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晝夜現象與晝夜交替 專項練2025年高考地理復習備考一、單選題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島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由于自轉軸傾角和自轉周期與地球相近,火星具有與地球相似的( )①晝夜現象②晝夜長短③四季更替④運動方向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選擇海南島文昌航天發射場的主要原因是( )A.開發晚,周邊地區環境優美 B.臨海洋,海上交通運輸便利C.緯度低,地球自轉線速度快 D.人口少,便于保密安全性強3.火箭發射時( )A.地球公轉速度最慢 B.索馬里寒流勢力弱C.北極晝漸短夜漸長 D.北京日影朝向東北將一盞電燈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陽,在離電燈大約1米遠的桌邊放一個地球儀代表地球,撥動地球儀模擬地球自轉運動。回答下面小題。4.該模擬地球自轉的演示能夠表達的地理現象有( )①晝夜交替 ②四季更替 ③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 ④地方時差異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5.關于圖中P地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A.該日P地晝夜等長 B.正處于當地的冬季C.此刻太陽高度為90° D.此刻P地位于晨線上2019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馬約爾和奎洛茲發現了約50光年處繞類日恒星“飛馬座51”公轉的行星“飛馬座51b”,母星的表面溫度約為1000度。該行星的公轉周期約為4地球日,其軌道與母星的距離相當近,質量約為木星的一半,體積為木星的2倍,大氣層厚度大。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若該行星上有生命存在,依據材料可推知其存在生命的條件之一是A.存在液態水 B.恒星表面溫度極高C.宇宙環境安全 D.到達行星表面的輻射被削弱7.若該行星無自轉,則在一年內,晝夜長短相當于地球上的A.2天白晝2天黑夜 B.1天白晝3天黑夜C.3天白晝1天黑夜 D.4天白晝4天黑夜中國空間站在距離地表約400千米的接近北極方向的正圓軌道上運行,繞地球一圈約90分鐘。空間站軌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夾角約42°(如圖所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在中國空間站上,航天員一天能看到日出的次數是( )A.4次 B.8次 C.16次 D.24次9.下列城市中,中國空間站不能飛越其正上空的是( )A.北京 B.上海 C.新加坡 D.莫斯科“火星沖日”是指地球位于太陽和火星之間,且三者幾乎在一條直線上,也是人類發射火星探測器的絕佳時期。完成下面小題。10.火星由于自轉軸傾角和自轉周期與地球相近,具有與地球相似的( )①晝夜現象②晝夜長短③四季更替④運動方向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下列關于“火星沖日”的敘述,正確的是( )A.這一天火星和地球的距離近是因為兩者都位于近日點B.該時期發射火星探測器可節省成本,降低能耗C.該日任何時刻都可在東方地平線搜尋到火星D.火星和地球自轉速度的不同影響沖日的周期當地時間2023年1月1日0時29分,某航班從韓國首爾(37°33’N,126°58’E)起飛,于2022年12月31日17時14分抵達目的地美國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37°N,122°W)。某網站有航班信息(如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該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A.飛機航向 B.飛機航速 C.時區差異 D.地方時差13.飛行過程中,乘客最可能( )A.一直飛行在夜空 B.一直飛行在白晝C.先看見太陽東升,后看見太陽西落 D.先看見太陽西落,后看見太陽東升左圖為某飛機在甲、乙、丙間沿地球大圓周飛行軌跡示意圖。右圖為飛機飛到乙地時,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經線、緯線和展昏線位置關系圖,此時甲地地方時為7點。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4.若飛機勻速、等高飛行,則從甲到乙單位時間內飛過的經度差( )A.變小 B.變大 C.不變 D.先變大,后變小15.當日,丙地日落的方位( )A.西南 B.西北 C.正南 D.正北16.圖中時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悉尼城市繁星滿天 B.華北平原農民忙于收割小麥C.南非高原草木茂盛 D.在烏蘇里江看見第一縷晨曦中國天宮空間站天和核心艙軌道近地點高度約為384千米、遠地點高度約為395千米,與赤道的傾角約為42 ,公轉周期約為90分鐘。為了開發太空資源,我國已建成由多顆地球同步通信衛星(軌道高度約36000千米)組成的天鏈中繼衛星網,可以實現天地通話不中斷。北京時間2022年10月12日15:45,天宮空間站“天宮課堂”第三課開講,課長近60分鐘。如圖示意天宮空間站某時段連續兩個繞地公轉周期其軌跡在地球上的投影(灰色部分為夜半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7.與天宮空間站軌道同一高度的大氣層可能出現的地理現象是( )A.天氣復雜多變 B.大氣水平運動顯著C.出現極光現象 D.大氣處于真空狀態18.圖示這一天,我國各地( )A.晝長夜短 B.晝長漸長 C.日出東南 D.夜長漸長19.根據天富空間站運動特征,下列關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投影軌跡①出現時間早于軌跡②B.可以出現在我國任何地方的正上方C.“天宮課堂”第三課授課期間始終位于我國上空D.相比地球同步通信衛星,太陽能補充受晝夜變化影響小二、綜合題20.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密云區位于北京市東北部,是首都生態涵養區。密云水庫是北京重要水源地。天門山風景區位于密云區北部,景區中的“天門山巖壁”是國家級花崗巖地質景觀(下左圖)。嵌于峭壁上的“天門洞”(下右圖)海拔800余米、高約60米、寬約40米,是華北地區目前發現最大的東西通透的穿山巖洞,天門山也由此得名。(1)簡述密云水庫的生態作用。(2)說明“天門山巖璧”的形成過程。日出時,太陽光芒從天門洞中穿過,形成快速移動的光柱(下右圖),這種景象被稱為“天門神光”。(3)結合所學,說明“天門神光”光柱移動的原因。參考答案:1.B 2.C 3.D1.由于自轉周期與地球相近,故火星晝夜長短與地球相似,②正確。由于自轉軸傾角與地球相近,火星自轉軌道面與繞日公轉軌道面的夾角和地球的黃赤交角相似,故火星具有與地球相似的四季更替,③正確。晝夜現象是由火星不發光、不透明的行星性質決定的,①錯誤。運動方向與太陽系的起源和形成有關,④錯誤。故選B。2.使用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射,意味著需要足夠的推力。在我國四大發射基地(酒泉、西昌、太原及文昌)中,海南島文昌發射場緯度最低,地球自轉線速度最快,離心力最大,利于火箭的升空,C正確。故選C。3.火箭于7月23日發射,此時地球已越過遠日點(7月初),公轉速度由最慢逐漸加快,A錯誤。火箭發射時,北半球正值盛夏,索馬里半島盛行西南季風,離岸風導致半島沿岸盛行上升補償流,索馬里寒流勢力強,B錯誤。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北極(點)為極晝,C錯誤。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火箭發射時,北京地方時為12時25分,太陽位于西南方,故北京日影朝向東北,D正確。故選D。4.C 5.D4.從“撥動地球儀模擬地球運動”可知為地球自轉,故實驗只能演示由于地球自轉引起的晝夜交替和地方時差異問題,①④正確;四季的更替是由于地球公轉引起的,運動物體的偏向必須是地表運動物體才產生偏向,②③錯誤。故選C。5.結合地球自轉方向,以及與燈光之間的關系,可知P點位于晨線上,故此時正值日出,D正確;圖示季節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夜現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半球,此時為當地的夏季。P地位于南半球的中緯度地帶,正午太陽高度達當地一年中的最大值,但無太陽直射,太陽高度不可能為90°,此時當地晝長夜短,ABC錯誤。故選D。6.D 7.A6.材料中沒有該行星存在液態水的信息,排除A。材料信息表明,該行星的母星的表面溫度約為1000度,而太陽的表面溫度約6000K,說明恒星表面溫度極高不符合材料信息,也不能推知該行星存在生命,排除B。沒有信息表明,該行星的宇宙環境安全,排除C。材料信息表明,該行星的母星表面溫度較低,但該行星的軌道與母星的距離相當近,獲得的恒星輻射能應該較多,而材料表明該行星的大氣層厚度較大,到達行星表面的恒星輻射被削弱,行星表面的溫度可能比較適中,由此推知該行星可能具有存在生命的條件,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7.若該行星無自轉,則其晝夜的變化周期就是公轉周期,材料信息表明,該行星的公轉周期約為4地球日(一年),則晝夜的變化周期也為4地球日,其中白天占2地球日,黑夜占2地球日,因此在一年內,晝夜長短相當于地球上的2天白晝、2天黑夜,選項A符合題意,排除B、C、D。故選A。8.C 9.D8.觀測者在地球上,24小時內經歷1次晝夜,可觀測到1次日出;中國空間站繞地球一圈約90分鐘,即約1.5個小時,因此24小時內經歷16次晝夜,能看到16次日出,C正確,ABD錯誤。故選C。9.由由材料可知,空間站軌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夾角約42°,說明空間站可飛越的區域在南北緯42°之間。由于地球自轉周期是1日(24小時),空間站繞地球一圈約90分鐘,空間站繞地球運行的周期與地球自轉周期不同,因此在長期運行過程中,空間站可飛越南北緯42°之間所有區域的正上空。北京的緯度約為40°N,上海的緯度約為31°N,新加坡的緯度約為1°N,莫斯科的緯度約為56°N,四個城市中只有莫斯科的緯度不在南北緯42°之間,因此空間站不能飛越莫斯科正上空,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10.B 11.B10.由于火星自轉周期與地球相近,則火星具有與地球相似的晝夜長短,②符合題意;由于火星的自轉軸傾角與地球相似,使得火星上的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范圍與地球相似,從而具有與地球相似的四季更替,③符合題意;晝夜現象和運動方向,與自轉軸傾角和自轉周期關系不大,因此①④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B符合題意,排除ACD。故選B。11.材料信息表明,“火星沖日”時,地球位于太陽和火星之間,且三者幾乎在一條直線上。火星和地球兩者都位于近日點時,可能兩者并不與太陽位于同一條直線上,兩者的距離不一定近,A錯誤;“火星沖日”時,火星和地球兩者距離最近,該時期發射火星探測器可節省成本,降低能耗,B正確;該日火星位于日地連線的延長線上,地球處于白天的地點(火星在地球背面一側)很難觀測到火星,夜里一般能觀測到火星,但不同時刻火星的方位不同,并不是任何時刻都可在東方地平線搜尋到火星,C錯誤;沖日周期由火星和地球的公轉周期決定,與火星和地球自轉速度的不同無關,D錯誤。故選B。12.C 13.C12.由圖可知,該現象指的是“時間倒流”,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兩地的時區差異大,跨越了日期分界線,導致飛機向東飛行越過了國際日期變更線,日期減一天,C正確;地方時是因經度不同而不同的時間,材料中使用的是區時,地方時不同的兩個地方區時和日期也可能相同,D錯誤;與飛機航向、飛機航速無關,AB錯誤。故選C。13.由材料可知,時間出現倒流現象是因為飛機向東越過了國際日期變更線。由于飛機飛行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同,且快于地球自轉速度,飛機上經歷的晝、夜的長度縮小,飛機起飛時為1月1日0時29分,此時正值晚上,向東由于夜變短,首先會看見太陽東升,至17時14分到達目的地,到達時目的地為12月31日,北半球晝短,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37°N,122°W)正值日落時分,故飛行過程中,乘客最可能先看見太陽東升,后看見太陽西落,C正確,ABD錯誤。故選C。14.B 15.A 16.C本題組主要考查地球儀經緯網上 最短航線的應用,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地理意義。甲乙丙的飛行路線是地球大圓,勻速飛行中單位時間內飛行的距離不變,飛過的經度先變大在變小。此時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為夏季,太陽日落西南。突出了地理實踐力和綜合思維等地理核心素養。14.讀圖可知,飛機在由甲飛向乙時,隨著緯度的升高,飛行方向越接近與緯線平行,所以,單位時間內飛過的距離相同,經度差變大;在乙點時達到最大;則飛機由乙地飛向丙地時,飛過的經度差變小。從甲到乙緯度逐漸升高,在飛行高度不變、飛行速度不變的情況下,飛機單位時間內飛過的實際距離在東西方向上跨越的距離逐漸增大,因此飛過的經度差逐漸變大,B正確。ABD錯誤。故選:B。15.結合圖示可知此時為北半球冬季,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全球除發生極晝地區之外,日出東南,日落西南,因此丙地日落西南。BCD錯誤,A正確。故選:A。16.由題干可知,此時甲地的地方時為7點,則乙地所在的經線為晝半球的中央經線;由右圖可知,則乙地為12點,乙地為晨昏線與緯線相切的切點,丙地為17時。而且“飛機在甲、乙、丙間沿地球的大圓周飛行,”可判斷甲、乙、丙為晨昏線,則由甲向東到丙所在的緯線為晝弧,此時北半球晝短夜長,為冬季。悉尼城市此時位于晝半球部分,A錯誤;此時華北平原應是冬季,而不是收割小麥,B錯誤;南非高原應為夏季,熱帶草原氣候的濕季,C正確;烏蘇里江經度約為135°E,接近正午時分,當地此時不是日出的時間,D錯誤。故選:C。17.C 18.C 19.D17.結合材料可知,中國空間站軌道高度層位于384千米以上,因此應位于高層大氣;高層大氣并沒有天氣變化,A錯誤;大氣水平運動應位于平流層,B錯誤;極光現象出現在高層大氣,C正確;高層大氣也存在空氣,因此并沒有出現真空,D錯誤。故選C。18.讀圖可知,這一天北極附近地區出現極夜,南極附近地區出現極晝,可判斷為北半球冬半年,此時我國晝短夜長,日出東南,日落西南,A錯誤,C正確;因圖示并無具體日期,無法判斷太陽直射點移動方向,因此不能判斷晝夜變化情況,BD錯誤。故選C。19.結合所學可知,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在近地軌道運行,受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影響,可知軌跡①出現時間比軌跡②晚,A錯誤;結合運行軌道可知,該空間站并不會出現在我國全部位置,B錯誤;“天宮課堂”第三課授課期間為北京時間10月12日16時到17時,為60分鐘,而衛星運行周期為90分鐘,因此不可能始終在我國上空,C錯誤;相比地球同步通訊衛星,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公轉速度較快,因此太陽能補充受晝夜變化影響小,D正確。20.(1)調節氣候;調節徑流;增加生物棲息地;凈化水質等。(2)巖漿侵入形成花崗巖,地殼抬升形成山地,外力風化、侵蝕,崩塌剝落形成巖壁。(3)地球自轉形成太陽的東升西落。(1)密云水庫屬于湖泊,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湖泊水蒸發,能夠增加空氣濕度,具有調節氣候的功能;水庫可以調節徑流量,具有削峰補枯的作用;能夠為水生生物和濕生生物提供生存環境,增加生物棲息地,提高生物多樣性;湖泊具有促進污染物沉降、凈化水質的作用。(2)根據材料信息“是國家級花崗巖地質景觀”可知,該地主要為花崗巖,是巖漿活動,導致巖漿侵入冷卻,形成花崗巖;之后發生地殼抬升,花崗巖出露,形成山地;后經過外力作用風化侵蝕,導致巖石坍塌,剝離之后形成巖壁。(3)根據材料信息“日出時,太陽光芒從天門洞中穿過,形成快速移動的光柱”可知,“天門神光”光柱移動是由于日出現象形成的,是由于地球自轉導致的太陽東升西落導致的。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