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單元綜合試題2024--2025學年上學期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一、選擇題1.下表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代表五種不同元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B CD EA.原子序數: B.核內質子數:C.B、C同周期 D.A、D同族2.正確讀寫化學符號是學好化學的基礎。下列元素符號書寫正確的是A.鐵FE B.氟Fu C.鈣Ca D.鎂mg3.下列屬于陰離子的結構示意圖的是A. B. C. D.4.下列物質由離子構成的是A.汞 B.水 C.硫酸銅 D.空氣5.原子結構中,最外層電子數是7的原子是A.非金屬原子 B.金屬原子C.不能確定 D.稀有氣體原子6.下列有關物構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Hg由原子構成,H2由分子構成B.和最外層都有2個電子,化學性質相似C.X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n,該原子核外電子數也為nD.,,分別表示Mg2+和Cl-7.2024年重慶將加快光伏產業發展。單晶硅是制造太陽能電池板的核心材料,根據下圖有關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和原子結構示意圖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硅元素在地殼中含量居第二位 B.硅元素位于第三周期C.圖中m的值為14,n的值為4 D.圖中“28.09”表示1個硅原子的質量8.鈉和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微觀過程如圖所示,從圖中獲得的信息中不正確的是A.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原子可以形成分子,也可以形成離子C.鈉原子得到電子,而氯原子失去電子D.該反應中,構成三種物質的微粒不同9.陸地探測四號01星的天線用極細鉬單絲進行編織。如圖為鉬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x為12 B.有四個電子層 C.有42個質子 D.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10.鉿(Hf)可用作航天材料。已知一種鉿原子的原子核內有72個質子和102個中子,則其核外電子數為A.30 B.72 C.102 D.17411.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反應涉及3種物質B.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1:4C.體現了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D.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12.已知含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碳原子的質量為akg,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b,則此原子的實際質量為A.abkg B.12akg/b C.12bkg/a D.abk/12g二、填空與簡答13.電子帶負電,原子不帶電,說明原子內存在著帶正電荷的部分,它們是均勻分布還是集中分布的呢?1910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a粒子轟擊金箔實驗。如圖1是盧瑟福用a粒子轟擊金箔的實驗現象,請結合現象分析原子內部結構。 (1)大多數α粒子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原因是 。(2)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極少數a粒子就 (填“會”或“不會”)發生大角度散射。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3)科學家對原子結構的探究經歷了三個過程,通過a粒子散射實驗,你認為原子結構為如圖2中的 (填字母)。(4)圖3為某原子結構模型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A.原子中a和c的數目一定相等 B.原子中b與c的數目一定相等C.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b和c D.決定原子核電荷數的微粒是c的數目14.我國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氮化鎵是生產芯片的關鍵材料之一. (1)圖1是鎵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粒子結構示意圖,則其中X的數值為 ,鎵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2)圖2中有 種非金屬元素。(3)圖2中與鎵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子是 (填序號)。15.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請回答下列問題:(1)下圖為三種原子的結構示意圖:①圖中具有相對穩定結構的原子是 (填字母序號);②B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成為 (填“陰”或“陽”)離子。③C中x的值是 。(2)下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①由上圖判斷,化學變化前后不變粒子是 。②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16.建立宏觀、微觀、符號三者之間的聯系是化學學科重要的思維方式。圖1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圖2中A、B、C表示三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1,氮元素的符號是 ,氧和硫屬于同 (選填“周期”或“族”)元素。(2)圖2,A、B、C三種粒子屬于相對穩定結構的是 (填字母)。(3)結合圖1分析,圖2中微粒B的名稱是 。若C為帶兩個單位負電荷的某離子結構示意圖,其離子符號為 。參考答案:1.BA、同一周期,從左向右原子序數增加,所以原子序數C>B,故A正確;B、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排列而成,A、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不同,不可能屬于同種元素,所以核內質子數不相等,故B錯誤;C、同一橫行為同一周期,所以A,B,C同周期,故C正確;D、A、D是同一列,同一縱行為同一族,故D正確;2.CA、元素符號書寫時,要“一大二小”,鐵元素符號為Fe,不正確;B、氟元素符號為F,不正確;C、鈣元素符號為Ca,正確;D、元素符號書寫時,要“一大二小”,鎂元素符號為Mg,不正確;3.DA、質子數=10,核外電子數=2+8=10,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表示原子,故A不正確;B、質子數=11,核外電子數=2+8=10,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表示陽離子,故B不正確;C、質子數=12,核外電子數=2+8=10,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表示陽離子,故C不正確;D、質子數=9,核外電子數=2+8=10,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表示陰離子,故D正確;4.CA、汞是金屬單質,因此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構成的,故A選項不符合題意;B、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故B選項不符合題意;C、硫酸銅是由銅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構成的,故C選項符合題意;D、空氣屬于混合物,含有多種不同分子,故D選項不符合題意。5.A原子結構示意圖中,稀有氣體的最外層電子數為8(氦為2),金屬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小于4個,非金屬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大于等于4個,但最外層電子數為7的原子一定屬于非金屬原子,故選A。6.BA、Hg是金屬由汞原子構成,H2由氫分子構成,A正確。B、氦原子最外層兩個電子,化學性質穩定,鎂原子最外層兩個電子,容易失去電子,化學性質不相似,B錯誤。C、原子中,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X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n,該原子核外電子數也為n,C正確。D、,分別表示鎂原子失去兩個電子和氯原子得到一個電子,分別表示Mg2+和Cl-,D正確。7.DA、地殼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O、Si、Al、Fe,故硅元素在地殼中含量居第二位,不符合題意;B、硅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故硅元素位于第三周期,不符合題意;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稱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原子序數=質子數=14,即m的值為14,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故14=2+8+n,n=4,不符合題意;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稱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故圖中“28.09”表示硅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8.09,符合題意。8.CA、由圖可知,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選項正確;B、由圖可知,氯原子可以構成氯分子,也可以形成氯離子,故原子可以形成分子,也可以形成離子,選項正確;C、由圖可知,鈉離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是鈉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形成的,而氯離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是氯原子得到一個電子形成的,選項錯誤;D、由圖可知,金屬鈉是由鈉原子構成的,氯氣是由氯分子構成的,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構成三種物質的微粒不同,選項正確;9.CA、原子的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原子結構示意圖左側圓圈內的數字代表質子數,根據鉬的原子結構示意圖,鉬原子的質子數為42,則,解得x=13,A錯誤;B、根據鉬的原子結構示意圖,鉬原子核外由五個電子層,B錯誤;C、根據A選項的分析,1個鉬原子有42個質子,C正確;D、根據鉬的原子結構示意圖,鉬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1,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這1個電子,D錯誤。10.B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故其核外電子數為72。11.BA、根據微觀示意圖可知,有三種不同的分子,則該反應中涉及了3種物質,故A說法正確;B、根據分析圖示可知,該反應的生成物分子個數比為1:2,故B說法錯誤;C、根據微觀示意圖,該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發生了變化,原子的種類不變,則該反應體現了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故C說法正確;D、根據分析可知,該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了兩種物質,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故D說法正確;12.D由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可知,此原子的實際質量為=b×akg/12=ab kg /12,故選D。13.(1)原子內有較大空間(2) 不會 原子核(3)C(4)ACD(1)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和原子相比較非常小,所以在原子核外有較大的空間,因此大多數a粒子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2)若帶正電荷的原子核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極少數a粒子就不會發生大角度散射而是被直接彈回;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原子核,因為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3)通過a粒子散射實驗,說明原子結構為圖2中的C,因為C中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間;(4)A、a是核外電子,c是核內質子,所以在原子中a和c的數目一定相等,故A正確;B、b是核內中子,c是核內質子,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所以在原子中b和c的數目不一定相等,故B錯誤;C、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原子核上,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所以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b和c上,故C正確;D、決定原子核電荷數的微粒是質子數,c是核內質子,所以決定原子核電荷數的微粒是c的數目,故D正確。14.(1) 31 四(2)二/2/兩(3)③(1)根據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鎵的原子序數為X,由鎵粒子結構示意圖可知,鎵的質子數為31,在原子中質子數=原子序數,則X=31;周期數=原子核外電子層數,由粒子結構示意圖可知,是鎵原子失去3個電子形成的,即鎵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個電子層,則鎵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故填:31;四或4;(2)根據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可知①質子數為8,為氧元素;②質子數為12,為鎂元素;③質子數為13,為鋁元素;④質子數為16,為硫元素,因此圖2中①④屬于非金屬元素,故填:二或2或兩;(3)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由(1)分析可知鎵原子的最外層有3個電子,圖2中③所示粒子的最外層也是3個電子,因此二者化學性質相似,故填:③。15.(1) A 失去 陽 6(2) 原子(1)①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中最外層8個電子的結構稱為相對穩定結構,所以圖中具有相對穩定結構的原子是A;故填:A。②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中最外層電子少于4個,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成為陽離子。故填:B;陽。③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中質子數=電子數,所以16=2+8+x,x=6。故填:6。(2)①據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化學變化前后不變粒子是原子。故填:原子。②據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氫氣和氯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氫,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故填:。16.(1) N 族(2)A和C(3) 氧原子 S2-(1)氮元素的符號為:N,在元素周期表中豎排稱為族,由圖1可知氧和硫在同一豎排,所以它們屬于同族元素,故填:N;族;(2)最外層電子數為8(氦為2)屬于穩定結構,所以圖2,A、B、C三種粒子屬于相對穩定結構的是A和C,故填:A和C。(3)圖2中微粒B的原子核內有8個質子,是氧元素,原子核外有8個電子,在原子中:核外電子數=核內質子數,所以微粒B表示氧原子,原子得電子形成帶負電荷的陰離子,C為帶兩個單位負電荷的離子,在原子中:核外電子數=核內質子數,所以:x+2=18,解得:x=16,故C是硫離子,化學符號為:,故填:氧原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