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達州外國語學校高2024級高一上期10月月考生物試題考試時間:75分鐘 滿分:100分一、單選題(共60分,每題2分)1.下列有關組成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A.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元素,因此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B.組成生物體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都能找到,體現了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一性C.細胞中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2.柿餅肉多霜厚,富含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入口即化,甜美入心。下列關于柿餅的說法,正確的是( )A.新鮮采摘的柿子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化合物是 H2OB.新鮮采摘的柿子細胞中數量最多的元素是 OC.柿餅中含有豐富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含量少但對生物體非常重要D.柿餅脂肪含量高,但不是檢測和觀察脂肪的理想材料3.下列有關光學顯微鏡操作的說法,正確的是( )A.普通光學顯微鏡放大倍數實質是放大細胞面積的倍數B.若視野中有異物,轉換物鏡異物未消失,則異物在目鏡上C.在使用顯微鏡觀察時,在低倍鏡下先調粗準焦螺旋,再調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清晰D.高倍鏡的鏡頭離玻片標本距離較近,使用高倍鏡時需先抬升鏡筒防止壓壞標本4.基于對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理解,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A.植物細胞存在核酸、蛋白質、細胞核和細胞壁等物質或結構B.酵母菌和大腸桿菌的體內都沒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分別是DNA和RNAD.發菜和酵母菌都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5.下列幾種生物中,細胞內沒有核膜和染色體的是( )①幽門螺桿菌②大腸桿菌③顫藍細菌④酵母菌⑤曲霉⑥草履蟲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6.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哈維 阿爾特、邁克爾 霍頓和查爾斯 賴斯三人因“發現丙型肝炎病毒”共同獲得了該獎項。下列關于丙型肝炎病毒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丙型肝炎病毒沒有細胞結構B.丙型肝炎病毒不含有核糖體C.組成丙型肝炎病毒的元素在人體細胞中不一定都能找到D.丙型肝炎病毒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7.恩格斯將細胞學說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下列關于細胞學說的說法正確的是( )A.細胞學說將細胞分成了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B.細胞學說在思想觀念上打破了在植物學和動物學之間的壁壘C.細胞學說標志著生物學的發展進入分子水平D.細胞學說揭示了生物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為進化論提供了依據8.下圖為某植物細胞中幾種生物大分子及組成它們的單體的元素關系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x、y 代表的元素分別是 N、P,屬于大量元素B.若 B 是儲能物質,則 B 可以為淀粉C.人和動物的主要遺傳物質是DD.小分子a形成A的過程伴有水的生成9.下列關于核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A.核酸的多樣性取決于核苷酸的連接方式B.細胞中組成DNA和RNA的單體只有五碳糖不同C.某一細胞生物體內的遺傳物質只能是DNAD.核酸是生物的遺傳物質,僅存在于細胞核中10.“林鶯啼到無聲處,青草池塘獨聽蛙”描繪出暮春時節的景色,體現詩人的閑情雅致。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某種青草和某種蛙含有的生命系統結構層次完全相同B.詩句中描述的所有的林鶯、青草、青蛙構成群落層次C.詩句中描述的一個池塘屬于生態系統結構層次D.一個池塘里所有的魚構成了一個種群結構層次11.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下列有關蛋白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蛋白質中加入氯化鈉溶液會使蛋白質的生物活性喪失B.用醫用酒精處理傷口,是因為酒精能引起細菌和病毒的蛋白質變性,減少危害C.蛋白質的種類和功能各異,是因為氨基酸的種類眾多、結合方式多樣D.少年代謝旺盛,運動量大,為保證能量供應,要攝入充足的蛋白質12.奶茶中含有反式脂肪酸、高濃度果糖、淀粉、乳化劑、甜味劑、咖啡因等,其中反式脂肪酸與順式脂肪酸(如圖1)相比,前者除不易被人體分解,還可影響智力發育,使高密度膽固醇脂蛋白與低密度膽固醇脂蛋白(如圖2)比值降低。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A.奶茶能為人體提供能量B.長期飲用奶茶易使脂質在血液中積累,誘發高血脂C.奶茶中的反式脂肪酸是飽和脂肪酸D.長期食用奶茶會使過剩的糖類轉化為脂肪導致肥胖13.下圖1和圖2 表示細胞中兩種重要化合物的基本組成單位,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1所示物質是核糖核苷酸,是構成RNA的基本單位B.圖2所示物質是脫氧核糖核苷酸,其堿基有 A、G、C、T四種C.由圖1所示物質連接而成的鏈狀化合物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D.一般情況下,在生物體的細胞中由圖2所示物質連接而成的鏈狀化合物為單鏈14.某同學繪制的物質或結構關系圖如圖所示。下列選項與該關系圖不相符的是( )A.①生物、②病毒、③真核生物 B.①細胞中的元素、②大量元素、③微量元素C.①細胞、②真核細胞、③原核細胞 D.①生態系統、②群落、③無機環境15.如圖為細胞中蛋白質合成過程簡圖,①~③表示相關變化過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氨基酸 二肽 多肽 蛋白質A.不同蛋白質功能不同的原因只是不同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不同B.①~③過程都是脫水縮合C.③過程不相同,合成的蛋白質一定不相同D.①②過程形成的化學鍵相同,③過程沒有新化學鍵形成16.下列關于水和無機鹽的敘述,錯誤的是( )A.自由水參與體內營養物質的運輸和代謝廢物的排出B.干種子內自由水的相對含量較低,不能進行生命活動C.患急性腸炎患者脫水時,需要及時補水和無機鹽D.無機鹽絕大多數以離子形式存在,可維持滲透壓平衡17.常用加熱法來檢驗鑒定尿中是否含蛋白質。下圖表示加熱前后蛋白質的變化,據此判斷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變性的蛋白質依然可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B.加熱使蛋白質徹底水解為一個個單體氨基酸C.加熱使構成蛋白質的肽鏈充分伸展并斷裂D.變性的蛋白質空間結構改變,但功能并未發生改變18.在一些探案影視節目中,常見到刑偵人員以案發現場搜集到的DNA作為破案的重要依據之一、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不同個體的DNA儲存的遺傳信息不完全相同 B.可從血液、毛發中提取DNA用于鑒定C.生物體的遺傳信息均儲存在DNA中 D.一般情況下,DNA為雙鏈結構19.油菜種子在形成和萌發過程中可溶性糖和脂肪的變化曲線如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種子形成過程中,甜味逐漸變淡是因為大 量可溶性糖氧化分解供能B.種子萌發時脂肪轉變為可溶性糖,說明可溶性糖是植物體內的儲能物質C.種子萌發過程中細胞代謝增強,細胞中結合水的相對含量上升D.種子形成過程中,可溶性糖轉變為脂肪,種子需要的元素種類不變20.在日常生活中“控糖”能夠很好地預防肥胖、高血壓、齲齒等。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控糖”就是禁止攝入所有的糖類B.人體攝入的淀粉需分解為葡萄糖才能被細胞利用C.糖類在人體細胞內首先轉化為脂肪,再為人體供能D.纖維素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所以對人體健康無益21.下列關于細胞中脂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脂肪能保溫,且有緩沖和減壓作用,人體應適量攝入B.雌激素屬于膽固醇,在雌性動物生殖細胞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C.磷脂是構成人體細胞膜的重要成分,還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D.飲食上適量補充膽固醇可預防骨質疏松癥等疾病22.糖畫是一種傳統民間手工藝,用料一般是紅糖、白糖(主要成分是蔗糖)和少量的飴糖(主要是麥芽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糖類分子一般是C、H、O三種元素構成的B.紅糖、白糖的主要成分可以被進一步水解成更簡單的化合物C.向飴糖中加入斐林試劑后,水浴加熱會形成磚紅色沉淀D.生物體內的糖絕大多數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23.近期,中國科研人員對于火星探究有了新發現。據消息稱,“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低緯度地區,發現了液態水。沙丘表面富含含水硫酸鹽、蛋白石、含水鐵氧化物等物質成分。那里的土壤中含有生命必需的K、Na、Mg等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無機鹽離子參與構成復雜化合物,如Fe2+參與合成葉綠素,Mg2+參與合成血紅蛋白B.細胞中的自由水和結合水都能參與物質運輸C.人體血液中缺乏鈣離子會出現抽搐等癥狀D.水是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化合物24.每年3月22日為世界水日,2021年世界水日主題是“珍惜水,愛護水”。圖示為細胞中水的存在形式及其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 )A.甲的含義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若失去這部分水會導致細胞死亡B.若丙的含義是“為生物體的細胞提供液體環境”,則該生物為多細胞生物C.水分子之間形成的氫鍵易被破壞,也易形成,因此水是細胞內良好的溶劑D.冬季來臨,結合水/自由水的比例增大,細胞代謝水平減弱、抗逆性增強25.如圖為對剛收獲的種子所做的一系列處理,據圖分析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①能夠萌發形成幼苗B.③在生物體內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④和⑤可以相互轉化,北方冬小麥在冬季來臨前⑤所占比例上升D.④和⑤均為水,但是在細胞中的存在形式和含量不同26.某生物興趣小組在野外發現一種組織顏色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該小組把這些野果帶回實驗室欲檢測其中是否含有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對該野果進行脂肪的檢測實驗可能需要使用顯微鏡B.若對該野果的組織樣液中加入斐林試劑并水浴加熱出現較深的磚紅色,說明該野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C.進行蛋白質的檢測時可用斐林試劑的甲液和乙液直接代替雙縮脲試劑A液和B液,因為它們成分相同D.進行還原糖檢測實驗結束時將剩余的斐林試劑裝入棕色瓶,以便長期保存備用27.組成下列多聚體的單體的種類最多的是( )A.纖維素 B.肝糖原 C.胰島素 D.脫氧核糖核酸28.下列有關核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A.每一分子的核酸中都含有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堿基B.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水解時保溫的時間過短會水解不徹底,染色不充分C.核酸的主要組成元素是C、H、O、N,有的含有PD.一種病毒含有2種核酸,5種含氮堿基29.以碳鏈為基本骨架的小分子單體能構成許多不同的多聚體,模式圖如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若圖中多聚體為多糖,則構成它的單體一定是葡萄糖B.若圖中多聚體為DNA,則參與其構成的脫氧核糖有4種C.若圖中S1、S2、S3、S4……是同一種單體,則該多聚體可以表示脂肪D.若圖中單體表示氨基酸,則形成長鏈時不是所有氨基和羧基都參與脫水縮合30.如圖甲是組成乙或丙的基本單位(單體),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若甲中的m是T,則甲一定是乙的組成單位B.小麥根尖細胞遺傳物質中,含4種甲中的m、2種aC.人的神經細胞中含有甲的種類是6種D.病毒中的核酸徹底水解得到3種水解產物二、非選擇題(除標注外,每空2分,共40分)31(10分).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是中國最完整、最廣闊、最豐富的濕地生態系統,以下是濕地中常見的幾種單細胞生物,結合生物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藍細菌與圖中其他生物最主要的區別是 。(1分)其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細胞內含有 ,因能進行光合作用,它是一類營 (填“自養”或“異養” 1分)生活的生物。(2)圖中細胞中都有的細胞結構是細胞膜、細胞質,這體現了細胞的 (1分)。(3)在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中,圖中生物屬于 層次;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中所有生物構成的是 (1分)。(4)采集濕地水樣進行顯微觀察,如圖所示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不同視野,若將視野1轉為視野2。正確的操作步驟是 (選擇需要進行的操作進行排序,填序號)。①調節粗準焦螺旋抬高鏡筒②調節光圈使視野明亮③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清晰④轉動轉換器換上高倍鏡⑤向右移動裝片⑥向左移動裝片32(10分).如圖所示的圖解表示構成生物體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其中a、b、d、e代表小分子,A、B、E、F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E是動物細胞中的儲能物質,則E是 。(2)物質F是 ,其在動植物細胞中均可含有,并且由于含能量多而且占體積小,被生物體作為長期備用能源物質。圖中?主要指 元素。(3)若該病毒為HIV,則a為 ,A的作用是遺傳信息的的攜帶者;在中具有極其有重要作用33(10分).下圖1為某蛋白質(含120個氨基酸殘基)天然狀態與非折疊狀態的轉化條件,圖2為該蛋白質的某個片段。回答下列問題:注:二硫鍵的形成過程可表示為:—SH+—SH→—S—S—。(1)該蛋白質是有催化作用的酶。已知參與組成該蛋白質的丙氨酸的R基團為—CH3,請根據氨基酸結構通式寫出丙氨酸的結構式 (1分)。(2)該蛋白質由120個氨基酸經過脫水縮合而形成,圖2所示的結構中含有 種氨基酸。結合圖1和圖2可知,該蛋白質(天然狀態)形成過程中相對分子質量減少了 。(3)該蛋白質在非折疊狀態下無催化活性,說明其功能取決于其 。該蛋白質用尿素、β巰基乙醇處理后,導致其空間結構變得伸展、松散,從而暴露出更多的肽鍵。為驗證尿素、β巰基乙醇能使蛋白質變性,可選用 (填“血紅蛋白”或“雞蛋清稀釋液”,1分)為材料,用尿素、β巰基乙醇處理實驗組,對照組不做處理,并用雙縮脲試劑檢測,則樣液的紫色程度較深的是 (填“實驗組”或“對照組”)。34(10分).某地區經常出現蘋果小葉病,有人認為是土壤中缺鋅引起的,有人認為是土壤中缺鎂引起的。現有如下材料,請你完成下列實驗,探究上面的猜測哪個正確。材料用具:三株長勢相同的蘋果幼苗、蒸餾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種化合物。實驗原理:任何一種必需元素在植物體內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會表現出相應的癥狀,根據全素培養和相應缺鋅、缺鎂的培養對蘋果幼苗生長發育的比較,判斷小葉病的病因。方法步驟:(1)首先配制全素培養液和相應的缺鋅培養液和 培養液(1分),分別放入三個培養缸并編號為A、B、C。將三株長勢相同的蘋果幼苗分別栽培在上述A、B、C三個培養缸中。(2)放在適宜的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觀察蘋果幼苗的 (1分)。(3)結果預測和分析:A缸內的蘋果苗正常生長。①若B缸內蘋果幼苗表現出小葉病,而C缸不表現出小葉病,則說明 。②若 ,則說明蘋果小葉病是由缺鎂引起的。③若 ,則說明蘋果小葉病既與缺鎂有關,又與缺鋅有關。④若 ,則說明蘋果小葉病與缺鎂、缺鋅都無關高2024級高一上期10月月考生物答案一、選擇題(每個2分,共60分)1-5 .ADCAC. 6-10.CBCCC. 11-15.BCDAC.16-20 .BACDB 21-25.ADCCB. 26-30.ACBDA二、非選擇題(除標注外,每空2分,共40分)31.(10分)(1) 藍細菌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1分) 葉綠素和藻藍素(答1點1分) 自養(1分)(2)統一性(1分)(3) 細胞、個體(答1點1分) 群落(1分)(4)⑥④②③32(10分)(1)糖原(2) 脂肪 N/氮(3) 核糖核苷酸 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答1點1分)33(10分)(1) (1分)(2) 4/四 2150(3) 特定的空間結構/空間結構 雞蛋清稀釋液(1分) 實驗組34.(10分)(1)缺鎂(1分)(2)生長發育狀況(1分)(3)蘋果小葉病是由缺鋅引起的C缸內蘋果幼苗表現出小葉病,而B缸不表現出小葉病B、C兩缸內蘋果幼苗都表現出小葉病B、C兩缸內蘋果幼苗都不表現出小葉病(實驗結果必須描述B、C兩缸蘋果幼苗的生長發育狀況,不可只描述B缸或C缸一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