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短歌行 設計者 蘆麗萍 審核人 高一組 時間學習目標 通過分析意象,準確理解作者的情感學習重點 通過朗讀,感受詩歌悲而不傷、蒼涼深邃的風格特點學習難點 賞析景物描寫的手法。學法指導 朗讀法、鑒賞品味法學 習 過 程 探 究·歸 納一、自主預習 1.作者簡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亳縣)人,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統一中國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舉;也是建安文學的開創者和組織者。 但歷來人們對他毀譽參半。當年,汝南名士許劭稱之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陳壽在《三國志》中:“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戲曲舞臺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臉奸臣,成為一個陰險、殘忍、狡詐、狠毒的人物。 我們應站在歷史的高度看待曹操這一歷史人物,承認他對歷史的推動作用,肯定他的貢獻。把握他的三個稱謂: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今天語文課,咱們就主要分析作為文學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會反映他作為政治家的抱負和情懷。 曹操詩歌現存20余首,大致分為兩類。 ①有的反映當時社會動亂,軍閥混戰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②有的抒發個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負。如《步出夏門行 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又如《短歌行》。 這些詩繼承了《詩經》《楚辭》和漢樂府的現實主義傳統,但又有自己的創造。漢樂府詩大多敘事,而曹操常用樂府舊題抒寫感情和抱負,內容和形式上多有創新,氣魄雄偉,情感深沉,于質樸自然中帶有慷慨激昂的悲壯情調。代表了“建安風骨”的特色,推動了五言詩的發展。 二、課堂探究 1、情感是解讀詩歌的鑰匙,曹操抒發了什么情感呢?,從詩中尋找線索(找詩眼)。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2、可以說,詩人的情感焦點是“憂”,那么詩人為何而憂?讓我們弄清這個問題。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之“憂”——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之“憂”—— 憂的根源—— 三、延伸拓展 鐘嶸《詩品》評價曹操說:“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找出《短歌行》中的悲涼之句,分析它們對表達詩人感時傷亂、求賢建業的復雜心情的作用。 四、達標檢測 曹操志向遠大,同時深知成就天下不能單憑匹夫之勇,必須依賴天下賢能,故而求賢若渴。其實三國時代,何止曹操一人重視人才,劉備發現諸葛亮這匹千里馬,留下“三顧茅廬”的美談。 有人說三國之爭實為人才之爭,最后魏蜀吳之所以能三足鼎立,某種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們各自擁有一大批才智過人的能臣與驍勇善戰的武將。可以說人才得失,生死攸關。假如你有機會成為一個團隊的領導,你將如何對待人才?你希望得到什么樣的人才? 你將如何對待人才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卷首詞)在歷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夠經得起歷史的千淘萬漉而流芳百世呢?曹操應該是三國時代留下了濃重一筆的人物,請同學說說自己所了解的曹操: 老師總結,并啟發他們去聯系:我們學過他的《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還有 《龜雖壽》“神龜雖壽,猷有竟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而《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是個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殺禰衡楊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寧教我負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負我”。所以后人覺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京劇中曹操的白臉形象(在戲劇中白臉代表壞人),其實小說戲劇不一定能全面反映曹操的性格,歷史上真實的曹操也許不像小說戲劇當中所描寫的那樣奸詐、陰險、嫉妒。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豪杰并起,最終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說到三國英雄,人們往往首先想到孫權、周瑜、諸葛亮等人。蘇軾推崇周瑜,“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念奴嬌 赤壁懷古》);辛棄疾崇拜孫權,“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唐代大詩人杜甫仰慕諸葛亮,他在《蜀相》中這樣贊美諸葛亮的功績:“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陸游也以諸葛亮自況,“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周瑜等人固然稱得上英雄,但人們卻忽略了一個重要人物——曹操。 曹操在東漢末年“挾天子以令諸侯”,曾是中國北方的實際統治者,是一個在當時叱咤風云的人物。他堪稱英雄,但歷來得到的評價并不高。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講壇概括了人們對他的三個稱謂:英雄、奸雄、奸賊。那么曹操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學(教) 后 記“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之“憂”——光陰易逝“憂從中來,不可斷絕”之“憂”——賢才難得憂的根源——功業未就“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這里詩人以朝露喻人生,表達了作者對年華易逝的感慨。既然年華易逝,人生苦短,那么在短暫且有限的生命中有所作為就顯得極為迫切,從曹操對時光易逝的感慨中可以體會到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的急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這里表達詩人對賢士的渴求。曹操招攬賢士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壯志,統一天下。他求賢若渴、自強不息,富有昂揚奮發的進取精神和英雄胸懷。“慨當以慷,憂思難忘”“憂從中來,不可斷絕”,曹操感慨天下得失的社會之憂相比其感嘆人生短暫的個體之憂顯得更為深重與綿長。這“憂”無處不在,詩人也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建功立業,統一天下,實現生命的價值。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