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單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說課稿我將從單元概述、單元教學目標設計、單元教法學法分析、單元教學過程設計、單元評價設計五個方面進行大單元教學—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說課。一、單元概述(一)單元主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的單元主題是個雙主題,可從單元標題中直接提取:一個是“近代化的早期探索”,核心概念為近代化,包括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另一個是“民族危機”,其背后是中國社會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實質,核心概念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包括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雙主題之間的關系:列強侵略沖擊→民族危機不斷加劇→不同階級的反應(二)單元地位八年級歷史的主題圍繞中國近代史展開,本單元圍繞中國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展開,民族危機加劇緊承第一單元,表現為中國半殖民地化不斷加深,近代化早期探索為第三單元起到鋪墊作用,因此,本單元在教材中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三)時空定位: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這是學歷史最基本的素養,同時引導學生將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聯系起來,引導學生慢慢學會形成歷史間的縱橫聯系。二、單元教學目標設計(一)學生學情分析授課對象是八年級學生,學生學習了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史實,對于近代化探索的原因有一定認識。學生平時對這段時期的史實乃至文學作品接觸較少,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而且學生古文功底較弱,欠缺獨立分析文言史料的能力,需要老師的引導。時代距今較遠,學生缺少情感體驗,難以形成共鳴。(二)課程標準了解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初步認識洋務運動的作用和局限性;了解19世紀中后期的邊疆危機和中法戰爭,知道甲午中日戰爭的主要戰役和《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初步認識《馬關條約》與中國民族危機加劇的關系;了解戊戌變法的主要史事,認識變法的意義和局限性;知道義和團運動和抗擊八國聯軍侵華的史 事,結合《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認識《辛丑條約》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影響。(三)單元教學目標歷史解釋: 通過小組討論、自主學習,知道洋務運動的內容、甲午中日戰爭中的主要戰役、公車上書、百日維新與義和團運動的基本史實,了解各階級救亡圖存的主張對當時社會產生的影響,形成敘述歷史和形成歷史認識的能力。史料實證:通過研讀相關史料,學會從材料中獲取有效歷史信息,得出結論。家國情懷:通過學習本課時的內容,體會近代中國人民為國家獨立富強進行艱難探索的歷程,激發自己熱愛祖國、振興中華的高尚情操和歷史責任感。(四)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材料與視頻,概括洋務運動的內容、公車上書,“百日維新”的內容、義和團運動的有關內容。難點:通過整合梳理,總結分析近代各個階級為了挽救民族危亡進行近代化探索的相關史實。三、單元教法學法分析(一)單元教法設計利用多媒體課件,圖文并茂,給學生講解相關概念,如近代化、洋務派等;適當補充人物的相關史實,通過對人物的了解更好地理解、記憶歷史事件;采用啟發教學、分析比較、獨立思考與小組討論相結合的探究式模式;引導學生從中國人民對近代化探索的過程去理解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掌握重點知識。(二)單元學法設計利用多媒體,采用前后比較法,比較《馬關條約》《南京條約》等內容的異同點,比較洋務運動與戊戌變法的異同點。學生自主設計表格,區分瓜分狂潮與勢力范圍,借助小組討論,分析近代化探索的影響。四、單元教學過程設計(一)單元整體教學思路本單元我以“近代中國人的追夢之旅和夢醒時分”為主題,以“夢”為核心,分別以“赤子追夢”“英雄碎夢”“后浪揚夢”作為三個篇章的主題,展開一副近代中國人渴望挽救中國,但受限于封建制度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只能無奈夢碎的宏偉畫卷。(二)課時安排:一、國家危亡,赤子追夢第一課時:近代化的探索 (洋務運動內容、甲午中日戰爭經過、公車上書、百日維新內容、義和團運動)二、黯然落幕,英雄碎夢第二課時:民族危機加劇(洋務運動失敗、《馬關條約》、瓜分中國狂潮、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三、中華復興,后浪揚夢第三課時:復習整理并結合習題練習,得出結論,近代化探索失敗的根源在于中國的封建制度和中國的社會性質,感悟精神,情感升華。今日說課教學過程主要是國家危亡,赤子追夢—近代化的早期探索新課導入:“縱是暗夜時刻,仍有破曉微光”,在兩次鴉片戰爭之后,中華民族進入了空前的黑暗時刻,但就在這樣黑暗的時刻,仍有一群人,他們渴望用自己的思想甚至自己的血肉之軀,幻化成照亮這個黑暗時代的火炬。他們帶著自己的救國夢,進行著一次次的探索,他們是誰?他們為了實現自己的救國夢又做了什么?今天,就讓我們走近他們,一起去探尋中國近代追夢人的赤子之夢。讓學生帶著四個問題,進行本課的學習:我們是誰?(代表人物)、我們的夢想是什么?(目的、思想)、我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夢想?(背景、原因)、為了實現夢想我們做出了哪些努力?(主要內容)。設計意圖:本節課以“赤子追夢”作為主題,通過四個問題對應課本的知識點,將本課時的內容串聯起來,讓學生能夠掌握相關知識,還能通過不同追夢人視角來探究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分組學習:自強求富組、保家衛國組、維新變法組、反帝愛國組。每組是如何追夢的?設計意圖:將學生分為四個小組:自強求富組、保家衛國組、維新變法組、反帝愛國組,基于歷史事實,創設歷史情境,有助于學生從當時的視角來看待近代化的早期探索,感受沉浸式的有溫度的歷史。利用課件,解釋名詞:近代化、洋務、洋務派、維新派設計意圖:學生對于一些名詞比較陌生,加以解釋能夠有助于學生的理解一、自強求富夢材料研讀:材料一:此三千余年一大變局也。西人專恃其槍炮輪船之精利,故能橫行于中土。中國向用之弓矛、小槍、土炮,不敵彼后門進子來福槍炮;向用之帆篷、舟楫、艇船、炮劃,不敵彼輪機兵船,是以受制于西人。 ——葉曙明《李鴻章大傳·一人敵一國》材料二:“不善師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長技有三:一戰艦,二火器,三養兵練兵之法。”“是書何以作?曰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魏源《海國圖志》材料三:滅發捻(農民起義軍的一支)為先,治(抵御)俄(國)次之,治(抵御)英(國)又次之。——奕訴《籌辦夷務始末》閱讀材料,總結洋務派的主張及洋務運動的主要目的?讓學生閱讀課本,概括出洋務運動的時間、口號、內容、主要成就、代表人物,并完成表格。設計意圖:通過閱讀材料、小組討論并列表總結的方式,掌握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閱讀、分析史料的能力,落實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掌握近代洋務派的自強求富之夢。材料一:治國之道,在乎自強;而審時度勢,則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以置器為先。——《籌辦夷務始末》材料二: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于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急……中國欲自強之道,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籌辦夷務始末》根據材料思考:洋務派為什么首先創辦軍事工業?洋務派以“自強”為口號創辦軍事工業中遇到哪些困境?利用課件出示,分析總結其困難:成本增加,資金短缺;分洋商利,求致富。由此引出洋務派舉辦民用企業。設計意圖:通過分析洋務運動發展過程中的內在聯系,使學生能構建和強化歷史知識之間的聯系,(軍事企業與民用企業的聯系,軍事企業與新式軍隊之間的聯系,近代工業與新式教育之間的聯系)整體把握知識結構,體現深度學習的思想。二、保家衛國夢出示甲午中日戰爭中的主要戰役的地圖,讓學生總結甲午中日戰爭中的主要戰役。設計意圖:通過閱讀課本與地圖,總結甲午中日戰爭中的主要戰役,通過地圖的使用,培養學生讀圖識圖的能力,落實時空觀念的核心素養。角色扮演—甲午忠魂:用課件出示左寶貴、鄧世昌、丁汝昌三人在甲午戰爭的一些話,讓學生扮演。設計意圖 : 通過角色扮演,創設情境,讓學生能體會戰爭中愛國官兵們不怕犧牲的精神,深刻認識到愛國官兵的保家衛國夢,落實家國情懷的核心素養 。三、維新變法夢1895年,組織公車上書1895年8月,在北京創辦《萬國公報》,后改名《中外紀聞》。1895年11月,北京強學會開局。1895年11月,設立上海強學會,“專為中國自強而立”。1896年1月,上海強學會刊行《強學報》。“托古以改今制”倡導維新變法﹐提出開議院的政治主張。以康有為實例,列舉維新派開展了哪些活動?觀看視頻,了解百日維新的直接原因、主要內容,并完成表格內容。設計意圖:通過閱讀材料與觀看視頻,培養學生從材料與視頻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讓學生知道維新派的主要人物、公車上書與宣傳變法思想的措施,并能通過列表總結的方式,掌握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明確近代維新派的維新變法夢。角色扮演:依據變法內容,結合以下角色,說說變法會有怎樣的影響?舊官僚 小商人 讀書人 八旗兵引導學生分析出變法內容的影響,以表格形式呈現。設計意圖:通過閱讀材料與觀看視頻,培養學生從材料與視頻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讓學生知道維新派的主要人物、公車上書與宣傳變法思想的措施,并能通過列表總結的方式,掌握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明確近代維新派的維新變法夢。四、反帝愛國組辯論會:義和團運動究竟是“英勇的反抗”還是“暴民的狂歡”?閱讀材料和課本,學生分成兩組,進行辯論,教師總結。設計意圖:通過組織小型辯論會的形式,引導學生客觀的看待義和團運動,在肯定義和團進步性的同時,也要看到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培養學生辯證看待問題的能力。清朝末年,一個夾雜著封建與變革,有著無數可能的十字路口,但這也是一個絕望的時期,戰爭依舊無處不在,國家被列強瓜分,五千年文明隨時都有可能亡國滅種。而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洋務派、愛國官兵、維新派、農民階級,一代代仁人志士不斷站了出來,他們心懷夢想,手持火炬,渴望照亮人們的思想,照亮黎明到來前的萬古長夜。設計意圖:總結四個視角下的四種夢想,回扣本課時“赤子追夢”的主題,探尋中國近代不同階級的人為實現國家富強而奮斗的偉大歷程,感受他們的精神。板書設計:國家危亡,赤子追夢—近代化的早期探索洋務派 自強求富夢愛國官兵 保家衛國夢 近代救國夢維新派 維新變法夢農民階級 反帝愛國夢教學反思:“服務”意識:起始環節:內容的編排按照本課時的主題進行,知識點存在一定的共性,學習起來難度不大。素材選擇:基于教材,超越教材,創造性使用材料,教師為學生的學而“服務”。效果意識:本課時以“國家危亡,赤子追夢“為主線,將洋務運動的基本內容、甲午中日戰爭的經過、公車上書與百日維新的內容、義和團運動的抗爭串聯起來,實現核心知識結構化的教學、歷史學科思想方法的教學、彰顯歷史學科的學科特點。不足之處:1.打破了原有的課本知識體系,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部分學生可能無法將知識更好的整合。2、設置問題上停留在淺層次層面上,問題的深度、廣度和細化方面都仍有改進的余地。五、單元評價設計評價目標、評價任務、評價標準、評價方式五個方面闡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