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1.什么是法治國家(含義、表現/特征)?2.如何建設法治國家?有何意義?3.什么是法治政府(含義)?4.如何建設法治政府?有何意義?5.什么是法治社會(含義、表現/特征)?6.如何建設法治社會?有何意義?7.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與法治中國建設有何關系?【復習導學 問題清單】P87-88P91-92P95-96補充P85-86P89-91P93-94小組或同桌互相提問【宏觀把握】第三單元全面依法治國邏輯框架第三單元全面依法治國第七課 治國理政基本方式第九課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第八課 法治中國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與原則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原則總目標法治國家法治社會法治政府科學立法公正司法嚴格執法全民守法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追根溯源—why把握當下—how明確目標—what展望未來—how核心前提關鍵防線基礎目標主體基礎黨的二十大關于“依法治國”的論述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我們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時政熱點】法治國家目標法治政府主體法治社會基礎一體推進共同建設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2025屆高三政治一輪復習必修3 政治與法治第八課 法治中國建設【課程標準解讀】高考評價體系與課標要求 必備知識 考什么 1.理解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內涵。 2.理解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意義。 3.明確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措施和要求。 4.良法方能善治;建設法治政府不是減少政府職能。 1個基本觀點:堅持憲法法律至上。1個統一: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3個內涵: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內涵。3個意義: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意義。3個要求: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措施要求。怎么考 分別以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的情境,考查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的基本內涵、意義和要求,或綜合法治中國建設的素材進行綜合考查(注意多主體復雜情境命題),培育考生法治意識。【知識結構】法治中國建設法治國家的內涵建設法治國家內涵:依法治國/依憲治國/依法執政/依憲執政特征:堅持憲法法律至上/堅持良法之治/尊重和保障公民權利/規范國家權力的運行措施:推進憲法實施/建立完備法律體系/完善法律實施機制意義:對微觀+對宏觀法治國家(目標)法治政府(主體)法治社會(基礎)法治政府的內涵建設法治政府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 智能高效、廉潔誠信、人民滿意措施:國家層面+政府層面具體要求:執行+制度+決策+監督意義:對政府+對政民關系法治社會的內涵建設法治社會內涵:法律得到普遍公認和遵從/社會治理依法開展/公共生活和諧有序特征:法治意識/法律實施/實施效果措施: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建設法律服務體系/健全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意義:維護社會秩序/實現社會和諧內涵高考考情2023全國卷132022天津卷32023湖南卷6.72023山東5.162023湖北卷82022海南卷102023浙江8.162022遼寧卷10.182022北京卷182023全國卷132019北京卷8【自主復習 查漏補缺】三位一體 內涵 ★特征 ★具體措施 ★意義法治 國家 (目標)法治 政府 (主體)法治 社會 (基礎)結合下表及課前互相提問情況,自行快速查漏補缺【議學探究】(2023·全國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近年來,深圳、保定、南京等城市興建憲法主題公園,以多種景觀形式和憲法實踐活動精彩呈“憲”。2022年12月9日對外開放的南京憲法公園,憲法主題雕塑、宣誓廣場、憲法宣傳教育展,亮點紛呈。其中,作為“憲之核”的憲法宣誓廣場,于組合浮雕中凸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主旨。在江蘇省暨南京市第五個“憲法宣傳周”主題活動期間,律師向市民提供法律咨詢服務;40名新入職的檢察官、法官、行政執法人員,在市民的注視下進行憲法宣誓:“我宣誓,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結合材料并運用《政治與法治》相關知識,闡述憲法主題公園的精彩呈“憲”對于堅持依憲治國、建設法治社會的作用。(12分)議題:堅持依憲治國 建設法治社會活動要求:(時間為2分鐘)1.結合答題情況,小組討論出最佳答案2.小組派代表回答3.有不同看法的同學進行補充合作探究【示范引領 反思矯正】①……彰顯了憲法的國家根本大法的地位,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堅持依法治國首先堅持依憲治國。(維護憲法的尊嚴,捍衛憲法的權威)(3分)②……有利于提高民眾的憲法意識,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推動全社會弘揚法治精神,形成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3分)③……有助于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保證人民群眾在遇到法律問題時獲得有效的法律幫助。(保障公民權利)(3分)④……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開展憲法宣誓活動,有利于增強公職人員的憲法觀念,樹立憲法權威,堅持依憲治國,有助于提高社會法治化水平。(促進公務人員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提高社會法治化水平,/公正司法,嚴格執法,維護公平正義和人民合法權益)(3分)【考點精講】考點1 法治國家法治國家內涵措施意義含義特征①實行依法治國、依憲治國、依法執政、依憲執政的國家。②意味著國家權力依法行使,國家各項工作依法開展。③意味著法治成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①堅持憲法法律至上——法治的根本原則內涵:憲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內容,即憲法法律是社會治理的最高準則,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權。②堅持良法之治——法治的前提和基礎標準:a.良法應內容合理,符合社會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會公平正義的理念(合理性)b.良法應體系完備、規范系統、類別齊全、協調統一。(完備性)要求: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③尊重和保障公民權利——法治的精髓所在公民權利的具體內容:人身權、財產權、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等。原因:保護公民的各項權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要求:公民的權利和尊嚴應得到法律的確認,并通過執法和司法加以保障。④規范國家權力的運行——對國家權力的制約措施:通過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監督權等,國家的各項權力都必須在法律之下運行【考點精講】考點1 法治國家通過建設法治國家,能夠有效規范權力運行,保障公民合法權益;能夠推動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實現長治久安。法治國家內涵措施含義特征推進憲 法實施 原因 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要求 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落實憲法解釋程序機制,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依法撤銷和糾正違憲違法的規范性文件建立完備的法律體系 原因 完備的法律體系是法治國家的制度前提要求 在憲法之下,要不斷建立和完善各項法律制度,形成一個部門齊全、層次分明、結構協調、體例科學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實現國家治理的有法可依。完善法律實施機制 原因 已經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實施要求 政府部門依法履行法定職責,為社會提供優良的公共服務;社會公眾自覺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司法機關嚴格公正司法,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定分止爭,懲罰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總要求 既需要有完備的法律體系,更需要法律的嚴格實施。意義(2022·天津高考)新業態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一系列法律問題。2021年8月印發的《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提出,及時跟進研究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相關法律制度,抓緊補齊短板,保障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這體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 )A.堅持文明規范執法B.完善法律實施機制C.堅持法治和德治相結合D.建立完備的法律體系D【真題演練 直擊高考】【考點精講】考點3 法治社會法律得到公認和普遍遵從(法治意識)社會治理依法開展(法律實施)公共生活和諧有序的社會(實施效果)法治社會內涵措施意義含義特征信法 全社會對法治普遍信仰,實施法治成為全社會的一致追求。在法治社會中,人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全體公民、社會組織對于法律發自內心地認可和接受,普遍認可法律是社會生活中所有人都應遵守的基本規范守法 憲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實施和普遍遵守,社會各個領域依法運行。無論是在私人生活領域,還是在公共生活領域,法律的要求得到普遍遵守,權利得以實現,義務得到履行,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用法 社會糾紛依法得到解決,公平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在糾紛發生后,人們普遍依據法律主張自己的權利,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方式有效處理糾紛、化解矛盾選擇性必修2第四單元《社會爭議解決》法治意識法律實施實施效果遞進法治社會是構筑法治國家的基礎(新教材)【考點精講】考點3 法治社會①建設法治社會,能夠更好地形成全社會學法信法用法的氛圍,增進社會共識,維護社會秩序;②能夠更好地協調各方利益關系,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實現社會和諧。措施★ ★具體要求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 在全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法治觀念,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 ①深化基層組織和部門、行業依法治理,支持各類社會主體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多層面)②發揮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范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靠什么)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 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擴大援助范圍,健全司法救助體系,保證人民群眾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利受到侵害時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健全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 ①強化法律在維護群眾權益、化解社會矛盾中的權威地位,引導和支持人們理性表達訴求、依法維護權益。②完善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訴訟等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的多元糾紛解決機制法治社會內涵措施意義含義特征【知識遷移】和解 當事人……自行協商,在尊重雙方利益的基礎上,就爭議事項達成一致,從而解決糾紛。調解 指在第三人的主持下,通過說服教育等方法來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糾紛。調解有兩種方式:一是向糾紛當事人所在地或者糾紛發生地的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二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當事人的糾紛進行調解。調解所形成的調解協議書不具有法律強制力。仲裁 指當事人在糾紛發生前或發生后達成協議,自愿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進行裁決并解決糾紛的方式。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履行。訴訟 指糾紛發生后,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對糾紛依法予以處理。(最常見方式,最后途徑)生效的判決書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履行。糾紛的多元解決方式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應堅持公益性、普惠性原則,讓法律服務像醫療、教育、交通服務一樣,成為一種普遍提供、均等享受的社會公共產品,使法律服務就在身邊。建設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有利于( )①健全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②提高社會治理的法治化水平③使法律得到每個人的公認和遵從④強化以德治國,淡化法治手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典題精練】××【議學探究】議題:加快法治政府建設 推動政府治理現代化2月26日至28日二十屆二中全會通過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深化政府機構改革是其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必須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以加強黨集中統一領導為統領,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導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適應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適應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加強科學技術、金融監管、數據管理、鄉村振興、知識產權、老齡工作等重點領域的機構職責優化和調整,轉變政府職能,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障。【考點精講】考點2 法治政府法治政府內涵措施意義執行方面07人民滿意0102執法嚴明0304公平公正0506職權方面效率公信力權責法定職能科學智能高效廉潔誠信①政府部門之間、上下級政府之間關系的配置必須科學合理。②履行好基本職能: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環境保護。不越位:不該管的不管—明確權力邊界,法無授權不可為不缺位:該管的管好—法定職責必須為不錯位:不要亂管——不要亂作為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從事執法活動政務公開,將公平正義作為政務誠信的基本準則。(增強兩力;保障四權)優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不斷提高政務服務效能①清廉②誠實守信③建立責任追究制度。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幸福(2023浙江1月)法治政府是公開公正的政府,公開公正是指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 )×【考點精講】基本職能 內 容宏觀調控 政府運用各種手段,如財政、貨幣政策,對經濟運行狀態和經濟關系進行干預和調整,以保證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市場監管 界定和保護各類產權,規范市場準入,建立健全社會征信體系,對企業安全生產產品質量,產品定價等進行嚴格監管,打擊制假售假等違法犯罪行為等等社會管理 通過制定社會政策和法規,依法管理和規范社會組織、社會事務,化解社會矛盾,調節收入分配,維護社會公正、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公共服務 政府對社會福利機構、教育機構、公共衛生機構、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等社會公共服務機構的建設和管理,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環境保護 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注意1:政府不能包辦一切,不是“全能政府”。我國政府積極推進行政體制改革,深化簡政放權,以建設職能科學的政府。(“放管服”改革: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注意2:政府職能≠國家職能。在國家職能中,有些職能是政府沒有或者無法履行的。注意3:轉變政府職能:是指政府職能變得比以前更合理、更科學,更適合社會發展需要,不能說弱化政府職能。政府的5個基本職能記憶口訣:“宏市社公環”【考點精講】考點2 法治政府法治政府內涵措施意義基本原則具體要求①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讓政府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履行職責,確保行政權在法治框架內運行。②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①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制度建設)。②審慎行使權力,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決策方面)。③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執行方面)。④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執行方面)。⑤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員的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執行方面)。⑥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監督方面)。①對政府: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權力,積極履行職責,提高行政服務水平,實現善政②對政民關系:更好地促進政府和公民、社會組織的溝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關系。③對公民(保障權利)④對國家(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真題演練 直擊高考】(2023山東卷)某校一個學習小組圍繞“政務信息公開和個人信息保護”開展探究活動,收集到以下資料。某地保障房主管部門擬公示信息申請人員個人信息:姓名、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戶籍所在地、家庭人口情況、家庭人均居住建筑面積、家庭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申請住房門牌號。申請結果信息:申請人員的搖號結果、配租結果。相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年4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1號修訂)第十九條:“對涉及公眾利益調整、需要公眾廣泛知曉或者需要公眾參與決策的政府信息,行政機關應當主動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第五十一條:“個人信息處理者應當……采取下列措施確保個人信息處理活動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并防止……個人信息泄露、篡改、丟失……(三)采取相應的加密、去標識化等安全技術措施。”結合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法律與生活知識,就如何處理好政務信息公開和個人信息保護的關系說明你的觀點,并闡明理由。(9 分)【示范引領 反思矯正】①就如何處理好政務信息公開和個人信息保護的關系說明你的觀點 3分堅持政務公開同時,也要保護公民個人信息 (1分)應對涉及公民個人隱私的個人信息去標識化處理。(1分)/實現社會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平衡。 (1分)②就應該實施政務信息公開闡明理由 4分A.政務信息公開是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法治政府的內涵、依法行政)B.有利于加強對政府權力的制約和監督。C.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打造陽光政府,增強公信力和執行力)D.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權。 E.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監督權。說明:就是對政府和公民。回答一條2分,兩條3分,三條4分,最多不超過4分。③就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闡明理由 2分A.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是政府貫徹全面依法治國要求的體現。B.有利于推進法律的實施(可替換: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規,或上位法高于下位法)C.有利于保護公民的隱私權。 (共3點,每個得分點1分,共2分)參考答案及評分細則9分【考點精講】關于政府行為措施的命題1、常見設問角度:政府如何履行職能、如何約束權力、怎樣提升治理能力、如何打造法治政府、如何運用法治思維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啟示、為政府提出建議等。2、必背答題術語:①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②建立職能科學的政府、權責法定的政府、執法嚴明的政府、公開公正的政府、智能高效的政府、廉潔誠信的政府、人民滿意的政府。③堅持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求真務實。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創新管理方式,建設服務型政府。④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履行好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環境保護等基本職能,提高行政能力和服務水平。⑤提高法治思維,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⑥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健全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體系,全面推進政務公開,自覺接人民監督。⑦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員的法治思維審慎行使權力,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課堂小結】法治中國建設法治國家的內涵建設法治國家內涵:依法治國/依憲治國/依法執政/依憲執政特征:堅持憲法法律至上/堅持良法之治/尊重和保障公民權利/規范國家權力的運行措施:推進憲法實施/建立完備法律體系/完善法律實施機制意義:對微觀+對宏觀法治國家(目標)法治政府(主體)法治社會(基礎)法治政府的內涵建設法治政府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 智能高效、廉潔誠信、人民滿意措施:國家層面+政府層面具體要求:執行+制度+決策+監督意義:對政府+對政民關系法治社會的內涵建設法治社會內涵:法律得到普遍公認和遵從/社會治理依法開展/公共生活和諧有序特征:法治意識/法律實施/實施效果措施: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建設法律服務體系/健全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意義:維護社會秩序/實現社會和諧內涵【知識總結】三位一體 內涵 ★特征 ★具體措施 ★意義法治 國家 (目標) 實行依法治國/執政、依憲治國/執政的國家。 在現代社會:國家權力依法行使,各項工作依法開展。法治 政府 (主體) 職能、權責、執法、公開公正、智能高效、廉潔誠信、人民滿意的政府(同右→)法治 社會 (基礎) 指法律得到公認和普遍遵從、社會治理依法開展、公共生活和諧有序的社會。結合下表及課堂內容,整理本課重點及錯題①法治意識方面:普遍信仰、一致追求(信);②法治實施方面:有效實施和普遍遵守、依法運行(守);③法治實施效果:公平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用)。①堅持憲法法律至上;②堅持良法之治;③尊重和保障公民權利;④規范國家權力的運行。①職能科學②權責法定③執法嚴明④ 公開公正⑤智能高效⑥廉潔誠信⑦人民滿意總要求:完備的法律體系,法律的嚴格實施。具體:①推進憲法實施(解釋、合憲性審查等) ;②建立完備的法律體系;③完善法律實施機制。①工作納入法治軌道,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履職,權力在法治框架內運行。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①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推動樹立法治意識。②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③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④健全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①形成氛圍,增進共識;②維護秩序,協調利益;③化解矛盾,實現和諧。①規范權力運行,保障公民合法權益;②推動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實現長治久安①…行使權力,履行職責,服務水平,善政;②促進……溝通,互信互助。③公民權利④雙治現代化增強及時回顧意識 提高復習鞏固效率課后:1.完成課后鞏固訓練2.回扣基礎知識,查漏補缺下節課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