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3.1 分子和原子 課時鞏固練 2024--2025學年上學期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3.1 分子和原子 課時鞏固練 2024--2025學年上學期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3.1 分子和原子 課時鞏固練
2024--2025學年上學期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
一、選擇題
1.化學學習使我們學會從微觀角度認識宏觀現象。對下列事例解釋錯誤的是
A.氣體受壓后體積變小——氣體分子間的間隔減小
B.氧氣助燃、氫氣可燃——不同分子的化學性質不同
C.水管里的水結成冰后不再流動——水分子停止運動
D.紅墨水在熱水比冷水中擴散更快——分子運動快慢與溫度有關
2.化學反應的實質是
A.分子間隔改變 B.分子的運動速度改變
C.原子的種類發生改變 D.原子重新組合
3.下列物質中,由分子構成的是( )
A.二氧化碳 B.金剛石 C.銅塊 D.氯化鈉
4.下列物質由原子構成的是
A.金剛石 B.氯化鈉 C.氫氣 D.二氧化碳
5.某同學探究分子運動的實驗如圖所示,下列實驗現象與結論錯誤的為
A.該實驗觀察到的現象為燒杯甲中的液體變紅色
B.該實驗觀察到燒杯乙中的液體不變色
C.該實驗說明濃氨水中的分子在不斷運動,而蒸餾水和酚酞溶液中的分子不運動
D.該實驗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6.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是( )
A.質量和體積均不同 B.運動快慢不同
C.在化學反應中能否再分 D.是否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
7.二百多年前,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氣的成分,其中一項實驗是加熱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氣,該反應示意圖如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氧化汞分解過程中,原子的種類沒有發生改變 B.氧化汞分解過程中,分子的種類沒有發生改變
C.氧化汞中含有氧分子,所以分解能生成氧氣 D.氧化汞、汞、氧氣都由分子構成
8.下列微粒屬于純凈物的是
A. B. C. D.
9.構成物質的微粒種類不盡相同。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
A.汞 B.金剛石 C.氯化鈉 D.水
10.下圖是電解水反應的示意圖。該圖說明了(  )
A.水分子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的 B.水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
C.化學變化的本質是分子重新組合的過程 D.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二、實驗題
11.為研究分子的性質,進行如下實驗。

(1)實驗1,能證明氨分子運動的實驗現象是 。
(2)實驗1,設計C的目的是 。
(3)實驗2研究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是 。
(4)實驗3中先在一支試管中裝一部分紅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滿酒精(緩緩注入),加蓋密封后靜置,30日后觀察到液面下降(如圖所示),依據以上現象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分子間有間隔 B.分子不斷運動 C.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
三、填空與簡答
12.建立宏觀和微觀之間的聯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下圖是水在一定條件下變化的微觀示意圖,根據圖示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以下問題:
(1)表示水蒸氣冷凝的變化是 (填“①”或“②”),該過程水分子 能量(選填“獲得”或“失去”);表示水通電分解的變化是 (填“①”或“②”)。
(2)變化①中水分子的 和 發生了改變,不變的是 和 (請選填以下詞語:“大小、數目、間隔、排列方式”)。
(3)變化②中水分子的 發生了改變,變成了 和 。
13.“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請結合圖示回答問題:
(1)該變化的反應類型是______(選填序號)。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氧化反應
(2)該變化中,發生變化的微粒是______(選填序號)。
A.過氧化氫分子 B.氫原子和氧原子 C.氧氣
(3)為使圖示完整準確,應在丙中補充______(填“A”或“B”)。
A. B.
(4)由圖示得出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在化學變化中, ,原子又可以結合成新分子。
14.回答小練問題:
(1)歡歡同學設計如圖實驗裝置來探究微粒的性質:
圖中都有一個相同現象即 ,該實驗說明分子在 。
(2)如圖分別是水蒸氣液化、水通電分解和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微觀變化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圖②表示的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
②從微觀角度解釋圖①、圖②的本質區別是 。
③由圖②、圖③可得到:化學變化中一定不變的粒子是 ,可能發生改變的是分子的 。
參考答案:
1.C
A、氣體受壓后體積變小,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隔,壓強增大,氣體分子間的間隔變小,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氧氣助燃、氫氣可燃,是因為它們是由不同分子構成的,不同種物質的分子,其化學性質不同,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水管里的水結成冰后不再流動,是因為水分子間的間隔變小,分子仍是在不斷運動的,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D、紅墨水在熱水比冷水中擴散更快,是因為分子運動快慢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2.D
A、分子的間隔發生改變不會發生化學變化,故A錯誤;
B、分子的運動速度改變不會發生化學變化,故B錯誤;
C、化學變化中原子的種類不發生改變,故C錯誤;
D、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結合成新分子,故D正確。
3.A
A、二氧化碳是非金屬氧化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構成的,故A正確;
B、金剛石是碳的單質,則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故B錯誤;
C、銅屬于金屬單質,則銅是由銅原子直接構成的,故C錯誤;
D、氯化鈉屬于鹽,則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直接構成的,故D錯誤。故選A。
4.A
A、金剛石屬于固態非金屬單質,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的,故選項正確;
B、氯化鈉是含有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故選項錯誤;
C、氫氣屬于氣態非金屬單質,是由氫分子構成的,故選項錯誤;
D、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故選項錯誤。故選:A。
5.C
A、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氨分子不斷運動,當運動到甲中時,氨氣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故一段時間后,甲燒杯中的酚酞溶液變紅色,該選項正確;
B、由A的分析可知,該實驗觀察到乙燒杯中的液體不變色,該選項正確;
C、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的,濃氨水中的分子、蒸餾水和酚酞溶液中的分子都是在不斷運動,該選項不正確;
D、甲、乙中的溶液不接觸,一段時間后,甲中溶液變紅色,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該選項正確。
6.C
A、分子和分子的質量和體積均不同,原子和原子的質量和體積也均不同,所以分子和原子的質量和體積均不同,但不是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
B、分子和原子的運動快慢不同,但不是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
C、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先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是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
D、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最小的粒子,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原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最小的粒子,是否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不是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
7.A
A、由題圖知氧化汞分解過程中,原子的種類沒有發生改變,故A符合題意;
B、氧化汞分解過程中,氧化汞分子變成了汞原子和氧分子,故B不符合題意;
C、氧化汞是純凈物,不含有氧分子,故C不符合題意;
D、汞是由原子構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
8.D
A、由圖可知,A中含有兩種分子,即由兩種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選項錯誤;
B、由圖可知,B中含有兩種微粒,即由兩種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選項錯誤;
C、由圖可知,C中含有兩種分子,即由兩種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選項錯誤;
D、由圖可知,D中含有一種分子,即由一種物質組成,屬于純凈物,選項正確。
9.D
A、汞屬于金屬單質,是由汞原子構成,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B、金剛石是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是由碳原子構成,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C、氯化鈉是含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D、水是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構成,故選項符合題意。
10.B
A、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A選項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B、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變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水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B選項正確,符合題意;
C、化學變化的本質是分子變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的過程,不是分子重新組合,C選項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D、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D選項不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
11.(1)B中酚酞溶液變紅色
(2)對比
(3)溫度
(4)AB
(1)濃氨水使酚酞溶液變紅色,A中濃氨水揮發出氨氣使B中酚酞溶液變紅色,C中酚酞溶液不變色,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2)實驗1中,C中的作用為證明空氣不能使酚酞溶液變色,則目的為對比;
(3)實驗2中,分別將等量的水放入冷水和熱水中,品紅在熱水中擴散更快,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
(4)實驗3中,30日后觀察到液面下降,即紅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體積減小了,這是因為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間有一定的間隔,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不斷運動到彼此的分子間隔中,故選AB。
12.(1) ① 失去 ②
(2) 間隔 排列方式 數目 大小
(3) 種類 氫分子 氧分子
(1)水蒸氣冷凝的過程中,水分子本身不變,只是水分子間的間隔變小,水分子失去能量,運動速率減慢,故對應過程①;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分解為氫氣和氧氣,從微觀的角度看,水分子分成氧原子與氫原子,然后每兩個氫原子構成一個氫分子,每兩個氧原子構成一個氧分子,故對應過程②;
(2)由微觀示意圖可知,變化①的過程中是水分子間的間隔和排列方式發生了改變,分子的數目和大小沒有發生改變;
(3)變化①的過程中是水分子分成氧原子與氫原子,然后每兩個氫原子構成一個氫分子,每兩個氧原子構成一個氧分子。
13.(1)B
(2)A
(3)B
(4)分子分解為原子
(1)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氧氣和水,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故選:B;
(2)過氧化氫是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的,在過氧化氫分解的過程中,過氧化氫分子分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和部分氧原子組合成水分子,部分氧原子組合成氧分子,發生變化的微粒是過氧化氫分子,故選:A。
(3)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氧氣和水,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個數和種類不變,為使圖示完整準確,應在丙中補充2個水分子,故選:B;
(4)由圖示得出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結合成新的分子,故填:分子分解成原子。
14.(1) 酚酞溶液變紅 不斷運動
(2) 水氫氣+ 氧氣 ①中水分子本身沒有改變②中水分子變為氫分子和氧分子 原子 數目
(1)濃氨水揮發出氨氣,氨氣分子運動到酚酞溶液中形成氨水,讓無色酚酞變紅,濃氨水和酚酞溶液開始時不在同一個燒杯或同一個位置,故可以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故填:酚酞溶液變紅、不斷運動;
(2)①圖②表示是電解水生成了氫氣和氧氣,反應文字表達式是:水氫氣+ 氧氣,故填:水氫氣+ 氧氣;
②圖①是水蒸氣遇冷變成水,是水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小,水分子本身沒有發生變化,屬于物理變化,而電解水產生氫氣和氧氣,是水分子變成了氫分子和氧分子,分子本身發生了變化,該變化屬于化學變化;
③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學變化中一定不變的粒子是原子,可能發生改變的是分子的數目,故填:原子、數目。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雄市| 瓦房店市| 河间市| 肥东县| 广德县| 耒阳市| 江永县| 衢州市| 玛纳斯县| 肃宁县| 大埔县| 宁陕县| 抚州市| 衡阳县| 宜兰市| 托里县| 葫芦岛市| 宁阳县| 巫溪县| 苍梧县| 仁怀市| 钟祥市| 巴彦县| 龙江县| 铁岭市| 开平市| 建昌县| 贺州市| 泗阳县| 开封市| 曲靖市| 新疆| 孟州市| 苗栗县| 扬中市| 红安县| 乳山市| 长子县| 凉山| 申扎县| 正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