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從食物采集到食物生產》導學案【學習目標】1.通過史料分析農業出現的重要意義。2.通過文字、圖片等材料,分析并認識影響農業發展的諸多因素,理解古代生產關系的變化和國家的誕生。3.認識到農業和畜牧業對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性,以及農業的交流與傳播為世界各地的發展所帶來的重要影響,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觀和中國歷史源遠流長的文化觀。【學習重難點】重點:農業革命的意義;古代不同地區食物生產的特點。難點:古代社會生產關系的變化的原因和條件【知識體系】【知識梳理】一、農業的產生:人類早期的生產與生活(一)舊石器時代:采集和漁獵經濟1.時間:遠古時期(舊石器時代)。2.特點(1)食物來源: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實和莖葉,捕撈魚蝦或獵取動物。(2)生產工具: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生產工具落后,生產力水平較低(3)生活方式: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過著遷徙生活,用火取暖、燒烤食物。(4)社會生活:女性除生育和撫養后代外,還負責采集果實、昆蟲等,為群居的人們提供了大部分食物。(母系氏族)(二)新石器時代: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的出現1.背景:在長期采集和漁獵中,人類逐漸學會選擇、馴化野生動植物2.時間:大約1萬年前,原始的農耕和畜牧出現。3.表現地域 原始農耕 原始畜牧西亞 小亞細亞半島南部等地是小麥、大麥的原產地 距今約9 000年前,西亞的人們已經飼養綿羊和山羊東亞中國 黃河中上游是粟的發源地、長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 距今約7000年前,中國河姆渡的居民已經飼養豬和狗美洲 中美洲:是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產地 距今約6 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馴化了駱馬特點 多中心且獨立發展;具有多樣性【知識拓展】原始農耕和畜牧出現,只是文明時代到來的前提,而不是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的出現,為人類提供了比較穩定的食物來源,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文明的出現。后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產品有了剩余,出現了私有制、階級和國家,人類才進入文明社會。2.農業產生的原因?①掌握動植物生長發育規律;②工具改進;③疾病困擾;④人口增長,資源壓力;⑤氣候變遷。世界農耕和畜牧的發展所體現的特點?特點:多元中心;獨立發展;具有多樣性。二、農業的發展:不同地區的食物生產與社會生活共同點:灌溉農業發達四大古代農耕文明興起的條件或者說共同點?條件:①大河沿岸,農業灌溉便利。②統治者重視修建水利工程。③位于中緯度、北溫帶,氣候濕潤,適合農業發展。代表:西亞的兩河流域、非洲的尼羅河流域、南亞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國的黃河和長江流域,灌溉農業發達,孕育出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國文明。3.目的:為了減少旱澇對農業的影響4.表現:修建水利工程成為地區發展的大事。統治者都將灌溉系統的開鑿、疏浚、維護作為主要工作之一。(二)不同點:農業文明的食物生產和社會生活地域 食物生產 土地所有制 社會生活兩河流域 古巴比倫 種植大麥和小麥,飼養山羊、綿羊、牛等家畜 王室、神廟、政府官員、貴族、商人擁有土地 土地、果園、資金、牲畜、工具、糧倉、勞力都可以作為租賃的對象尼羅河流域 古埃及 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廟占有 以尼羅河為中心的農業體系決定了整個古埃及的命運中國 分為北方粟麥農業區和南方稻作農業區 商周時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級貴族手中(井田制),農夫集體耕作 戰國以后:封建土地私有制 經營方式:小農經濟 ①在土地上耕作的農民,以家庭為基本單位進行生產(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 ②每家每戶在耕作之余,還通過家庭手工業等途徑補貼家用(男耕女織) 國家政策 ①秦以后統治者推行重農抑商政策 ②國家重視興修水利工程,如秦國的都江堰、西漢的龍首渠 農業技術:逐漸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兩種精耕細作的農業技術體系古希臘 大麥和小麥從西亞傳入希臘,成為當地的主要糧食作物;種植葡萄和橄欖,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欖油 城邦公民擁有土地 農業生產中使用奴隸勞動。古羅馬 以谷物生產為主,同時種植橄欖和葡萄 土地國有→貴族或富人私有,而小農卻逐漸破產。 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古代美洲 主要糧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馬鈴薯 貴族私有的部分外,還有村社的公有土地 ①每個家庭的主人可以獲得一塊份地并終身使用;兩年不耕作的土地將被村社收回。 ②發明了“浮動園地”。1.認識:中外各地區物質文明的發展不是同步和統一的,由于地理條件、歷史因素、社會環境等方面的差異,經濟和社會活動各具特色。2.不同地區農業文明的特點:(1)統一性:世界古代以農耕為基礎的農業文明(地區分布:有利于灌溉的河谷地帶或靠近水源地區,灌溉農業發達;政府管理:通過政府稅收或貢賦將社會剩余產品集中在分配;目的:地區穩定和經濟發展,常常通過對外擴張擴大勢力范圍;社會階層分化:統治精英,普通民眾和奴隸。下層階級的人成為主要耕種者,為建設大型工程,水利灌溉、道路、神廟宮殿、金字塔和城墻提供勞動力;文明:創造成熟的文字、科技、天文歷法等。)(2)多樣性:世界古代以農耕為基礎的多樣文明。形成不同的三大谷類植物區①東亞東南亞稻米區;②美洲玉米區;③歐洲、中東、中亞及中國黃河流域的小麥區;農業耕作技術的差異,精耕細作與休閑農耕制;種植與畜牧的比重差異,主谷式農業與谷草式農業;食物結構的差異(中國:素食結構;西方:肉奶為主);土地經營方式的差異。【知識拓展】1.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征(1)經濟布局:南稻北粟(后為南稻北麥)。(2)經濟結構:以農業種植為主,家庭畜牧業為輔。(3)耕作模式:不斷變革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精耕細作模式日益完善。(4)經營方式:男耕女織的個體農耕經濟長期占主導地位。(5)土地制度:以地主土地私有為主,土地兼并盛行。(6)區域特征: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區域之間的多樣性、不平衡性、互補性明顯。(7)國家干預:一方面國家通過興修水利、賑災和救災,為農業生產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農業賦稅是政府財政的主要來源。(8)與世界對比:獨立發展,自成體系2.“精耕細作”的農業模式:基本含義是多投入(技術、勞動力)以求多產出,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單位面積糧食產量的一系列措施。(比如:改進農業生產工具、生產技術;修建水利工程;改進耕作方式;注重農時。)3.小農經濟特點:封閉性、自給自足性、落后性、分散性、脆弱性封閉性:少有交換,非完全“封閉”自給自足:主要滿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很少進入市場落后性:相對于資本主義而言,缺乏技術進步的追求;脆弱性:抵御天災人禍的能力低下,容易破產;分散性:以家庭為基本單位脆弱性:抵御天災人禍的能力低下,容易破產;三、農業革命的意義(一)地位:人類經濟和社會生活上的第一次革命1.身份轉變:人類開始從食物采集者轉變為食物生產者,初步改變了純粹依賴自然資源的狀況。2.物質基礎和人口變化:農業生產增加了人類的食物供應,改善了人類的生存條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長。(二)促進了生活和生產方式的變化1.生活方式:人類從遷徙過渡到定居,逐漸形成聚落。2.社會分工:一部分人從食物生產中解放出來,專門從事制陶、采礦、冶煉等手工業勞動。3.精神生活:原始音樂、文學和宗教因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產生。(三)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1)天文歷法獲得較快發展。(2)數學和其他相關學科也逐漸發展起來。(四)生產關系的變化1.男子地位上升(1)農業和畜牧業產生后,男子開始在生產中占據主導地位。(2)婦女以家務勞動和家庭副業為主,在農業生產中逐漸退居從屬地位。2.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出現(1)生產力的發展,使人類生產的產品有了剩余。(2)氏族首領把些集體財物據為己有,變成私有財產。氏族內部出現貧富分化。3.國家誕生:部落到國家(1)背景①在對外交戰的過程中,軍事首領的地位日益上升,個人權力不斷得到加強。②人們不再殺死戰爭中的俘虜,而是把他們變成奴隸。在氏族內部,有了自由民和奴隸的差別。③隨著剩余產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現,產生了階級(2)實質: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國家是統治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工具)生產關系的變化(農業產生→生產力發展→剩余產品增加→私有制產生→階級產生→國家產生)【名詞解釋】1.社會分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提出的發生在亞歐大陸原始社會后期的三次社會大分工:第一次分工。原始社會后期發生的畜牧業同農業的分離。原始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提高,促進了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引起了部落間的產品交換,為私有制的產生創造了物質前提。第二次分工。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是手工業和農業的分工,發生于原始社會末期。這次社會大分工促地了勞動生產率的進一步提高,促使私有制的形成。第三次分工。奴隸社會初期出現的專門經營商品買賣的商人。它促進了奴隸制的鞏固和發展,開始積累了商業資本,腦力勞動開始從體力勞動中分離出來。2.生產力與生產關系: 定義:人類創造新財富的能力。要素:①生產工具;②勞動對象;③勞動者。生產關系:定義:人們在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社會關系。內容:①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形式;②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③產品分配的形式。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關系: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第1課《從食物采集到食物生產》課堂達標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在美索不達米亞東北部的莫耶,從公元前7000年地層處,考古學家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從其中出土了石制鋤頭、人工種植的大麥、小麥和各種豆莢,還有馴化的山羊和綿羊的骨頭;從同一地層還出土了大量野驢和瞪羚的骨頭及蝸牛、橡樹子、阿月渾子等采集物。這些考古發現反映了兩河流域( )A.產生世界最早的農業 B.人們出現定居的生活C.處于文明的起源時代 D.農業生產模式的調整2.《伊利亞特》中描寫了在一次盛大的競技會后,擲鐵餅優勝者的獎品是一大塊圓形生鐵,對此有詩人夸耀地說:“即使他有很多肥沃的土地,這塊鐵也足夠他用五個整年。他的耕夫牧人都不會因缺鐵而進城去,因為家中將有足夠的鐵用了。”據此可推知古希臘( )A.農業生產有一定發展 B.海洋貿易發展遇挫C.競技體育悠久的歷史 D.人文主義思想誕生3.埃及古王國時期的法老會以免除修建者應繳納的賦稅為條件,組織大量農民修建巨大的金字塔作為自己的陵墓,但建造期間每年集中用工的時期通常只持續三個月,一般都限定在尼羅河的“泛濫季”,全年性常備勞動力往往只是少數有技能的工匠。材料表明古埃及( )A.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產 B.農民的社會地位高于工匠C.法老的統治權較為有限 D.政府的組織管理效能低下4.(23-24高二下·江西·期末)在對江西仙人洞、吊桶環遺址的考古發掘中,考古工作者在先民居住的洞穴中發現了大量人工栽培稻植硅石,這些植硅石自1.5萬年前便開始大量出現,直到距今約9000年前洞穴被廢棄為止,始終未曾斷絕。這兩處文化遺存的先民( )A.很可能以稻米為食 B.儲備稻米防范旱澇災害C.已經開始飼養禽畜 D.族群聚居地仍不斷遷移5.(23-24高一下·河南駐馬店·期末)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上游山區,人們學會了馴化動植物,從而完成了農業革命……并逐步發展起了生產率更高的新灌溉農業和新社會制度。新農業生產技術和新社會制度相互作用,引發連鎖反應,最終產生了文明。材料意在說明( )A.兩河流域是人類最早的文明發祥地B.農業革命推動人類社會分工的出現C.人類逐步從食物采集者轉變為食物生產者D.文明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互作用的結果6.(23-24高二下·浙江寧波·期末)距今約7000至5000年的余姚河姆渡遺址出土陶器、骨器、石器以及稻殼等植物遺存、動物遺骸、木構建筑遺跡等大量珍貴文物。由此可知( )A.當時處于父系氏族社會階段 B.當時中國的大地上邦國林立C.河姆渡人逐漸向食物生產者轉變 D.河姆渡人即將進入階級社會門檻7.(23-24高二下·全國·期末)在大汶口墓葬的考古發掘中,發現有墓主人手握獐牙勾形器的現象。從墓葬發掘的情況看,手握獐牙器者是少數;并且和其他墓葬相比,有獐牙器的墓葬,隨葬品都比較豐富。這可以用來說明大汶口文化( )A.定居農業開始出現 B.通過戰爭掠奪財富C.階級分化較為明顯 D.早期國家已經產生8.(23-24高二下·廣西來賓·期末)距今約4700年至2800年的廣西百色市那坡縣感馱巖遺址出土了110粒完整炭化稻米,埋藏較為集中,經復原為新鮮稻谷,屬于粳稻類型,在形態上與現今盛產于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粳稻最近,與普通野稻最遠,已是栽培稻。這反映出該時期( )A.稻作農業取代采集狩獵成為社會經濟主體 B.稻谷已成為該地區古代先民重要食物資源C.嶺南地區與長江中下游地區交流比較密切 D.農業起源呈現多元性與一體性的內涵特點9.(2024·湖南長沙·一模)《詩經》中有許多女性視角的詩篇,如《(采采)卷耳》《采蘩》《采菊》《采苓》《采薇》《采芑》等篇。眾多“采”字,反映出當時( )A.女性生產勞動貢獻突出 B.農耕生產以采摘為中心C.婦女在紡織業中的作用 D.農業種植業的日益發展10.(2024·河南·二模)河南輝縣很早就利用百泉水灌溉稻田,該地所產之稻“明而白潔,異于它稻。魏、齊以來,常以薦御”。北宋開封附近汴河兩岸成為水稻的集中產區,元代曾在此地設立稻田提舉司,專司種稻之事。據此可知,古代河南地區( )A.所產水稻專供皇室 B.糧食生產受到朝廷的關注C.灌溉工具有所改進 D.以自然經濟為重要的形態11.(2024·天津紅橋·一模)以下是歷史上中國北方水稻種植分布情況:時期 水稻種植情況新石器時期 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商周時期 水稻種植向北方推移;漢唐時期 北方地區水稻種植大大擴大;宋代 北方水稻種植開始萎縮,分布由成線到點狀分布;明清時期 雖然水稻種植北界推移到44°N,但北方水稻種植狀況并不理想;近代以來 隨著耐旱水稻品種的培育,北方地區的水稻種植有所擴展。這反映了中國歷史上水稻種植分布的變遷( )A.與中國經濟中心的南遷有關 B.受自然和社會發展雙重因素影響C.取決于政治中心的不斷東移 D.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水資源的制約12.(2024·湖南衡陽·二模)下圖為“秦至清糧食生產和需求演變示意圖”,對此圖分析正確的是A.糧食總產量與糧食總需求成正比 B.宋元時期人民生活最為富足C.人均糧食占有量與大一統正相關 D.清朝以來人地矛盾日益突出13.(2024·湖南衡陽·二模)新石器時代,我國中原及北方地區形成以粟為主,黍、大豆、水稻為補充的混合型農業生產體系;以黃河上游為主的西北地區,畜牧業占有一定的比重;長江流域中下游地區則形成稻作農業體系。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飲食結構的不同 B.地區交流的缺乏C.自然環境的影響 D.生產技術的發展14.(2024·湖南常德·二模)中國史前考古學研究和古代植物遺存分析鑒定表明,在原始農業興起階段,稻作農業與粟作農業在發展水平上明顯存在著差距,如農作物的種植范圍,粟作農業比稻作農業更為廣泛,粟作農業的文化發展水平比稻作農業的文化發展水平更快。究其原因主要是( )A.人口數量的多少 B.生存環境的差異C.統治政策的不同 D.生產工具的區別15.(2024·廣東·一模)粟是仰韶農業中廣泛種植的農作物。與熱帶早期農業的芋薯類作物不同,粟的播種、耕耘和收獲都需特定時節,耕種者不得不觀察四季、氣候、日月、星辰等,以總結經驗。這反映出當時中國( )A.早期農業與文化的發展密切相關 B.物種單一制約農業發展的水平C.形成了精耕細作的農業技術特色 D.種植業起源于黃河中下游地區16.(2024高二下·江蘇連云港·期中)世界已知最早的農業遺址是一個300—400人依靠采集、狩獵為生的定居聚落。約公元前10500年,由于氣候突變,該地居民開始嘗試種植黑麥,之后其迅速擴展成一個占地近12公頃且規劃整齊的村落,房子由半地穴式房屋升級成單層的泥磚房。材料意在說明( )A.食物生產和居住方式變化 B.氣候因素導致了農業革命C.由畜牧業為主到農業為主 D.人類生活方式受農業影響17.農業、畜牧業的產生,使人類從食物的采集者轉變為食物的生產者。在此基礎上,人們開始對日月星辰的活動、對水土的特點、氣候現象進行觀察和積累經驗,從而產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數學知識,把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推到一個新的高度。材料意在說明( )A.農業革命助推科技革命的到來 B.農業革命推動社會分工的出現C.農業革命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 D.農業革命促進生活方式的變化18.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種植植物能養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養活的人口多得多。……農業生產率增長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夠供養新產生的祭司階級、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們出于記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發明。”這說明( )A.文字的產生是進入文明社會的唯一標志 B.農耕經濟的產生是人類邁向文明的前提C.古代文明產生于祭司對神靈的真誠的崇拜D.私有制的產生是人類邁向文明進步的唯一結果19.如圖是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處居民種植谷物、橄欖和葡萄 B.②處人們率先掌握冶鐵技術C.③處北方種旱田、南方種水田 D.④處居民最早種植大麥小麥20下表是世界各地原住居民對培育農作物做出的貢獻。這一表格能夠說明( )古代各地的原住居民 培育出的農作物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 包括馬鈴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古代西非班圖人 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農作物古代南亞人 芋頭古代西亞人 大麥和小麥A.古代西亞的文明長期領先于世界 B.農業技術發展有利于當地政權穩定C.古代的原始文明具有多樣性特點 D.古代各地區經濟文化水平差異很大第1課《從食物采集到食物生產》課堂達標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可知,莫耶遺址出現了原始農業和畜牧業,這可印證當地先民已過上定居生活,B項正確;根據材料不能得出“最早”的結論,排除A項;文明出現的三大要素是金屬、文字、城市,材料中不能得出,排除C項;材料不能體現模式調整的相關信息,排除D項。故選B項。2.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即令他有很多肥沃的土地,這塊鐵也足夠他用五個整年。他的耕夫牧人都不會因缺鐵而進城去,因為家中將有足夠的鐵用了”可知,古希臘時期鐵器對農業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動農業生產的發展,這表明古希臘農業生產有一定發展,故A項正確;材料體現了鐵器對農業發展的影響,與海洋貿易無關,故B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競技比賽中獎品生鐵的作用,不是強調競技比賽的歷史悠久,故C項錯誤;人文主義強調人的價值和作用,反對神的權威,宣揚個性解放,追求現實人生幸福,材料沒有體現,故D項錯誤。故選:A。3.答案:A解析:金字塔建造集中用工的時間較短,一般都限定在尼羅河的“泛濫季”,目的是不奪農時,保證農業生產需要的勞動力,體現重視農業生產,A項正確;修建金字塔的農民多數從事體力勞動,他們在尼羅河的“泛濫季”短期勞動,目的是不影響農業生產工匠多從事技術性勞動,作用特殊且重要,所以有一些成為全年性常備勞動力。上述安排是金字塔修建的需要,不能體現農民的社會地位高于工匠,排除B項;法老被視為神在人間的代表,掌握著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最重要的權力。主要在尼羅河的“泛濫季”集中用工是為了保護農業生產,而非體現法老權力有限,排除C項;埃及金字塔建筑調動人員多,體現政府的組織管理能力較強,排除D項。故選A項。4.A【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江西仙人洞、吊桶環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人工栽培稻植硅石。先民們將稻粒帶入居住的洞穴,說明當時他們可能已經以稻米為食,A項正確;材料內容只能推斷出這兩處文化一村的先民從事農業種植,很可能以稻米為食,沒有涉及防范旱澇災害、飼養禽畜、聚居地遷移等信息,排除B、C、D 三項。故選A項。5.D【解析】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古代兩河流域。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推動生產力發展,進而推動了社會制度的變革,社會制度的變革又反過來促進生產力進步,也即材料所述“生產技術和新社會制度相互作用……最終產生了文明”,D項正確;材料僅能看出兩河流域產生了文明,不能斷定“最早”,排除A項;農業革命推動社會分工的發展,指的是隨著農業生產力的提高,一部分人從食物生產中解放出來,專門從事制陶、采礦、冶煉等手工業。材料側重農業革命對社會制度發展和文明產生的作用,“社會分工”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材料側重說明農業革命、社會制度與文明產生的關系,“轉變為食物生產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6.C【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距今約7000至5000年(中國)。據材料“出土陶器、骨器、石器以及稻殼等植物遺存、動物遺骸、木構建筑遺跡等”和所學可知,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種植水稻,原始農業的出現標志人類開始從食物采集者轉變為食物生產者,C項正確;距今約7000至5000年的余姚河姆渡處在母系氏族社會階段,排除A項;距今約5000年的大約相當于五帝后期的龍山文化時代,中國大地上邦國林立,排除B項;距今約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的父系氏族社會,社會貧富分化與不平等開始出現,私有制已經產生,階級分化日益明顯,部落中出現了權貴階層,中國即將邁入階級社會的門檻,排除D項。故選C項。7.C【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石器時代(中國)。根據材料“手握獐牙器者是少數”且其隨葬品“比較豐富”,可以判斷當時貧富差距和階級分化已經較為明顯,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農業方面的內容,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財富的積累方式,排除B項;一般認為早期國家已經產生是在夏朝,且材料并沒有明顯體現公共權力的出現,排除D項。故選C項。8.B【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的中國。材料表明在廣西百色市那坡縣感馱巖遺址中出土了栽培稻,這說明當時該地區也廣泛種植這種水稻,也就是稻谷已成為該地區古代先民重要食物資源,B項正確;當時該地區的經濟主體是稻作農業合適采集狩獵材料不涉及,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廣西百色市那坡縣感馱巖遺址出土稻米,在形態上與現今盛產于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粳稻最近,不能說明當時嶺南地區與長江中下游地區交流比較密切,排除C項;農業在距今約4700年前早已起源,排除D項。故選B項。9.A【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材料的“采”體現的是女性的采摘性勞動,內容多為在勞動中體現出女性的美麗、思念、愛情等等,但都以勞動入題,A項正確;農耕以男性種植為中心,排除B項;材料并不涉及紡織業的發展狀況,排除C項;采的對象多為各種野菜(草字頭)等,多非有意種植而成,排除D項。故選A項。10.B【解析】據題干設問詞“據此可知”,可知這是特點題。時空范圍是古代中國的河南地區。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河南輝縣很早就利用百泉水灌溉稻田,所產之稻品質優良,到北宋開封附近汴河兩岸成為水稻的集中產區,元代在此地設立稻田提舉司專司種稻之事,這一系列信息都表明糧食生產受到朝廷的關注,B項正確;A項“專供皇室”說法過于絕對,排除A項;材料主要強調的是朝廷對糧食生產的重視,并沒有體現灌溉工具的改進,排除C項;D項“以自然經濟為重要的形態”雖然符合古代經濟的一般特征,但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11.B【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據本題材料“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北方地區水稻種植大大擴大”“隨著耐旱水稻品種的培育,北方地區的水稻種植有所擴展。”并結合所學可知,水稻從商周時期逐漸向著北方推廣種植,但一直到明清時代種植的狀況都不理想,體現了水稻種植受自然因素的影響,到了近代之后隨著耐旱水稻品種的培育,北方地區的水稻種植有所擴展,說明水稻種植受到了社會發展的影響,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水稻往北的推廣,和經濟中心的南遷無關,排除A項;水稻種植不僅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還受自然因素的影響,排除C項;水稻種植除了受到水資源的影響之外,還有社會因素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B項。12.D【解析】根據設問可知,這是正向題。時空范圍為古代的中國。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在清朝前期,糧食總需求量低于糧食總產量,在晚清時期,糧食總需求量與糧食總產量的差距擴大,而人均糧食占有量變動不大,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朝時期,隨著人口的增加,對于糧食的需求不斷增加,但是由于耕地面積的穩定,糧食總產量有所增加,但是糧食總需求量與糧食總產量的差距擴大,反映出清朝以來人地矛盾日益突出,D項正確;從秦朝到明朝時期,糧食總產量與糧食總需求成正比,但是從清前期到晚清時期,糧食總產量與糧食總需求不是正比關系,排除A項;宋元時期人民生活由于政權并立以及戰爭頻繁的原因,其生活水平有限,排除B項;“人均糧食占有量與大一統正相關”的表現為大一統局面的人均糧食占有量高于政權并立時期的人均糧食占有量,但是宋元時期的人均糧食占有量比隋唐大一統時期的人均糧食占有量多,與“人均糧食占有量與大一統正相關”的要求不同,排除C項。故選D項。13.C【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石器時代(中國)。根據材料信息可知,我國中原及北方地區、黃河上游為主的西北地區以及長江流域中下游地區的種植差異主要原因是受北方多干旱,南方多雨水等自然環境的影響,C項正確;飲食結構不同是因為種植結構的不同,排除A項;地區交流和農業種植關系不大,排除B項;新石器時代,生產技術當時生產力水平差距都不大,排除D項。故選C項。14.B【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原始社會(中國)。根據材料“在原始農業興起階段,稻作農業與粟作農業在發展水平上明顯存在著差距,如農作物的種植范圍,粟作農業比稻作農業更為廣泛,粟作農業的文化發展水平比稻作農業的文化發展水平更快。”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根據中國史前考古學研究和古代植物遺存分析鑒定,原始農業興起階段,稻作農業與粟作農業在發展水平上存在明顯差距,粟作農業比稻作農業更適應干旱、半干旱的環境,而稻作農業則更適合濕潤、半濕潤的環境。在原始農業興起階段,由于地理環境的不同,粟作農業在黃河流域等較為干燥的地區得到了廣泛的推廣,而稻作農業則在長江流域等較為濕潤的地區得以發展。這種不同的生態環境條件導致了粟作農業和稻作農業在發展水平上的差距。這主要是由于生存環境的差異所導致的,B項正確;人口數量的多少能影響農業的產量,與農業的文化發展水平聯系不大,排除A項;當時的社會處于原始社會下,階級發展不明顯,統治機構粗糙,統治政策對農業的作用有限,排除C項;材料主旨“生存環境的差異對于農業的影響”,而“生產工具的區別”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15.A【解析】根據設問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范圍為古代(中國)。仰韶農業中主要作物是粟,這種作物的播種收獲有固定的時節,因此耕種者不得不觀察四季、氣候、日月、星辰等,以總結經驗,這必然推動人們對節氣規律的總結,反映了早期農業與文化的發展密切相關,A項正確;粟是仰韶農業中種植廣泛的作物,并不等于仰韶農業中不種植其它作物,排除B項;精耕細作農業形成于春秋戰國時期,排除C項;通過材料信息并不能證明種植業起源于黃河中下游地區,排除D項。故選A項。16【答案】D【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世界。據材料可知,隨著農業的發展,聚落發展為村落,房子由半地穴式房屋升級成單層的泥磚房,說明人類生活方式受農業影響,D項正確;食物生產和居住方式變化是對材料的描述,而非本質,排除A項;材料描述的是農業的影響,而非農業革命,排除B項;材料沒有對比信息,無法判定以什么生產方式為主,排除C項。故選D項。17.【答案】C【解析】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時空是古代世界。根據材料“農業、畜牧業的產生,……人們開始對日月星辰的活動、對水土的特點、氣候現象進行觀察和積累經驗,從而產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數學知識,把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推到一個新的高度。”可知,人類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之上逐漸產生了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數學知識,提升了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說明農業革命推動了自然科學的初步發展,有助于人類文明的進步,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農業革命對科技革命的影響,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農業革命對社會分工的影響,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農業革命促使人類的生活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即從舊石器時代的遷徙生活逐漸轉為定居生活,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C項。18.【答案】B【解析】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古代世界。根據材料“農業生產增長率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夠供養新產生的祭司階級、士兵和官吏”可知農業是階級產生的前提,而階級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標志之一,B項正確;A項錯在“唯一”,排除A項;材料強調文明產生于農業的發展,即生產力的發展,排除C項;D項錯在“唯一”,排除D項。故選19.【答案】A【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世界。據材料可知,古代地中海地區居民的主要食品為谷物、橄欖與葡萄,①處為地中海地區,A項正確;率先掌握冶鐵技術的是赫梯人,在古代西亞地區,而②處為古代埃及,排除B項;北方種旱田、南方種水田是古代中國,而③處為古代西亞,排除C項;最早種植大麥小麥的是古代西亞,而④處為古代中國,排除D項。故選A項。20.【答案】C【解析】據本題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古代(世界)。據材料可知,古代不同區域培育出不同的農作物,這說明古代不同區域文明的多樣性特點,C項正確;材料中西亞文明與其他地區文明都為人類文明做出貢獻,排除A項;農作物的培育有利于農業的發展,與政權無關,排除B項;不同區域都培育出農作物,不能得出經濟文化水平差異大,排除D項。故選C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