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5課 簡單密碼易破解 教學設計課題 簡單密碼易破解 單元 第四單元 學科 信息科技 年級 五年級教材分析 【學情分析】算法是培養計算思維的核心要素之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能夠清晰地理解問題解決的規則,認識問題的起點、邊界和限定范圍;二是將問題進行分解,即能夠將一個復雜的問題分解成若干子問題,縮小問題的范圍;三是能清楚地分析問題解決方法的優劣,設計和構建操作步驟少、效率高的算法。在信息科技中,算法注重問題求解的有效性。首先要能給出結果而且是正確的結果;其次要關心效率,能在一定時間內快速完成任務,越快越好,且占用的存儲資源越少越好等。通過學習算法和程序實現,學生可以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計算思維能力,這是本模塊的主要目標。算法是信息科技課程的一個核心概念,也是計算機科學的核心內容。在信息社會中,對身邊算法的認識與了解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習和生活質量。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認識了算法的基本流程(輸入—處理—輸出),能利用自然語言、流程圖等方式描述求解簡單問題的算法,知道算法的三種基本控制結構是順序結構、分支結構和循環結構。本單元將進一步引領學生認識、理解計算機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利用算法中的循環結構來解決實際問題,在體驗編程讓計算機執行的過程中,感受算法實現的優勢和意義。本模塊強調用計算思維解決問題的獨特價值,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夠進一步明確算法執行的正確性與效率要求,并能夠進行討論與辨析。【內容結構】學習目標 1. 信息意識:通過對不同的算法進行分析,幫助學生認識算法效率,知道用不同算法解決同一問題時存在不同的效率。2. 計算思維:認識循環結構和計算機工作特點之間的聯系,體會利用計算機的快速運算能力來解決問題的方法。3. 數字化學習與創新:通過學習身邊的算法,體會算法的特征,有意識地將其應用于數字化學習過程中,適應在線學習環境。4. 信息社會責任:了解加密算法在保護信息安全方面的意義,增強信息安全意識。重點 計算破解密碼所需的重復判斷次數。難點 在一定規則下,估算破解指定密碼的時間。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激趣導入 【激趣導入】 思考、注意 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1】一、探究密碼的破解次數任務 1:四位數字密碼的破解次數小夏家里有一個四位的數字密碼鎖,家里人忘記了密碼,請你想辦法幫忙找到密碼,思考最多需要嘗試多少次?第1步:確定四位數字密碼的組合方式。四位數字密碼的組合方式,可以從 0(即 0000)至 9999。第2步:計算需要嘗試的次數。每一位數字都是 0 至 9,每一位有 10 種可能性。四位數字的組合就是:10×10×10×10 = 10 000 種。如果用循環結構來枚舉,每種情況都需要嘗試,最多需要進行 10 000 次,也就是要循環 10 000 次才能找到正確密碼。任務 2:六位“數字 + 字母”密碼的破解次數第 1 步:確定六位“數字 + 字母”密碼的組合方式。每位包括:數字 0 至 9,共 10 種;大寫字母 A 至 Z,共 26 種;小寫字母 a 至 z,共 26 種。第 2 步:計算一共有多少種組合,即所需的破解次數。每位有 10 + 26 + 26 = 62 種,需要的次數是六個 62 相乘:62×62×62×62×62×62 = 56 800 235 584(次) (也就是約 568 億次) 提示:字母包含大小寫字母,計算機標準鍵盤上常見符號約有 32 種。【學習活動2】二、對比不同密碼的破解時間運行“破解時間估算 .py”參考程序,記錄并對比不同密碼組合所需的破解時間。破解六位數字密碼大約需要的時間是( )。破解“數字+字母”的六位密碼大約需要的時間是( )。破解“數字+字母 + 符號”的六位密碼大約需要的時間是( )。【學習活動3】三、密碼設置的安全性討論交流:日常生活中,我們設置密碼時,為防止被別人猜到或被計算機程序破解,設置密碼時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小組同學交流設置密碼應遵循的原則,分享想法。以下是設置密碼的一些原則。1. 設置密碼需要一定的長度和復雜度。例如,六位以上數字、字母或字符的組合。2. 密碼最好包含大小寫字母、數字和符號。3. 密碼不要與姓名、生日、電話號碼等相同。總之,密碼是重要的個人隱私信息,要注意保護好,不要告訴他人。現實生活中,有許多防止密碼被破解的方法。例如,人們在消費支付時,系統通常會設定密碼的輸錯次數,超過指定的次數后就不能繼續操作。又如,登錄各類應用軟件時,除了要求輸入密碼,通常還要求輸入驗證碼,而且驗證碼具有時效性,需要在較短時間內輸入,否則也不能繼續操作。 聽講、思考、討論 教師通過講授課程內容,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通過聽講和觀察,學習基礎知識。另外,通過提問的方式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其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練習 思考并回答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及語言表達能力;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實時掌握其知識的掌握情況。課堂小結 知識回顧 對課堂知識進行總結和梳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拓展與提升 如果一個三位數,它每個數位上數字的立方之和等于它本身,那么這個數被稱為水仙花數,如 153 = 13 + 53+ 33 。嘗試使用枚舉算法,找到所有水仙花數。 鞏固、拓展 讓學生通過課外拓展,鞏固、延伸所學內容,強化對所學知識的掌握。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