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階段性檢測社會法治試題卷一、判斷題 TFFTTFTF二、選擇題9-13:BDABC 14-18:DAABC 19-23:DDCBC 24-28:CBCBA三、綜合題29.(8分)(1)文明: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羅馬文明(各1分)。共同目的:維護君主專制統治(1分)。(2)評分標準:觀點1分:史論結合闡述1點2分【示例】觀點:不同區域文明的交流與借鑒推動了世界文明的進步。(文明因交流與借鑒而發展。)闡述:直代中國開通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極大促進東西方貿易與文化交流。誕生于直代印度的佛教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傳向東亞,豐富了傳入地的思想文化,對藝術產生深遠影響。古代日本效仿中國隋唐的制度進行大化改新,使之發展成為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古代阿拉伯翻譯各文明的典籍,創造了獨特的阿拉伯文化,溝通東西方文化,促進世界文化發展。古代中國的造紙本傳入歐洲后,促進了歐洲文化發展,為文藝復興創造條件。總結:綜上所述,古代不同區域的文明呈現出多元性,又在交流與借鑒中融合,促進世界經濟、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發展,甚至促進社會形態更迭。(6分)30.(8分)(1)新航路開辟后,歐洲人便開始了殖民掠奪(三角貿易),促進資本主義發展,使世界各地的聯系加強,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2)特點:時間長,規模大,歐洲移民為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和格局,給殖民地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歐洲文化傳到殖民地,對殖民地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31.(10分)(1)A:光榮革命或英國資產階級革命;B:《獨立宣言》發表或美國獨立戰爭;C:法國大革命或攻占巴士底獄。(2)①行政權;②國會;③司法權。關系:三權分立,相互制約。(3)掃除資本主義發展障礙,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確立了資產階級政治體制和統治地位。32.(14分)(1)②④ ①⑤ ③⑥(3分)(2)①我國經濟已有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②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3)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或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2分)有利于因地制宜,優勢互補,促進區域間交流合作,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共享發展成果,公平正義,滿足……。(4分)33.(12分)(1)①工業革命;②《共產黨宣言》發表或馬克思主義誕生;③巴黎公社等(3分)(2)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后,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英法德等國工人代表聯合起來成立了第一國際;在馬克思主義學說的指導下,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建立;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等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等(中外實踐皆可佐證,舉出一例即可,2分)(3)本題采用分層評價。(7分)水平等級 得分 評分標準水平4 6-7分 觀點正確,能綜合實踐和理論等角度,運用三個史實,做到史論結合,邏輯清晰。水平3 4-5分 觀點正確,能綜合實踐和理論等角度,運用兩個個史實,做到史論結合,邏輯基本清晰。水平2 2-3分 觀點基本正確,運用一個史實,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論結合不充分水平1 0-1分 觀點錯誤,或觀點、論述與史料無關。示例1:觀點: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等(與時俱進/開放的)理論。(1分)理由: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①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帶領起義部隊走上井岡山,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最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新中國。同時逐漸形成毛澤東思想。(實踐和理論各得1分,共2分)②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推進改革開放,系統闡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發表南方談話等逐漸發展形成鄧小平理論。(實踐和理論各得1分,共2分)③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式現代化等理論成果等,逐漸發展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踐和理論各得1,分,共2分)示例2:觀點: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1分)理由: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①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革命實際,帶領起義部隊走上井岡山,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最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新中國。(2分,)②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國情,推進改革開放,系統闡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發表南方談話等逐漸發展形成鄧小平理論,帶領中國人民富起來。(2分,)③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式現代化等理論成果等,逐漸發展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帶領中國人民走向強起來。(2分,)2024 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階段性檢測社會法治試題卷考生注意:1.本試題卷分判斷題、選擇題和綜合題三部分,共 8 頁,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 100 分鐘。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分別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3.答題時,請按照答題紙上“注意事項”的要求,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規范作答,在本試題卷上的作答一律無效。一、判斷題(本大題有 8 小題,每小題 1分,共 8 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 T 涂黑,錯誤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 F 涂黑)1.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都是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2.843 年,查理曼帝國一分為三,形成了以后德意志、法蘭西、英吉利三個國家的雛形。( )3.中世紀有句諺語說“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這是因為當時城市里沒有法律約束且空氣清新,沒有污染。 ( )4.法國制憲議會通過了《人權宣言》,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 ( )5.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 )6.啟蒙運動提倡用理性之光驅散愚昧的黑暗,英國是運動的中心。 ( )7. 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是,強國富民。 ( )8.改革創新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 )二、選擇題(本大題有 2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9.大河流域孕育了燦爛的古代人類文明。雖歷經滄桑而能薪火相傳、一脈相承,從來沒有中斷的文明其所在流域是( )A B C D10.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他早期文明也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如中國的甲骨文、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古希臘的字母文字。據此可知( )A.兩河流域的文明最先進 B.各文明古國借鑒楔形文字造字C.早期文明之間聯系密切 D.早期文明具有統一性和多樣性{#{QQABTYAAggCAAAIAAAhCUQHiCgOQkgEAASgOQFAEoAABiANABAA=}#}11.伯里克利時期根據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位人物中有資格參加公民大會的是( )A B C D12.繪制思維導圖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下圖反映的主題是( )A.西歐城市的興起 B.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和發展C.租地農場的出現 D.西歐封建莊園經濟逐步繁榮發展13.分析歷史事物的因果關系,是認識歷史現象、形成知識結構、發現歷史規律必不可少的環節。下列存在因果關系的是( )A.斯巴達克起義—羅馬帝國走向衰亡 B.西歐莊園興起—基督教廣泛傳播C.西歐城市重新興起—早期資產階級產生 D.阿拉伯帝國的擴張—拜占庭帝國滅亡14.“在長期的移植過程中,日本對中國的任何東西都來之不拒:中國的經典、書法、建筑、制度和法律(唐律),推動日本進行改革。”7世紀后期的日本能看到的現象是( )A.奴隸在田間從事著勞動 B.允許農民自由買賣土地C.幕府將軍掌握國家實權 D.郡的長官都由中央任免15.西方近代化的變革首先是精神層面的變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變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變革。為“精神層面的變革”奠定思想文化基礎的先驅是( )A.但丁 B.哥倫布 C.克倫威爾 D.瓦特16.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有這樣的評價:“1689 年的這一法案確實一勞永逸地確立了國會的最高權力,并在這情況下結束了幾乎早半個世紀前就已開始的英國革命。”這里的“法案”( )A.使英國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制 B.被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C.成為資產階級奪權的思想武器 D.成為他國民法的參照藍本17.英國曼徹斯特在17世紀時人口不超過 1萬人。1786年阿克萊特紡紗廠的第一個煙囪立起,15 年后擁有蒸汽機的紡紗廠發展到 50 個;1790 年曼徹斯特的人口發展到 5 萬人,1801 年猛增至 9.5 萬人,到 1841 年又增至 35 萬人。曼徹斯特的發展印證了( )A.手工工場的出現激發了城市活力 B.工業革命促進了城市化進程C.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確立的全過程 D.殖民擴張促進了經濟的發展18.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工商業的繁榮,市民階層逐漸產生,市民階層公開提出政治代表權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材料主要反映了( ){#{QQABTYAAggCAAAIAAAhCUQHiCgOQkgEAASgOQFAEoAABiANABAA=}#}A.市民階層政治權利擴大 B.城市興起促進經濟發展C.經濟發展推動社會變革 D.政治權利推動思想解放19.觀察右側漫畫,我國經濟需要“結構調整“”轉換動力“的原因在于( )A.健康中國戰略的全面實施B.已經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C.依然面臨著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挑戰D.發展階段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20.《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對這一系列舉措,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政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②有助于緩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③有力促進了城鄉協調發展 ④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解民生之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1.總書記點贊“新農人”。“大學生返鄉養豬,高學歷海歸跑到大山里種臍橙建橙汁生產線”。總書記給他們點贊的原因是“新農人”( )①助力鄉村振興 ②發展集體經濟 ③推動經濟發展 ④創造美好生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當前,下班后組織個“學習局”,成為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新式生活。表演、攝影、書法、咖啡品鑒……比起過去“為文憑、為考證”,如今這些課程“為興趣、為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吸引了眾多年輕人。這說明( )①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 ②人們追求積極多元的品質生活③人們的文化需求超過物質需求 ④生活方式隨著社會發展而變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交出了一份讓人民滿意的答卷。通過上述圖表,我們可以看出( )①改革開放使我國的國際地位大幅提高②改革開放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③改革開放顯著提升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④GDP 的增長源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4.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國內生產總值從 54 萬億元增長到 114萬億元,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 18.5%,提高 7.2 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 39800 元增加到 81000 元。這反映了我國( )A.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已成為國際主導力量 B.經濟總量大,已經進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C.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D.堅持城鄉融合發展,促進了社會公平正義{#{QQABTYAAggCAAAIAAAhCUQHiCgOQkgEAASgOQFAEoAABiANABAA=}#}25.2023 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 2023 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正式發布,文件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①體現了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②說明農村工作已成為我國當前一切工作的中心③有利于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實現共同富裕④保障村民自治,堅持和完善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6.一張圖規劃、一盤棋建設、一體化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成效顯著。由此可以看出,京津冀三地( )①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了共同富裕 ②堅持區域協調發展,共享發展成果③經濟發展的同時環境得到了改善 ④發揮國有經濟主體作用,提高地區生產總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7.2024 年 2 月,《習近平關于尊重和保障人權論述摘編》(法漢對照)全球首發式在法國巴黎成功舉辦,該書集中收錄了習近平主席關于人權的重要論述,體現了我國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下列做法符合這一理念的是( )A.全面發展與周邊國家的貿易關系 B.不斷完善基本養老醫療保障體系C.加快人民軍隊信息化現代化發展 D.權力機關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28.郵票可以反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和歷史文化,是傳播優秀文化、弘揚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集郵愛好者小硒展示了 3 張郵票,以下解讀正確的是( )A.開國大典紀念——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飽經苦難的中華民族站起來了B.改革春潮——堅持以改革開放為中心,使對外開放進入了新發展階段C.杭州亞運——透過杭州看中國,讓世界看到中國式現代化藍圖已實現D.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走進了社會主義新時代,實現了中國夢{#{QQABTYAAggCAAAIAAAhCUQHiCgOQkgEAASgOQFAEoAABiANABAA=}#}三、綜合題(本大題有 4 小題,共 52 分)29.(9 分)文明的創造、傳播、和借鑒,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文明印記】文明的積淀孕育了國家,國家創造了文明的印記。左圖為誕生于公元前 18 世 6 世紀前期,查士丁尼認紀的《漢謨拉比法典》石柱 為舊法典過于龐雜,必須(局部)。它的上部是以太 整理和完善,才能成為臣陽神授予國王漢謨拉比權 民永久恪守的行為規范。杖為主題的浮雕。浮雕下面 他組建編纂委員會,把自鐫刻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 2 世紀初以來歷任皇帝頒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 布的法律收集在一起,編文法典。 成《查士丁尼法典》。(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兩處文明印記所代表的古代文明,并指出創造兩處文明印記的共同目的。(3分)【文明交流】一部世界古代史是不同文明之間交流、融合與碰撞的歷史。相關史實見下表。時間 史實列舉公元前2世紀末 中國的絲綢與開渠技術,從長安經今新疆,傳往西亞,再轉到歐洲的大秦。公元前 1世紀 佛教經中亞傳到中國新疆,再傳入中國內地,后又傳到朝鮮、日本等國。646 年開始 日本孝德天皇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一系列改革。830 年后 阿拉伯人把大量希臘、波斯、印度的典籍翻譯為阿拉伯文。1340 年 意大利出現了第一個運用中國造紙術造紙的作坊,為知識普及開路。(2)結合所學,根據上表所列史實,圍繞不同區域文明為實現世界文明發展的交流歷程提出自己的觀點,并加以簡要闡述。(要求:觀點合理,史論結合,邏輯自洽。)(6分)30.(8 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三 15 世紀末,由東向西橫越大西洋的移民船隊絡繹不絕。在 17 世紀里,僅從不列顛群島前往美洲的移民約 25 萬人,18 世紀增加到約 150 萬人。據估計,自愿或不自愿地卷入這場大遷徙的移民超過 1 億。而世界總人口在 1500 年時為 4.4 億人左右,1900 年時為 16 億人左右……大遷徙以及應運而生的新國家、新文化和新民族大大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和格局。——摘編自潘興明《新航路開辟后的大遷徒》(1)根據材料一二,指出兩者的內在聯系,并說明兩者的共同作用。(4分)(2)根據材料三,指出大遷徙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大遷徙的影響。(4 分){#{QQABTYAAggCAAAIAAAhCUQHiCgOQkgEAASgOQFAEoAABiANABAA=}#}31.(10分)圖說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材料一(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依次寫出 A、B、C三個貨幣所關聯的重要歷史事件。(3分)材料二 政府應由選舉產生的執政官,也就是總統執政,由總統掌管行政部門以及各行政機構,不必對國會負責,這兩大部門還要加上以最高法院為首的司法部門……每一部門都有各自的權力范圍,這三大部門各自保持相當程度的獨立。——摘編自麥克斯 J 斯基德摩《美國政府簡介》(2)依據材料二,將示意圖補充完整,并說明示意圖中三大部門之間的關系。(5分)材料三 具有首創精神的英國人,在世界上第一個打破了專制王權,并在架空國王的情況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責任制政府。恩格斯也談到:在法國,革命同過去的傳統完全決裂;它掃清了封建制度的最后遺跡。獨立戰爭的勝利,打碎了英國殖民統治的桎梏,實現了北美殖民地政治上的獨立。 ——摘編自唐晉《大國崛起》(3)如圖是位同學的課后作業,請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將圖示中內容補充完整。(2分){#{QQABTYAAggCAAAIAAAhCUQHiCgOQkgEAASgOQFAEoAABiANABAA=}#}32.(13 分)道德與法治課上,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同學們開展探究式學習。探究一 老師從《報告》中摘選出三個關于“工作開展”的小標題(見表格左列),同時讓同學們搜集整理了所在城市 2023 年成績單(見表格右列)。工作開展 序號 成績單以高質量過萬億為①堅持以高水平開放激活發展引擎,深入推進“招商引資質效目標奮力沖刺提升年”活動。②經濟總量突破 1 萬億,昂首挺進萬億級城市以改革開放為動力 行列。③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 5%和 7.4%。④全年地區生產總創新進取 值增長 6.6%,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⑤全國首創“涉企聯合檢查平臺”,全國首推政務服務改革用語規范。以人民滿意為標尺 ⑥獲評首批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增進福祉(1)根據材料,請將成績單內容與開展的各項工作進行合理對應。(只填寫序號)(3分)(2)寫出表格中前兩個“工作開展”的理論依據。(4分)探究二東西部協作開啟,同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紹興、樂山牽手。3年來,紹興投入幫扶資金6.68 億元,實施項目 196 個。促進兩地特色美食、農副產品交流,推動樂山特色產品向東銷售。幫助樂山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3)從共享發展成果的角度,談談紹興同樂山牽手的現實意義。(6 分){#{QQABTYAAggCAAAIAAAhCUQHiCgOQkgEAASgOQFAEoAABiANABAA=}#}33.(12 分)某校歷史興趣社團開展了項目化學習,請你參與。驅動性問題: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能行?項目主題 搜集素材 解決問題 結論材料一:馬克思(1)請寫出左圖中主義是“誕生” ①②③所代表的歷人民的史事件。(3 分)理論。材料二:此后,這一理論成為國際無產階級無比銳利 馬克思(2)列舉一則相的思想武器,“哺育了世界西方和東方兩個半球 主義是“踐履” 關史實佐證右邊的無產階級運動”,對人類社會的進程產生了深 實踐的的結論。(2 分)遠影響。——摘編自陳長琦《中外政治文明歷程》 理論。材料三:毛澤東是一個杰出的共產黨領袖,他無視莫斯科的第三國際,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絕了只能依靠城市無產階級進行革命這一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原則。他將農民組織起來,建立了獨(3)根據材料三和立的軍隊和政府。材料四,結合所學——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馬克思知識完成右邊空白材料四: 主義是“回響” 填空并闡述理由。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 ( )(7分,要求:觀點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 的理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QQABTYAAggCAAAIAAAhCUQHiCgOQkgEAASgOQFAEoAABiANABA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階段性檢測.pdf 元培10月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