙》(劉禹錫):“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沙里淘金是最古老的采金方法。金,柔軟金黃,熔點1067.9℃,穩定性高,不易被氧化,歷來是財富的象征。但金在地殼中含量極低,沙里淘金異常艱苦,且收獲甚微。(1)以上敘述中,屬于金的物理性質的是 ,屬于金的化學性質的是 。(2)“沙里淘金”利用的是金和沙的 不同,屬于物質的 (填“物理”或“化學”)性質。(3)“沙里淘金” 這一變化過程屬于 變化(填“物理”或“化學”)。(4)由短文可知,金的一種用途是 。參考答案:1.BA、掃地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沒有發生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B、生火有燃燒發生,一定有新物質生成,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符合題意;C、摘菜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沒有發生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D、提水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沒有發生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2.CA、爆炸分為物理爆炸(如氣球爆炸、汽車輪胎爆炸)和化學爆炸(如煤氣爆炸),其中物理爆炸沒有產生新物質,不屬于化學變化,化學爆炸產生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所以爆炸不一定屬于化學變化,A選項錯誤;B、有明顯現象的變化不一定屬于化學變化,如水杯破裂、電燈通電發光,它們現象明顯,但沒有產生新物質,不屬于化學變化,B選項錯誤;C、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所以物質發生化學變化后一定有新物質生成,C選項正確;D、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有無新物質生成,D選項錯誤。3.BA、實驗室中的蔗糖不能泡水喝,實驗室中任何藥品不能品嘗,不符合題意;B、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實驗室中將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放在不同藥品柜中保存,符合題意;C、酒精灑落桌面著火的滅火方法:用濕抹布蓋滅,不能用水澆滅,不符合題意;D、給試管內液體加熱的注意事項:試管口不能對著有人的地方,容易濺出傷人,不符合題意;4.A加熱前沒有給試管預熱,受熱不均勻、試管外壁有水、試管接觸到燈芯都會造成試管受熱不均造成加熱時試管破裂,而內焰加熱只是受熱慢浪費燃料,而試管內液體的量過多則易引起液體飛濺但不會造成試管破裂,故選A。5.AA、該儀器的名稱是“錐形瓶”,符合題意;B、該儀器的名稱是“坩堝鉗”,不符合題意;C、該儀器的名稱是“廣口瓶”,不符合題意;D、該儀器的名稱是漏斗,不符合題意。6.AA、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應用火柴點燃酒精燈,故圖示操作正確;B、向試管中倒入液體,試管傾斜,瓶塞要倒放,標簽朝向手心,瓶口緊挨試管口,圖中瓶塞未倒放,標簽未朝向手心,故圖示操作不正確;C、把密度較大的塊狀藥品或金屬顆粒放入玻璃容器時,應該先把容器橫放,把藥品或金屬顆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豎起來,使藥品或金屬顆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故圖示操作不正確;D、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圖中砝碼和物品的位置放反了,故圖示操作不正確。7.BA、先平視讀數為20mL,讀數準確,后仰視讀數偏小,實際體積偏大,倒入液體的實際體積大于(40mL-20mL),不可能為19mL,不符合題意;B、先仰視讀數偏小,實際體積偏大,后俯視讀數偏大,實際體積偏小,實際體積小于(40mL-20mL),可能為19mL,符合題意;C、先俯視讀數偏大,實際體積偏小,后仰視讀數偏小,實際體積偏大,倒入液體的實際體積大于(40mL-20mL),不可能為19mL,不符合題意;D、先俯視讀數偏大,實際體積偏小,平視讀數為20mL,讀數準確,倒入液體的實際體積大于(40mL-20mL),不可能為19mL,不符合題意。8.BA、蠟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如圖1所示,用注射器在蠟燭外焰部位抽氣并振蕩,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可觀察到石灰水變渾濁,故A正確;B、由于蠟燭燃燒消耗了氧氣,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氧氣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含量升高,所以c應為氧氣含量變化對應的曲線,故B錯誤;C、從圖像c可看出,氧氣的濃度到達一定的值后,就不會再發生改變了,說明氧氣濃度小于一定值時,蠟燭無法繼續燃燒,故C正確;D、蠟燭完全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燒生成炭黑和一氧化碳,此微型實驗只探究了蠟燭燃燒后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等部分產物,故D正確。9.CA.石蠟受熱時先融化后燃燒,該選項描述正確;B.蠟燭燃燒的火焰有三層,該選項描述正確;C.描述實驗現象時,不能出現生成物名稱,該選項描述不正確;D.蠟燭燃燒生成水,則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燒杯內壁出現水霧,該選項描述正確,10.DA、量取液體體積選取能一次量取全部液體最小規格的量筒,量取 9.5mL 的液體最好用 10mL 的量筒,使用 100mL 的量筒會產生較大的誤差,錯誤;B、普通托盤天平最小分度值為0.1g,用普通托盤天平不能稱取 25.45 克氯化鈉,錯誤;C、量筒僅用于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不可以用作反應容器,錯誤;D、試管、坩堝、燃燒匙、蒸發皿等儀器可在酒精燈火焰上直接加熱,正確。11.BA.植樹造林,營造綠水青山,符合綠色化學理念,故A不符合題意;B.垃圾露天焚燒會污染空氣,不符合綠色化學理念,故B符合題意;C.使用可降解塑料,減少白色污染,符合綠色化學理念,故C不符合題意;D.綠色出行,積極踐行低碳生活,符合綠色化學理念,故D不符合題意。12.AA、蠟燭熄滅時瓶內氣體除了二氧化碳外,還有氮氣,同時還有氧氣剩余,故A錯誤;B、從圖像可看出,氧氣的含量逐漸減少,蠟燭燃燒消耗了氧氣,故B正確;C、從圖像可看出,蠟燭熄滅時,氧氣的含量為15.96%,說明氧氣濃度小于一定值時,蠟燭無法燃燒,故C正確;D、蠟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實驗后向裝置內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故D正確;13.CA、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試管口應向上傾斜,與桌面約成 45°角,用試管夾夾在試管的中上部,手握試管夾的長柄,試管口的朝向正確,不符合題意;B、向試管中加入塊狀固體時,應先將試管橫放,用鑷子把固體放在試管口,再慢慢將試管豎立起來,使固體滑到試管底部,試管口的朝向正確,不符合題意;C、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試管炸裂,試管口的朝向錯誤,符合題意;D、向試管中滴加液體藥品時,試管口應垂直向上,試管口的朝向正確,不符合題意。14.DA、量取液體讀數時,視線與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俯視刻度,讀數偏大,故選項不符合題意;B、取用液體時,打開瓶塞,瓶塞應倒放,圖中瓶塞未倒放,會污染試劑,故選項不符合題意;C、為防止腐蝕膠頭滴管,使用滴管的過程中不可平放或倒置滴管,圖中錯誤操作會造成腐蝕膠帽,故選項不符合題意;D、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禁止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圖中的錯誤操作,可能導致失火,而不是防止酒精濺出,故選項符合題意。15.AA、石蠟是白色、無味的固體,硬度較小,故選項說法錯誤;B、將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可以根據火柴燒焦的程度判斷蠟燭火焰各層溫度,可觀察到與外焰接觸的火柴梗最先變黑,說明蠟燭的三層火焰中溫度最高的是外焰,故選項說法正確;C、蠟燭是由石蠟和棉線燭芯組成的,故選項說法正確;D、蠟燭燃燒生成新物質CO2和H2O,屬于化學變化,蠟燭在燃燒的過程中會受熱熔化成液體,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變化中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故選項說法正確;16.(1)出現水霧(2)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3)AB(1)蠟燭燃燒有水生成,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小水滴,因此步驟②中,可以觀察到U形管內壁的實驗現象是出現水霧。(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可用于檢驗二氧化碳。步驟③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3)用U形管代替小燒杯做實驗,具有便于實驗操作、實驗現象明顯的優點,故選:AB。17.(1)坩堝鉗(2) ⑧ ②(3) BD 小于(4)C(1)由圖可知,儀器⑤為坩堝鉗;(2)固體試劑一般存放在廣口瓶中,故填:⑧;可用作反應容器且能直接加熱的儀器為試管,故填:②;(3)①量筒量程的選取方法是比所量液體體積大,并最接近的,量取15mL水需要選用20mL的量筒,傾倒液體至接近所需刻度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故選BD;②量取液體俯視讀數時,讀數偏大,所量取的液體體積小于讀數;(4)天平使用時遵循“左物右碼”原則,而用托盤天平稱取16.6 g食鹽(1g以下用游碼),稱量時發現指針向右偏轉,說明所添加的藥品小于16.6g,所以需要繼續添加藥品,直至天平平衡。故選C。18.(1) 柔軟金黃,熔點10679℃ 穩定性高,不易被氧化(2) 密度 物理(3)物理(4)做首飾(1)由短文可知,金的物理性質的是柔軟金黃,熔點10679℃,化學性質為,穩定性高,不易被氧化。(2)“沙里淘金”利用的是金和沙的密度大小不同,將它們進行分離;該性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3)“沙里淘金” 這一變化過程中只是物質的分離,并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4)金可用作首飾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