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考試結束前浙江省金磚聯盟 2024 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聯考高二年級地理學科 試題考生須知:1.本卷共 8 頁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 90 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數字。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選擇題部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2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50 分)2024年 9月,強臺風“摩羯”襲擊海南,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如圖為該臺風在某時刻的衛星云圖。完成 1、2小題。1.該時刻香港的風向是( )A.東南風 B.西北風 C.東北風 D.西南風2.此次臺風監測主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GIS B.RS C.GPS D.VR如圖為世界某區域板塊分布示意圖。完成 3、4小題。3.圖中Ⅰ、Ⅱ、Ⅲ三大板塊對應正確的是( )A.美洲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 B.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非洲板塊C.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 D.非洲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4.圖中①處附近板塊邊界類型及其水域面積變化趨勢為( )A.消亡邊界;變大 B.消亡邊界;變小 C.生長邊界;變小 D.生長邊界;變大讀某季節部分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示意圖(如圖)。完成 5、6小題。5.該季節( )A.澳大利亞北部盛行東南風 B.是南極科考的最佳時節C.地球的公轉速度最快 D.巴西高原上草木蔥綠6.與圖中氣壓帶風帶有關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雨林氣候 B.亞熱帶季風氣候 C.地中海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以學校為起點,組織了一次地質考察,記錄了學校東南方向地表巖石類型分布情況,查找資料后發現該地僅有一次巖漿活動。完成 7、8小題。行走方向 學校 東南方向巖石 石灰巖 頁巖 砂巖 礫巖 砂巖 花崗巖 頁巖 石灰巖巖層代碼 ① ② ③ ④ ③ ⑤ ② ①7.已知①~④巖層是按照①②③④由老到新形成,則該校附近④巖層所在位置最可能是( )A.向斜 B.背斜 C.地塹 D.地壘8.⑤巖層兩側可能會存在少量的( )A.片麻巖 大理巖 B.石英巖 板巖 C.片麻巖 板巖 D.石英巖 玄武巖如圖為 2024年 6月 28日 00:18(北京時間)我國某天文愛好者在國內某地朝東低空拍攝到的“土星伴月”天文觀測照片。完成 9、10小題。9.此時農歷處于( )A.初一 B.初八 C.十五 D.廿三10.此時,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①月球正在升起 ②月球正在落下 ③地球正向遠日點靠近 ④地球正向近日點靠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下列景觀成因相同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下表中所列的是 6月 22日的甲、乙、丙、丁四地白晝時間。完成第 12小題。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白晝時間 5小時 35分 9小時 10分 11小時 35分 13小時 57分12.四地按緯度從高到低順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丁丙乙甲 D.甲乙丁丙西班牙南部某地有甲乙兩處沙質海岸,R河從甲海岸注入地中海,兩海岸附近的浪高及沙灘沉積物顆粒差異較大,如圖示意該地甲乙兩處海岸。完成第 13、14小題。13.下列關于甲乙海岸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甲海岸的陸地輪廓更為封閉 B.甲海岸與盛行風向接近垂直C.乙海岸附近的波浪能更豐富 D.乙海岸附近的海水鹽度更低14.據圖推測甲、乙兩處海岸沉積物顆粒大小及成因,組合最合理的是( )A.甲>乙,甲處海水侵蝕作用強 B.甲>乙,甲處風力侵蝕作用弱C.甲<乙,乙處海水堆積作用強 D.甲<乙,乙處流水堆積作用弱已知 a、b、c、d四地分屬四種不同氣候類型,如圖為四地氣候數據統計圖。完成 15、16小題。15.關于圖中四地氣候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a地氣候 1月平均氣溫高于 0C,夏季少雨B.b地氣候 1月降水量大于 100mm,夏季少雨C.c地氣候年均溫高于 20°C,全年少雨D.d地氣候氣溫年較差小,全年溫和濕潤16.關于圖中四地位置及氣候的成因,正確的是( )A.a和 c兩地氣候受單一氣壓帶風帶控制形成B.b和 c兩地位于北半球大陸西岸C.b和 d兩地氣候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D.c和 d兩地位于中緯度地區有研究發現秦皇島和渤海之間存在明顯的海陸風日變化,已知秦皇島位于渤海西北岸,如圖展示的是2018-2020年 6月兩個不同時刻秦皇島的風向頻率玫瑰圖。完成 17、18小題。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時刻為 11時,以偏北風為主 B.b時刻為 11時,以偏南風為主C.a時刻為 23時,以偏南風為主 D.b時刻為 23時,以偏北風為主18.與冬季相比,推測夏季該地區海風持續時間( )A.不確定 B.較短 C.相同 D.較長光伏面板的最佳傾斜角度與正午太陽位置緊密相關,山東某農光互補發電項目(35.9°N,116°E)采用平單軸自動跟蹤支架,與傳統固定式支架相比,發電系統效率提升 10%以上。跟蹤式光伏支架能自動追蹤每日正午太陽光線,使光伏面板與正午太陽光線保持垂直。下圖是呈南北方向調整下的單軸式太陽能光伏支架的示意圖。完成 19、20小題。19.該項目光伏面板一年內調整旋轉的最大幅度為( )A.12.4° B.23.5° C.47° D.59.4°20.該項目光伏面板發電效率最高時,全球處于新的一天占比約為( )A.1/3 B.1/2 C.2/3 D.3/4我國沿海某區域某時段經歷了一次大范圍的濃霧天氣,如圖示意該區域 0時(霧過程初期)近地面主要氣象要素的分布。據此完成 21~23題。21.與圖中天氣系統有關的天氣現象是( )A.梅雨 B.寒潮 C.伏旱 D.臺風22.長江南岸此時鋒前增溫明顯的原因是( )A.暖空氣受阻堆積 B.天氣晴朗光照強 C.下墊面水體面積大 D.海洋暖濕氣流增溫23.形成此次濃霧天氣的原因不包括( )A.偏東風風速較小 B.地表溫度高對流強 C.暖濕空氣水汽足 D.鋒面逆溫的存在2024年 9月 23日我國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在校嘗試使用桿影法完成正午太陽高度角的測量,下表展示的是該小組測定的數據。完成 24、25小題。測量時間(北京時間) 桿長 cm 桿影長度 cm11:45 30.4011:48 30.3511:51 30.3011:54 30.2111:57 60 30.8012:00 31.0012:03 31.3012:06 31.4012:09 31.5024.記錄表中 12:00的測量時刻,桿影朝向為( )A.東南方向 B.正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東北方向25.該學校的地理位置更靠近( )A.北京 B.成都 C.青島 D.上海非選擇題部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 小題,共 50 分)26.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新西蘭位于太平洋西南部,西隔塔斯曼海與澳大利亞相望,由南北兩島組成,地形格局受板塊邊界影響大,以山地為主,山地冰川廣布。如圖示意新西蘭南北兩島的地理位置和范圍。材料二:新西蘭首都惠靈頓位于北島的西南端,城市依山而建,向西與南島隔海相望,一年大部分時間風力強勁,是世界上平均風速最大的城市,素有“風城”之稱。(1)新西蘭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帶,附近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走向的板塊___________________(消亡/生長)邊界。(3分)(2)新西蘭氣候類型以___________________氣候為主,南阿爾卑斯山的降水量東坡_____________(多于/少于)西坡。(2分)(3)從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惠靈頓風力強勁的原因。(3分)(4)新西蘭南島西南部海岸線非常曲折,請從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27.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以下問題材料一:天坑是由于地質原因形成的特大型漏斗狀結構、口徑和深度都不小于 100米或者容積超過 100萬立方米的喀斯特地貌。它必須具備地質—地貌—水文為一體特定的、系統的條件與環境。材料二:廣西是我國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區域之一,省內喀斯特地貌分布區約占總面積的 37.8%,由于擁有豐富的地下河系統,因此孕育著許多天坑資源,被譽為“世界天坑地貌博物館”。材料三:圖 11為廣西地形圖;圖 12為天坑形成過程示意圖。圖 11圖 12(1)描述廣西省地形特征。(5分)(2)根據天坑形成過程示意圖,試從水循環的角度描述天坑的形成過程。(5分)(3)廣西省泥石流災害多發,分析其多發的自然原因,并說出防御泥石流對山區公路產生危害的主要工程措施。(6分)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拉薩河下游流域的河谷地區常年以西風和西南風為主,風沙化較為嚴重,且主要為就地起沙。材料二:圖 13為拉薩河流域圖,圖 14為流域氣候統計圖。圖 13 圖 14(1)描述圖示地區沙丘分布特征。(3分)(2)結合材料推測,一年內該流域風沙活動較顯著的月份(范圍)為___________________,并分析沙丘成因。(5分)(3)拉薩城市空間形態呈___________________狀,從地形角度分析其形成和發展的有利條件。(6分)(4)結合地形和大氣運動角度,分析拉薩夏季多夜雨的原因(6分)浙江省金磚聯盟 2024 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聯考高二年級地理學科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D B A C A B D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D B A A C B D C C題號 21 22 23 24 25答案 B A B D D26.(1)環太平洋(1分)東北-西南(西南-東北)(1分)消亡(1分)(2)溫帶海洋性氣候(1分)少于(1分)(3)地處西風帶,常年盛行強勁的偏西風(1分);沿海,海風摩擦力小,風速大(1分);靠近海峽,狹管效應強(1分)。(4)緯度高,地質史上受冰川侵蝕作用強,形成典型的冰川侵蝕地貌/峽灣(2分);盛行西風迎風坡降水量大,流水侵蝕作用強(2分);地處沿海迎風岸,風大浪高,海水侵蝕作用強(2分)。27.(1)以山地、丘陵(和盆地)為主(1分);山地、丘陵環繞,中南部有盆地分布(1分);地勢起伏大(1分);地勢西北高、東南低(1分);喀斯特地貌廣布(1分)。(2)降水、地表徑流和下滲(共 3分,各 1分),溶蝕/侵蝕裂隙(1分);地下徑流持續溶蝕/侵蝕擴大地下溶洞(1分),地表塌陷。(3)原因:巖層脆弱,塌陷多發,多松散碎屑物(1分);地形復雜,地勢起伏大,斜坡和溝谷眾多(1分);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容易誘發泥石流(1分)。措施:修筑攔水壩(1分);建設排流、導流設施(1分);構筑護坡工程(1分)等(此項 3分為滿分)。28.(1)分布不均(1分);主要集中在南部(1分);沿河谷分布(1分)(2)10/11月-次年 4月(1分)枯水期河流水位下降,河灘裸露,沙源物質豐富(1分);地表植被覆蓋率低,多大風(1分);河谷風力強勁,風力侵蝕、搬運起沙(1分);受山坡阻擋,風速下降,風力堆積形成沙丘(1分)(3)條帶狀(1分)地處河谷,海拔較低(1分),熱量充足(1分);水源豐富(1分);河谷附近流水沉積,土壤肥沃(1分)利于農業發展(1分)(4)拉薩位于河谷,夏季白天太陽輻射強烈,河谷內蒸發旺盛,水汽豐富(2分);夏季西南季風為拉薩帶來豐富水汽(2分);夜晚吹山風,(谷底盛行上升氣流)抬升河谷暖濕氣流,水汽易凝結形成降水(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