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3 制取氧氣 同步課時練2024--2025學年上學期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一、選擇題1.工業生產需要考慮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大量生產、環境污染等因素,目前工業上用于大量制取氧氣的原料是A.高錳酸鉀 B.氯酸鉀 C.過氧化氫溶液 D.空氣2.工業上大量制取氧氣的方法A.分離液態空氣 B.加熱高錳酸鉀C.加熱雙氧水 D.加熱二氧化錳3.規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關鍵。在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中,下列操作的先后順序正確的一項是 A.先將藥品裝入試管,再檢查裝置氣密性B.先使試管均勻受熱,再對準藥品部位加熱C.先將裝滿氣體的集氣瓶移出水槽,再蓋上玻璃片D.實驗結束后先熄滅酒精燈,再將導管移出水面4.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A.催化劑只能加快反應速率B.一種物質可以作為多個化學反應的催化劑C.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性質都不變D.用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時,加入催化劑可以使生成氧氣的質量增加5.某興趣小組在制取氧氣的實驗中,發現二氧化錳在幾個反應中都有用到。下列討論合理的是A.化學反應中的催化劑一定是二氧化錳B.二氧化錳可以在不同的化學反應中起催化作用C.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性質不發生變化的物質一定是催化劑D.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會更快更多地產生氧氣6.下列屬于分解反應的是A.B.C.D.7.下列化學反應既不屬于化合反應又不屬于分解反應的是A. B.C. D.8.化學創新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將加熱至紅熱的鐵絲伸入盛有過氧化氫溶液的集氣瓶中,再向集氣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①中紅熱的鐵絲、過氧化氫溶液均無明顯變化B.②中反應前后二氧化錳的質量和性質不變C.②中鐵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氧化鐵D.對比①②可得出結論:燃燒劇烈程度與二氧化錳有關9.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加熱液體 B.聞氣體氣味C.檢查裝置氣密性 D.驗證氧氣10.催化劑在化工生產中有著重要作用,釀造工業、制藥工業、石油工業都需要催化劑。一種物質作為某化學反應的催化劑,需要同時滿足下列哪些要求:①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化學性質不變;②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不變;③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二、實驗題11.如圖是實驗室常用的制取氣體的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儀器a的名稱是 。(2)用固體混合物制取氧氣,選擇的發生裝置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停止加熱時應 (填字母)。a.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 b.先熄滅酒精燈,再將導管移出水面(3)若要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可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用該裝置收集氧氣,是因為氧氣具有的物理性質是 。12.學習中我們了解到常用制取氧氣的方法有如下圖所示的三種。請回答問題。(1)根據綠色化學的理念,你認為甲、乙、丙三種實驗室制取氧氣的途徑中 (填“甲”、“乙”或“丙”)途徑更能體現化學實驗的綠色化追求。(2)同學們到實驗室制取氧氣,下列是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一些裝置,請回答有關問題。①寫出儀器的名稱:a 。②實驗室用一種紫黑色固體制取氧氣,選擇裝置A作為發生裝置,老師提出A裝置存在不足,原因是 ,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若用D收集氧氣,驗滿時,應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 (填“集氣瓶中”或“集氣瓶口”),若用E收集氧氣,當看到 現象時,開始收集氧氣。③若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固體來制取氧氣,可以選擇的發生裝置為 (填序號),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④小軍同學選擇A、D裝置后立即裝好藥品開始制取氧氣,發現將帶火星的小木條伸入集氣瓶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見小木條復燃,可能的原因是發生裝置漏氣了,由此小軍提醒其他同學,制取氧氣前一定要先 。參考答案:1.D加熱高錳酸鉀、氯酸鉀制氧操作不簡便、成本較高,還容易造成環境污染,不適合大量生產,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的方法,具有反應快、操作簡便、便于收集等優點,但成本高,無法大量生產,工業上采用分離液態空氣的方法制氧大量的氧氣。2.A工業上需用大量氧氣時,主要利用氧氣和氮氣的沸點不同,采用加壓、降溫的方法使空氣液化,然后再蒸發掉氮氣,就能得到大量氧氣,即分離液態空氣。3.BA、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再將藥品裝入試管,防止因裝置漏氣而浪費藥品,故說法不正確;B、加熱時,先對試管進行預熱,再對準藥品部位進行加熱,防止試管因受熱不均而炸裂,故說法正確;C、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后,用玻璃片將瓶蓋好后,移出水面正放在桌子上,故說法不正確;D、實驗完畢,應先把導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滅酒精燈,可防止水倒吸,炸裂試管,故說法不正確。4.BA、催化劑能夠改變化學反應速率,既可加快反應速率,也可以減慢反應速率, 錯誤;B、一種物質可以作為多個化學反應的催化劑,例如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分解和氯酸鉀分解中都可以作催化劑, 正確;C、 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變,物理性質可能改變, 錯誤;D、 用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時,加入催化劑只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不能使生成氧氣的質量增加, 錯誤。5.BA、硫酸銅也可以做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所以化學反應中的催化劑不一定是二氧化錳,選項錯誤;B、二氧化錳可以做氯酸鉀和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所以二氧化錳可以在不同的化學反應中起催化作用,選項正確;C、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性質不發生變化的物質可能是催化劑,還可能是雜質,選項錯誤;D、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不能改變生成物的質量,選項錯誤;6.CA、該反應中反應物有兩種,生成物只有一種,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不屬于分解反應,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該反應中反應物有兩種,生成物只有一種,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不屬于分解反應,該選項不符合題意;C、該反應中反應物只有一種,生成物有兩種,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該選項符合題意;D、該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中均有兩種物質,不屬于分解反應,該選項不符合題意。7.DA、該反應是由兩種物質反應生成另一種新物質的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故A不合題意;B、該反應是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新物質的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故B不合題意;C、該反應是由兩種物質反應生成另一種新物質的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故C不合題意;D、該反應的反應物與生成物均為兩種,既不符合“一變多”的特點,也不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即既不屬于化合反應又不屬于分解反應,故D符合題意。8.AA、常溫下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很慢,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故①中紅熱的鐵絲、過氧化氫溶液均無明顯變化,符合題意;B、②中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在該反應中,二氧化錳是催化劑,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物理性質可能改變,不符合題意;C、②中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不是氧化鐵,不符合題意;D、①中常溫下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很慢,紅熱的鐵絲無明顯變化,②中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②中氧氣濃度比①中氧氣濃度大,②中燃燒劇烈,說明燃燒劇烈程度與氧氣濃度有關,不符合題意。9.DA、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試管與桌面呈45°角,圖中液體體積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圖中所示操作錯誤;B、聞氣體的氣味時,應用手在瓶口輕輕的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子中,不能將鼻子湊到集氣瓶口去聞氣體的氣味,圖中所示操作錯誤;C、圖示裝置中的長頸漏斗與外界相同,沒有形成密閉系統,因此無法用此方法檢驗該裝置的氣密性,圖中所示操作錯誤;D、檢驗是否是氧氣時,可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中,若木條復燃,說明是氧氣,圖中所示操作正確。10.A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且化學反應前后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發生變化;11.(1)集氣瓶(2) A 2KClO32KCl+3O2↑ a(3) C 不易溶于水(1)由圖可知儀器a是集氣瓶;(2)①用固體混合物制取氧氣,即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反應制取氧氣,需要選擇固固加熱裝置,故選A;②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化學反應方程式為;③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停止加熱時,應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否則水槽中的水會倒吸入熱的試管中使試管炸裂,故選a;(3)①用排水法收集氣體可以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故選C;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是因為氧氣具有的物理性質是不易溶于水。12.(1)乙(2) 酒精燈 試管口缺少一團棉花 集氣瓶口 有連續氣泡冒出 B、C 分解反應 檢查裝置氣密性(1)甲、乙、丙三種制取氧氣的途徑中,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或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都需要加熱,浪費能源;分解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裝置操作簡單、安全,不需要加熱,節能環保,生成物是水和氧氣,對環境無污染,故乙途徑更能體現化學實驗的綠色化追求;(2)①儀器a的名稱是酒精燈;②實驗室用一種紫黑色固體制取氧氣,即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選擇裝置A作為發生裝置,老師提出A裝置存在不足,是因為試管口缺少一團棉花,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固體粉末進入導管,堵塞導管;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為;若用D裝置通過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驗滿時應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處,若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證明氧氣已收集滿;若用E裝置通過排水法收集氧氣,當看到有連續氣泡冒出時,開始收集氧氣;③若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固體來制取氧氣,該反應中反應物為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為常溫,因此可以選擇固液常溫型的發生裝置,即裝置B或裝置C;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氣和水,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因此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④小軍同學選擇A、D裝置后立即裝好藥品開始制取氧氣,發現將帶火星的小木條伸入集氣瓶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見小木條復燃,可能的原因是發生裝置漏氣或集氣瓶破損,由此小軍提醒其他同學,制取氧氣前一定要先檢查裝置氣密性,防止裝置漏氣。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