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宜昌市協作體高二期中考試地理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人教版必修第一、二冊+選擇性必修1第一至二章。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城鎮化發展道路,與美、日相比,德國走的是中小城市發展模式的城鎮發展道路,居住在10萬人口以上較大城市的人口僅有2500萬,占總人口的30%左右。下圖為1870~2015年美、日、德三個國家城鎮化發展歷程圖。據此完成1~2題。1.關于德、美、日三國的表述正確的是()A.二戰后日本城鎮化的速度較快B.圖示時期德國城鎮化水平始終最高C.美國的城鎮化起步最早D.均未出現逆城鎮化現象2.德國中小城市城鎮化發展模式的特點是()A.城市服務功能更齊全 B.城市間距離相對較近C.城市服務范圍更廣 D.城鎮化問題較嚴重社區醫院是專門為社區居民提供公共衛生和疾病醫療的服務機構。通常,這些社區醫院多布局在城市居民小區附近,租用居民小區附屬的低層臨街樓房來經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城市居民小區的就醫難問題。如圖示意我國東北地區某城市一居民小區社區醫院位置。據此完成3~4題。3.城市社區醫院多布局在居民小區附近,其主要原因是這里()A.居民收入較高 B.醫療設施完善C.人口密度較大 D.交通通達度高4.在城市居民小區設立社區醫院,可以()①提高社區醫院的服務質量 ②降低小區居民的醫藥費用③縮短小區居民的就醫距離 ④緩解大醫院醫療服務壓力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022年1月8日,我國首條民營控股高鐵——杭紹臺鐵路(是連接杭州、紹興、臺州三地的專供旅客列車行駛的一條城際鐵路)正式開通,標志著中國鐵路投融資體制(指投融資活動的組織形式、投融資方法和管理方式的總稱)改革邁入新階段。如圖為杭紹臺鐵路示意圖。據此完成5~6題。5.影響杭紹臺鐵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城市分布 B.氣候條件 C.地形地勢 D.國家政策6.杭紹臺鐵路開通運營后可以()①縮短沿線城市的直線距離 ②提升沿線城市服務等級③帶動沿線城市產業發展 ④加快沿線城市人口流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北京時間2023年7月28日20時,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式順利在成都(30°N,103°E)東安湖體育場舉行。下圖為該屆賽事部分項目日程安排示意圖。據此完成7~9題。7.成都當地觀眾觀看比賽開幕式的地方時是()A.18:08 B.18:52 C.19:12 D.19:528.此次運動會賽事開幕式開始時,全球同處于28日的范圍約占全球的()A.1 B. C. D.9.此次運動會舉辦過程中()A.體操比賽期間當地日出時間早于射箭比賽B.籃球比賽期間晝夜變化幅度小于擊劍比賽C.田徑比賽期間晨線與赤道夾角逐漸增大D.柔道比賽期間太陽直射點緯度逐漸增大安徽省某地學生某日日出時刻在學校操場上進行立桿測影,測得的桿影朝向如下圖,此時該地吹東風。據此完成10~11題。10.該日最可能為()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11.3個小時內該桿影移動方向和長度變化情況為()A.逆時針變長 B.逆時針變短 C.順時針變短 D.順時針變長金剛石是由地球內部高溫、高壓條件下的巖漿噴出地表冷卻凝固后形成的一種礦物,大多形成于8000萬年前,整體呈透明狀,但在野外發現的金剛石多帶有黃色。金剛石原生礦僅產出于金伯利巖中,但在其他無金伯利巖分布區也有發現。據此完成12~13題。12.與金剛石巖石形成過程最為相似的是()A.大理巖 B.玄武巖 C.石灰巖 D.花崗巖13.在其他無金伯利巖分布區發現的金剛石主要來自()A.外力作用 B.巖漿活動 C.地殼運動 D.變質作用下圖為世界某地區板塊邊界及海陸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14~15題。14.圖中蘇門答臘島西南部地區的主要特征是()A.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B.頂部平坦,邊緣陡峻C.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D.錐形山體,溫泉廣布15.下列地表形態或海洋的成因與圖示板塊邊界運動形式相同的是()A.東非大裂谷 B.紅海 C.大西洋海嶺 D.臺灣山脈二、非選擇題:共55分。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分)南美洲氣候類型多樣,形成了豐富的自然景觀,下圖示意南美洲氣候類型分布(圖中區塊表示不同氣候類型)及部分地區自然景觀。(1)指出①地主要植被類型,并描述該植被類型具有的特征。(6分)(2)說明②地自然環境特點對植被生長產生影響的表現。(8分)(3)簡述我國內蒙古草原景觀與圖中③地景觀的差異。(6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7分)漣源凹陷位于湖南中部,發育有眾多區域性褶皺地貌,泥頁巖是含煤碎屑巖的重要組成部分,漣源凹陷泥頁巖在向斜區埋深厚度大,而在背斜區埋深很淺甚至被剝蝕。下圖為漣源凹陷地質示意圖。(1)說出形成漣源凹陷的主要內力作用,并簡述該凹陷的形成過程。(5分)(2)判斷從甲地至乙地之間依次經過的地質構造,并說明判斷依據。(6分)(3)分析漣源凹陷背斜區泥頁巖埋深很淺甚至被剝蝕的原因。(6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8分)云貴高原位于我國西南部,受青藏高原隆升差異的影響,整體地勢呈西高東低的格局。清水江位于云貴高原東部,總體自西向東流,其上游河流下切速度大于下游,部分河段不斷發生推移。下圖為清水江下游某地河段剖面示意圖,階地沉積物多由基巖產生,T1階地形成晚于T2階地,施洞鎮分布在寬廣的T1階地上。(1)分析清水江上游河流下切速度較下游快的原因。(6分)(2)說明圖中施洞鎮所在的T1階地只有礫石層分布的成因。(6分)(3)未來圖示河岸線將不斷向北推移,試簡析其原因。(6分)宜昌市協作體高二期中考試·地理參考答案、提示及評分細則1.A2.B3.C4.D5.A6.D7.B8.A9.C10.B11.C12.B13.A14.D15.D16.(1)植被類型:熱帶雨林。(2分)特征:植物全年旺盛生長,森林呈深綠色;垂直結構復雜,多藤本及附生植物;常見莖花、板根現象等。(每條2分,答對2條得4分,共4分)(2)降水少,氣候干旱,植被多發育有儲水結構;地表水缺乏,地下水埋深較深,植被根系較深且發達;氣溫高,為減少蒸發量,植被葉片多縮小為針狀;地表土壤肥力低且多大風天氣,植被多矮小等。(每條2分,共8分)(3)我國內蒙古地區的草原為溫帶草原,植被高度較③地熱帶草原的低;內蒙古地區溫帶草原灌木植被分布較少,③地熱帶草原散生著喬木和灌木。(每條3分,共6分)17.(1)內力作用:地殼運動。(2分)形成過程:在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壓力下,區域巖層發生塑性變形,形成褶皺,而后巖層發生斷裂,漣源位于斷裂凹陷下降一側,最終形成低地,即漣源凹陷。(合理即可,3分)(2)地質構造:向斜—背斜—向斜。(3分)判斷依據:向斜區泥頁巖埋深大,埋深最大區域為向斜槽部,由甲至乙中部泥頁巖埋深先增大后減小,為向斜構造;中部出現埋深最小值,故為背斜構造;由中部至乙方向,埋深先增大后減小,是向斜構造。(合理即可,3分)(3)背斜地勢由頂部向兩側傾斜,泥頁巖組成物質易流失;背斜因受張力產生裂隙,表層巖層易被侵蝕,導致泥頁巖易出露被剝蝕。(每條3分,共6分)18.(1)上游地勢起伏較下游大,河流向下侵蝕顯著;上游地殼抬升速度大于下游,河流落差大,下切侵蝕強;上游受地殼運動影響劇烈,地表巖石疏松、破碎,易被河流侵蝕等。(每條2分,共6分)(2)形成時間晚,受流水等外力作用磨蝕小,顆粒物粒徑較大,以礫石層為主;人類活動影響大,表層砂粒沉積物損失殆盡;坡面徑流易將粒徑小的砂粒沖走,只有礫石層出露等。(每條2分,共6分)(3)南部階地為河流凸岸,北部階地為河流凹岸,河流不斷向北部侵蝕,導致北岸基巖消失,故河岸線不斷向北推移。(合理即可,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