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模擬作文“落差與錯位”導寫及范文2篇文題呈現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個體難免與家庭、社會之間產生落差或錯位。其中有很多原因:個體有自己的理想,家庭有不同的期待,社會則會賦予我們不同類型的角色。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思路點撥作文材料共有兩句話,第一句給我們限定了寫作的內容,即個體、家庭、社會三者之間存在一定的落差和錯位,這是構思行文的前提。第二句話解釋了落差或錯位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與追求,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而這些理想與追求很可能與其他方面的要求不一致;第二,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期待,家庭環境不一樣,成長背景不同,那么家庭期待的目標也一定有差別;第三,社會為每個人賦予了不同的角色,可以說,只要是社會中的人,都會參與到社會活動中,自然會擁有不同的角色。材料所呈現的思考方向很清楚,沒有給我們設置障礙,我們只要圍繞“期待”“理想”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的“落差或錯位”這個內容構思行文就可以。具體說來:第一,關注材料中的核心概念。材料中的核心詞語是“理想”“期待”“角色”“落差”“錯位”。我們要思考的是個體的理想是什么?家庭、社會對個體的預期與角色定位又是什么?它們的內涵與關聯是怎樣的?需要在充分結合自身體悟的基礎上進行思辨性分析。第二,分析這幾個核心概念之間的關系。“落差或錯位”產生的原因是什么?我們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相比之下,前者更重要。就前者來說,我們可以從自我的定位與評價、家庭的期許、社會的空間等方面思考;就后者來說,我們是選擇堅持自我的理想,還是順應家庭和社會的定位?所以,要重點論述“落差或錯位”產生的原因與解決“落差或錯位”的策略。佳作一直面落差,以求真我哲學家、思想家馬克思曾言:“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在生活中,不同環境下的我們會被貼上不同的標簽,扮演不同的角色。然而個人追求、家庭預期與社會角色的不同正不斷產生落差與錯位。在實現自我的旅途中,直面落差與錯位,堅守自我,方可不偏不倚,恰到好處。俗世喧嘩,落差錯位不可避免。正如約翰·多恩所言:“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們聚眾而居,建立起復雜的關系網。當我們的自我意識與社會、家庭對自己的要求不一致時,當我們被責任、身份、規則等框架約束從而與理想的生活狀態漸行漸遠,甚至背道而馳時,落差帶來的消極影響就會逐漸突顯,矛盾與紛爭也會紛至沓來。追求完全的獨立與自由是不可能的,而自我的渴望與約束自然存在著沖突。因而,落差并不罕見,更無須因落差與錯位而恐懼、焦慮或是擔憂。落差重重,“見己”方可自洽。落差錯位的存在,常常讓我們陷入舉棋不定的困境。薩特曾說:“他人即地獄。”個人生命的構建過程中,“他人”固然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但“自我”卻是一切的出發點與落腳點。梵高于畫布上勾勒潑染,飽和色彩背后是噴薄而出的激情;布萊恩·梅雙眼盛滿星空浩瀚,雙手于音樂中創造另一種極致浪漫;梭羅將歲月鐫刻進瓦爾登湖,終其一生追求平和寧靜的隱居生活……他們見本心,守自我,沖破世俗的偏見,直面落差,以熱情為自己創造盛大的日出,沸騰血液里的每一泓潮涌,活出最本真的自我。即便落差存在,生活依舊豐富多彩,嘗試忽略無傷大雅的“落差”,又何嘗不是一種智慧呢?人事紛繁,理智包容方可知途。誠然,一定程度的落差無傷大雅,但若放任其自由瘋長,很可能會導致矛盾的爆發。堅守并不等同于倔強,更不是固執的理由。當自我與外界的意見不統一時,嘗試放下倔強,理性開放地溝通,一場靈魂與心靈的共享無疑是解決矛盾、消解落差的不二之選。面對父母的教誨,毫無根據地辯駁不如換位思考;面對社會的責任,畏縮逃避不如勇敢承擔。“墻角的花,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與他人交流,摒棄成見與固執,探尋和諧自我的出路。終其一生,我們遇到過無數錯位與落差的時刻,靜下心來傾聽內心的聲音,直面落差,讓社會角色與自我理想臻于和諧,才能塑造更好的人生風貌,構建絢麗而多彩的生命畫卷。點評這篇作文以馬克思和薩特的名言作為引子,圍繞個人在社會關系中的角色定位展開討論,強調直面落差與錯位,堅守自我。作文通過引用新穎的例子,展現如何直面落差、消解落差。作文涵蓋了哲學思考、文學引用和生活感悟,結構完整,思想比較深刻。同時,還能夠引發讀者對自我認知和社會關系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和感染力。佳作二落差可平,錯位可消當幼稚的羽翼日漸豐滿,個人意志日益成熟,矛盾必然在它身上萌發——響應期待,還是追求理想?家庭與社會對我的期待會與現實產生落差,前行的方向會與理想產生錯位,但唯有在落差中尋找平衡,在錯位中權衡取舍,才能將天塹化通途,展翅高飛。落差與錯位的存在是不可忽略的,其產生也是不可避免的。究其本源,家庭的期望不過是對子女愛的一種表達,社會的呼告不過是需要人才的一種表現,而個人的人生定位,也只是出于對自己興趣、價值的認識與考量罷了,其本源目的從未產生矛盾。理想與現實必然產生落差,不同的視角也會出現錯位,我們需要做到直面癥結,解決問題,找到平衡點,從而達到矛盾的消弭和解。進一步來說,落差與錯位也不過是種表象。對于家庭來說,不同的職業選擇與人生路徑,都是通往幸福的手段,不同之處在于父母與孩子對“幸福”定義。如果你明白,家長對“你幸福”的定義一定要建立在你對“幸福”的定義之上,那么適當的溝通與商討,便能達到和諧與統一。家庭不僅象征著責任與義務,更是情感的牽連之處,在出發點的善意之中,落差錯位的表象一定會煙消云散。對于社會,更是如此。所謂“社會的期待”,并不能對我們產生任何實際的影響。時代的潮流,不過是大多數人的選擇,這個社會從未抹殺少數人選擇的權利。因此,放下虛榮,杜絕沖動,對自己抱有清醒客觀的認識,才能在熙熙攘攘的人海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社會的期許,必然是重要的考慮因素,但充其量也只是時代對我們的建議與號召,責任是推動我們向前的馬達,而非束縛我們的繩索。用堅定的信念破除這落差與錯位,你將得到因差異而多元、因不同而充滿活力的人生與社會。因此,我們要努力地讓這不可回避的落差與錯位成為某個時期的過程,而不是持續到終點的結果。能用行動的力量去填補落差,修正錯位的也只有我們自己。人生是一場動態的旅程,駕駛中的我們負責隨時調整方向,在“自我”與“外界”的隔閡之間尋找統一的支點,從而讓世界接納我們,也讓我們熱愛世界。只有個體與外界形成良性的雙方溝通理解后,才能相互裨益,落差與錯位也才能化為和諧統一。我們從個人、家庭與社會的落差與錯位啟程,將一路去擁抱每一個落差,接受每一次錯位,在洶涌的漩渦中,改造自我,改變世界。點評作文重點探討了個人、家庭和社會之間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和錯位。通過形象化的表達,將落差和錯位描述成青年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挑戰,同時,在闡述問題的同時,作者還提出了積極的解決方案,并著重強調了個體與外界的良性溝通與理解,以及個人的成長與社會的和諧共融。總的來說,這篇作文展現了作者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對成長問題的深刻思考,值得品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