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3課 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課程標準通過了解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歷程,認識其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核心素養1梳理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背景、主要事件和結果,理解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時空觀念、歷史解釋)2.分析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特點和影響,認識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對世界歷史發展的重要意義。(物史觀、歷史解釋)3通過學習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歷史,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國際視野,增強對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家國情懷)知識導航一、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1804—1926)(1)背景(原因條件):①歐洲殖民者長期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埋下了拉丁美洲人民爭取獨立的火種(原因)②到18世紀末19世紀初,拉丁美洲的經濟有了一定發展。③啟蒙思想的傳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識日益增長。④法國大革命動搖了法國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統治,也嚴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對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⑤美國的獨立更是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2)主要事件①1804年海地的獨立,揭開了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序幕。②在玻利瓦爾和圣馬丁等人領導下,經過多年征戰,西屬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實現了獨立。③1822年,巴西擺脫葡萄牙的統治獲得了獨立。(二)獨立后的拉丁美洲(19世紀末20世紀初)——民族民主革命的繼續(1)背景(獨立后的拉美人民面臨著繼續民族民主革命的艱巨任務)內:①獨立后的拉美國家除巴西外,都建立了共和國。②各國普遍實行軍事獨裁統治,大多政局動蕩,政治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外:①英美等國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緊了對拉丁美洲的經濟侵略與政治滲透;②1823年,美國總統門羅發表宣言,宣稱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將拉丁美洲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美國在對拉丁美洲進行經濟侵略的同時,還進行武裝干涉,這就是所謂的“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2)主要事件①1898年,巴西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②1910年,墨西哥爆發資產階級革命。1917年頒布了資產階級憲法,憲法一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體現了資產階級民主原則,為墨西哥人民進一步爭取民主和進步奠定了基礎。二、亞洲的覺醒(資產階級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運動)(一)背景政治上:帝國主義的侵略加深了亞洲各國的民族危機經濟上:亞洲國家的封建經濟進一步解體,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一定發展。思想上:民族憂患意識和民主改革意識覺醒。(二)表現(1)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成立政黨:1885年,印度民族資產階級成立了國民大會黨,簡稱“國大黨”,積極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確立目標:1905年,以提拉克為首的國大黨激進派主張聯合人民群眾的力量,進行一切形式的斗爭,推翻殖民統治,實現民族獨立,印度人民的反英斗爭出現新高潮。反英高潮:1908年,英國殖民當局逮捕了提拉克,引發了孟買10多萬工人的政治總罷工,要求釋放提拉克。這次總罷工成為20世紀初印度人民反英斗爭的高潮,表明印度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斗爭的舞臺。(2)伊朗的立憲革命時間:1905—1911年,伊朗爆發了立憲革命 。成果:革命期間,制定了伊朗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規定伊朗為君主立憲國家。結果:革命在伊朗統治階級和俄、英等外部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意義:革命打擊了封建主義和外國勢力,傳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3)中國的辛亥革命成果:1911年中國爆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意義:辛亥革命開始了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它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和中國的社會變革。三、非洲的抗爭(武裝斗爭是非洲人民的主要斗爭形式)(1)埃及的抗英斗爭表現:①在反對英國的侵略中,出現了非洲第一個政黨——祖國黨,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號,以此喚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識。②在1882年反抗英國侵略埃及的斗爭中,祖國黨領袖、愛國軍官阿拉比領導埃及軍民進行了英勇無畏的抵抗。結果:抵抗失敗,阿拉比被俘,英國占領埃及。(2)蘇丹馬赫迪起義表現: 1881年,蘇丹爆發反英大起義。起義領導人自稱“馬赫迪”,號召人民起來斗爭,趕走外國侵略者。這次武裝起義持續近20年,沉重打擊了英國侵略者。結果:起義失敗,英國控制了蘇丹。(3)埃塞俄比亞抗意斗爭過程:①1894年,意大利發動對埃塞俄比亞的侵略戰爭。②埃塞俄比亞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發表《告人民詔書》,號召人民抗擊侵略者,保衛國家的獨立。③1896年,埃塞俄比亞在阿杜瓦戰役中打敗侵埃意軍,迫使意大利簽署和約,承認埃塞俄比亞是獨立國家。意義:埃塞俄比亞保持了自己的獨立。四、對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認識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消弱了本國的封建勢力,推動了民族獨立和世界歷史的發展。但這些運動并沒有完全打破資本主義殖民體系,亞非拉人民獨立的道路還很漫長。【知識拓展】正確認識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差異由于各個地區、國家的社會發展程度很不平衡,外來資本主義刺激下產生的新的經濟因素,或強或弱,階級結構的變化有大有小,因而不同地區和國家民族獨立運動的斗爭水平高低各異,形式和性質也不盡相同。在亞洲,由于各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民族解放運動進入了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階段,并呈現一下三個特點。一是出現了民族資產階級政黨的領導,如中國的同盟會和印度國大黨;二是舊式的農民起義逐漸被資產階級領導的民族民主運動代替,宗教的旗幟被民族主義、民主主義的旗幟代替;三是新的階級力量參加了斗爭,如1908年印度孟買工人大罷工。 至于朝鮮的甲午農民戰爭、中國義和團運動,則還屬于傳統的運動模式,但不占主流。在非洲,斗爭水平總體上相對落后,主要是舊式民族運動,武裝斗爭和武裝起義是反對殖民主義的主要形式。領導力量多樣,有政黨、宗教領袖、皇帝等。在拉丁美洲,主要是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習題鞏固1.有研究認為,美國獨立后不到半個世紀,拉丁美洲經過獨立戰爭,推翻了殖民統治,但拉美國家并沒有像近鄰美國那樣獨立后進入現代化的快車道,而是發展停滯,究其原因,殖民統治難辭其咎。"難辭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奴役掠奪土著居民B.建立的殖民統治最早C.進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國生產方式2.葡萄牙最早占據巴西,但1638年至1640年間,荷蘭逐漸控制了巴西東北部的地區,并以累西腓為首府。1648年,葡萄牙在對荷蘭戰爭的勝出才扭轉這個局勢,荷蘭當局其后將巴西交還給葡萄牙。這體現出葡萄牙A 重稅政策導致衰落B 封建落后拖垮國家C戰爭造成財政虧空D殖民擴張與殖民斗爭3.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者提拉克曾經說:"自治,就是自己的統治,要把全部管理權拿到自己手里,我要房子的鑰匙。"對提拉克主張的"自治",最準確的理解是A 強烈要求殖民當局改革政治B 印度脫離英國 殖民統治C英國殖民當局應讓國大黨管理印度D英國應改善英印關系4.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掀起了波瀾壯闊的反帝反封建斗爭高潮,從人權角度講,非洲的特征是A爭取基本的生存權和獨立權B爭取基本的生存權和政治民主權C爭取環境保護權D爭取獨立和政治民主權5.拉丁美洲獨立運動領導人玻利瓦爾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他率領起義軍解放了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等南美洲地區,原來統治這些地方的殖民國家是A英國B荷蘭C西班牙D葡萄牙6.有一首詩這樣寫道:"圣馬丁無私、善良的手,輕輕揩干美洲母親的淚水,給母親帶來自由與民主、獨立與歡樂,消除了母親三百余年的痛苦與傷悲!"這是因為圣馬丁()A.拉開了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的序幕B.為拉丁美洲獨立運動作出了巨大貢獻C.領導了墨西哥獨立起義D.指揮軍隊徹底擊潰了西班牙殖民軍7.有學者認為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的"光榮革命",是一場失敗了的"光榮革命"。該觀點主要著眼于辛亥革命()A.以溫和的方式推翻了舊政權B.使中國開始走上民主共和之路C.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D.沒有從根本上使中國社會轉型8.如果以"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為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你會發現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具有鮮明的特點,其特點之一表現為()A.南北聯合,協同作戰B.由封建王公領導C.廢除了種族隔離制度D.建立了統一的國家9.19世紀以來,隨著各國民族意識的覺醒,亞非拉人民掀起了爭取民族解放和捍衛國家主權的斗爭。下列史實發生在亞洲的是)A.《1917年墨西哥憲法》頒布B.玻利瓦爾領導的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斗爭C.提拉克領導的反英斗爭D.埃塞俄比亞贏得獨立10.19世紀,印度掀起了反英大起義,拉丁美洲拉開了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斗爭序幕。如果為它們確定一個主題的話,應該是()A.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斗爭B,建立資產階級政權的革命C.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的斗爭D.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