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啟用前酒泉市第二中學 2024-2025 學年第一學期期中學業水平評價 七年級 地理 試卷一、單選題(每題 2 分,共 50 分)“地載萬物,理蘊乾坤。”地表內外的自然和人文現象都可以成為地理學的研究對象。請完成下面小題。1. 下列問題中,不屬于地理問題的是 ( )A.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什么時候成立的 B. 美麗的桂林山水是什么時候形成的C. 昔日的海洋如今為什么變成了高聳的山峰 D. 宇宙到底有多大2. “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 ”這句諺語反映的是地理與 的關系 ( )A. 風土人情 B. 工業生產 C. 農業生產 D. 日常生活3. 以下圖例表示鐵路的是 ( )4. 地圖被稱為“地理學第二語言 ”,是學習地理必須掌握的工具,其三要素不包括 ( )A. 比例尺 B. 方向 C. 圖例和注記 D. 標題5.下面四幅地圖的圖幅面積相同,內容最詳細的是 ( )A.酒泉地圖 B.甘肅地圖 C.中國地圖 D.世界地圖6.以下各類地圖中,屬于社會經濟地圖的是 ( )A.氣候圖 B.水文圖 C.交通圖 D.植被圖畢節市某學校組織學生到金海湖新區學農基地開展實踐活動。如圖為該學農基地平面圖。讀圖,完成下 面小題。7. 據圖判斷,學生公寓位于學農教室的 ( )A. 東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東南方向8. 假設學農教室和學生公寓的圖上距離為 5 厘米,實地距離約為 500 米,則該地圖的比例尺約為 ( )A. 1 :10 B. 1 :100 C. 1 :1000 D. 1 :10000下圖為手機微信的啟動畫面。這顆“藍色彈珠”采用的是 1972 年 12 月 7 日由阿波羅 17 號太空船宇航員拍 攝的照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在中學生科普交流會上,小強對這顆“藍色彈珠 ”的描述,你認為有誤的是 ( )A.它的平均半徑大約 6371 千米 B.它的表面積約 5.1 億平方千米C.它最南的點稱為南極點 D.它有一根巨大的地軸10.這顆“藍色彈珠 ”實際上是一個 ( )A.圓柱體 B.不規則的球體 C.圓錐體 D.圓球11.如果要給這顆“藍色彈珠 ”縫制外衣,它穿上衣服后,泡在海水部分和沒被泡 在海水部分的比大約是 ( )A.6:4 B.7:3 C.3:7 D.4:612.人類首次證明地球是球體的事件是 ( )A.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和使用 B.鄭和下西洋C.麥哲倫環球航行 D.人類登上月球2024 年 4 月 26 日,在軌執行任務的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打開艙門,迎接神州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入駐“天 宮” 。空間站軌道高度 400~450 千米,一天可以繞地球 16 圈。 圖為中國空間站圖片,完成下面小題。13.中國空間站在太空中 ( )A.繞地球飛行 B.隨意飛行 C.繞太陽飛行 D.繞月球飛行14.人類太空探索的意義有 ( )①促進科技進步 ②迅速占領地外空間③尋找地外適合人類生存的家園 ④為戰爭做準備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東西半球劃分界線是 0 °和 180 °經線 B.經線指示南北方向C.北極圈是最大的緯線圈 D.30 °﹣60 °緯度地區為高緯度地區16.小明說他一天能“走 ”八萬里,他可能位于 ( )A.0 °經線 B.0 °緯線 C.北回歸線 D.南回歸線17.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 ( )A.青藏高原 B.西西伯利亞高原 C.巴西高原 D.伊朗高原18.當北京(東八區)是 20:00 時,莫斯科(東三區)是 ( )A.15:00 時 B.12:00 時 C.20:00 時 D.23:00 時19.下列四地中,符合南半球、東半球、低緯度三個條件的點是 ( )A.(10 °E,28 °N) B.(21 °W,20 °S) C.(150 °E,20 °S) D.(150 °W,32 °N)20.下列有太陽直射的是 ( )A.南極圈 B.北極圈 C.南極點 D.北回歸線21.世界陸地最高處珠穆朗瑪峰(8848.86 米)與世界陸地最低處死海(-430.5 米)的相對高度是 ( )A.9279.36 米 B.8848.86 米 C.430.5 米 D.8418.3 米22.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和大洋分別是 ( )A.亞洲、印度洋 B.南極洲、北冰洋 C.亞洲、太平洋 D.南極洲、太平洋七年級 地理 試卷 第 1 頁 共 3 頁23.下列地理現象中,與地球自轉有關的是 ( )A.四季更替 B.晝夜長短變化 C.太陽的東升西落 D.極晝和極夜24.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 ( )A.剛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吐魯番盆地 D.澳大利亞大盆地25.下面四幅圖中,地球自轉方向正確的是 ( )A. B. C. D.二、綜合題:(本題共 5 小題,每空 1 分,共 50 分。)26 .“二十四節氣”采用“定氣法”把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 24 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于立春,終于大寒,周而復始,根據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10 分) 材料一:諺語一:晝最長,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諺語二:晝夜均,寒暑平。一場雨,一朝寒。草木染青黃,蟬噤荷殘。 諺語三:又是一個平衡日,子線從南向北回。材料二:我國“24 節氣圖”和“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軌跡圖”材料三:左圖是地球自轉示意圖,右圖是地球公轉示意圖。( 1) 諺語一描述的節氣是 ,這一天過后酒泉的晝夜長短狀況是 。(2) 諺語二描述的節氣時間是每年 日前后(填日期),據圖可知,該節氣太陽直射赤道,赤道一年內 可被太陽直射 次。(3)如材料三左圖所示時,太陽直射在 (緯線)上,北極圈出現 現象。(4)如材料三左圖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正午影子最短的是 ,時間最早的是 地。(5) 10 月 1 日國慶節這一天,地球運行在公轉軌道 a 、b 、c 、d 四個區間中的 區間,接下來一個月內酒 泉的白晝會變 (填長或短)。27.讀下面的經緯網圖,回答問題。(10 分)( 1) 東西半球分界線為 ,則圖示地區屬于 半球(東/西)。(2) 通過 B 、D 兩點,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是 線。圖中A 點位于 C 點的 方向。(3) 圖中 B 點經緯度是 ,C 點經緯度是 。(4)圖中C 點從低、中、高緯度看屬于 緯度地區。(5)四點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線上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6)D 點位于 C 點的 方向。七年級 地理 試卷 第 2 頁 共 3 頁29 .閱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0 分)( 1)寫出字母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稱。B C F N H(2)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洲是 ,面積最小的大洋是 (填字母)。(3)CD 兩洲的分界線是 ,AB 兩洲的分界線是 。(填名稱)(4)圖中A 大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和 海峽。29 .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10 分)( 1) 寫出下列地形部位的名稱:B ,C ,E 。(2) 如果分別從 D 地和周莊兩個地方到往山峰 A ,比較容易攀爬的是從 (D 地/周莊)出發,原因 是 。(3)圖中李莊在周莊的 方向。圖中① 、② 、③處有一處不能發育成河流的是 。(4)若測得 C 、D 兩地圖上距離約 3 厘米,兩地實際距離是 千米。(5)本幅等高線地形圖的等高距為 米,山峰 A 的海拔可能為 米。30 .閱讀材料,回答下面問題。(10 分)七年級同學分小組對板塊運動的形式及產生的后果進行實驗。 實驗一:如圖甲,用手擠壓書本,發現書本發生隆起。實驗二:利用鋁盒、海綿、蠟燭、水等材料設計了一個模擬地球板塊運動的實驗(圖乙)。發現蠟燭加 熱區的水流上升,兩塊海綿向左右兩側方向運動。實驗揭示的原理:( 1) 實驗一:書本代表了地球上的板塊,該現象反映了板塊的 (碰撞擠壓/張裂拉伸)運動。 該運動在陸地上常常形成 。(2) 實驗二:兩塊海綿向兩側移動,該現象反映了板塊的 (碰撞擠壓/張裂拉伸)運動。 該運動常常形成 。(3)總結: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 (穩定、活躍),多火山和地震。拓展應用:(4)紅海由于板塊運動,面積會變 (大、小)。(5)喜馬拉雅山脈是由 板塊和 板塊碰撞擠壓形成。(6)六大板塊中幾乎全部都是海洋的板塊是 板塊。 日本火山地震頻繁是因為日本位于 火山地震帶上。七年級 地理 試卷 第 3 頁 共 3 頁酒泉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中學業水平評價七年級 地理 答案選擇題1-5. ACADA 6-10. CBDDB 11-15. BCACB16-20. BCACD 21-25. ABCAB綜合26(1)夏至 晝短夜長9.23 2北回歸線 極晝甲 乙C 短27(1)20°W 160°E 東緯 正北(40°N,60°E) (40°S,0°)中A C東北28(1)非洲 北美洲 南極洲 大西洋 印度洋A E巴拿馬運河 蘇伊士運河土耳其29(1)山脊 鞍部 陡崖周莊 周莊到山峰A等高線稀疏,坡度緩,容易攀爬西南 21.5100 700--800米30(1)碰撞擠壓 山脈、島嶼張裂拉伸 裂谷、海洋活躍大亞歐 印度洋太平洋 環太平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甘肅省酒泉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學業水平評價地理試卷.docx 七年級地理期中考試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