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物質及其變化 同步鞏固練(2)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化學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一、單選題(共15題)1.離子方程式CaCO3+2H+=CO2↑+H2O+Ca2+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質是①HCl ②H2SO4 ③HNO3 ④NaHSO4 ⑤CH3COOHA.①③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2.從微觀角度看,化學反應NaCl + AgNO3 = AgCl↓ + NaNO3的實質是A.Na+和NO反應 B.Ag+和Cl-反應C.Na+和Cl-反應 D.Ag+和NO反應3.下列各組離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H+、Cl-、 B.Na+、Ag+、Cl-、C.K+、H+、OH-、 D.Na+、Cu2+、Cl-、4.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堿性溶液中:Ca2+、Na+、H+、B.無色溶液中:K+、H+、Cl-、Cu2+C.酸性溶液中:Na+、K+、、Cl-D.加入AgNO3的溶液中:K+、、Cl-、5.某溶液X中可能含有、、、、、、、、中的一種或幾種。取該溶液進行連續實驗,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推理正確的是A.生成氣體A為B.溶液X中一定不存在和C.氣體D能使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D.溶液G中一定含有的陽離子為、、、6.重金屬離子有毒性。實驗室有甲、乙兩種廢液,均有一定毒性。甲廢液經化驗呈堿性,主要有毒離子為離子,如將甲、乙兩廢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則溶液的毒性明顯減弱。乙廢液中可能含有的離子是A.和 B.和 C.和 D.和7.經檢測,某化工廠排出的廢水呈酸性,且其中含有大量Na+、Cu2+、、Cl-、,某化學社團小組成員欲除去廢水樣品中的Cu2+和,最終得到中性溶液,設計的方案流程如下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試劑a為NaOH溶液B.試劑b和試劑c可以互換加入的先后的順序C.將白色沉淀2中置于過量鹽酸中,有固體剩余D.加入適量鹽酸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剩余的,且調節溶液呈中性8.某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現進行以下實驗:(1)將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蕩,有白色沉淀生成;(2)向(1)的懸濁液中加入過量稀鹽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氣泡產生;(3)取少量(2)的溶液滴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據上述實驗現象,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原白色粉末中肯定含、,可能含有B.原白色粉末中肯定含、,可能含有C.(1)中白色沉淀是、中的一種或兩種D.若將(2)中稀鹽酸改為稀硝酸,則判斷結果相同9.下列概念或分類法正確的是A.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B.根據是否具有丁達爾效應,將分散系分為溶液、濁液和膠體C.根據水溶液是否能夠導電,將物質分為電解質和非電解質D.有電子轉移的化學反應叫氧化還原反應10.下列反應中,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是A.生石灰與水反應:B.氯氣通入溴化鈉溶液:C.鐵和氯氣反應:2Fe+3Cl22FeCl3D.氯化鈉溶液和濃硫酸混合加熱:2NaCl+H2SO4(濃)Na2SO4+2HCl↑11.下列單、雙線橋的表示方法錯誤的是A. B.C. D.12.黑火藥爆炸反應為:。在該反應中,被還原的物質是①C ②S ③ ④ ⑤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13.與反應時,不能實現圖示電子轉移的是選項 電子轉移ABC (稀)DA.A B.B C.C D.D14.已知鹵素之間可形成鹵素互化物,如BrCl(氯化溴),已知氯化溴能發生如下反應:①②下列推斷不正確的是A.BrCl與Br2、Cl2單質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B.BrCl與H2O反應時,BrCl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C.常溫下BrCl可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Cl和NaBrOD.BrCl的氧化能力強于Br2單質,弱于Cl2單質15.高錳酸鉀溶液在酸性條件下可以與硫酸亞鐵反應,化學方程式如下(未配平):___________KMnO4+___________FeSO4+___________H2SO4→___________K2SO4+___________MnSO4+___________Fe2(SO4)3+___________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MnO是氧化劑,Fe3+是還原產物 B.Fe2+的還原性強于Mn2+C.生成物水的化學計量數是16 D.生成4個水分子時,轉移10個電子二、非選擇題(共2題)16.已知下列反應:①Cl2+2NaBr=2NaCl+Br2②2KI+Br2=2KBr+I2③Na2S+I2=2NaI+S↓(1)Cl-、Br-、I-、S2-的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2)Cl2、Br2、I2、S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3)判斷Cl2與Na2S能否反應? (填“能”或“否”)。(4)判斷I2與NaCl能否共存? (填“能”或“否”)。17.現有失去標簽的四瓶無色溶液A、B、C、D,只知它們是、、和,為鑒別它們,進行如下實驗(“↓”表示兩者混合有沉淀生成,“↑”表示兩者混合有氣體生成)。A B C DA — ↓ ↑B ↓ — ↓ ↓C ↑ ↓ —D ↓ —請根據以上實驗事實,完成如下問題:(1)寫出各物質的化學式:B ,D 。(2)寫出A與C反應生成氣體的離子方程式: ;實驗發現,若將A緩緩滴加到C中,剛開始沒有氣體生成,由此分析可得A的化學式為 。(3)B與D反應生成的沉淀的化學式為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4)將A與C反應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沉淀生成,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參考答案:1.C①與CaCO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故能代表HCl,②與CaCO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故不能代表H2SO4,③與CaCO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故能代表HNO3,④與CaCO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故不能代表NaHSO4,⑤與CaCO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故不能代表CH3COOH,綜上所述可知,②④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2.B化學反應NaCl + AgNO3 = AgCl↓ + NaNO3的實質是氯離子和銀離子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綜上所述B正確;3.DA.氫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會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不共存,A不符合題意;B.氯離子和銀離子生成氯化銀沉淀,不共存,B不符合題意;C.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生成水,不共存,C不符合題意;D.離子之間不會有沉淀、氣體和難電離物質生成,也不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可以大量共存,D符合題意;4.CA.堿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H+,故不選A;B.含有Cu2+的溶液呈藍色,無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含有Cu2+,故不選B;C.酸性溶液中,Na+、K+、、Cl-相互之間不反應,能大量共存,故選C;D.Ag+與Cl-反應生成AgCl沉淀,加入AgNO3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含有Cl-,故不選D;5.BA.根據分析可知生成氣體A為NO,故A錯誤;B.溶液X加入過量稀硫酸生成沉淀C為硫酸鋇,說明X中存在Ba2+,則一定不存在和,故B正確;C.氣體D為氨氣,氨氣是堿性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故C錯誤;D.沉淀F一定含有Fe(OH)3,可能含有Mg(OH)2和Fe(OH)2,則溶液G中一定含有的陽離子為H+、Fe3+,可能含有Mg2+和Fe2+,故D錯誤;6.BA.不能與發生反應形成沉淀,減弱毒性,A錯誤;B.屬于重金屬有毒,在堿性溶液中與OH-反應形成氫氧化銅沉淀毒性減弱;可與反應形成硫酸鋇沉淀,毒性減弱,B正確;C.不屬于重金屬離子,無毒,C錯誤;D.不能與發生反應形成沉淀,減弱毒性,D錯誤;7.BA.根據流程,先往廢水中加入過量NaOH使Cu2+轉化為Cu(OH)2沉淀,則試劑a為NaOH溶液,A正確;B.向溶液1中加入過量BaCl2使轉化為BaSO4沉淀,接著加入過量Na2CO3除去過量的Ba2+,則試劑b為BaCl2溶液,試劑c為Na2CO3溶液,試劑c作用為除去過量試劑b,則試劑b和試劑c不可以互換加入的先后的順序,B錯誤;C.由分析可知,白色沉淀2為BaSO4沉淀和BaCO3沉淀,將白色沉淀2中置于過量鹽酸中,BaSO4不與鹽酸反應,則有固體剩余,C正確;D.由分析可知,溶液2中存在過量的OH-和,則加入鹽酸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剩余的,且調節溶液呈中性,D正確;8.CA.原白色粉末中不一定都含有含Ba(NO3)2、Na2CO3,故A錯誤;B.原白色粉末中可能含CaCl2、Na2CO3中的一種或兩種,故B錯誤;C.(1)中白色沉淀是BaCO3、CaCO3中的一種或兩種,故C正確;D.若將(2)中稀鹽酸改為稀硝酸,則判斷結果不相同,則說明原溶液含有氯離子,則一定有CaCl2,故D錯誤;9.DA.若化合物含三種或三種以上元素,即便含氧元素也不屬于氧化物,A不正確;B.丁達爾效應是區分溶液和膠體的方法,將分散系分為溶液、濁液和膠體,是依據分散質粒子直徑的不同,B不正確;C.根據某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能否導電,將化合物分為電解質和非電解質,混合物即便能導電,也不屬于電解質或非電解質,難溶于水的電解質,其水溶液不導電,C不正確;D.氧化還原反應一定有電子的得失或電子對的偏移,所以有電子轉移的化學反應叫氧化還原反應,D正確;10.CA. 生石灰與水反應:,屬于化合反應,沒有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不是氧化還原反應,A不符合;B. 氯氣通入溴化鈉溶液中:,屬于氧化還原反應,不是化合反應,B不符合;C. 鐵和氯氣反應:,Fe元素由0價升高到+3價,Cl元素由0價降低到-1價,既屬于化合反應,又屬于氧化還原反應,C符合;D. 氯化鈉溶液和濃硫酸混合加熱:,既不是氧化還原反應,也不是化合反應,D不符合;11.CA.Cl元素的化合價由0降低為-1,Na元素由0價升高為+1價,整個過程共轉移2個電子,用單線橋標出反應中電子的轉移方向和數目為,故A正確;B.Na元素化合價由0價升高為+1價,而H元素化合價由+1價降低為0價,整個過程共轉移2個電子,用單線橋表示電子轉移數目與方向為,故B正確;C.Cl元素的化合價由0降低為-1,得到1個e-,Cl元素由0價升高為+1價,失去1個e-,用雙線橋標出反應中電子的轉移方向和數目為,故C錯誤;D.Br元素化合價由0價降低為-1價,得到2e-,而I元素化合價由-1價升高為0價,失去2e-,用雙線橋標出反應中電子的轉移方向和數目為,故D正確。12.BS元素由0價降低到-2價,N元素由+5價降低到0價,被還原的物質是S、KNO3,故選B。13.DA.和反應生成HCl,H2為還原劑,失去電子從0價升高到+1價,Cl2為氧化劑,得到電子從0價降低到-1價,H2失電子給Cl2, 故A不符合題意;B.Fe和反應生成FeCl2,Fe為還原劑,失去電子從0價升高到+2價,FeCl3為氧化劑,得到電子從+3價降低到+2價,Fe失去電子FeCl3得到電子,故B不符合題意;C.Mg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Mg為還原劑,失去電子從0價升高到+2價,H2SO4(稀)為氧化劑,H+得到電子從+1價降低到0價,Mg失去電子,H2SO4得到電子,故C不符合題意;D.氧氣與S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2 +SSO2,O元素由0價下降到-2價,得到電子,S元素失去電子,不能實現圖示電子轉移,故D符合題意;14.BA.BrCl中Br元素化合物為+1價,具有強氧化性,可與金屬、非金屬性以及其它還原性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與Br2、Cl2單質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A正確;B.反應BrCl+H2O=HBrO+HCl中,元素化合價沒有發生變化,不是氧化還原反應,B錯誤;C.BrCl與水反應生成HBrO和HCl,則與堿反應可生成NaCl和NaBrO,C正確;D.根據反應:Br2+ Cl2=2BrCl,Cl2為氧化劑,Br2為還原劑,BrCl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故BrCl的氧化性強于Br2而弱于Cl2,D正確;15.BA.由分析可知,鐵離子是反應的氧化產物,故A錯誤;B.由分析可知,硫酸亞鐵是反應的還原劑、硫酸錳是還原產物,由還原劑的還原性強于還原產物可知,亞鐵離子的還原性強于錳離子,故B正確;C.由分析可知,生成物水的化學計量數是8,故C錯誤;D.由分析可知,反應生成8個水分子時,反應轉移10個電子,則生成4個水分子時,轉移5個電子,故D錯誤;16.(1)S2->I->Br->Cl-(2)Cl2>Br2>I2>S(3)能(4)能(1)根據同一氧化還原反應中還原劑的還原性強于還原產物的還原性,由反應①知還原性:Br->Cl-,由反應②知還原性:I->Br-,由反應③知還原性:S2->I-,即還原性:S2->I->Br->Cl-;(2)根據同一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知,由①得氧化性:Cl2>Br2,由②得氧化性:Br2>I2,由③得氧化性:I2>S,故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Cl2>Br2>I2>S;(3)由(2)知氧化性:Cl2>S,故Cl2與Na2S能發生反應:Cl2+Na2S=2NaCl+S↓;(4)氧化性:Cl2>I2,則I2與NaCl不能反應,故I2與NaCl可以共存。17.(1)(2)(3) 復分解反應(4)(1)由上述分析可知,B為,D為;(2)A、C為、各一種,兩者反應本質是氫離子和碳酸根反應,離子方程式為:;若將A緩緩滴加到C中,剛開始沒有氣體生成,說明A是,C是;(3)B為,D為;生成沉淀,反應為復分解反應;(4)A與C反應生成的氣體為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碳酸鈣和水,離子方程式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