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小錢幣 大奧秘第12課大一統王朝的鞏固五銖錢據《史記 平準書》記載:“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半兩錢榆莢半兩漢興……為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錢。——《史記 平準書》知識卡因形如榆莢,稱為“莢錢”,錢文“半兩”。“莢錢”一般甚為輕薄,輕重不一,制作粗劣。郡國五銖錢文帝景帝“諸侯不聽天子詔”分封了一些諸侯王高祖晁錯建議“削藩”導致“七國之亂”郡國并行制“役財驕益,或至兼并豪黨之徒,以武斷于鄉曲。——《史記 平準書》諸侯王和地方豪強這兩股勢力成為危及國家統一的離心力量一、政治大一統侯國由臨近的郡管轄,地位相當于縣。歸中央管轄中央大大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1.削弱諸侯王頒布“推恩令”思考:為什么推恩令是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陽謀”?主父偃一、政治大一統你送來的貢金成色太差,對祖先不敬,削你的爵!酎金奪爵公元前112年,武帝以諸侯王所獻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兩不足為由,褫(chǐ)奪一百多位列侯的爵位。1.削弱諸侯王一、政治大一統2.削弱地方豪強建立刺史制度,監察地方將郡國豪強遷往京師一帶公元前127年,漢武帝頒布了著名的《遷茂陵令》。他命令凡是財富在300萬錢以上的巨富豪門,一律遷徙到京師附近的茂陵。二、經濟大一統C.耬車行業 表現農業手工業B.長信宮燈漢武帝時期經濟發展的表現A.五銖錢F.漢代醬釉弦紋鋪首陶壺E.漢武帝治理黃河決口示意圖C、D、EA、B、FD.水利工程分布圖二、經濟大一統郡國五銖錢據材料回答:為什么地方經濟實力雄厚?面對這些問題,中央該如何解決?富商大賈或蹛(zhì)財役貧(囤積財物,役使貧民)……廢居居邑(住在城里買進賣出),冶鑄煮鹽,財或累萬金,而不佐(幫助)國家之急,黎民重困。——《漢書·食貨志》經濟問題 解決辦法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實行鹽鐵和酒的官營、專賣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調配物資,平抑物價;對商人征收車船稅私人鑄幣富商大賈控制鹽鐵經營富豪唯利是圖三官五銖錢使中央對經濟的掌控大大加強,國家財政狀況得到很大改善,為漢武帝許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經濟基礎。三、思想大一統觀看視頻,漢武帝接受了誰的建議?三官五銖錢天圓地方天地人和……·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永恒不變的主從關系。·五常:仁義禮智信(處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關系的基本法則)三、思想大一統君權神授忠君守禮儒家忠君守禮的思想成為大一統政權的精神支柱。董仲舒新儒學材料研讀:董仲舒向漢武帝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漢書·董仲舒傳》翻譯:凡是不在六藝學科之內,孔子的學術理論的,都斷絕他們傳播的渠道,不能使他們和儒學同時推行。三、思想大一統尊崇儒術說說董仲舒建議的內容。你認為漢武帝為什么會接受他的建議 鞏固大一統王朝三、思想大一統尊崇儒術如果你是一個讀書人。你最想在長安的 求學?你學習的教材最有可能是 ?你要努力成為 人才,才能進入政府機構。太學儒家經典儒學《漢代講經圖》秦始皇的統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讀書,他的手段是刑罰的制裁;漢武帝的統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讀一種書,他的手段是利祿引誘。結果,始皇失敗了,武帝成功了。 ——顧頡剛《秦漢的方法與儒生》三、思想大一統思考:秦始皇不要人民讀書是指什么歷史事件?漢武帝要人民只讀一種書又是指什么?他們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尊崇儒術目的:控制思想,鞏固統治尊崇儒術西漢形勢圖敦煌出土的五銖錢漢王朝鑄造的五銖錢為什么會出現在敦煌?觀看視頻,說出北擊匈奴的兩位將領和重要戰役。衛青、霍去病;漠北戰役四、疆域大一統衛青和霍去病身上有哪些可貴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史記》中記載:漢武帝想給霍去病建造宅第,霍去病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北擊匈奴四、疆域大一統西漢形勢圖北擊匈奴通西南夷東定朝鮮經營西域北擊匈奴大一統“大一統”是指中央加強對國家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軍事等各方面的統一領導,形成高度中央集權的政治局面。6人小組合作探究 設計一份本節課的板書,限時5分鐘。半兩錢榆莢半兩課后作業:探索更多的錢幣之謎五銖錢當堂練習1.漢武帝采用主父偃之策,允許并鼓勵諸侯王將王國土地再行分封給子弟,結果“藩國自析(分解)”。與此相關聯的措施是( )A.建立郡縣制 B.修筑道路網 C.實施“推恩” D.推崇儒家學說2.漢武帝時,將京畿以外地區分為十三州部,設刺史,每年定期巡視所部郡國。漢武帝此舉是為了( )A.分化王國力量 B.提升儒學地位 C.監察地方勢力 D.拓展統治范圍CD當堂練習3.史料實證是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下面史料體現了西漢朝廷實施的哪一舉措( )A.統一鑄幣 B.鹽鐵官營 C.平抑物價 D.尊崇儒術4.從漢武帝時期開始,中華大地上,從東北到西南,從草原到嶺南,凡是中央王朝統治所及之地,無不漸染儒風,最終都成為儒學的教化之地。這反映了( )A.國家統一促進文化認同 B.法制建設利于文教發展C.無為而治推動思想統一 D.開疆拓土助力漢賦傳播大農諸官(掌握了農事的官員)盡籠(籠通“攏”,攏集)天下之貨物,貴(價高)則賣之,賤(價低)則買之。如此,富商大賈亡(不能)所牟大利(暴利),則反本(回歸農業),而萬物不得騰躍(萬物的價格就會平穩)。——摘編自《漢書·食貨志》C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北擊匈奴.mp4 尊崇儒術.mp4 第12課大一統王朝的鞏固.pptx 耬車.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