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乙烯的性質及用途 專項練2025年高考化學復習備考一、單選題(共15題)1.下列表示乙烯的表示方法不正確的是A.電子式: B.球棍模型:C.結構式: D.結構簡式:CH2=CH22.下列分子中的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 B. C. D.3.下列有關乙烯燃燒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乙烯燃燒時的現象與氫氣燃燒時的現象完全一致B.乙烯燃燒時的現象與甲烷燃燒時的現象完全一致C.乙烯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可作為燃料D.乙烯燃燒時產生等質量的水和二氧化碳4.一運輸隊長途販運香蕉、椰子、柑橘等水果,裝完水果后,又在水果簍上方放置一包浸泡有高錳酸鉀溶液的硅藻土,然后再封裝水果覆蓋。這么做的目的是利用高錳酸鉀溶液A.殺死水果周圍的細菌,防止水果霉變 B.吸收水果周圍的氧氣,防止水果腐爛C.吸收水果產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發揮強氧化性,催熟水果5.下列物質中,不能通過乙烯的加成反應一步制得的是A. B. C. D.6.乙烯的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水平的重要標志。聚乙烯是以乙烯為原料合成的一種人們常用的高分子材料。下列有關聚乙烯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乙烯合成聚乙烯的反應屬于化合反應B.乙烯合成聚乙烯的化學方程式是C.聚乙烯在自然界中很難降解,容易導致“白色污染”D.聚乙烯是高分子化合物,故屬于純凈物7.將乙烯分別通過如圖所示的裝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二者都褪色且原理相同 B.二者都能證明乙烯中有不飽和鍵C.乙烯均發生了加成反應 D.二者都不可用于鑒別乙烷和乙烯8.蘇軾的《格物粗談》有這樣的記載:“紅柿摘下未熟,每籃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氣即發,并無澀味。”按照現代科技觀點,該文中的“氣”是指A.水蒸氣 B.二氧化碳 C.氧氣 D.乙烯9.下列關于乙烯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乙烯的化學性質比乙烷活潑B.乙烯燃燒時火焰明亮,同時冒出黑煙C.乙烯可作為香蕉等果實的催熟劑D.乙烯制塑料、作滅火劑、制有機溶劑、作果實催熟劑10.化學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下列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選項 化學性質 實際應用A 乙烯能與溶液反應 用浸泡過溶液的硅土保存水果B HF能與反應 氫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蝕標記C 鐵常溫下遇濃硫酸發生鈍化 用鐵桶裝濃硫酸D 銨鹽受熱易發生分解反應 實驗室中利用分解反應制備氨A.A B.B C.C D.D11.下列關于乙烯的性質及結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將乙烯通入水中即可轉化為乙醇B.1mol乙烯與氯氣完全加成,然后與氯氣發生取代反應,一共需要3mol氯氣C.乙烯能被酸性溶液氧化,說明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D.乙烯容易與溴水發生反應,1mol乙烯與溴單質發生加成反應,消耗1mol溴單質,說明乙烯分子中含有一個碳碳雙鍵12.環氧乙烷( )有殺菌作用,對金屬無腐蝕性,無殘留氣味,因此可用作材料的氣體殺菌劑,利用乙烯可一步合成:2CH2=CH2+O22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反應屬于氧化反應 B.該反應的原子利用率為100%C.乙烯可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D.環氧乙烷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13.下列實驗原理和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實驗甲:除去乙烯中的氣體B.實驗乙:制取氣體C.實驗丙:探究、對分解速率的影響D.實驗丁:實驗室制取氨氣14.除去混在乙烷中的少量乙烯的方法是A.將混合氣體通過盛有溴水的洗氣瓶 B.將混合氣體與KMnO4溶液中C.將混合氣與H2加成 D.將混合氣體與氯氣混合光照15.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實驗操作 實驗目的A.向兩只試管中各加入5mL5%H2O2溶液向其中一只試管中加入1mL飽和FeCl3溶液,觀察現象 驗證FeCl3能催化H2O2分解B.將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氣體通過酸性高錳酸鉀洗氣瓶 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氣體C.向某未知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加熱,生成氣體用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檢驗 檢驗溶液中銨根離子D.向5mL0.1KI溶液中滴入0.1FeCl3溶液5~6滴,加2mLCCl4振蕩,靜置后取上層清液滴加KSCN溶液,觀察現象 驗證Fe3+與的反應有一定限度A.A B.B C.C D.D二、非選擇題(共2題)16.乙烯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化學產品之一,世界上已將乙烯產量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如圖是有關乙烯的一些變化,根據乙烯的轉化圖,完成下列問題:(1)乙烯的電子式 。(2)①③的反應類型為 、 。(3)丙的結構簡式為 ,丁中的官能團為 。(4)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5)寫出用丁及其它物質反應生成乙醛的化學方程式 。17.石油是工業的血液,與我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乙烯的產量通常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水平。根據如圖轉化關系回答下列問題:(1)操作①的名稱為 。(2)乙烯的結構簡式為 。(3)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注明條件): 。反應類型為 。寫出反應⑥的化學方程式(注明條件): 。(4)物質C的沸點為12.27℃,常用于局部冷凍麻醉應急處理。物質C可通過反應④和反應⑥制得,其中最好的方法是反應 (填”④”或”⑥”),理由為 。參考答案:1.AA.乙烯中碳碳鍵是碳碳雙鍵,其電子式:,故A錯誤;B.乙烯含有碳碳雙鍵,氫原子半徑小于碳原子半徑,因此其球棍模型 ,故B正確;C.乙烯含有碳碳雙鍵,碳氫的單鍵,其結構式: ,故C正確;D.乙烯結構簡式:CH2=CH2,故D正確;2.AA. 乙烯具有平面結構,氯乙烯可看作是一個氯原子取代乙烯中的一個氫原子,則所有原子在同一個平面上,故A正確;B. 可以看作3個Cl原子取代了甲烷中3個H形成的,由于甲烷為正四面體結構,則為四面體結構,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錯誤;C. 丙烯分子中也含有 CH3,故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都處于同一平面,故C錯誤;D. 含有2個甲基,則乙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D錯誤;3.CA. 乙烯燃燒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氫氣燃燒時產生淡藍色的火焰,故A錯誤;B. 甲烷含碳量低,燃燒時沒有黑煙,乙烯燃燒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故B錯誤;C. 乙烯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可作為燃料,故C正確;D. 乙烯分子中碳與氫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燃燒時產生等物質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故D錯誤。4.C乙烯具有催熟作用,高錳酸鉀具有強氧化性,能把水果產生的乙烯氣體氧化為二氧化碳,從而降低了水果簍中乙烯的濃度,可防止水果早熟而腐爛,故選C。5.AA.乙烯先與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乙醇,乙醇再氧化可生成,A符合題意;B.乙烯在催化劑作用下與水發生加成反應,可生成,B不符合題意;C.乙烯與HCl在催化劑作用下發生加成反應,可生成,C不符合題意;D.乙烯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發生加成反應,可生成,D不符合題意;6.CA.乙烯合成聚乙烯的反應是加聚反應,反應物只有一種,不屬于化合反應,故A錯誤;B.根據加聚反應的特點,雙鍵變單鍵,斷開的單鍵相連接形成高分子化合物,故化學方程式為,故B錯誤;C.各種塑料在自然界能夠長期存在,很難降解,會造成白色污染,故C正確;D.聚乙烯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所含的鏈節數目并不相同,屬于混合物,故D錯誤;7.BA.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與溴發生加成反應而使溶液褪色;通入到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會被高錳酸鉀氧化變為CO2,高錳酸鉀被還原為無色的Mn2+,因此褪色原理不相同,A錯誤;B.不飽和的烯烴、炔烴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因此能證明乙烯分子中含有不飽和鍵,B正確;C.乙烯通入到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會被高錳酸鉀氧化變為CO2,發生氧化反應,C錯誤;D.乙烷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都不能發生反應,而乙烯可以使兩種溶液都褪色,現象不同,可以鑒別,D錯誤;8.D說明該氣體具有催熟效力,而乙烯具有催熟效力,可以作為植物生長調節劑。9.DA.乙烯含有碳碳雙鍵,易斷裂,性質比乙烷活潑,易發生加成、氧化等反應,A正確;B.乙烯含碳量較高,燃燒時火焰明亮,同時產生黑煙,B正確;C.乙烯具有催熟作用,可用作水果的催熟劑,C正確;D.乙烯具有可燃性,不能作滅火劑,D錯誤;10.DA.乙烯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乙烯能與KMnO4溶液反應,故用浸泡過KMnO4溶液的硅土吸收乙烯,可保存水果,A正確;B.HF能與SiO2反應,故氫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蝕標記,B正確;C.常溫下鐵與濃硫酸發生鈍化,可阻止鐵繼續與濃硫酸發生反應,因此可用鐵制容器存放濃硫酸,C正確;D.雖然NH4Cl受熱分解可以產生氨氣,但在試管中加熱時生成的氨氣和HCl氣體又會在試管口處反應生成氯化銨,無法制備氨氣,故D錯誤;11.DA.乙烯在催化劑、加熱等條件下與水發生加成反應可轉化為乙醇,A錯誤;B.1mol乙烯與1mol氯氣完全加成生成,然后再與4mol氯氣發生完全取代,一共需要5mol氯氣,B錯誤;C.碳碳雙鍵、碳碳三鍵等官能團均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乙烯能被酸性溶液氧化,只能說明乙烯分子中可能含有碳碳雙鍵,C錯誤;D.1mol乙烯與溴單質發生加成反應,消耗1mol溴單質,說明乙烯分子中含有一個碳碳雙鍵,D正確;12.DA.加氧去氫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A正確;B.由2CH2=CH2+O2 可知,生成物只有一種,反應的原子利用率為100%,B正確;C.乙烯中含有碳碳雙鍵,可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C正確;D.環氧乙烷分子中C均為四面體結構,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錯誤;13.DA.乙烯、二氧化硫均使高錳酸鉀褪色,不能除雜,應選NaOH、洗氣,故A錯誤;B.濃硝酸與Cu反應生成硝酸銅和NO2,故B錯誤;C.過氧化氫的濃度不同,應控制濃度相同,探究Fe3+、Cu2+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故C錯誤;D.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加熱生成氨氣,故D正確;14.AA.乙烯與溴發生加成反應,從而可以除去乙烷中的少量乙烯,故A正確;B.乙烯會被KMnO4溶液氧化為CO2,會使乙烷中混有新的雜質氣體CO2,故B錯誤;C.將混合氣體與H2加成,無法控制H2的量,H2的過量或不足都會有雜質存在,操作也復雜,故C錯誤;D.將混合氣體與氯氣混合光照,引入多種雜質,故D錯誤;15.DA.兩只試管中各加入5mL5%的雙氧水溶液,其中一只試管中加入1mL飽和氯化鐵溶液,另一只試管中不加,另一個試管中應該加入等量的蒸餾水,否則無法起到對照作用,A錯誤;B.乙烯與酸性高錳酸鉀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除去乙烯的同時混入了新的雜質氣體,B錯誤;C.檢驗氨氣應該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而不是藍色石蕊試紙,C錯誤;D.5mL0.1mol/L的KI溶液中滴入0.1mol/L的FeCl35-6滴,氯化鐵不足,兩者反應后加入CCl4振蕩,上層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血紅色,說明溶液中存在鐵離子,即可證明鐵離子與碘離子的反應存在限度,D正確;16.(1)(2) 加成反應 加成反應(3)(4)(5)(1)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乙烯的電子式為;(2)①是乙烯和HCl發生加成反應生成CH3CH2Cl;③是乙烯和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1,2-二溴乙烷;(3)丙是1,2-二溴乙烷,結構簡式為,丁是CH3CH2OH,官能團為羥基;(4)反應②是乙烯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5)乙醇發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17. 分餾 CH2=CH2 CH2=CH2+H2OCH3CH2OH 加成反應 CH3CH3+Cl2CH3CH2Cl+HCl ④ 乙烯與HCl的加成反應的原子利用率為100%;乙烷與氯氣反應將得到多種氯代物的混合物,產物不純(1)石油經過分餾可生產石油氣、汽油,煤油、柴油等產品,操作①的名稱為分餾;(2)乙烯中含有碳碳雙鍵,結構簡式為;(3)反應③為乙烯和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乙醇,化學方程式為,反應類型是加成反應;反應⑥為乙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生成一氯乙烷,化學方程式為,反應類型是取代反應;(4)氯乙烷可通過乙烯與HCl發生加成反應或乙烷與氯氣發生取代反應制得,最好的方法是通過加成反應(④)制得,因為乙烯與HCl的加成反應的原子利用率為100%;乙烷與氯氣反應將得到多種氯代物的混合物,產物不純。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