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糖類 專項練 2025年高考化學復習備考一、單選題(共15題)1.下列有關糖類的說法正確的是A.糖類都符合通式Cn(H2O)mB.糖類是人類維持生命的六大類營養素之一C.糖類物質都有甜味D.符合通式Cn(H2O)m的都是糖類2.下列關于糖類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纖維素、麥芽糖、蔗糖在一定條件下都可發生水解反應B.葡萄糖與果糖互為同分異構體C.葡萄糖與蔗糖互為同分異構體D.葡萄糖是單糖,蔗糖是二糖3.果糖的結構簡式為CH2OH(CHOH)3COCH2OH,下列關于果糖的說法正確的是( )A.能發生銀鏡反應B.能發生酯化反應C.能與燒堿溶液發生中和反應D.能發生水解反應4.下列關于蔗糖屬于非還原性糖,而其水解產物具有還原性的實驗方案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驗證蔗糖屬于非還原性糖的操作順序:④③B.驗證蔗糖屬于非還原性糖的操作順序:③⑤C.驗證蔗糖水解產物具有還原性的操作順序:①④⑤D.驗證蔗糖水解產物具有還原性的操作順序:①②④⑤5.用來證明棉花和淀粉都是多糖的實驗方法是A.放入氧氣中燃燒,檢驗燃燒產物都是CO2和H2OB.放入銀氨溶液中微熱,都不發生銀鏡反應C.加入濃硫酸后微熱,都脫水而變黑D.分別放入稀酸后煮沸幾分鐘,用NaOH溶液中和反應后的溶液,再加入新制的Cu(OH)2懸濁液共熱,都生成紅色沉淀6.淀粉水解及用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檢驗其水解產物,進行的主要操作是①加熱;②滴入稀硫酸;③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④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以上各操作的先后順序是A.②①③④① B.②①④③①C.②③①④ D.③④②①7.關于基本營養物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纖維素在人體內最終水解為葡萄糖B.我國居民傳統膳食結構中能量的主要來源是糖類C.人體血糖含量指的是血液中含葡萄糖的多少D.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產物可以用來制取肥皂8.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謝功能紊亂,其血液和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會超出正常范圍。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0O5B.可用銀氨溶液來檢測糖尿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C.食物中的淀粉在人體內水解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D.控制高熱量食品的攝入和增加體育活動,可預防糖尿病的發生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淀粉和纖維素的分子式相同,是同分異構體B.糖類、油脂和蛋白質均能水解C.某些油脂兼有酯和烯烴的一些化學性質D.重金屬鹽能使蛋白質變性,所以誤服“鋇餐”會引起中毒10.我國科學家進行了如圖所示的碳循環研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O和CO2是同素異形體B.1molCO2中含有的電子數目為22NAC.11.2LCO2被還原生成0.5molCOD.葡萄糖屬于糖類,但淀粉不屬于糖類11.人體攝入的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以發生逐步水解,最終生成葡萄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淀粉屬于二糖B.淀粉的分子式為C.淀粉與纖維素互為同分異構體D.葡萄糖既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也不能發生水解反應12.室溫下,下列實驗探究方案能達到探究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探究方案或操作 探究目的A 將溶液與5滴溶液混合后,再加入10%葡萄糖溶液,煮沸。 探究葡萄糖的還原性B 向盛有溶液的試管中通入,觀察紫色褪去 具有還原性C 向溶有的溶液中通入氣體X,出現白色沉淀 X具有強氧化性D 向淀粉中加入稀硫酸,加熱,冷卻后,向水解液中加銀氨溶液,水浴加熱,未出現銀鏡。 淀粉未水解A.A B.B C.C D.D13.土豆絲放入水中浸泡,水變渾濁并產生白色沉淀,其主要成分是有機物A,A遇碘會變藍。以A為原料獲得有機物E的轉化關系如下圖,已知E是有香味的無色油狀液體。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僅用Na2CO3溶液無法鑒別有機物C、D和EB.有機物A的分子式為C6H10O5C.有機物B不屬于糖D.工業上可以利用乙烯與水的加成反應制取有機物C14.下列關于①乙烷、②乙醇、③乙酸、④葡萄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可以用新制的Cu(OH)2鑒別③與④ B.只有③能與金屬鈉反應C.一定條件下,①②③均能發生取代反應 D.一定條件下,④可以轉化為②15.有廣告稱某品牌的八寶粥(含糯米、紅豆、桂圓)不含糖,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你認為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該廣告有可能誤導消費者,不能盲從廣告的宣傳B.糖尿病患者應少吃含糖的食品,該八寶粥未加糖,可以放心食用C.不含糖不等于沒有糖類物質,糖尿病患者食用時需謹慎考慮D.醫院常用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檢查是否患有糖尿病二、非選擇題(共2題)16.葡萄糖①葡萄糖的結構葡萄糖是一種有甜味的無色晶體, 溶于水,其分子式為 ,葡萄糖的結構簡式: 。在葡萄糖分子中含有兩種決定葡萄糖化學性質的原子團,它們分別是 和 (—CHO醛基)。②主要化學性質a.與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完成下列實驗: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葡萄糖具有 性,能被弱氧化劑如 氧化,生成磚紅色的 沉淀。b.在試管中加入1mL2%AgNO3溶液,然后一邊振蕩試管,一邊逐滴加入2%稀氨水,到沉淀恰好溶解為止,得到銀氨溶液,再加入1mL10%葡萄糖溶液,振蕩,然后放在水浴中加熱,觀察現象。實驗現象:在試管內壁形成 。實驗結論:葡萄糖具有 性,能被弱氧化劑如 氧化,生成光亮的銀鏡。17.葡萄糖[CH2OH(CHOH)4CHO]和核糖(CH2OH—CHOH—CHOH—CHOH—CHO)都是人類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根據兩者的結構,回答下列問題。(1)下列有關葡萄糖和核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兩者都屬于單糖B.兩者都能溶于水C.兩者互為同系物D.兩者都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E.兩者都可以和銀氨溶液反應形成銀鏡F.兩者都是還原性糖,都可以被催化氧化G.等物質的量的葡萄糖和核糖分別和足量的金屬鈉反應,生成氫氣的物質的量之比為5∶4(2)1mol核糖最多能與 mol乙酸發生酯化反應。檢驗某糖尿病人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的試劑為 。參考答案:1.BA.不符合Cn(H2O)m這一通式的物質也可能屬于糖類,如脫氧核糖C5H10O4、鼠李糖C6H12O5,故A項錯誤;B.人體的六大營養物質是:水、無機鹽、蛋白質、脂肪、糖類和維生素,糖類是人類維持生命的營養素之一,故B項正確;C.糖不一定有甜味,如多糖:淀粉、纖維素等,故C項錯誤;D.糖類俗稱碳水化合物,大都可用Cn(H2O)m來表示,但符合這一通式的不一定都是糖,如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C2(H2O)2]等,故D項錯誤;2.CA.纖維素為多糖、麥芽糖和蔗糖為二糖,在一定條件下都可發生水解反應,選項A正確;B..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都是C6H12O6,二者結構不同,互為同分異構體,選項B正確;C.葡萄糖分子式是C6H12O6,蔗糖分子式是C12H22O11,兩者分子式不同,它們不可能互為同分異構體,選項C錯誤;D.葡萄糖不能水解,是單糖,蔗糖能夠水解得到兩分子單糖,為二糖,選項D正確;3.BA.根據其結構簡式可知果糖不含醛基,不能發生銀鏡反應,故A錯誤;B.果糖含有羥基,可以發生酯化反應,故B正確;C.果糖不含羧基,不能和燒堿溶液發生中和反應,故C錯誤;D.果糖為單糖不能發生水解反應,故D錯誤;4.DA.證明蔗糖為非還原性糖,即證明蔗糖不能發生銀鏡反應,應為④⑤的操作順序,A不符合題意;B.根據A選項可知應為④⑤的操作順序,B不符合題意;C.證明蔗糖的水解產物應先在酸性條件下水解,再加入NaOH中和H2SO4至溶液呈堿性,再用銀氨溶液檢驗,故操作順序應為①②④⑤,C不符合題意;D.根據C選項可知操作順序應為①②④⑤,D符合題意;5.DA.棉花和淀粉放入氧氣中燃燒,檢驗燃燒產物都是CO2和H2O,不能證明棉花和淀粉都是多糖,故A錯誤;B.棉花和淀粉中沒有醛基,放入銀氨溶液中微熱,都不發生銀鏡反應,不能證明棉花和淀粉都是多糖,故B錯誤;C.棉花和淀粉加入濃硫酸后微熱,都脫水而變黑,不能證明棉花和淀粉都是多糖,故C錯誤;D.多糖在H2SO4存在下水解生成單糖(葡萄糖),再加入新制的Cu(OH)2懸濁液共熱時生成Cu2O沉淀,該操作可以證明棉花和淀粉都是多糖,故D正確;6.B淀粉水解及用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檢驗其水解產物時,需先讓其水解,然后檢驗水解產物。淀粉發生水解時,應先加稀硫酸、然后加熱;檢驗水解產物葡萄糖時,應先加NaOH溶液中和硫酸,再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最后加熱促進反應的進行。因此,實驗操作的先后順序為②①④③①,故選B。7.AA.纖維素在人體內不能水解,但能增加腸胃蠕動,且消化,故A錯誤;B.人類生命活動的能量來源主要來自于糖類,故B正確;C.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故C正確;D.油脂在堿性條件下水解生成的硬脂酸鈉可以用來制取肥皂,故D正確;8.AA.葡萄糖是多羥基的醛,其分子式是C6H12O6,故A錯誤;B.葡萄糖是多羥基的醛,醛基能和銀氨溶液發生銀鏡反應,所以能用銀氨溶液來檢測糖尿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故B正確;C.淀粉屬于多糖,在人體內酶的作用下發生水解,水解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故C正確;D. 控制高熱量食品的攝入和增加體育活動,可促進糖代謝,從而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故D正確;9.CA.淀粉和纖維素的分子式都是(C6H10O5)n,它們n值不同,因此它們不互為同分異構體,故A錯誤;B.糖類中單糖不能水解,故B錯誤;C.油脂中含有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的甘油酯,其分子中含有酯基和碳碳雙鍵,這樣的油脂具有酯和烯烴的一些化學性質,故C正確;D.重金屬離子能使蛋白質變性,“鋇餐”是BaSO4,BaSO4難溶于水和鹽酸,因此誤食“鋇餐”不會引起中毒,故D錯誤;10.BA.同素異形體是指由同一元素組成,因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性質的單質。CO和CO2是化合物,CO和CO2不是同素異形體,故A錯誤;B.一個CO2分子含有22個電子,則1molCO2中含有的電子數目為22NA,故B正確C.未指明氣體處于標況下,不能用標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計算其物質的量,故C錯誤;D.葡萄糖屬于糖類且為單糖,淀粉也屬于糖類為多糖,故D錯誤;11.DA.淀粉屬于多糖,A錯誤;B.淀粉的分子式為,B錯誤;C.淀粉與纖維素分子式都為,但n值不同,不是同分異構體,C錯誤;D.葡萄糖為單糖,不能發生水解反應,也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D正確;12.BA.將溶液與5滴溶液混合后,氫氧化鈉少量,溶液不呈堿性,探究葡萄糖的還原性需要在堿性環境中,故A錯誤;B.向盛有溶液的試管中通入,觀察紫色褪去,高錳酸鉀溶液體現強氧化性,說明雙氧水具有還原性,故B正確;C.向溶有的溶液中通入氣體X,出現白色沉淀,X可能為氯氣或氨氣都能產生沉淀,因此X可能具有強氧化性,也可能沒有強氧化性,故C錯誤;D.向水解液中先加氫氧化鈉溶液調節至堿性,再加銀氨溶液,水浴加熱,猜能出現銀鏡,故D錯誤。13.DA.C為乙醇,D為乙酸,E為乙酸乙酯,乙醇溶于溶液中,無明顯現象,乙酸與溶液生成氣體,產生氣泡,乙酸乙酯不溶于溶液,溶液分層,所以可以用溶液鑒別三者,A錯誤;B.A為淀粉,分子式為:,B錯誤;C.B為葡萄糖,屬于糖類中的單糖,C錯誤;D.C為乙醇,工業上可以利用乙烯與水的加成反應制取,D正確;14.BA.乙酸能與新制的Cu(OH)2懸濁液反應,溶液變澄清;葡萄糖與新制的Cu(OH)2懸濁液加熱生成磚紅色沉淀,現象不同,可以用新制的Cu(OH)2懸濁液鑒別三者,A正確;B.乙醇、葡萄糖中含有羥基,均能與金屬鈉反應,B錯誤;C.乙烷上的氫原子可以發生取代反應,如與氯氣反應;乙醇能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屬于取代反應,C正確;D.葡萄糖發生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所以一定條件下,④可以轉化為②,D正確;15.BA.不加糖不等于沒有糖,其成分糯米、紅豆、桂圓富含淀粉,屬于糖類,所以這個廣告有誤導喜愛甜食消費者的嫌疑,A正確;B.糖尿病人血糖和尿糖的含量都較高,應少吃含糖的食品,該八寶粥未加糖,但是其本身含有糖的,不可以多吃,B錯誤;C.不加糖不等于沒有糖,糖尿病人食用需慎重,C正確;D.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葡萄糖,加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有磚紅色沉淀生成,可以檢查是否患有糖尿病,D正確;16. 能 C6H12O6 CH2OH(CHOH)4CHO OH(羥基) 試管中有磚紅色沉淀生成 還原 新制Cu(OH)2懸濁液 Cu2O 光亮的銀鏡 還原 銀氨溶液①葡萄糖是一種有甜味的無色晶體,能溶于水,其分子式為C6H12O6,含有五個羥基和一個醛基,醛基在最邊上,則葡萄糖的結構簡式:CH2OH(CHOH)4CHO;在葡萄糖分子中含有兩種決定葡萄糖化學性質的原子團,它們分別是 OH(羥基)和(—CHO醛基);故答案為:能;C6H12O6;CH2OH(CHOH)4CHO; OH(羥基)。②a.葡萄糖溶液與新制Cu(OH)2懸濁液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亞銅磚紅色沉淀,其實驗現象:試管中有磚紅色沉淀生成。銅化合價降低,氫氧化銅具有氧化性,則說明葡萄糖具有還原性,能被弱氧化劑如新制Cu(OH)2懸濁液氧化,生成磚紅色的Cu2O沉淀;故答案為:試管中有磚紅色沉淀生成;還原;新制Cu(OH)2懸濁液;Cu2O。b.葡萄糖與銀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熱反應生成銀單質,其實驗現象是在試管內壁形成光亮的銀鏡;銀氨溶液中銀化合價降低,說明銀氨溶液具有氧化性,則說明葡萄糖具有還原性,能被弱氧化劑如銀氨溶液氧化,生成光亮的銀鏡;故答案為:光亮的銀鏡;還原;銀氨溶液。17.(1)ABEFG(2) 4 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