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 專項練 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備考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 專項練 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備考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 專項練
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備考
一、單選題(共15題)
1.如果25 ℃時KW=1×10-14,t ℃(t>25)時KW=1×10-12,這說明
A.t ℃時水的電離程度較大
B.前者c平(H+)較后者大
C.水的電離過程是一個放熱過程
D.KW和T(溫度)無直接關系
2.常溫時,①pH=3的CH3COOH溶液;②pH=3的HCl溶液;③pH=11的氨水;④pH=11的NaOH溶液。相同條件下,有關上述溶液的比較中,正確的是
A.水電離產生的c(H+):①=③>④=②
B.將②、③溶液混合后,pH=7,消耗溶液的體積:②>③
C.等體積的①、②、④溶液分別與足量鋁粉反應,生成H2的量;②最大
D.向溶液中加入100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①>②
3.某溫度下,相同體積、相同的鹽酸和醋酸溶液分別加水稀釋,隨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據圖判斷正確的是
A.點水的電離程度大于點
B.Ⅱ為鹽酸的pH變化曲線
C.點、點消耗等濃度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相同
D.、兩點水的離子積常數不同
4.一定溫度下,水溶液中和的濃度變化曲線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可能引起由b向e的變化
B.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為
C.該溫度下,加入可能引起由b向a的變化
D.該溫度下,稀釋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變化
5.表示溶液顯酸性、堿性或中性的方法有很多,如氫離子濃度與氫氧根濃度的關系、溶液的pH值等。下列表述中能表明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c(H+)=c(OH-)的溶液
B.使石蕊試液呈紫色的溶液
C.pH=7的溶液
D.酸與堿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正鹽的溶液
6.下表是人體內一些體液的正常pH范圍(在常溫條件下測試),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體液 尿液 胃液 血漿 胰液
pH 4.7~8.4 0.9~1.5 7.35~7.45 7.5~8.0
A.人體的尿液一定呈酸性 B.人體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色
C.人體的胰液一定呈堿性 D.pH試紙可用于血漿pH的測定
7.室溫下,①②為一種一元強酸或一種一元弱酸在水中的電離示意圖(代表,水分子未標出)如下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圖②的酸可能是醋酸
B.若圖①的溶液的,則將溶液稀釋10倍后,
C.pH相同、體積不同的兩種酸與鋅反應,剛開始反應時兩者反應速率相等
D.等濃度等體積的兩種酸與NaOH溶液發生中和反應,圖②酸消耗的NaOH更多
8.將的硫酸溶液與的硫酸溶液等體積混合,則混合溶液的約為(已知:)
A.3.3 B.3.5 C.2.3 D.4.7
9.將pH均為3,體積均為V0的HA和HB溶液,分別加水稀釋至體積V,pH隨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HA為弱酸,且酸性:HA>HB
B.若將pH均為3,體積均為V0的HA和HB溶液,分別加水稀釋m、n倍得到溶液的pH相同,則m>n
C.若分別用等濃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消耗NaOH的體積:b>a>c
D.水的電離程度:b=c>a
10.以酚酞試液作指示劑,對某新制NaOH溶液進行中和滴定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
則該新制的NaOH溶液的濃度c(mol·L-1)計算合理的是
實驗編號 待測液 消耗標準鹽酸(0.01mol·L-1)的體積
① 20mL NaOH溶液 V1mL
② 20mL NaOH溶液+10 mL H2O V2mL
③ 敞口隔夜放置的20mL NaOH溶液 V3mL
A.c=0.01×(V1+V2+V3)/(3×20)
B.c=0.01×(V1+V2)/(2×20)
C.c=0.01×(V1+V3)/(2×20)
D.c=0.01×V1/20
11.下圖分別是量筒和滴定管的兩個液面,下列有關讀數正確的是。
A.量筒讀數是,滴定管讀數是
B.量筒讀數是,滴定管讀數是
C.量筒讀數是,滴定管讀數是
D.量筒讀數是,滴定管讀數是
12.下列對幾種具體的滴定分析(待測液置于錐形瓶內)中所用指示劑及滴定終點時的溶液顏色的判斷錯誤的是
選項 A B C D
實驗 酸性KMnO4標準液滴定Na2SO3溶液 標準KSCN溶液滴定AgNO3溶液 標準FeCl3溶液滴定KI溶液 標準氫氧化鈉溶液滴定鹽酸溶液
指示劑 KMnO4 Fe(NO3)3 淀粉 酚酞
終點顏色 淺紅色 紅色 藍色 淺紅色
A.A B.B C.C D.D
13.下面是關于酸堿中和滴定實驗操作的敘述:①取一錐形瓶,用待測NaOH溶液潤洗兩次②在錐形瓶中加入25.00mL待測NaOH溶液③加入幾滴石蕊溶液作為指示劑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先查漏,再洗滌干凈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標準酸溶液,進行滴定⑥左手旋轉滴定管的玻璃旋塞,右手不停搖動錐形瓶⑦兩眼注視著滴定管內鹽酸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終點
上述操作有錯誤的序號為
A.④⑥⑦ B.①⑤⑥⑦ C.③⑤⑦ D.①③⑤⑦
14.用標準鹽酸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不會引起實驗誤差的是
A.用蒸餾水洗凈酸式滴定管后,裝入標準鹽酸進行滴定
B.用蒸餾水洗凈錐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潤洗,后裝入NaOH溶液進行滴定
C.用蒸餾水洗凈錐形瓶后,裝入20.00mLNaOH溶液,加入少量的蒸餾水再進行滴定
D.用酚酞作指示劑滴至紅色剛變無色時,立即停止加鹽酸并讀數
15.常用甲醛法測定銨鹽中的氮:與甲醛可迅速發生反應:,選用酚酞作指示劑,用標準NaOH溶液滴定生成物可確定銨鹽中的含氮量[也能與NaOH溶液反應]。實驗步驟如下:
①配制500mL標準溶液;
②準確稱取0.18g樣品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50mL蒸餾水使其溶解;
③再加適量甲醛溶液和1滴酚酞指示劑,充分振蕩后靜置使樣品完全反應;
④最后用標準液滴定至終點,起始和終點讀數分別為、。
對于上述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容量瓶使用完畢,應洗凈、晾干,玻璃磨口瓶塞應在瓶塞與瓶口處墊一張紙條
B.當滴入半滴NaOH溶液,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由無色變為粉紅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即達到滴定終點
C.步驟③中若選用甲基橙做指示劑,將導致測定結果偏大
D.步驟②滴定終點時仰視讀數,將導致測定結果偏大
二、非選擇題(共3題)
16.水的離子積常數,是表示溶液中氫氧離子和的比例關系的常數。它和溫度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溫度/℃ 25
水的離子積
(1)時,水的離子積,則 (填“”“”或“<”)25,其判斷依據是 。
(2)時,的硫酸溶液,其 ,其中由水電離產生的 。向該硫酸溶液中滴入幾滴甲基橙指示劑,溶液呈 色。
(3)時,某溶液中,取該溶液加水稀釋至,則稀釋后溶液中 。
(4)在溫度下,某溶液的,則該溶液_______(填字母)。
A.呈中性 B.呈堿性
C.呈酸性 D.
17.回答下列問題:
(1)0.1 mol/L HCl溶液和0.05 mol/L H2SO4溶液等體積混合,pH= 。
(2)在25℃下,將pH=3的強酸溶液和pH=12強堿溶液混合,當混合溶液的pH=11時,強酸溶液和強堿溶液的體積比是 。
(3)某溫度(t℃) 時,測得0.01 mol/L的NaOH溶液的pH=11,則該溫度下水的Kw= 。在此溫度下,將pH=a的NaOH溶液VaL與pH=b的H2SO4溶液VbL混合。
①若所得混合液為中性,且a=12,b=2,則Va:Vb= 。
②若所得混合液為中性,且a+b=12,則Va:Vb= 。
③若所得混合液的pH=10,且a=12,b=2,則Va:Vb= 。
(4)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的水解程度 電離程度(填大于或小于)。
(5)相同溫度下,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下列溶液:①、②、③、④⑤、⑥按由大到小的排列為: (填序號)。
18.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是化學反應原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回答下列問題:
(1)常溫下,pH均為5的NH4Cl溶液與稀硫酸中,水電離出的濃度之比約為 。
(2)將FeCl3溶液加熱,溶液pH (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3)已知:25℃時,H3PO3的,H3PO3溶液與過量的NaOH溶液反應生成Na2HPO3,則H3PO3為 元酸;的NaH2PO3溶液顯 (填“酸”“中”或“堿”)性,在該溶液中存在 。
(4)某學習小組用“間接碘量法”測定含有晶體的試樣(不含能與發生反應的氧化性雜質)的純度,過程如下:取0.36 g試樣溶于水,加入過量KI固體,充分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用 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到達滴定終點時,消耗Na2S2O3標準溶液20.00 mL。已知:,。
①可選用 作滴定指示劑,滴定終點的現象是 。
②該試樣中的質量分數為 。
參考答案:
1.A
A.t ℃純水的離子積大于25℃純水的離子積,可以說明升高溫度促進的水的電離,電離程度較大,選項A正確;
B.由A項可知,升溫促進水的電離,故后者的氫離子濃度大,選項B錯誤;
C.水為極弱電解質,弱電解質的電離過程是一個吸熱過程,選項C錯誤;
D.水的離子積也是一種化學平衡常數,化學平衡常數與溫度有關,選項D錯誤;
2.B
A.①、②的氫離子濃度相同,③、④的氫氧根離子的濃度相同,四種溶液的離子濃度相同,相同條件下,水的離子積常數是定值,無論酸還是堿都抑制水的電離,所以這四種溶液中由水電離的c(H+):①=②=③=④,故A錯誤;
B.氨水是弱堿只有部分電離,所以c(NH3 H2O)>c(OH-),氯化氫是強電解質,所以其溶液中c(HCl)=c(H+),c(NH3 H2O)>c(HCl),若將氨水和鹽酸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則消耗溶液的體積:②>③,故B正確;
C.醋酸是弱酸,氯化氫和氫氧化鈉是強電解質,①、②、④三種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關系為:①>②=④,所以等體積的①、②、④溶液分別與鋁粉反應,①生成H2的量最大,故C錯誤;
D.醋酸是弱酸,加水稀釋后能促進醋酸的電離,所以①、②稀釋后溶液的pH值7>②>①;氨水是弱堿,加水稀釋后能促進氨水的電離,所以③、④、稀釋后溶液的pH值③>④>7,所以向等體積的四種溶液中分別加入100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故D錯誤;
3.C
A. 點中溶液的酸性強,其中水的電離程度小于點,A項錯誤;
B. 鹽酸是強酸,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加等量的水稀釋,鹽酸溶液的變化程度大于醋酸溶液的變化,因此Ⅰ為鹽酸的變化曲線,Ⅱ為醋酸的變化曲線,B項錯誤;
C. Ⅰ為鹽酸的變化曲線,加水稀釋,氫離子物質的量不變,所以點、點消耗等濃度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相同,故C正確;
D. 溫度相同,水的離子積常數相同,D項錯誤;
4.D
A.升高溫度,水的電離程度增大,水溶液中和的濃度均增大但仍然相等,可能引起由b向e的變化,A正確;
B.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為,B正確;
C.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不變,加入溶液中的濃度增大,縱坐標值升高,的濃度減小,橫坐標值減小,故可能引起由b向a的變化,C正確;
D.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不變,稀釋溶液不可能引起由c向d的變化,D錯誤;
5.A
A.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大于氫氧根離子濃度溶液呈酸性,氫離子濃度等于氫氧根離子濃度溶液呈中性,氫離子濃度小于氫氧根離子濃度溶液呈堿性,故A正確;
B.石蕊溶液的變色范圍為5-8,則紫色石蕊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故B錯誤;
C.未知溫度,pH=7不能判斷溶液的酸堿性,故C錯誤;
D.醋酸鈉為強堿弱酸鹽,其為正鹽但溶液呈堿性,故D錯誤;
6.C
A.由于在常溫下中性溶液pH=7,尿液的為4.7~8.4,當pH<7時顯酸性,當pH>7時顯堿性,當pH=7時顯中性,故尿液可能顯酸性、中性或 性,A錯誤;
B.胃液的pH為0.9~1.5,pH<7,顯酸性,因此人體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B錯誤;
C.胰液的pH為7.5~8.0,pH>7,因此胰液顯堿性,C正確;
D.使用pH試紙只能粗略測定溶液的酸堿性,測得的結果是整數,而不能用于精確測定溶液的pH,D錯誤;
7.C
A.②中的酸完全電離為一元強酸,故不可能是醋酸,A錯誤;
B.圖①是一元弱酸,是弱電解質,加水稀釋促進其電離,所以加水稀釋10倍后,B錯誤;
C.酸與鋅反應時的反應速率與氫離子濃度成正比,由于兩種酸 pH相同,氫離子濃度相同,所以剛開始反應時兩者反應速率相等,C正確;
D.等濃度等體積的一元強酸和一元弱酸分別中和同濃度的NaOH溶液,消耗NaOH溶液體積與酸的物質的量成正比,等濃度等體積的一元強酸和一元弱酸的物質的量相等,所以消耗同濃度的NaOH體積相等,D錯誤;
8.C
已知lg5=0.7,將pH=2的硫酸溶液與pH=5的硫酸溶液等體積混合,則混合后溶液中的c(H+)=,故混合后溶液的pH=-lgc(H+)=-lg(5×10-3)=3-lg5=3-0.7=2.3,故答案為C。
9.D
A.pH=3的 HA稀釋100倍后 pH=5,說明HA為強酸;pH=3的 HB稀釋 100倍,溶液的pH<5,說明n(H+)增加了,則HB為弱酸,存在電離平衡,稀釋時,平衡正移,n(H+)增加,使得c(H+)略大于原濃度的1/100,即pH小于5(但一定大于3),故A錯誤;
B.由圖可知,HA稀釋100倍和HB稀釋10000倍后兩溶液的pH相同(均為5),所以mC.同體積、同pH的強酸HA、弱酸HB 的物質的量濃度c(HB)>c(HA),即有n(HB)>n(HA),HB消耗的同濃度的NaOH的體積要多,而對于HB 來說,無論被稀釋多少倍,其物質的量不變,消耗的NaOH的體積相同,故有:a=b>c,故C錯誤;
D.在兩種酸溶液中,H2O的電離都受到抑制,c(H+)越大(即pH越小)對水的電離抑制程度就越大,水的電離程度就越小,故:b=c>a,故D正確;
10.B
以酚酞作指示劑,滴定敞口隔夜放置的NaOH溶液,由于生成了Na2CO3,所消耗鹽酸的體積偏小,所以V3舍去。
11.C
A.滴定管讀數沒有精確,故A錯誤;
B.兩者都沒有注意到儀器的讀數方向,故B錯誤;
C.讀數準確,故C正確;
D.滴定管讀數沒有注意到儀器的讀數方向,故D錯誤;
12.C
A.用酸性KMnO4標準液滴定Na2SO3溶液,Na2SO3還原酸性KMnO4標準溶液使其褪色,若Na2SO3反應完全后,再加入KMnO4酸性標準溶液,溶液則變為淺紅色,A正確;
B.用標準KSCN溶液滴定AgNO3溶液,當AgNO3溶液完全反應后,再加入KSCN溶液與指示劑Fe(NO3)3溶液反應,溶液變為紅色,B正確;
C.標準FeCl3溶液滴定KI溶液生成碘單質,遇淀粉變藍,由于只要加入FeCl3溶液就會生成碘單質,溶液變藍,后續顏色不變,因此無法判斷滴定終點,C錯誤;
D.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鹽酸可用酚酞作指示劑,當到達滴定終點時,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紅色,D正確;
13.D
①錐形瓶不能用待測液潤洗,會造成待測液的量偏大,①錯誤;
②錐形瓶用于盛裝一定體積的待測液,②正確;
③用石蕊試液做指示劑,變色不明顯,不便于觀察判斷滴定終點,應使用酚酞或甲基橙做指示劑,③錯誤;
④滴定管使用前需查漏,再洗滌干凈,④正確;
⑤滴定管經過查漏、水洗后還要用標準液潤洗,才能加注標準液,不能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標準酸溶液,⑤錯誤;
⑥滴定時左手旋轉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搖動錐形瓶,⑥正確;
⑦滴定過程中目光應注視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的變化,⑦錯誤。
綜上所述,錯誤的是①③⑤⑦,故選D。
14.C
A.用蒸餾水洗凈酸式滴定管后,裝入標準鹽酸進行滴定會使消耗鹽酸溶液的體積偏大,導致測定結果偏大,故A不合題意;
B.用蒸餾水洗凈錐形瓶后,再用氫氧化鈉溶液潤洗,后裝入氫氧化鈉溶液進行滴定會使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增大,消耗鹽酸溶液的體積偏大,導致測定結果偏大,故B不合題意;
C.用蒸餾水洗凈錐形瓶后,裝入20.00mL氫氧化鈉溶液,加入少量的蒸餾水再進行滴定對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和鹽酸溶液的體積無影響,對測定結果無影響,不會引起實驗誤差,故C符合題意;
D.用酚酞作指示劑滴至紅色剛變無色時,立即停止加鹽酸并讀數會使消耗鹽酸溶液的體積偏小,導致測定結果偏小,故D不合題意;
15.C
A.容量瓶使用完畢后,應洗凈、晾干,對于玻璃磨口瓶塞,應在瓶塞與瓶口處墊一張紙條,以免瓶塞與瓶口粘連,A正確;
B.堿能使酚酞試液顯紅色,因此當滴入半滴NaOH溶液,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由無色變為粉紅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即達到滴定終點,B正確;
C.由于甲基橙的變色范圍是3.1~4.4,所以步驟③中若選用甲基橙做指示劑,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減少,所以將導致測定結果偏小,C錯誤;
D.步驟②滴定終點時仰視讀數,V2偏大,導致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增加,因此將導致測定結果偏大,D正確;
16.(1) > 升高溫度,促進水的電離,Kw增大
(2) 4 橙
(3)1000
(4)BD
(1)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溫度越高電離程度越大,水的離子積越大,時,水的離子積>,則>25℃,其判斷依據是升高溫度,促進水的電離,Kw增大;
(2)的硫酸溶液中c(H+)=2×=,其-lg c(H+)=4,時,
,其中由水電離產生的c(OH-)=,硫酸溶液呈酸性,向該硫酸溶液中滴入幾滴甲基橙指示劑,溶液呈橙色;
(3)溶液中c(Na+)=2×,取該溶液加水稀釋至,則稀釋后溶液中c(Na+)=10-4mol/L,硫酸鈉溶液是中性溶液,時c(OH-)=10-7mol/L,10-4∶10-7=1000;
(4)在溫度下,水的離子積,中性溶液的pH=6,某溶液的,則該溶液呈堿性,c(H+)=,,則,故選BD。
17.(1)1
(2)9:2
(3) 10-13 1:10 10:1 1:9
(4)小于
(5)⑥>⑤>①>③>②>④
(1)鹽酸與硫酸均為強酸,0.1 mol/l HCl溶液和0.05 mol/L H2SO4溶液等體積混合,其;
(2)在25℃下,pH=3的強酸溶液中c(H+)=10-3mol/L,pH=12強堿溶液中c(OH-)=10-2mol/L, 當混合溶液的pH=11時,有,求得;
(3)測得0.01 mol/L的NaOH溶液的pOH=2,其pH=11,則有pKW=pH+pOH=13,則t℃時KW=10-13;
① 將pH=12的NaOH溶液(即0.1mol/LNaOH溶液)VaL與pH=2的H2SO4溶液(即5×10-3mol/LH2SO4溶液)VbL混合,混合溶液為中性則,;
② 將pH=a的NaOH溶液(即10a-13mol/LNaOH溶液)VaL與pH=b的H2SO4溶液(即溶液)VbL混合,其中a+b=12,則有,;
③ 將pH=12的NaOH溶液(即0.1mol/LNaOH溶液)VaL與pH=2的H2SO4溶液(即5×10-3mol/LH2SO4溶液)VbL混合,混合溶液pH=10則,;
(4)水解方程式為,的電離方程式為,水溶液呈酸性說明的水解程度小于電離程度;
(5)溶液呈堿性,溶液呈酸性,溶液呈中性溶液呈酸性,溶液呈堿性,溶液呈堿性,上述酸性溶液中是銨根離子水解導致,而因此等濃度時酸性;堿性溶液中是醋酸根離子水解導致,而NaOH為強堿,因此同濃度溶液堿性,因此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上述溶液pH由大到小順序為⑥>⑤>①>③>②>④。
18.(1)
(2)減小
(3) 二 酸
(4) 淀粉溶液 藍色褪去,且在半分鐘內顏色不恢復 95%
(1)常溫下,pH=5的NH4Cl溶液中;pH=5的稀硫酸中,其比值為。
(2)FeCl3溶液中存在水解的離子方程式:,升溫促進水解,增大,pH減小。
(3)由于NaOH過量生成Na2HPO3,則H3PO3為二元酸;NaH2PO3溶液中存在的電離和水解,其電離常數為,其水解常數,而一級電離常數遠大于二級電離常數,則,故NaH2PO3溶液顯酸性;在該溶液中存在質子守恒:,則。
(4)②設試樣中的物質的量為x,由反應的方程式可得關系式:

2 2
x
可求得,所以。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园县| 哈巴河县| 定襄县| 广汉市| 阳春市| 南漳县| 柞水县| 陈巴尔虎旗| 阜阳市| 凤翔县| 华亭县| 通渭县| 扎鲁特旗| 淮安市| 府谷县| 鹤峰县| 广西| 上思县| 昭通市| 泗阳县| 安阳县| 武穴市| 黄龙县| 娄烦县| 鄂伦春自治旗| 离岛区| 堆龙德庆县| 阿图什市| 理塘县| 贵州省| 青阳县| 宁都县| 板桥市| 巧家县| 宜丰县| 长宁县| 九龙县| 定州市| 九寨沟县| 金阳县| 台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