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歷史期中考試試卷溫馨提示:滿分100分,道法、歷史共120分鐘,注意時間安排。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4小題,總共48分)1.元謀人、北京人等是我國境內著名的原始人類。我們研究遠古人類歷史的最重要證據是A.推斷B.神話C.化石D.史書2.杜維運在《史學方法論》中說:“所謂原始史料,為目擊者的陳述、文獻以及事實自身的遺存,數者皆與事件同時。”按照該標準,下列各項為研究史前時期提供原始史料的是A.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骨耜B.炎帝教民種植五谷的傳說C.電視紀錄片《解密甲骨》D.《史記》中記載的大禹治水3.山頂洞人遺址出土了很多穿孔動物牙齒的飾物,其中有的因經常穿系掛戴,孔變得光滑。據此可知,山頂洞人A.學會保存火種B.使用打制石器C.懂得飼養動物D.具有愛美意識4,央視熱播的《舌尖上的中國》展現了不少中國傳統美食的生產、加工工藝。假設該劇組想拍攝我國最早種植水稻的專題片,你認為最符合他們拍攝要求的外景地是A.元謀人遺址B.河姆渡遺址C.北京人遺址D.半坡遺址5.下面對仰韶文化的特征理解不正確的是A.主要分布在黃河中游地區B.良渚文化是其重要代表C.制作彩陶D.處于氏族社會的興盛時期6.黃帝和炎帝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他們生活在我國古代的A.黃河流域B.淮河流域C.長江流域D珠江流域7.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一直以來,考古學家通過地下發掘實物證明夏朝的存在,最終發掘出年代相當于夏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遺址。該遺址是A.大汶口遺址B.二里頭遺址C.半坡遺址D.陶寺古城遺址8.這件事后,商朝走上了中興的道路,出現了“百姓由寧,股道復興,諸侯來朝”的景象。從此,商朝結束了“蕩析離居”的動蕩歲月,進入穩定發展的新時期。“這件事”是指A.平王東遷B.盤庚遷殷C.國人暴動D.武王伐紂9.殷墟是商代后期都城遺址,被譽為中國20世紀百項考古大發現之首,殷墟位于今天我國A.四川省B.河南省C.云南省D.山東省10.《左傳》記載:“封建親戚,以藩屏周。”這說明西周時期實行該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分割諸侯的目的B.鞏固周王室的統治C.保證國家兵源D.保證國家財政收入11.《國語》講“祀,國之大節”。《左傳》上說:“國之大事,在祀在我。”有學者認為,青銅器在商周時期被視為“政治的權力”。據此推斷,商周時期青銅器可以佐證的是A.農具B.食具C.禮器D.酒具12.西周時期,周王對墓葬用品的規定嚴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確規定為“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質問題是A.西周社會呈現等級森嚴的特征B.西周社會的腐敗現象嚴重C.西周手工業中治銅業十分落后D.西周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13.(荀子·偶效篇》記載:“(周公)兼制天下,文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這一史料反映的制度屬于A、原始社會后期B.夏朝時期C.商朝時期D.西周時期14.夏、商、西周時期是我國早期國家產生與發展的重要階段,這三個朝代的滅亡給后世君主的主要啟示是要A.提倡改革B.重視教育C.發展經濟D.以民為本1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 C2. A3. D4. B5. B6. A7. B8. B9. B10. B11. C12. A13. D14. D15. B16. D17. C18. D19. C20. A21. B22. C23. B24. A二、辨析改錯題25.(1)×,改正:北京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之一。(2)×,改正:炎帝與黃帝部落聯合起來,在涿鹿之戰中打敗蚩尤部落,黃帝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3)×,改正:齊桓公打著“尊天子,攘四夷”的旗號,號令諸侯,率先稱霸。(4)√(5)×,改正:兵家的創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孫武,他的《孫子兵法》一書,奠定了我國古代軍事理論的基礎。三、材料解析題26.(1)圖1是河姆渡居民的干欄式房屋;圖2是半坡居民的半地穴式房屋。原因:自然環境不同(或氣候條件不同),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長江流域,氣候濕潤多雨,干欄式房屋利于通風防潮;半坡居民生活在黃河流域,氣候干燥寒冷,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涼。(2)“軒轅”指黃帝。他被后人尊稱為“人文初祖”。(3)①禹;②紂。共同原因:統治者的暴政。27.(1)中國已進入新石器時代。(2)A:禪讓制;B:王位世襲制。(3)孔子的“愛心”體現在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為政以德”等;韓非的“冷眼”體現在他主張以法治國,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4)圖1青銅器名稱是司母戊鼎。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四、活動探究題28.(1)變化: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并推廣。作用:促進了農業的深耕細作,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是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2)“公”指李冰。圍繞岷江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3)“?”應填秦孝公。促使戰國時期社會制度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4)新體裁:楚辭。代表作品:屈原的《離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pdf 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