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一思想政治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 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寫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23小題,每小題 3分,共 69分。在以下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1.2024年 8月 16日,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甘草嶺遺址的最新考古發現。甘草嶺遺址主體遺存距今約 4600—4300年,隨葬品中的陶鼎、長身石鏟(石圭)、玉石鉞等明顯反映出與粵北石峽文化存在密切聯系。下列關于該時期的生產力狀況說法正確的是( )①原始畜牧業和農業已經開始出現 ②人們共同勞動,平均分配勞動產品③人們已從食物的采集者變為生產者 ④人們通過氏族議事會管理集體事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詩經《伐檀》中寫道:“不稼不積,胡取禾三百鏖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貊兮?”此詩充滿了奴隸對奴隸主不勞而獲的諷刺和對社會現實不公的斥責。然而,恩格斯說:“沒有奴隸制;就沒有希臘國家,就沒有古希臘的藝術和科學;沒有奴隸制,就沒有古羅馬帝國?!辈牧细嬖V我們( )①奴隸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勞動,奴隸主通過收取地租剝削奴隸②奴隸社會存在著嚴重的剝削和壓迫,是人類社會歷史的倒退③奴隸社會的產生符合社會發展客觀規律,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④奴隸社會使人類擺脫蒙昧野蠻的狀態,邁入了文明時代的門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白居易在《杜陵叟》中寫道:杜陵叟,杜陵居,歲種薄田一頃余。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征求考課。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何如?下列與題中詩句能夠反映同樣的社會現實的詩句有( )A.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B.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C.畫圖恰似歸家夢,千里河山寸許長 D.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4.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是空想社會主義代表作之一。烏托邦本意是“沒有的地方”,中文翻譯“烏”是沒有,“托”是寄托,“邦”是國家,“烏托邦”三個字合起來的意思為“空想的國家”。空想社會主義終歸是空想,根本原因是空想社會主義者( )A.沒有找到消滅資本主義社會和建立新社會的強大力量B.設想的生產關系與當時的生產力發展狀況不匹配C.反對階級調和,主張階級斗爭D.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但缺乏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訴求5.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法、英、德等國無產階級開展了獨立的政治運動。其中 1831年和 1834年,法國里昂工人反對資本主義剝削壓迫的兩次武裝起義,被稱為里昂工人起義;1836年到 1848年,英國工人發起了爭取實現《人民憲章》的運動,這場運動被稱為憲章運動;1844年 6月,普魯士王國所屬西里西亞紡織工人發動的以提高工資為目標的起義,史稱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這三大工人運動說明( )①經濟斗爭是無產階級政治斗爭的最高形式②科學社會主義運動在西方率先開展③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④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日益尖銳并不可調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4年 6月 29日,第三屆 21世紀馬克思主義高峰論壇在南開大學舉行。本次論壇主題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與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本次論壇還設有 4場平行論壇,與會學者分別從“兩個結合 9與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唯物史觀與建設中華民族代文明”等角度展開深入研討。論壇主題及研討問題表明( )①馬克思主義是開放的理論,與時俱進探索時代發展提出的新課題②馬克思主義科學揭示了資本主義的特殊規律和人類社會的一般規律③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我們要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④中國共產黨推動理論創新,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世紀初,中國人民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道路屢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下列關于馬克思列寧主義傳入中國的過程及其影響,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①“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②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③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開始接受和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④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成立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8.據不完全統計,從 1921年中國共產黨創建至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 28年的時間里,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英勇犧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達 370多萬人。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我們黨嘗盡了艱難困苦,轟轟烈烈,英勇奮斗。從古以來,中國沒有一個集團,像共產黨一樣,不惜犧牲一切,犧牲多少人,干這樣的大事?!睆闹形覀兛梢愿形虻剑?)①黨的誕生使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有了可信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②黨從誕生起就始終堅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③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④黨領導人民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4年 10月 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迎來第 75個生日。75年滄桑巨變,中國由一窮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已踏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新中國的成立( )①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②標志著我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③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④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1952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的時候,毛澤東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描述“現在我們能夠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睂Υ讼嚓P理解正確的是( )①反映了過渡時期我國落后的生產狀況②中國需要進行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③國家正在加快向社會主義轉變④反映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下面是 1953年 12月發表在《解放日報》上的漫畫《小農經濟好比“看鴨船”,一碰就翻》。該漫畫反映了( )①我國對生產力進行調整,開始社會主義改造②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有其歷史必然性③小農經濟難以適應當時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新形勢④社會主義國營經濟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4年 8月 22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座談會,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 12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指出,鄧小平同志帶領黨和人民實現了偉大歷史轉折,堅定捍衛了光輝的社會主義旗幟,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由之路②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最高奮斗目標③建國 75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偉大成就④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某同學經過學習,對改革開放的不同階段作出了簡短概括。下列對改革開放的發展歷程排序正確的是( )①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 ②就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部署③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得以推行⑤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②-③-⑤C.③-④-⑤-①-② D.④-①-③-②-⑤14.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揭開了我國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序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引領我們進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代;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了戰略部署,繪就了氣勢恢宏而又清晰具體的改革畫卷。由此可見( )①改革是實現中國夢的“路線圖”和“方法論”②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③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④改革開放是黨全部理論和實踐創新的主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習近平指出:“我們要建設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歷史沒有終結,也不可能被終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是好,要看事實,要看中國人民的判斷,而不是看那些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的主觀臆斷?!毕铝羞x項能夠有力支撐這一講話的是( )①黨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②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把改革開放作為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③我國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積極破除體制機制弊端、擴大開放格局④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黨帶領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新中國成立 75年來,不但沒有發生過經濟危機,經濟增速還明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改革開放以來,GDP年均增長 9.5%,對外貿易額年均增長 14.5%,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 30%……“放眼全球世界,風景這邊獨好”。中國“風景獨好”,是因為( )①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在實踐中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既符合中國國情又適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唯一正確道路③建立了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④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旗幟,始終堅定“四個自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習近平總書記準確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和經濟發展趨勢,創造性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重大論斷、闡明其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實踐路徑和科學方法論,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質生產力、為什么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怎樣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這一重大論斷( )①是回答時代之問、契合實踐所需的理論創新②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發展作出了原創性貢獻③是系統完整、邏輯嚴密、相互貫通的思想理論體系④創新了生產力的構成要素,豐富了生產力的時代內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轉化( )①說明我國已經大踏步跨越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②體現了更好滿足人民需要已成為黨的工作中心③根本上是因為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顯著提高④要求黨和國家必須重視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從“奇跡號”巨輪模型揚起的風帆上追尋新時代中國的騰飛軌跡;中國天眼、北斗衛星、神舟飛船,在科技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脫貧攻堅讓無數的貧困村發生巨大變化;透過“何以中國”線上展覽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這啟示我們( )①要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新局于偉大的社會革命②要牢牢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最大實際,把握歷史發展規律③緊緊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把握世界發展大勢,維護人類共同利益④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建立經常性和集中性相結合的紀律教育機制”。全黨正在深入開展的黨紀學習教育,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重要舉措。黨中央要求,要持續鞏固黨紀學習教育成果,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切實將黨紀黨規深烙入腦、銘刻在心、力踐于行。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是基于( )①中國共產黨是全國人民的主心骨,是實現中國夢的主體②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③黨只有自身始終過硬,才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④加強黨的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和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創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明確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樣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這些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 )①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線圖”和“方法論”②植根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③找到了中國共產黨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④既堅持了老祖宗,又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了原創性貢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讀史使人明智,讀黨史、新中國史能進一步增強對黨的初心使命的認識,提高政治覺悟,而重要的歷史節點是讀史通心的關鍵。以下選項符合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階段重大歷史節點正確解讀的是( )①a:實現了我國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②b:基本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③c: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④d:在黨的全面領導下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3.2024年 7月 27日至 8月 12日,在歷時 16日的第 33屆奧運會中,我國運動健兒頑強,拼搏,奮勇爭先,取得了金牌總數第一名的好成績。從九十多年前劉長春只身一人出征,到近年來的碩果滿滿。征戰奧運賽場的歷程,是我國人民百年踐行體育強國夢想的歷程,也是不斷追求實現中國夢的縮影。百年的逐夢征程進一步證明了①中國夢是人民的夢,必須依靠體育強國實現②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偉大夢想之中③中國夢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夢,也是世界各國人民共同的夢④中國人民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4個小問,共 31分。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材料一動畫電影《瘋狂的原始人》講述了原始人咕嚕一家六口在老爸瓜哥的庇護下生活,每天搶奪鴕鳥蛋為食,躲避野獸的追擊,每晚聽老爸敘述同一個故事,在山洞里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大女兒小伊是一個和老爸性格截然相反的、充滿好奇心的女孩,她不滿足一輩子留在這個小山洞里,一心想要追逐山洞外面的新奇世界。這部電影引發了很多人的追捧,也引發了很多人的思考。材料二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面臨新形勢。從國內看,我國經濟運行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困難和挑戰,鞏固經濟恢復基礎任務繁重;從國際看,外部環境趨于復雜嚴峻和不確定,世界經濟增長整體放緩,復蘇陷入停滯,國際金融市場錯綜復雜。為有效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必須加快推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突破、落地見效,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堅定不移將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進一步激發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要讓改革發展的最終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最廣大人民群眾,各項政策舉措要有利于黨的興旺發達和國家的長治久安,經得起歷史的檢驗。(1)請結合材料一,說明原始社會生產關系的特點及其根本原因。(8分)(2)結合材料二,運用“偉大的改革開放”的相關知識,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為什么要將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9分)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2024年 3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李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過去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到 126萬億元,增長 5.2%,增速居世界前列。城鎮新增就業 1244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 6.1%,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民生領域加大義務教育、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等財政補助力度。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科技創新實現新的突破。材料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轉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力量,在扎實奮斗中把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逐漸變成美好現實。(1)結合材料一,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的有關知識,分析近五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重大成就的原因。(10分)(2)結合材料二,談談新的歷史時期為了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我們中學生應該怎么做,請提出兩條建議。(4分)參考答案1.B2.D3.B4.B5.D6.B7.A8.A9.B10.A11.D12.B13.B14.D15.B16.B17.A18.D19.B20.C21.C22.C23.C24.(1)原始社會生產關系的特點及其根本原因為:特點:①生產資料集體所有;②人們在共同的生產勞動中結成平等互助的關系;③平均分配勞動產品。根本原因: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要將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的原因:①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只有全社會不斷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才能持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才能奏響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最強音。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③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實踐證明,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才能發展社會主義,才能發展馬克思主義。④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25.(1)結合材料一,說明近五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重大成就的原因:①堅持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發揮了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③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④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⑤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結合材料二,談談新的歷史時期為了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我們中學生應該怎么做: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為將來投身現代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②積極關注國家大事和社會熱點問題,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