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三期中地理試題一、單選題(共15題,每題3分,共45分)下圖示意歐洲西部地理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 下列關于西歐河流的特點與成因的分析,正確的是( )A. 由于陸地面積狹小河網較密 B. 由于降水量較多,河流徑流量季節變化小C. 位于低緯地區河流無結冰期 D. 因為大陸輪廓曲折以及山嶺的限制無長河2. 下列地貌的形成與冰川有關的是( )A. 西歐平原上低緩的波狀丘陵 B.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形成C. 阿爾卑斯山地大致呈東西走向 D. 地中海內眾多的島嶼3. 西歐乳畜業發達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山區面積廣,適宜發展畜牧業 B. 氣候溫和濕潤,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C. 地廣人稀,土地的租金低 D. 經濟發達,市場廣闊圖甲是某大陸的輪廓圖。圖中a、b、c為三條河流,A、B、C為三座城市,虛線d為某條緯線。圖乙是A、B、C三座城市年降水量和氣溫年較差的比較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4. 圖中緯線d的緯度可能是 ( )A. 北緯40度 B. 北緯30度 C. 北緯20度 D. 北緯50度5. 下面關于圖中三條河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三條河流均分布于溫帶地區 B. 三條河流7月份流量都較小C. 三條河流上游都有冰雪融水補給 D. 三條河流航運量都較大6. 圖甲中A、B、C城市依次對應圖乙中的 (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①③② D. ③①②沙特阿拉伯境內的麥一麥高速鐵路,連接麥加、麥地那并通過吉達等城市(如下圖)。由于沿線自然環境惡劣,麥一麥高速鐵路建設的成本高、難度大。該項目于2009年開工建設,2018年建成通車,主體工程由中國企業承建。據此完成下列小題。7. 影響麥一麥高速鐵路建設的主要不利條件是沿線多( )A. 湖沼 B. 風沙 C. 臺風 D. 地震8. 中國企業不計成本承建麥一麥高速鐵路主體工程的主要意義是( )A. 輸出勞動力,增加就業機會B 輸出原材料,緩解國內產能過剩問題C. 發展中、沙兩國的合作關系D. 提高中國高鐵建設的知名度、影響力下圖為我國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M谷地受地形影響存在顯著的(局地風) 上、下谷風和上、下坡風。據觀測,1-3月的17-18時M谷地會產生氣溫驟降現象。據此完 成下列小題。9. 一天內局地風為偏西風和偏東風相互轉換的站點是( )A. 1號站 B. 2號站 C. 3號站 D. 4號站10. 1-3月的17-18時,影響M谷地會產生氣溫驟降現象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陽輻射 B. 局地風 C. 積雪融量 D. 背景風一位去巴厘島的游客在游記中寫道:在烏布行走,常能看到隨山勢修筑的層層稻田,錯落有致……走著走著,便會毫無預兆地遭遇一場陣雨,于是便在路旁的亭子里停下來聽雨賞雨,看到路邊石縫中“吱吱”地冒熱氣……下圖為巴厘島水系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 烏布隨山勢修筑層層稻田,有利于緩解( )A. 耕地缺水 B. 農業污染 C. 土地沙化 D. 水土流失11. 在烏布遭遇毫無預兆的一場陣雨的成因最有可能是( )A. 東北信風控制 B. 臺風活動頻繁 C. 西南季風強盛 D. 對流活動強烈12. 路邊石縫中“吱吱”地冒熱氣,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 緯度低,太陽輻射強,光照充足 B. 沿岸有暖流經過,增溫作用明顯C. 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 D. 以平原為主,海拔低,氣溫高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處在風、水兩種外力作用的交匯區域,該區域近5000年以來沉積環境變遷主要受氣候干濕變化的影響。漫洪沉積指攜帶沉積物的流水從沖積扇河床末端漫出,流速和水深驟減,攜帶的沉積物沉積。圖左示意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及周邊地區,圖右示意采樣點的沉積環境變遷。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 推測某次漫洪沉積形成的地層剖面示意圖是( )A. A B. B C. C D. D14. 漫灘濕地沉積時期( )①沙漠南緣南移②沙漠南緣北移③風力沉積為主④流水沉積為主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5. 推測距今4900—3300年環境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副熱帶高氣壓帶位置( )A 偏北,西風影響增強 B. 偏南,西風影響增強C. 偏北,西風影響減弱 D. 偏南,西風影響減弱第II卷【非選擇題,共55分)16. 如圖為11月7日部分地區海平面天氣形勢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判斷圖示鋒線處鋒面的類型,并說明理由。(2)比較此時北京與長沙空氣質量的差異,并分析其主要原因。(3)簡述未來幾天長江中下游地區天氣的變化特征。17.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通常把大氣中二氧化碳減少的過程稱為“匯效應’’,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多的過程稱為“源效應”,海洋碳庫和地質碳庫是參與大氣碳循環的兩個重要部分。海洋碳匯主要包括生物固碳、溶解固碳和物理化學固碳。材料二:北極地區是全球碳循環研究的熱點區域。近年來,全球變暖已經對北極地區的大氣、地形、水圈、生物和土壤等產生了深刻影響,不僅改變了北極地區的碳循環過程,同時導致了自然環境的變化。全球變暖對北極地區的匯效應和源效應是一把雙刃劍。圖示分別為北極地區局部和北極海冰變化趨勢。材料三:北極地區是全球變化響應最敏感的區域,北極地區地袁氣溫的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3倍,稱之為北極放大效應。研究表明這與下墊面、大氣熱力作用及海氣相互作用等因素密切相關。(1)結合碳循環原理,說明全球變暖對北極地區的源效應的影響。(2)說明入海徑流量增大對北冰洋海水性質可能產生的影響。(3)從海—氣相互作用和大氣受熱過程角度,分析北極放大效應的原因。19.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國太陽能資源在近40年來,不論是在總輻射量、年日照時數還是在年有效日照天數上都存在著明顯的減少,只是在減少幅度上存在著差異。不少學者對變化原因也進行了一定范圍內的分析,總結前人研究結果,在太陽能資源變化上,我國東部與西部的主導因素并非一致。東部地區主要是人文原因,西部地區主要是自然原因。下圖為我國多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單位:億焦耳/平方米)圖。(1)描述圖中曲線L東部和西南部走向的特點,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簡述圖中甲地年太陽輻射總量比乙地大的主要原因。(3)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別分析我國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近幾十年來太陽輻射量減少的原因。19.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西江是珠江的最大支流,自古以來就是嶺南地區的水運交通要道,其中羚羊峽河段水流湍急,且流經松軟的砂巖分布區。羚羊峽段下游的西江中心有廣東省最大的江心島一硯洲島(如下圖所示),該島形成以來,一直向北移動,島上作物種植季節性強,且缺水嚴重。(1)簡述硯洲島形成的地質過程。.(2)結合硯洲島岸線形狀,分析該島向北移動的原因。(3)指出硯洲島適合作物種植的季節(冬季或夏季)并說明其原因,以及作物種植缺水嚴重的原因。1. D 2. A 3. B 4. A 5. C 6. B 7. B 8. D 9. A 10. B 11. D 12. C 13. D 14. D 15. B16(1)冷鋒。原因:鋒線北側吹偏北風,等壓線密集,風力大;南側吹偏南風,等壓線稀疏,風力小;此時為11月,亞洲高壓勢力強,強冷空氣南侵。(2)長沙比北京空氣質量好。原因:長沙風力大,大氣污染物擴散快;降水多,使大氣污染物沉降;北京受高壓控制,氣流下沉,大氣污染物不易擴散。(3)氣溫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17 (1)源效應:海水變暖,海水溶解C02的能力減弱,碳酸鈣的化學沉積減少:北極地區凍土廣布,凍土融化使微生物分解有機碳加強,更多的甲烷和C02進入大氣圈。(2)河流入海徑流量增大,向北冰洋輸送的熱量增多,導致水溫上升、海冰減少;向北冰洋輸送的淡水增多,導致海水鹽度下降;水溫升高、鹽度降低,又進一步導致海水密度下降;入海河流帶來的泥沙增多,同時帶來大量的營養鹽類,促進海洋浮游生物繁殖,導致海水透明度下降。(3)全球變暖延長了海冰的消融期(或縮短了凍結期),導致海冰面積下降;海冰面積減少,反射率降低,加上凍結期縮短,海面吸收和儲存了更多的太陽輻射;海面長波輻射增強,傳遞給大氣的熱量增多,大氣升溫快;海水蒸發加劇,大氣中水汽容量增多,大氣對海面長波輻射的吸收效果增強;對應的云量也會增多,大氣的保溫作用增強,造成北極地區升溫較快。18 (1)東部受緯度的影響,呈東西走向;西南部受地形地勢的影響,呈南北走向。(2)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角大;地勢較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3)我國東部地區經濟較發達,人類活動相對更加劇烈,對環境的影響更大,大氣污染更加嚴重,輕霧、霾的出現和增加導致太陽輻射量減少;我國西部地區近幾十年來降水增加,云雨天氣增多,導致太陽輻射量呈減少的趨勢。19(1)河流侵蝕羚羊峽河段(松軟的砂巖),含沙量增大,出羚羊峽后流速減慢 ,(攜帶的) 泥沙沉積 。 (2)島嶼北側為河流凸岸 ,泥沙沉積,使島嶼北側向北擴展;島嶼南側為河流凹岸 ,流水侵蝕,使島嶼南側向北退縮。(3)(夏季) 豐水期島嶼易被洪水淹沒,枯水季節 (冬季) 適合作物種植。作物生長季處于旱季,降水不足;島嶼高出河面,灌溉困難 ;島上土壤質地疏松,保水功能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