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十 現代文明的創新與調整——現代的世界第34講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課程標準】必修: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理解20世紀上半期國際秩序的變動。選必修:理解戰爭對人類文化的破壞,以及造成的文化斷裂;認識戰爭在客觀上又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機。核心素養:(1)結合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國際形勢,從“唯物史觀”角度認識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2)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重大戰役,從“時空觀念”角度認識第一次世界大戰過程中的基本特點(3)結合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及影響,從“歷史解釋”角度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國際秩序的變動【重難點】重點:1、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進程、影響;2、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的形成、內容、評價;3、國際聯盟的建立、評價。難點: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對之后國際局勢產生的重大影響。時代特征 (1914—1922年)政治上:俄國十月革命將社會主義由理論變為現實,為人類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由于世界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出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受十月革命和一戰的影響,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高漲;經濟上:蘇聯開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誤,但取得了巨大成就;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實行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文化上:自由主義思想逐漸被凱恩斯主義代替;現代主義文學和藝術興起;以相對論和量子論為主要內容的現代科學誕生;【教學過程】 知識點一 帝國主義與世界大戰的醞釀學習聚焦: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世界的斗爭,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源。一、帝國主義:又稱壟斷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和最后階段。列寧認為帝國主義階段具有以下特征: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壟斷組織在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溶合為金融資本,并在此基礎上形成金融宴頭;資本輸出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瓜分世界的資本家國際壟斷同盟也已形成資本主義列強把世界領土分割完畢。二、一戰爆發的背景1、時代背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資本主義世界之民體系最終形成。2、主要原因: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敵對的軍事集團形成,擴軍備戰,國際局勢日益緊張。3、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各國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實力對比發生重大變化,沖突不斷。4、直接原因(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及其夫人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槍殺。5、思想推動: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推動了戰爭的爆發【能力提升】19世紀中葉,英國的“光榮孤立”政策:英國應不參加固定的同盟與集團,保持行動自由,便于操縱歐洲均勢。英國的光榮孤立并不是完全置身事外,保持中立,而是將孤立主義和干涉主義相融合,一方面自己不參加歐洲的任何軍事同盟和團體,也反對歐洲其他國家結成軍事同盟;另一方面英國則要對歐洲事務進行自由的干涉,其做法就是維持歐洲大陸各國均勢,以便于英國支配歐洲。英國的“大陸均勢”政策: 指的是英國為了維護霸主地位,依靠自己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使歐洲大陸的列強彼此牽制和相互爭奪,防止一國稱霸歐洲。極端民族主義:各國的極端民族主義者都堅信本國文化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而戰爭則是執行文化傳播的“天意”和“使命”。“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話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類思想和行動的最高指南”。軍國主義:又稱黷武主義,指的是將窮兵黷武和侵略擴張作為立國之本,將國家完全置于軍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經濟、文教等各個方面均服務于擴軍備戰及對外戰爭的思想和政治制度。軍國主義的行為體現為某個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軍事化,以及對外奉行侵略擴張的政策。在軍國主義國家,戰爭成為國家的主要目的。國家的生存和發展主要依靠對外掠奪和擴張。6、條件(技術):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應用于軍事領域,為世界大戰提供了技術基礎。三、戰爭性質:是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的帝國主義之戰。鞏固檢測1、(2021年重慶卷)丘吉爾在《危機中的世界》中描述了20世紀初彌漫于世界的一種奇怪情緒:因未能從物質繁榮中獲得滿足感,各國轉而熱衷于國內和國際沖突,隨著宗教的衰落,民族激情不正常地上升,幾乎每個地方都燃起了熊火,任何一個角落里的人都急于冒險。這材料可用于論證世界大戰的爆發A.與瘋狂的軍備競賽有關 B.與文明的沖突有關C.與極端的思想觀念有關 D.與經濟的低迷有關2、(2024年全國卷)[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材料 1911年3月,摩洛哥非斯地區爆發了反對法國殖民統治的起義,法國派兵鎮壓。德國出面干涉,7月1日派軍艦到摩洛哥阿加迪爾港,引發阿加迪爾危機。由于擔心德國獲得摩洛哥沿岸港口并建立海軍基地,英國于21日發出警告,強調英國是處理國際事務不可或缺的角色。英國海軍進入戰備狀態,總參謀長訪問法國并視察德法邊界。在英國強硬態度面前,德國同意與法國妥協,摩洛哥由法國“保護”,法國向德國轉讓法屬剛果部分地區。11月底,德國軍艦駛離阿加迪爾港,危機結束。德國對此十分失望,決心在下一次“考驗”時不再退縮。同時,英法同盟的實質合作進一步加強。——摘編自徐棄郁《脆弱的崛起:大戰略與德意志帝國的命運》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英國在阿加迪爾危機中的立場及其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阿加迪爾危機對德國的影響。【答案】(1)立場:堅決反對德國干涉摩洛哥,支持法國,強調英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地位,擺出強硬姿態。原因:擔心德國在摩洛哥獲得港口和海軍基地會威脅到英國的海上霸權和殖民利益;維護英法同盟關系;英國傳統的外交政策是維持歐洲大陸的均勢,不允許德國勢力過度擴張。(2)影響:危機的解決使英法同盟的合作進一步加強,刺激德國尋求新的戰略和外交突破;德國對英法更加不滿和失望,促使德國更加積極地準備軍事力量;危機的解決方式讓德國感到屈辱,加劇了德國與英法之間的矛盾。知識點二 第一次世界大戰學習聚焦:大戰的進程完全走向大國決策者主觀意志的反面:他們抱著短期取勝的僥幸心理,卻陷入了長期陣地戰的僵局,變成了雙方綜合國力的較量。一、全面爆發:1914年7月28日,德國支持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此后,德俄法英相繼參戰。二、三條戰線:西線:英法軍隊與德軍(西線是決定性戰場);東線:德奧聯軍與俄軍;南線:奧軍與俄軍及塞爾維亞軍隊。三、過程:第一階段:1914年西線:馬恩河戰役,德軍戰敗,標志德國“速決戰”破產。1914年對德宣戰的日本占領了德國在山東半島的租借地;1915年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第二階段:1915-1916——戰爭處于膠著狀態東線,南線:意大利在英法拉攏下,加入協約國;德奧取得勝利,但未能擺脫兩線作戰的困境1916年西線:(1)凡爾登戰役:“凡爾登絞肉機”,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破壞性最大,時間最長的戰役。法國勝利,標志著德國軍事進攻的能力已從頂峰跌落,戰爭主動權逐漸轉到協約國手里。(2)索姆河戰役: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把坦克投入實戰中。(3)英德在日德蘭海域進行海戰:有史以來參戰兵力最多、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的海戰,也是這場戰爭中交戰雙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動的艦隊主力決戰,從而結束了以戰列巡洋艦為主力艦的海戰史;德國未能突破英國的海上封鎖。【能力提升】海上封鎖: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由于水中兵器、潛艇和無線電通信技術的發展,封鎖兵力已難以在敵方港口和海岸附近活動,英國海軍對德國海軍兵力出海口的海上封鎖,只能在距離封鎖目標較遠的海域實施,通過艦艇巡邏監視,結合布設水雷障礙,并及時前出截擊德軍企圖突破封鎖的艦船等行動,使德軍艦船失去行動自由,海上運輸幾乎中斷。第三階段:1917-19181、1917年,美國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能力提升】1、原因:(1)經濟利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美國同協約國的貿易和貸款激增,同協約國的利益緊密聯系。(2)戰爭準備:大戰開始時,美國尚未作好戰爭準備,國內人民反戰情緒濃厚。(3)尋找借口: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威脅美國利益(4)國際形勢:俄國二月革命對協約國不利。2、影響:改變交戰雙方力量對比,改善協約國集團的經濟實力,使勝利的天平向協約國集團傾斜;在其影響下,中國、巴西等國對德宣戰,協約國陣營進一步壯大,一戰進入全球規模階段。2、1917年,中國用“以工代戰”的形式(華工出國),站在協約國一方參加戰爭。 意圖(目的):在戰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東主權。3、1918年,俄國在十月革命勝利后退出戰爭。4、1918年11月11日,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結束。四、特點:1、持續時間長;2、涉及國家多;3、波及范圍廣;4、造成危害大;5、高新科技廣泛應用五、同盟國失敗的原因:1、經濟: 德奧集團經濟實力處于劣勢;協約國集團在物質和人力資源都占優勢(主要);2、軍事:軍事戰略失誤,“施里芬計劃”過低估計對手實力;3、國內:同盟國內部矛盾尖銳,社會矛盾不斷激化:奧匈帝國出現民族獨立運動,導致帝國解體;德國爆發“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4、國際:國際力量對比不利于同盟國,意大利倒戈(參加協約國),美、日、中等中立國參戰,增加了協約國實力。鞏固檢測1、(2024·湖北·高考真題)1913年,多米尼加對德國進出口占其對外貿易總額約20%,到1916年這兩項數據均清零。1914—1917年,阿根廷三大農產品大麥、小麥和亞麻的出口量價齊跌。盡管戰時需求挽救了巴西橡膠業,但其咖啡貿易在1914—1915年間下降了三分之一。1914—1918年,上海、大阪的現代紡織廠產量暴增。這些現象反映( )A.世界市場因戰爭瀕臨崩潰 B.歐美國家侵略重心轉移C.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全球性 D.單一產業結構弊端顯現2、(2022年山東卷)一戰初期,英國對法國只進行了象征性的有限軍事援助。隨著法國和平主義運動和反戰運動的高漲,以及法國政府有可能單獨與德國締結和平條約以走出戰爭,英國轉而全力與法國合作以贏得勝利。英國轉變態度是為了A.盡快恢復歐洲和平 B.保持戰后歐洲均勢C.避免單獨對德作戰 D.聯合法國控制歐洲(2023年全國乙卷)[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材料 1910年,法國元帥福煦曾說:“飛機只是玩具,沒有什么軍事價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初,飛機分配到的任務僅有目視偵察一項,之后開始嘗試空中照相。由于戰爭需要,飛機逐步應用于空戰,駕駛員用槍支互擊,用手投擲炸彈。1915年,德國出現配置機槍的戰斗機,交戰國開始爭奪制空權。1916年,德國運用“空中馬戲團”的方式組成特殊的作戰中隊,并于1917年最先制成全金屬軍用飛機,使空軍的發展有了質的飛躍。1918年,協約國和美國發起總反攻時,擁有飛機8000多架,而德國有3300余架,協約國牢牢掌握了制空權。——摘編自(英)李德·哈特《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等(1)根據材料,概括飛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情況的變化。(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飛機應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所產生的影響。【答案】(1)[參考答案]變化:一戰前:飛機軍事價值低。一戰時期:初期擔任偵查任務;逐漸應用于空戰,交戰國利用飛機爭奪制空權;空戰技術提高,數量增加到擁有數量多的飛機就牢牢掌握制空權。(2)[參考答案]影響:飛機是一戰中重要的武器系統,增加了戰爭的殘酷性,也有利于加速飛機占優勢的協約國的勝利;刺激了更多新式武器的發明;為了贏得戰爭,很多國家加緊新式武器的研制,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飛機應用到生活方面,改變人們的社會生活,為出行帶來便利。知識點三 一戰后的國際秩序學習聚焦:一戰后戰勝國以強權政治原則建立了新秩序,卻為新的國際沖突埋下了禍根。國際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礎上形成的國際行為規則和相應的保障機制,通常包括國際規則、國際協議和國際組織等。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確立(一)內涵:一戰結束后,戰勝國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別召 開了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與會各國締結了以《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為代表的一系列國際條約,在全球 范圍內建立了帝國主義的國際新秩序——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二)凡爾賽體系:巴黎和會——在歐洲、非洲、西亞等建立了戰后國際新秩序1、概況:時間:1919.1.18-1919.6.28 地點:法國巴黎凡爾賽宮代表:27個參會國。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里蒙梭(巴黎會和三巨頭)成果:簽訂以《凡爾賽條約》為代表的一系列國際條約2、內容:①德國及其盟國承擔戰爭責任,向戰勝國割地賠款,裁減軍備②德國的海外殖民地被戰勝國瓜分,德國在山東的權益移交日本對戰敗國的宰割導致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引起德國強烈的復仇情緒。③承認波蘭復國,承認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國家獨立(一定程度體現民族自決原則)④建立國際聯盟⑤山東問題(未解決):廢除外國在華一切特權;取消二十一條3、實質:是戰勝國列強重新瓜分歐洲和爭奪世界霸權而建立的以歐洲為主的國際關系新秩序。4、瓦解:(1)凡爾賽體系瓦解的開始是1936年德國撕毀《凡爾賽和約》,公然派軍進入萊茵非軍事區。(2)凡爾賽體系最終瓦解的標志是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二戰的全面爆發。(三)華盛頓體系:華盛頓會議——在亞太地區建立了戰后國際新秩序1、概況:時間:1921.11.12-1922.2.6地點:美國華盛頓 代表: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國北洋政府的代表團共9個參會國。目的:解決《凡爾賽合約》未能解決的彼此間關于海軍力量對比,以及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特別是在中國的利益沖突成果:簽訂《四國條約》《五國條約》和《九國公約》2、內容:①限制美國、英國、日本等國的海軍軍備。②中國收回山東主權,但日本保留了諸多特權。③列強同意將“門戶開放”“機會均等”作為控制中國的共同原則。——打破了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使中國重新恢復到帝國主義共同支配的局面;客觀上維護中國的領土完整。3、實質:“華盛頓體系”在宰割中國、抑制英日基礎上確立的以美國主導的帝國主義在亞太地區的國際關系新秩序。(四)國際聯盟1、由來:美國總統威爾遜首先提出(十四點原則)【能力提升】1918年1月8日,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提出《世界和平綱領》,即“十四點原則”。其要點為:公開的和平條約,必須公開締結;領海以外,無論平時或戰時,必須保持公海航行的絕對自由;盡可能地消除一切經濟壁壘,建立平等的貿易條件;各國軍備必須裁減至符合維持國內安全的最低限度;為了大小國家都能相互保證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必須成立一個具有特定盟約的普遍性的國際聯盟。2、成立:1919年4月通過盟約,1920年初正式建立,總部設在日內瓦3、成員:成立時44國,后增加到63國(蘇俄與戰敗國被排斥,美國未參加)4、制度:對戰敗國殖民地的“委任統治制度”【能力提升】“委任統治”:帝國主義戰勝國通過國際聯盟對戰敗國的殖民地進行再分割和統治的一種制度。是一戰后帝國主義戰勝國維護殖民統治的新形式5、宗旨:促進國際合作和實現世界和平與安全6、原則:“全體一致” 7、性質:第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世界性國際組織8、實質:英法維護自己既得利益、操縱國際事務的工具。9、評價:積極:(1)開創了國際合作的新形式,順應了世界整體發展趨(2)在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恢復戰后歐洲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3)為聯合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消極:(1)全體一致原則無法有效制止戰爭發生 (2)成為英法維護自身利益、操縱國際事務的工具(3)蘇聯、美國未加入,缺乏普遍性和權威性(4)在制裁侵略、保衛世界和平方面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五)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體現帝國主義強權政治特征的表現。1、將世界戰爭的責任推給德國及其盟國; 2、對戰敗國過度懲處和掠奪;3、無視弱小民族利益; 4、英法操縱國際聯盟。(五)評價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實質:一戰以后帝國主義在宰割戰敗國和利益再分配暫時平衡基礎上建立的世界范圍內的國際關系新秩序。進步性:1、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在歐洲、非洲和中東地區的矛盾,使資本主義發展進入相對穩定時期(1919--1929);2、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出現了一系列新興民族國家;3、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際政治格局。歐洲中心地位開始動搖,美、日崛起,蘇俄日益強大;4、通過國際會議的外交斗爭調解國際關系比軍事對抗方式是一大進步;5、促使資本主義各國政府機構改變職能,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開始萌芽。局限性:它是建立在宰割戰敗國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基礎之上的,有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戰勝國之間分贓不均的矛盾、殖民者與殖民地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等諸多矛盾的存在,為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了隱患。二、一戰期間及戰后國際法的發展1、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國際法遭到嚴重破壞。2、十月革命后,蘇俄提出不兼并不賠償原則,宣布侵略戰爭為反人類罪,為國際法開辟了新的發展階段。3、《非戰公約》:1928年8月,美法等國簽訂。內容:締約各國在它們的相互關系中廢棄以戰爭作為實行國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決國際爭端。 結果:并未真正得到實行。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1、對人類社會:給全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造成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損失。2、對國際政治格局:(1)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力量,動搖了歐洲的世界優勢地位,改變了帝國主義力量對比,開始改變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①歐洲在國際上的世界中心地位發生動搖,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戰敗瓦解,英法意等國受到重創。②美日等國乘機迅速崛起。)(2)引發社會主義革命,出現一個新型的社會主義國家,改變了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3)戰后初期,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高漲。3、對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民族自決原則在殖民地傳播開來,民族解放運動迎來新高潮。4、觀念:改變人們的觀念,反對戰爭、要求和平的運動日益高漲。5、科技:客觀上促進了科技的進步,造福人類的同時,開創現代化戰爭的先河6、對女性:女性社會地位一定程度提高,戰后女權運動興起。7、國際秩序:建立新的國際秩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能力提升】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的影響1、政治上:(1)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日加緊了對中國的爭奪,兩國分別扶持黎元洪和段祺瑞,引發了府院之爭;日本借口對德宣戰,出兵中國山東,占領膠濟鐵路和青島;(2)中國外交政策由消極走向積極;中國華工為戰爭做出了重要貢獻。(3)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激發了中國的民族意識,五四運動爆發,使中華民族進一步覺醒。2、經濟上:(1)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帝國主義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民族工業蓬勃發展,呈現出“短暫春天”。(2)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帝國主義卷土重來,中國民族工業迅速蕭條。3、思想文化上:(1)中國思想界反思對西方資本主義的學習;(2)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國爆發十月革命,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2、多角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1) 判斷的標準:分析戰爭的性質主要看交戰雙方的目的,這個目的應該是貫穿在戰爭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中;分析戰爭的性質還要注意區別整體與個別、全局與局部的關系。(2) 戰爭的起因:是帝國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必然結果,是帝國主義國家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發動的。(3) 戰爭的進程:為了實現自己的戰爭目標和瓜分領土要求,進行了長期而殘酷的爭奪,顯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侵略性質。(4) 戰爭的結局:戰勝國對戰敗國進行了瓜分或掠奪,巴黎和會便是戰勝的協約國之間的分贓會議。鞏固檢測1、(2024·山東·高考真題)下圖為1918年10月23日英國《笨拙》雜志刊登的一幅漫畫《大兵與文官》。該漫畫揭示出( )協約國軍隊總指揮福煦對法國總理克里孟梭、美國總統威爾遜和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說:先生們、如果你們要走這條路,小心踩雷!A.英國對德國的強烈擔憂 B.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非正義性C.戰后國際關系體系的脆弱D.英、法、美利益訴求的一致性2、(2023年福建卷)下圖是一幅關于一戰后國際關系的漫畫,發表于1921年12月。畫中德國被描繪成水中求救者的形象。該漫畫反映當時( )A.德國面臨著經濟大危機 B.英法德三國間經濟合作C.德國對英法的外交策略 D.英法對德人道主義援助3、(2020年山東卷)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現代歐洲聯合思想之父”庫登霍夫—卡萊基倡導建立“歐洲合眾國”并發起了“泛歐運動”,在歐洲引起了強烈回響。這是因為A.戰爭削弱了歐洲的國際地位 B.凡爾賽體系緩和了歐洲各國矛盾C.美國聯邦制為歐洲提供了借鑒 D.國際聯盟奠定了歐洲合作的基礎構建知識體系強化過關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國際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內容及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