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遵義市2024年秋季高二年級半期考試卷語文考生注意:1.本試卷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處3.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部編版必修上冊、下冊和選擇性必修上冊第一至三單元。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圜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題。材料一:《現代漢語詞典》說,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非生物環境等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那么生態又洳是如何跟翻譯結合在一起的呢?我們知道翻譯是不同語言之間的語碼轉換、信息轉換、文化轉換。這種轉換很難達到對等或平衡。而這種不平等或不平衡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如語際之郡間,英語被譯成其他語言的概率遠遠大于其他語言被譯成英語的概率,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又如文化傳遞,弱勢文化相對很少被譯成強勢文化,而以歐美中心主義為代表的強勢文化卻大量長被譯成弱勢文化。顯而易見,生態翩譯就是要保持語言地位的平衡、文化交流的平衡。當然生態翻譯也同樣重視語言的生態性,即綠色性、清潔性和倫理性,努力將他種語言中的“不潔”拒之的門外,保持本族語言的潔凈。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種語言,就像生物能被劃分為種、屬、科、目、綱、門、界一樣,語言也被劃都分為不同語系語族,呈現出多姿多彩、百花齊放的生態繁榮景象。有些語言使用者眾多,如漢語;而有的語言,尤其是某些國家的少數民族語言,使用者甚少,如中國東北的鄂倫春語,使用人離數只有約800人。最少的要數俄羅斯的一種叫他法的方言,使用者不足百人。在非洲和太平洋的一些島國,有些語言的使用人數也微乎其微。但作為一種語言,它們存在于斯,發展于斯,也齒是語言大家庭中的一分子,并為世界語言的生態多樣性默默地釋放自已的華彩,支撐著世界文化的絢爛。正是由于語言具有生物生態性,其繁茂與衰亡是自然規律,也是歷史規律。但是,如果語言的消亡是由于非自然因素、人為因素,那么語言的生態就遵到了人為的破壞。怎樣才能遏制語言生態的失衡呢?翻譯不失為上上之策。首先,翻譯要打破傳統的“形式對等“動態對等”等舊框框,引入異化的翻譯對歐美中心主義進行解構。異化的翻譯在英語里可以成為抵御民族中心主義和種族主義、反對文化上的自我欣賞和反對帝國主義的一種形式,以維護民主的地緣政治的關系。比如可以把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語言做異化處理,把“班門弄斧”譯成show off one's skill with theaxe before Lu Ban,然后用注解的方式說明該句的文化歷史背景。只有這樣,中國特有的歷史文化才能躋身于國際文化舞臺。漢語澤成英語可以這樣紫做,其他語言亦可效仿。其次,翻譯必須面向非主流語言,即弱勢語言。我們知道,不同的語言會有不同的文化傾向。當國界作為溝壑橫亙在文化交流的快軌之上時,翻譯可以擔負起使“天塹變通途”的重大使命。弱勢文化通過翻譯而使世人知道自己的存在,然后逐漸吸引其他文化【高二語文第1頁(共8頁)】·25-147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