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2 氧氣 同步課時練2024--2025學年上學期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一、選擇題1.人類的呼吸離不開氧氣,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A.氧氣在空氣中的質量分數為21% B.氧氣具有可燃性C.氧氣易溶于水 D.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2.氧氣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物質,以下有關氧氣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氧氣具有可燃性 B.氧氣能提供動植物呼吸C.氧氣能支持燃燒 D.某些物質在空氣中不能燃燒,但在氧氣中能燃燒3.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A.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紅色的火焰,產生大量白色煙霧C.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D.鎂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微弱白色火焰,生成白色固體4.下列關于氧化反應的敘述錯誤的是A.氧化反應都會發(fā)光、放熱B.物質與氧氣發(fā)生的反應,都是氧化反應C.釀酒和釀醋都是氧化反應D.物質在氧氣中燃燒都是較劇烈的氧化反應5.下列變化過程中,均包含緩慢氧化的是①金屬銹蝕 ②“銅綠” ③食物腐爛 ④動植物呼吸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下列反應(反應條件已略去)是化合反應的是A.水+二氧化碳→碳酸 B.甲烷+氧氣→水+二氧化碳C.氧化汞→汞+氧氣 D.鎂+二氧化碳→氧化鎂+碳7.下列化學反應中既是氧化反應又是化合反應的是A. B.C. D.8.下列過程屬于緩慢氧化的組合是①食物腐敗②蠟燭燃燒③呼吸作用④金屬銹蝕⑤葡萄釀造⑥火藥爆炸⑦白磷自燃⑧面團發(fā)酵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⑦ C.①③④⑤⑧ D.②③④⑥⑧9.下列化學反應中既屬于氧化反應又屬于化合反應的是A.氧化汞汞+氧氣B.石蠟+氧氣水十二氧化碳C.磷+氧氣五氧化二磷D.氫氣+氧化銅銅+水10.化學概念或物質間存在并列、包含、交叉等關系。下列選項中,M包含N的是選項 A B DM 氖氣 混合物 化合反應 化學變化N 稀有氣體 純凈物 氧化反應 緩慢氧化A.A B.B C.C D.D二、實驗題11.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下面是有關氧氣性質的探究實驗。【探究一】探究氧氣的物理性質。(1)通常情況下,氧氣是一種無色、無臭的氣體。降溫、加壓就會發(fā)生狀態(tài)的改變:在過程①、②中發(fā)生的變化都是 變化。【探究二】探究氧氣的化學性質。(2)實驗一:硫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 。(3)實驗二: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實驗時,鐵絲下端系火柴的目的是 ,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4)實驗三:木炭在氧氣中燃燒后,驗證產物的方法是 。(5)實驗四的實驗結論是 。正確選擇試劑是實驗成功的關鍵,該實驗中對試劑的選擇合理的是 。(填字母)。A.可以用鐵代替紅磷進行實驗 B.紅磷需要足量 C.只與氧氣反應(6)實驗一、二、四中都要在集氣瓶中放少量的水。實驗一中水的作用是 ,由此推測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質之一是 ;在“實驗一”“實驗二”“實驗四”中,可以把水換成細沙的實驗是 。(7)以上四個反應的相同點是 、 。(寫出兩點)(8)根據上述實驗,說明氧氣的化學性質 (填“比較活潑”或“不活潑”)。三、計算題12.在探究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小明進行了如下實驗:集氣瓶中裝有80%的水(如圖1所示),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后,集氣瓶中仍留有15%的水(如圖2所示)。(1)在進行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鐵絲要繞成螺旋狀的目的是 ,集氣瓶中需留少量水的原因是 。(2)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是 ,現象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放出大量的熱。(3)圖2所示集氣瓶內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參考答案:1.DA、氧氣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為21%,不是質量分數,不符合題意;B、氧氣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題意;C、氧氣不易溶于水,不符合題意;D、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能與許多物質反應,符合題意。2.AA、氧氣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A敘述不正確;B、氧氣能供給動植物呼吸,故B敘述正確;C、氧氣能支持燃燒,具有助燃性,故C敘述正確;D、某些物質在空氣中不能燃燒,但在氧氣中能燃燒,例如鐵可以在氧氣中燃燒,不能在空氣中燃燒,故D敘述正確;3.C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發(fā)出熱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實驗描述錯誤;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黃白色火焰,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實驗描述錯誤;C、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實驗描述正確;D、鎂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體,實驗描述錯誤;4.AA、氧化反應不一定都會發(fā)光,如人的呼吸作用,沒有發(fā)光,說法錯誤;B、物質與氧氣發(fā)生的反應,都是氧化反應,說法正確;C、釀酒和釀醋,是糧食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的不容易察覺的緩慢氧化,說法正確;D、物質在氧氣中燃燒,屬于較劇烈的氧化反應,說法正確。5.D①金屬的銹蝕是金屬與空氣中的氧氣等發(fā)生的緩慢,不易察覺的氧化反應,屬于緩慢氧化;②“銅綠”是銅與空氣中的氧氣等發(fā)生的緩慢,不易察覺的氧化反應,屬于緩慢氧化;③食物腐爛是食物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的緩慢,不易察覺的氧化反應,屬于緩慢氧化;④動植物呼吸是物質與氧氣發(fā)生的緩慢,不易察覺的氧化反應,屬于緩慢氧化;6.AA、化合反應指的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反應生成一種新物質的反應,該反應中反應物兩種,生成物一種,符合“多變一”的反應特點,屬于化合反應,正確;B、該反應中反應物兩種,生成物兩種,不符合“多變一”的反應特點,不屬于化合反應,錯誤;C、該反應中反應物一種,生成物兩種,不符合“多變一”的反應特點,不屬于化合反應,錯誤;D、該反應中反應物兩種,生成物兩種,不符合“多變一”的反應特點,不屬于化合反應,錯誤。7.CA、該反應不是物質與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不屬于氧化反應,故選項錯誤;B、該反應是物質與氧氣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屬于氧化反應;該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不符合“多變一”的形式,不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錯誤;C、該反應是物質與氧氣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屬于氧化反應;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應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正確;D、該反應不是物質與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不屬于氧化反應;且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應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8.C①食物腐敗是食物與氧氣發(fā)生的慢慢氧化過程,屬于緩慢氧化;②蠟燭燃燒屬于發(fā)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不屬于緩慢氧化;③呼吸作用是與氧氣發(fā)生的慢慢氧化過程,屬于緩慢氧化;④金屬銹蝕是鋼鐵與氧氣發(fā)生的慢慢氧化過程,屬于緩慢氧化;⑤葡萄釀造是糧食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的不容易察覺的緩慢氧化;⑥火藥爆炸⑦白磷自燃是達到了著火點,并且發(fā)光,屬于劇烈的氧化反應;⑧面團發(fā)酵是糧食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的不容易察覺的緩慢氧化,故①③④⑤⑧屬于緩慢氧化。9.CA、氧化汞汞+氧氣,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B、石蠟+氧氣水十二氧化碳,該反應是物質與氧氣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屬于氧化反應;但該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不符合“多變一”的特征,不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錯誤;C、磷+氧氣五氧化二磷,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又是物質與氧氣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屬于氧化反應;故選項正確;D、氫氣+氧化銅銅+水,該反應既不是化合反應又不是氧化反應,屬于置換反應,故選項錯誤;10.DA、氖氣屬于稀有氣體,即稀有氣體包含氖氣,不符合題意;B、混合物由不同種物質組成,純凈物由同種物質組成,兩者屬于并列關系,不符合題意;C、有的化合反應是氧化反應,如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有的化合反應不是氧化反應,如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兩者屬于交叉關系,不符合題意;D、緩慢氧化是物質與氧氣的反應,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即化學變化包含緩慢氧化,符合題意。11.(1)物理(2)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3) 引燃鐵絲 鐵+氧氣四氧化三鐵(4)向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觀察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5) 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 B、C(6)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二氧化硫能溶于水 實驗二(7) 都是化合反應 都是氧化反應(8)比較活潑(1)在過程中①、②中只是氧氣的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該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2)硫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3)實驗時,鐵絲下端系火柴的目的是引燃鐵絲,鐵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鐵,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4)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故驗證產物的方法是向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觀察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5)實驗四,通過燒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氣瓶中,且流入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內空氣體積五分之一現象可得出的結論是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A、鐵不能在空氣中燃燒,因此實驗二不能用鐵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故A選項不符合題意;B、實驗中紅磷需要足量,才能使氧氣完全反應,故B選項符合題意;C、實驗是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中選擇的試劑只能與氧氣反應,否則會產生誤差,故C選項符合題意;(6)實驗一中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會污染空氣故實驗一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由此推測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質之一是二氧化硫能溶于水;在“實驗一”“實驗二”“實驗四”中,可以把水換成細沙的實驗是實驗二,實驗二中集氣瓶底部放水或細沙的目的是防止高溫濺落物使集氣瓶底部炸裂;(7)以上四個反應都是燃燒反應,都是物質與氧氣發(fā)生的反應,都屬于氧化反應;反應物都是兩種,生成物都是一種,都是化合反應等;(8)根據上述實驗,說明氧氣能和許多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故其化學性質比較活潑。12.(1) 增大鐵絲的受熱面積 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炸裂瓶底(2) 生成黑色固體(3)解:設集氣瓶的體積為V,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為21%或20%,則集氣瓶內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是:或答:集氣瓶內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是69.2%或69% 。(1)在進行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鐵絲要繞成螺旋狀的目的是增大鐵絲的受熱面積;鐵在氧氣中燃燒,放出大量的熱,集氣瓶中需留少量水的原因是: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炸裂瓶底;(2)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現象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放出大量的熱;(3)見答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