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 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課標要求】(1)通過了解春秋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和政治變動,理解戰國時期變法運動的必然性(2)了解老子、孔子學說(3)通過孟子、荀子、莊子等了解“百家爭鳴”的局面及其意義【時空觀念】【知識脈絡】【自主預習】1. 漫畫通常以含蓄、隱晦的方式評說世事,具有趣味性和形象性,耐人尋味。結合春秋時期的社會背景,解讀右圖漫畫,你從中能夠獲得哪些有效信息?2.閱讀教材P10“史料閱讀”:回答戰國時期的混亂局面產生了什么影響?3.閱讀教材P11“史料閱讀”:史料中“家殷人足,志高氣揚”體現了怎樣的社會現象?這種社會現象和變法運動有何關系?4.歷史上任何一次變法,都不僅是一種治國方略的重新選擇,而且是一種利益關系的重新調整,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商鞅變法中哪項措施觸動了舊貴族的利益?5.閱讀教材P13“思考點”:為什么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學說?你能舉出若干學派的核心思想內容嗎?【課堂精練】1.春秋時期,晉昭侯(大宗)與曲沃桓叔(小宗)之間爆發了曠日持久的戰爭,最終桓叔取勝,奪得晉國正統地位,史稱“曲沃代晉”。這一事件反映了( )A.禪讓制得以延續 B.華夏認同觀念加強C.宗法制遭到破壞 D.土地私有制的確立2.劉向在《<戰國策>書錄》中指出:“田氏取齊,六卿分晉,道德大廢,上下失序……是以傳相放效,后生師之,遂相吞滅,并大兼小,暴師經歲,流血滿野。……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力功爭強,勝者為右。”材料主要反映了( )A.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開始喪失 B.舊的貴族等級體系開始瓦解C.周朝傳統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壞 D.統一逐漸成為當時人們的共識3.春秋時代的戰爭,強調“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師出有名”,事先要下戰書,對方不同意也不能開戰。這表明春秋時代( )A.兼并戰爭日益劇烈 B.戰爭一定程度受到禮的約束C.禮樂制度日益完備 D.傳統的政治秩序徹底被破壞4.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期望恢復“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孟子謂天下當“定于一”,墨子主張“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道家則從哲理層面提出“道通為一”。這說明當時思想家們期望( )A.建立中央集權體制 B.各家思想相互交融C.國家治理統一有序 D.尊崇君主重建倫理5.孔子的三千弟子是來自魯、齊、晉、宋、陳、蔡、秦、楚等不同國家,這不僅打破了當時的國界,也打破了當時的夷夏之分。這主要得益于孔子的哪一項思想( )A.為政以德 B.有教無類C.仁政 D.尚賢6.某學者在論及商鞅變法時指出:“變法的意義不僅是單純的改變法令規章,不僅是單純的改變上層建筑,而是徹底的改革-軍事改變、政治改變、政府組織和社會結構改變、風俗習慣改變。”下列文獻史料,可以對其佐證的是( )①“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 ③“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②“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④“有事請殹(也),必以書”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孟子曾經論證:屬于東夷之人的舜,屬于西夷之人的周文王,二者出生地相隔千余里,生存年代相距千余年,但均以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事功“得志行乎中國”。孟子的論證表明( )A.人性本善 B.“華夏”比戎狄蠻夷先進C.華夏認同的觀念得到發展 D.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喪失8.春秋時期,中原諸侯對南方的楚國從內心里看不起,認為是蠻夷之邦。到戰國時期,特別是戰國晚期,楚國就不再被視為蠻夷。這反映了戰國時期( )A.南方經濟趕上北方 B.諸侯紛爭逐漸緩和C.華夏認同觀念增強 D.夷夏矛盾基本解決9.1896年,法國某考察團進入四川,留下了記載:“在彭山縣進入了令人贊嘆的成都平原——它遍地莊稼,人口稠密……繁榮富庶,令人難以置信,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當地人充分領悟、廣泛使用的灌溉體系。”這一“灌溉體系”得益于( )A.都江堰的修建 B.芍陂的興建C.鄭國渠的興修 D.靈渠的開鑿10.有學者說:“從政治角度來說,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是維護政權的工具;從經濟角度來說,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是對當時社會經濟條件快速發展的一種反映;從文化層面來說,這屬于一種文化的對抗與交流,也是中華文化體系開始發展完善的標志。”這可以用來說明( )A.諸子思想出現了融合的傾向 B.百家爭鳴的出現具有社會必然性C.社會變革是歷史發展的潮流 D.先秦諸子學說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孔子認為君主的為政之要首先在于自身具有較高的德性修養,也就是為君要有君道,為父要有父道。對于治理國家,當政者應“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即治理國家關鍵在于“敬事”“信”“節用”“愛人”“使民以時”。在孔子的政治倫理思想中,勤政既是臣下基本的政德操守,也是臣下應有的政治擔當。孔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給出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連續的政治組織方法:依據需要設置相關職位,責成各級官員任事,分清權責,盡量避免“言出法隨”的現象。——摘編自史慶春《從論語“問政”看孔子的德治思想》【材料二】韓非認為,只是靠君主和臣下的能干來治國,國家的穩定和富強只是暫時的,能干的君臣一死,昔日的富強就會衰落;只有定下穩定的法制,才能使國家的前途不至于“人存政舉,人亡政息”。他還認為,治理國家就要順應人的自私自利性,“人情者有好惡,故賞罰可用”,明確主張治國“不務德而務法”,反復強調“治強生于法”“明法者強,慢法者弱”。——據施覺懷《韓非評傳》等整理【材料三】商鞅將原有井田制,即土地歸國家、諸侯宗氏所有,人民只是在井田上耕作,改為承認土地私有制。并且規定人民可以開荒,土地可以自由買賣,賦稅由各人所占有土地的多少來平均負擔。在政治制度的改革上,商鞅將全國鄉邑合成三十一縣,其管理人員都由中央任免,使君主能夠直接掌握縣的行政。他還通過一系列的利益激勵,促使軍人在戰場上勇猛殺敵。——摘編自趙燕霞李怡《商鞅變法與秦國崛起》根據材料一、指出孔子政治主張的核心及其具體內容。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韓非關于“法”的認識,并分析其認識產生的社會背景。根據材料三、指出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并說明其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