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秋季學期期中教學質量調研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注意:請在答題卡上答題,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第Ⅰ卷(選擇題共57分)下列各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將選定答案標號涂黑。(本卷共19小題,每小題3分,共57分)1.為了讓同學們能夠正確認識社會實踐活動,提高活動的真實性、實效性,學校團支部開展了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宣傳展。下列展板內容契合展會主題的是①小紅緊跟時代潮流,在生活中保持“躺平”心態②小麗利用周末休息時間去圖書館做志愿者③小敏走進養老院為孤寡老人獻愛心④小珍為了減肥去健身館進行體育鍛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從不同的角度,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將社會關系分為不同的類型。下列屬于業緣關系的是A.張強與李冰是同鄉 B.胡婷與胡燕是姐妹C.王欣與劉聽是鄰居 D.陳超與袁浩是同學3.某中學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愛心義賣活動。將學校種植基地的果蔬進行采摘、加工,制成果茶或水果罐頭等在市場指定攤位義賣,這些美食很快成了熱銷貨。這一活動①能提高學生的基本勞動技能和社會實踐能力②有利于學生發掘自身潛能,做完美的自己③有利于幫助學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④有利于學生感受社會生活,養成親社會行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下列關于網絡的影響和典型事例對應正確的是A.網絡→積極作用→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智慧城市”B.網絡→消極作用→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市長信箱”C.網絡→積極作用→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網絡詐騙”D.網絡→消極作用→個人隱私容易被侵犯→“網絡謠言”5.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互聯網已經成為人民監督政府機關工作的新渠道。老百姓可以通過網絡對政府的工作提出批評和建議。這有利于①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 ②保障公民有序參與經濟生活③保障公民行使監督權 ④進一步擴大公民的民主權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6.抖音的出現,讓許多普通人通過展示自己的才藝活躍了生活,也有一些人借這個平臺傳播不當言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①網絡信息豐富我們的日常生活 ②網絡上發視頻可以賺錢,不用管什么內容③網絡具有虛擬性,應該遠離網絡 ④網絡是把雙刃劍,有利有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在某校的“智慧作業”學習室,學生們把練習冊放在機器上進行識別,很快就能整理分析出錯題,進而生成每個學生的專屬錯題本,同時為教師呈現學生的作業正確率、學情變化軌跡等....近年來,教育信息化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更充分的應用。這①彰顯了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人際交往的特點②表明信息技術正在深刻改變著傳統教育教學模式③為教師因材施教和學生個性化學習提供了科學支撐④說明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融合,創造了新業態,提升了教育發展水平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8.有同學說,規則像道路上的斑馬線,像懸崖邊上的護欄,像過山車上的安全帶。這一說法啟示我們A.社會秩序保障社會規則的實現 B.違反規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C.規則是在人們達成共識基礎上形成的 D.每個人要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9.以下是某校門口道路交通狀況的變化過程:這充分體現了①井然有序的社會生活需要秩序維持 ②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③社會秩序是社會生活的一種有序化狀態 ④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一些名言沉淀了千百年的哲思,蘊含著先賢的生活智慧與哲學,我們可以從中汲取力量、探尋自我。下列對名言的解讀不恰當的是A.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學會欣賞他人 B.不學禮,無以立——要以禮待人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誠信待人 D.言必信,行必果——做誠信的人11.相互尊重是人們彼此之間進行交流合作的基礎,如圖《讓座》最能體現的主題是A.積極關注、重視他人B.尊重他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C.學會欣賞他人D.平等待人促進社會和諧12. 2024年9月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同非洲國家領導人配偶共同出席中非婦女教育主題會議。彭麗媛以親切的笑容、優雅的姿態、得體的中式著裝,成功詮釋了外交禮儀的內涵,得到各國人民、各路媒體的廣泛贊譽。這啟示我們①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 ②文明有禮是我們最重要的品質③文明有禮有助于友好交往 ④注重禮儀就能贏得他人尊重與認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教育部正探索建設涵蓋學業、學術、經濟就業等內容的學生誠信檔案,作為教育測評的重要依據,這是因為A.運用誠信智慧,杜絕失信 B.誠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C.誠信是我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 D.珍惜個人的誠信記錄14.韓某在高鐵列車的衛生間抽煙,引發煙霧警報器報警。因違反了《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第七十七條第十四款中,禁止在動車組列車上吸煙的規定,韓某被處以500元行政罰款的處罰。這啟示我們①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需要嚴格遵守②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一種模式、標準或方向③唯有法律才能維護社會秩序 ④任何違法行為都要受到刑事處罰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5.吳某在小區業委會工作微信群中,使用粗俗語言對劉某進行人身攻擊,致使劉某在小區業主中的名譽受到侵害,被來賓市興賓區人民法院認定其行為構成對劉某名譽權的侵犯,判決吳某以書面形式賠禮道歉,并賠償劉某精神損害撫慰金 1000 元。從對社會危害程度的角度來看,吳某的行為屬于A.行政違法行為 B.民事違法行為 C.刑事違法行為 D.一般違法行為16.下列三幅漫畫所對應的訴訟類型依次是辦卡跑路遭消費者起訴A.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 B.刑事訴訟、行政訴訟、民事訴訟C.行政訴訟、民事訴訟、刑事訴訟 D.民事訴訟、民事訴訟、刑事訴訟17.八年級學生小張的父母雙雙下崗,家庭生活困難,其父親因與他人發生債務糾紛,被他人打傷,小張的父親想通過打官司獲得賠償,但是沒有經濟能力。你認為他父親應該A.到法院申請減免訴訟費用 B.到當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C.放棄打官司,不了了之 D.到律師事務所請求律師免費為其打官司18.黃某因販毒、搶劫,被人民法院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罰金 5 萬元。對此,下列觀點正確的是A.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屬于主刑 B.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C.剝奪政治權利、罰金屬于附加刑 D.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19.小智遠遠看見有人在鬼鬼祟祟地在撬自己鄰居家的門鎖,立即打電話報警,并暗中監視他的動向。小智的做法是①見義勇為,見義智為 ②膽小懦弱、缺乏勇氣和智慧的表現③鋤強扶弱的表現 ④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表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3分)20. (8分) 【個人與社會】我國著名哲學家、史學家任繼愈說:“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單獨存在的,人是社會動物,個人的知識都是從社會中獲得的。打個比方,社會就像一桶水,人人都會從里面拿一點,再往里面放一些。如果拿得少、放得多,桶里的水就越來越多,社會中的知識越來越豐富,社會就不斷地進步,人們就可以從社會中獲取更多的知識。”(1)“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單獨存在的,人是社會動物,個人的知識都是從社會中獲得的。”這句話讓我們懂得了哪些道理 (4分)(2) “社會就像一桶水,人人都會從里面拿一點,再往里面放一些……”我們怎樣做才能讓社會這個“桶”里的水越來越多 (4分)21. (17分)【網絡世界 理性參與】材料一 互聯網在促進經濟的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了便捷的同時,也出了種種網絡安全問題。從“在巴黎拾到小學生秦朗作業”,到“15900元的按摩儀包治百病”……這些信息最后都被證實是網絡謠言。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網絡坑蒙拐騙,盜竊個人信息,上傳“黃色”垃圾,處心積慮制造病毒,破壞網絡的正常秩序,污染了網絡空間。一些青少年沉迷于網絡游戲,甚至誤入歧途。(1) 如果你遇到網絡謠言,你應該怎么辦 (2分)(2) 閱讀材料,談談我們應該如何合理利用網絡。 (6分)【明事理 守規則】 材料二 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我們應該自覺遵守規則,堅定維護規則,積極改進規則,與規則同行,創建美好生活。 “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應該努力做社會主義道德的踐行者,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共同創造文明的社會生活。材料三 近年來,網絡“水軍”的出現嚴重影響了網絡環境,干擾了人們對一些事件的判斷和認知,在社會上造成了一些不良影響,亟待解決。造謠引流 輿情敲詐 刷量控評一些運營賬號故意編造虛假信息“造熱點”“蹭流量”, 借此吸引眼球、收割流量、謀取利益。 打著“輿論監督”等旗號開辦假冒媒體網站和自媒體賬號,惡意炒作各類信息,甚至編造負面文章, 以“交錢就刪帖”“不交錢就發帖”要挾當事人, 大肆實施敲詐勒索犯罪活動。 一些企業和個人為追求流量指標,購買網絡“水軍”有償刷量炒作服務,滋生刷量控評亂象。(3) 生活中調節我們行為的社會規則有哪些 (3分)(4) 請你結合自由與規則的關系的知識,對這些網絡“水軍”的行為進行評析。 (6分)22. (18分) 【法育未來 呵護成長】材料一 2024年4月18日下午放學后,南寧三中初中部五象校區的兩名學生以歸還手機為由,帶另一名學生至附近一公園,協同多名外校學生對該學生進行欺凌,并錄制手機視頻。接到報警后,良慶警方立即開展調查處理,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依法對涉案的8名霸凌者作出行政拘留等處罰。(1) 材料中8名霸凌者的行為屬于什么違法行為 為什么 (4分)(2) 遭遇校園霸凌等違法犯罪行為,我們該如何應對 (4分)材料二 針對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齡化趨勢的現象,某法院少年庭的法官來到某學校,組織并指導學生舉辦了一起盜竊案的模擬庭審。 “模擬法庭”之后,少年審判庭的法官指出模擬庭審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介紹了相關法律知識,警示同學們要進一步增強法治意識,遠離違法犯罪。(3)“模擬法庭”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什么重要意義 (4分)(4) 青少年應該如何防微杜漸,預防犯罪 (6分)2024年秋季學期期中教學質量調研參考答案八年級 道德與法治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57分)1—5: CDCAB 6—10: CCDCC 11—15: BACAD 16—19: DBCB二、非選擇題20.(1) ①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②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③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④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每點2分,共4分)(2)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②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③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每點2分, 共4分)21.(1)①不信謠,不傳謠; ②舉報網絡謠言的制造者。 (每點1分,共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2)①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應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不應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③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⑤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傳播網絡正能量。 (每點2分,共6分)(3) 道德、紀律、法律(每點1 分, 共3分)(4) ①網絡“水軍”的行為是錯誤的(1分)②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網絡“水軍”的行為危害了公共安全,擾亂了社會秩序,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影響了互聯網的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 (2分)②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違反規則、擾亂秩序的行為應當受到相應的處罰。在網上編造虛假信息、實施敲詐勒索犯罪的活動,破壞網絡秩序,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2分)③我們要自覺遵守網絡規則,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1分)22.(1)行政違法行為(或一般違法行為) (1分)。因為霸凌者的行為違反了行政法律(1分),對社會的危害程度相對輕微(1分) ,受到了行政處罰(或行政制裁) (1分) 。(2)①面對欺凌時,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如:及時撥打110或爭取其他成人的幫助。②欺凌發生后,要依法維權:可以采取非訴訟手段:如向老師父母反映情況,請求幫助,也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使用訴訟手段,通過打官司討回公道。 (每點2分,共4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3)①有利于青少年切身感受法律的莊重威嚴、公平公正。②有利于青少年認真學法、守法、用法、護法,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③有利于青少年增強法治觀念,有效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④有利于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每點2分,共4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4)①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③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每點2分,共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