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天津市耀華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學情調研高一年級歷史學科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5題,總計70分,請將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1. 中國目前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有1萬多處,分布廣泛。這些文化遺存既各具特色,又具有相似之處。如北方遼河上游的紅山文化和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出現較大規模的祭壇和神廟。這說明中華文明起源的特點是A. 歷史悠久 B. 世界領先 C. 各自發展 D. 多元一體2. 山東龍山文化出土了大量灰陶、蛋殼陶等; 遼河上游的紅山文化出土了泥質陶、文字紋夾砂陶、玉器等,還出現了較大規模的祭壇和神廟。這些文化遺存處于A. 舊石器時代 B. 新石器時代 C. 奴隸社會時期 D. 封建社會時期3. 紅山文化牛河梁遺址中的墓葬有兩種,一種是級別最高、最為豪華的墓鼻,埋設在積石冢正中,墓室寬大,隨葬玉器多,其中鳳鳥形器以及玉豬龍等器物絕不見于普通墓葬;另一種墓葬規模小,隨葬品也少,被安排在積石冢旁邊。這表明紅山文化A. 已有發達的青銅鑄造業 B. 已處于舊石器時代晚期C. 已形成君主專制的國家 D. 已出現社會不平等現象4. 井田制下,村社內的土地分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給村社成員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換,村社成員要隨份地變動而遷居,即“三年一換土易居”。這意味著私田A. 可以進行交易買賣 B. 收獲全部上繳國家C. 屬于小農經濟范疇 D. 所有權歸國家所有5. 春秋時期,晉昭侯(大宗)與曲沃桓叔(小宗)之間爆發了曠日持久的戰爭,最終桓叔取勝,奪得晉國正統地位,史稱“曲沃代晉”。這一事件反映了A. 禪讓制得以延續 B. 華夏認同觀念加強C. 宗法制遭到破壞 D. 土地私有制的確立6. 戰國時期地主階級興起,各諸侯國掀起了變法的熱潮,其中秦國的商鞅變法效果最為顯著,這一時期的變法主要適應了A. 新興地主階級的需要 B. 維護廣大商人利益的需要C. 維護周武王統治的需要 D. 維護奴隸階級利益的需要7. 戰國時期,各國紛紛開展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制度改革,變法運動成為一股潮流。這些變法A. 強化了早期國家的基本特征 B. 推動了社會轉型C. 維護了分封宗法的社會秩序 D. 鞏固了貴族特權8. 下列思想家中,第一次把“道”作為哲學思想的最高范疇提出來,并提出“正復為奇,善復為妖(惡) ”等命題的是A. 墨子 B. 孔子 C. 孟子 D. 老子9.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主要思想與言論大多見于弟子記錄編寫的《論語》一書。下列觀點屬于孔子思想的是期中學情調研 高一年級歷史學科 第 1 頁 共 6 頁A. 為政以德 B. 道法自然 C. 兼愛、非攻 D. 便國不法古10. 戰國時期,某思想家主張治理國家應以禮儀道德為主,以法制作為禮的補充形式。該思想家是A. 孟子 B. 荀子 C. 墨子 D. 韓非子11. 秦朝建立后,采取了統一車軌、文字、貨幣和度量衡,編制戶籍等措施。這些措施A. 導致了秦末的農民起義 B. 有利于鞏固國家的統一C. 推動了百家爭鳴的出現 D. 促進了租庸調制的實施12. 漢景帝在位時,削減諸侯封地,引發了吳、楚等七國叛亂。漢武帝為進一步削弱諸侯王勢力采取的舉措是A. 開辟絲綢之路 B. 推崇黃老思想C. 頒布“推恩令” D. 推行行省制度13. 漢武帝為打擊豪強勢力并滿足反擊匈奴戰爭的財政需求,采取的措施是A. 實施鹽鐵官營 B. 開辟絲綢之路C. 頒布“推恩令” D. 設置河西四郡14. 史書記載,南朝時期“荊城跨南楚之富,揚部有全吳之沃,魚鹽杞梓之利,充仞八方,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上述歷史現象出現的原因有①生產工具和技術得到了提升 ②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③北民南下充實了勞動力資源 ①曲轅犁得到廣泛使用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5. 西晉末年到東晉時期,北方先后出現了一批由內遷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它們都用中原模式的國號、年號,學習漢族的典章制度。這主要表明A. 內遷民族完全拋棄了自己的制度文化B. 經濟重心實現了南移C. 少數民族的內遷有利于鞏固西漢統治D. 華夏認同感增強16. 據《魏書》記載,北魏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黃帝嫡孫,拓跋珪及繼任的三位皇帝都曾親往或遣使至涿鹿黃帝廟祭祀。至孝文帝時,出于對黃帝的尊崇,改姓元氏。北魏統治者此舉的目的是A. 推動民族交融 B. 鞏固自身統治C. 結束分裂局面 D. 加速封建化進程17. 南朝時期,針對佛教宣揚的形神分離、形亡而神不滅的觀點,提出人的精神和肉體是統一的思想家是A. 范縝 B. 董仲舒 C. 韓愈 D. 黃宗羲18. 西晉時期,裴秀在某著作中提出繪制地圖的方法,指出繪圖要考慮比例,方位、里程、高低等要素。該著作是A. 《禹貢地域圖》 B. 《齊民要術》C. 《海國圖志》 D. 《瀛寰志略》19. 隋唐是中華對外交流的高潮時期,這一時期的對外交流在深度和廣度上遠遠超過了期中學情調研 高一年級歷史學科 第 2 頁 共 6 頁前代。下列關于這一時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 唐長安成為當時的國際大都會 B. 玄奘到天竺取經C. 空海到日本傳佛法 D.唐后期西亞商人在廣州等港口城市定居20. 唐宜宗尚文學,尤重科名,愛羨進士,每對朝臣,問:“登第否 ”有以科名對者,必有喜,便問所賦詩賦題,并主司姓名。或有人物優而不中第者,必嘆息久之。這反映了當時A. 科舉制受到了統治者的重視 B. 選官只注重門第和家世C. 程朱理學成為考試主要內容 D. 科舉是唯一的選官方式21. 唐朝中期開始進行賦稅改革,它改變了自戰國以來的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新的賦稅制度是A. 兩稅法 B. 科舉制 C. 九品中正制 D. 三省六部制22. 下圖是出土于唐朝章懷太子墓中的《禮賓圖》壁畫(局部)作為史料,它可以直接用于研究唐朝的A. 朋黨之爭 B. 對外交往 C. 賦稅制度 D. 藩鎮割據23. 依據如表能夠推斷出有關唐朝文化政策的部分史料記述記述 出處唐武德年間, 頒布《先老后釋詔》:“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釋教后興。” 《全唐文》唐貞觀十一年, 頒布《令道士在僧前詔》:“朕之本系, 起自柱下……其道士女冠, 可在僧尼之前……尊祖之風, 貽諸萬葉。” 《唐太宗詔集》武則天天授二年(691年),頒布《釋教在道法之上制》;“自今已后, 釋教宜在道法之上, 緇服處黃冠之前。” 《全唐文》唐開元年間, 頒布《禁創造寺觀詔》:“天下寺觀, 屋宇先成。自今已后,更不得創造。”“道釋二門皆為圣教, 義歸弘濟, 理在尊崇。” 《全唐文》A. 武則天時佛教成為主流文化 B. 佛道正統地位之爭最為激烈C. 唐始終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D. 中樞政治力影響文化的發展24. 學者段塔麗在《唐代婦女地位研究》中把唐宋兩朝節婦烈女數做了對照(如下表)期中學情調研 高一年級歷史學科 第 3 頁 共 6 頁表中宋代節婦烈女數量明顯高于隋唐的主要原因是朝代 統治年限 節婦數 烈女數 節烈合計 倍數隋唐 326 32 29 61 1兩宋 319 152 122 274 4.49A. 婦女地位不斷提高 B. 理學強化綱常倫理C. 商品經濟更為活躍 D. 君臣等級觀念加強25. 宋太祖接受趙普的建議,“數遣使者分詣諸道,選擇精兵。凡其才力伎藝有過人者,皆收補禁軍,聚之京師,以備宿衛”。這一做法A. 造成了藩鎮割據 B. 抬高了文官地位C. 增強了禁軍實力 D. 提高了行政效率26. 宋朝一位思想家認為:人生的目標,應當是“存天理、滅人欲”,即通過道德修養克服過度的欲望,最終實現對“天理”的充分體驗,從而達到“圣人”的精神境界,這位思想家是A. 董仲舒 B. 朱熹 C. 陸游 D. 李贄27. 下表是宋神宗元豐時期青苗法的執行情況。從元豐三年至元豐六年的變化反映了年份 發放青苗錢 收緊青苗錢 收入元豐三年 1319 1500 181元豐六年 1104 1397 293A. 北宋的財政危機得到緩解 B. 民眾的經濟負擔加重C. 青苗法執行尺度逐漸放松 D. 變法實現了富國強兵28. 南宋以來受到官方尊崇的程朱理學主張A. “格物致知” B. “致良知” C. 個性自由 D. “工商皆本”29. 南宋都城臨安萬物匯集,各行各業熱鬧非凡。相同的行業,往往集中于一條街巷之中,以致于這些街巷有了類似今天的“珠寶巷”“米市巷”等稱謂。這反映了A. 門第觀念淡化 B. 小農經濟瓦解C. 人身控制加強 D. 城市商業繁榮30. “南海 1 號”是南宋初期一艘向外運送商品時失事的古沉船,船上現已出水數千件完整瓷器,匯集了景德鎮等著名窯口的陶瓷精品,許多瓷器具有外國風情。這可以佐證宋朝A. 門第觀念日漸淡化 B. 社會身份趨于平等C. 市民文學逐漸興起 D. 海外貿易得到發展31. 下表是對中國古代某一歷史時期經濟與社會狀況的描述。該時期是陶瓷業出現五大名窯棉花開始在內地種植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貧富無定勢, 田宅無定主”成為普遍現象期中學情調研 高一年級歷史學科 第 4 頁 共 6 頁A. 漢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32. 中國古代某政權的制度規定,“官分南……北面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據此判斷,這一政權是A. 遼 B. 西夏 C. 金 D. 元33. 元朝不僅版圖遼闊,而且對邊疆地區實施了長時間比較穩定的統治,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為了加強對臺灣的管理設置的機構是A. 樞密院 B. 澎湖巡檢司 C. 理藩院、 D. 南海郡34. 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隨朝代更迭不斷變化。如秦朝實行郡縣制,漢朝推行州郡縣三級制,元朝實行行省制,下設路、府、州、縣。由此可知,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變化趨勢是A. 中樞決策機制日臻完善 B. 行政效率持續降低C. 地方官員職權逐漸擴大 D. 中央集權不斷加強35. 宋朝社會出現“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的現象,下列屬于這一現象產生原因的是A. 科舉制的完善 B. 九品中正制的確立C. 察舉制的發展 D. 八股取士制度形成二、非選擇題(30分。請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上)36. 陜西某中學為開闊視野、培養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組織了“尋找家鄉文化之脈”的研學活動,參觀了秦始皇帝陵與漢武帝茂陵。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研學時間 2023年3月27日研學地點 秦始皇帝陵研學體會 今天參觀了秦始皇帝陵兵馬俑, 感受頗深, 收獲良多。從史料實證的角度, 我認識到兵馬俑這樣的實物史料, 一定程度印證了文獻史料對歷史的敘述。從歷史知識角度, 這次研學活動使我想到了課堂上學過的秦始皇鞏固統一的主要措施: 政治上, 建立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 開拓邊疆等; 經濟上, 統一度量衡、貨幣等; 交通上, 修馳道、直道等; 文化上, 統一文字, 統一思想等。從歷史認識角度, 大一統不僅在政治上表現為版圖覆蓋范圍的擴大,也在于建立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 國家組織力也更強。同時, 大一統也指經濟制度和思想文化的高度集中。期中學情調研 高一年級歷史學科 第 5 頁 共 6 頁(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秦朝鞏固統——的主要措施及大一統國家的基本特征。 (14分)材料二 茂陵的研學活動引發了小瑩同學對漢武帝開疆拓土的思考,她再次閱讀教材,參考相關文獻,制作了如下思維導圖。(2) 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漢武帝開拓疆域的主要內容,分析其主要影響。(16分)高一年級歷史學科 第 6 頁 共 6 頁{#{QQABIYCEgggIABAAAAhCUQHgCAGQkgCAASgOBFAAoAABCBNABA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年天津耀華中學高一年級期中——歷史答案.pdf 2024年天津耀華中學高一年級期中——歷史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