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上冊復習提綱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上冊復習提綱

資源簡介

七年級生物(上)復習提綱
(注:打*號的題為重點復習題)
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1、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遺傳多樣性是物種多樣性的基礎。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環境。
*3、新陳代謝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礎上生物才有生長、繁殖和應激性等生命活動。
4、生物能適應環境,也能影響和改變環境。
5、環境中影響生物形態、生理、分布的因素稱為生態因素。生態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如:陽光、空氣、水分、土壤等)和生物因素。
第2章 探索生命
1、19世紀初,法國學者拉馬克首次提出“生物學”這個科學名詞。瑞典科學家林奈創立了統一的生物分類系統,英國人哈維發現了血液循環。英國科學家達爾文是生物進化理論的創始人。美國科學家沃森和英國科學家克里克發現了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
2、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的科學,是自然科學中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基礎科學。
3、實驗法的幾個重要步驟:1)發現并提出問題;2)搜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3)作出假設;4)設計實驗方案;5)實施實驗并記錄;6)分析實驗現象;7)得出結論。
4、實驗法是現代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方法,此外還有其它方法,如:觀察法、調查法、比較法、文獻法。
5、在制定探究實驗方案時,一般只設一個變量因素。每個變量因素應該設置對照。
第3章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
*1、除病毒外的絕大多數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單位。
*2、光學顯微鏡的結構(圖教材P34)
*3、顯微鏡的使用:取鏡安放→對光→放置玻片標本→觀察→收放。對光時,應首先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再轉動遮光器,把最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觀察顯微鏡時,一般應該用左眼注視目鏡內。使鏡筒緩緩下降時,眼睛一定要從側面注視物鏡,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2—3mm為止。
*4、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放大的倒像。顯微鏡下物像移動的方向與標本的移動方向相反。
*5、臨時裝片制作的一般步驟:擦片→滴水→放標本→蓋片→染色(一般用碘液)
*6、 細胞膜:保護;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細胞質:內有液泡(含細胞液)、線粒體等
細胞核: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遺傳物質貯存和復制的場所
*7、 細胞壁:保護和支持
細胞膜:保護;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細胞質:內有液泡(含細胞液)、線粒體、葉綠體等
細胞核: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遺傳物質貯存和復制的場所

(動、植物細胞結構圖:教材P39、P42)
*8、動、植物細胞的比較: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綠色部分),動物細胞沒有上述結構。(教材P43動、植物細胞結構比較圖、動、植物細胞結構比較表)
9、液泡中有細胞液,其中溶有多種物質,有的可能有不同的味道,有的能使細胞呈現出顏色。細胞質中的線粒體,使細胞內的有機物分解和釋放能量,供給生命活動利用。細胞 質中的葉綠體,利用光能將無機物轉變為貯存能量的有機物。
10、較小細胞的表面積相對較大,更易于保證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從而保證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
11、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細胞分裂是生物生長、發育、繁殖的基礎。細胞分裂時,首先是細胞核一分為二。
*12、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核里的遺傳物質經過復制而數量倍增,并且平均分配到兩個新細胞中,這樣就保證新細胞與親代細胞具有相同的遺傳物質。
第4章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1、許多生物的生長發育都是從一個受精卵開始的,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細胞融合而成的一個細胞。
2、在生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其中絕大多數細胞發生了變化,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細胞,這一過程就是細胞分化。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組織。
3、由許多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和細胞間質聯合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稱為組織。
4、動物體基本組織的比較:(圖教材P59)
上皮組織
結締組織
肌肉組織
神經組織
主要結構
特征
細胞排列緊密,細胞間質少
細胞排列疏松,細胞間質發達
主要由肌細胞構成
主要由神經細胞構成
功能
保護、分泌
支持、連接、保護、營養等
收縮、舒張等
接受刺激、產生和傳導興奮
5、植物體基本組織的比較:(圖教材P60)
分生組織
保護組織
營養組織
輸導組織
功能
分裂增生,不
斷產生新細胞
主要起保護作用
儲存營養物質
輸送營養物質
6、不同的組織按一定的順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就形成了器官。
7、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構成系統。
*8、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上皮組織
結締組織
肌肉組織
神經組織
*9、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分生組織 營養器官 莖
保護組織 葉
營養組織 花
輸導組織 生殖器官 果實
種子
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1節 光合作用
*1、葉片的結構(叢書P24)
表皮 表皮細胞:排列緊密,無色透明,外壁有角質層。起保護、透光和保水作用
(上、下) 保衛細胞:成對存在,圍成氣孔,可進行氣體交換。細胞內有葉綠體
柵欄組織:接近上表皮,細胞呈圓柱形,排列較緊密和整齊,含葉綠體較多
海綿組織:接近下表皮,細胞形狀不規則,排列較疏松,含葉綠體較少
具有支撐作用
導管:輸送水和無機鹽
篩管:輸送有機物
*2、“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教材P71—72)
實驗步驟:1)植物黑暗處理2)葉片部分遮光3)光照4)酒精脫色5)清水漂洗
6)碘液顯影(對植物進行黑暗處理的原因:使葉片內的淀粉運走耗盡)
實驗現象:葉片見光部分呈深藍色,遮光部分不變色。
實驗結論: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條件。
3、“驗證光合作用釋放氧氣”的實驗(教材P72—73)
實驗現象: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后,可見帶火星的木條立刻猛烈地燃燒起來。
實驗結論:說明綠色植物在光下釋放氧氣。
4、“驗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的實驗(教材P73—74)
實驗現象:銀邊天竺葵脫色、碘液處理后,可見葉片的綠色部分變藍色,白色部分不變色。
實驗結論: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
5、“驗證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實驗(教材P74—75)
裝置一中放入氫氧化鈉的原因:氫氧化鈉有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作用。
實驗現象:裝置一里的葉片不變色,裝置二里的葉片變為藍色。
實驗結論: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6、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水;產物:有機物(主要為淀粉)、氧氣;
條件:光、葉綠素;場所:葉綠體。
*7、光合作用的反應式:二氧化碳+水 淀粉(儲存能量)+氧氣
8、光合作用的概念: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釋放氧氣的過程。
*9、光合作用的實質包含了兩種變化:一是物質轉變,即把簡單的無機物轉變成復雜的有機物,并且釋放氧氣;二是能量轉化,即把光能轉化為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
*10、光合作用的意義:1)是生物所需的有機物的來源2)是生物生命活動的能量來源
3)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對穩定
11、光合作用的應用:應盡量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如:立體高效種植。
第2節 呼吸作用
1、將燃燒的蠟燭放進裝有萌發種子的瓶子中,蠟燭立即熄滅了,說明瓶里缺少氧氣。證明種子呼吸時吸收氧氣。
甲瓶中裝有萌發的種子,把瓶中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甲瓶里的氣體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證明種子呼吸時釋放二氧化碳。
裝有萌發種子的保溫瓶里的溫度,比裝有煮熟種子的保溫瓶里的溫度高,這證明種子呼吸時會產生熱量。
*4、呼吸作用的反應式: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 二氧化碳+水+能量
5、呼吸作用的概念:綠色植物吸收氧氣,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
*6、呼吸作用的意義:呼吸作用釋放的能量,一部分為各種生命活動提供動力,一部分轉化為熱量散失。
*7、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區別: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進行部位
有葉綠體的細胞
所有活細胞
進行時間
白天
白天和晚上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機物、氧氣
產物
有機物、氧氣
二氧化碳、水
物質變化
合成有機物
分解有機物
能量變化
儲存能量
釋放能量
第3節 吸收作用
*1、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當細胞液濃度﹥周圍溶液濃度時,細胞吸水
當細胞液濃度﹤周圍溶液濃度時,細胞失水
*2、植物體根尖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根尖的成熟區(根毛區)
*3、根毛細胞吸水的原理:根毛細胞液濃度﹥土壤溶液濃度
植物需要量最多的無機鹽是含氮、含磷、含鉀的無機鹽。
無土栽培的概念:根據植物生活需要的無機鹽的種類、數量和比例配制營養液,用營養液來栽培植物。
第4節 蒸騰作用
蒸騰作用的概念: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水蒸氣形式從體內散失到體外的生理過程。
*2、蒸騰作用的部位:主要是通過葉片上的氣孔。
*3、蒸騰作用的意義:1)降低葉面溫度,防止被陽光灼傷2)促進根吸收水分
3)促進植物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
運輸作用
*1、將枝條插入稀釋的紅墨水中,一段時間后,莖內被染成紅色的部位是木質部,說明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是通過木質部中的導管自下而下運輸的。
*2、枝條中部被剝去一圈樹皮后,切口上方會形成枝瘤。證明了有機物的運輸是通過樹皮內韌皮部中的篩管自上而下運輸。
第6章 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1節 種子萌發形成幼苗
                   種皮:保護種子的內部結構
                      胚芽:發育為莖和葉
大豆種子結構      胚軸:發育為根與莖之間的連接部分
                      胚根:發育為根
                      子葉:兩片,貯存養料
種子的結構     果皮和種皮:保護種子的內部結構
(圖教材P102、103)         胚乳:貯存養料
           玉米種子結構     胚芽:發育為莖和葉
                      胚軸:發育為根與莖之間的連接部分
                      胚根:發育為根
                      子葉:一片,吸收轉養料
大豆種子與玉米種子的比較
相同點
不同點
大豆種子
都有種皮和胚
無胚乳,營養物質貯藏在子葉里,子葉兩片。
玉米種子
有胚乳,營養物質貯藏在胚乳里,子葉一片
有生活力的、完整的胚
內部條件 有足夠的營養物質儲備
停止休眠
適量的水分
外部條件 充足的水分
適宜的溫度
第二節 營養器官的生長
根系的分類:
直根系:主根長而粗,側根短而細。如:蠶豆、豌豆、芹菜、蘿卜等的根系。
須根系:主根不發達,主要由不定根組成。如:小麥、玉米、蔥、蒜等的根系。
根系的向性生長:向水性、向肥性、向地性。
根冠:保護
分生區: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
伸長區:根生長最快的部位
成熟區:根尖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
按位置分:頂芽、側芽
按發育分:葉芽、花芽、混合芽
生長點:使芽軸不斷伸長,發育為頂芽
葉原基:發育成幼葉
*5、葉芽的結構 芽原基:發育成側芽
(圖教材P112) 幼葉:發育成葉
芽軸:發育成莖(節間)
生殖器官的生長
花柄:
花托:
花萼:由若干萼片組成。保護作用。
花冠:由若干花瓣組成。保護及招引昆蟲的作用。
花藥:內有花粉
花絲:
柱頭 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花柱
子房:內有胚珠
兩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
單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分為雄花和雌花。
無性花:一朵花中既無雄蕊又無雌蕊。
3、傳粉的概念:花藥里的花粉以一定方式傳送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
4、傳粉方式:自花傳粉、異花傳粉
5、花粉粒萌發:花粉粒受到柱頭表面的黏液的刺激,萌發出花粉管,穿過花柱,直達胚珠,釋放出精子。
*6、受精作用(圖教材P118):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
受精后,花萼、花冠、雄蕊、柱頭、花柱 凋落
子房壁 果皮
子房 珠被 種皮 果實
受精卵 胚
第7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
*1、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物成分,它對生物圈的存在和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為所有生物生存和發展提供必需的食物和能量。所以,綠色植物是生產者。
2、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起到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平衡的作用,從而為人類和一切需氧生物的生存創造了必要條件。
3、綠色植物能促進生物圈中的水循環。森林涵養的水分一部分供給植物生長需要,一部分則成為地下水。
4、保護綠色植物對維持生物圈的動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5、覆蓋地表而有規律的生活在一起的一群植物叫植被。我國的植被主要有: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草原、荒漠等類型。
*6、西雙版納是我國著名的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
我國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全國的“植樹節”。
*8、“三北”防護林工程是我國十大生態建設工程的第一個巨大植物造林工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西市| 花莲市| 措勤县| 洛川县| 齐河县| 密山市| 广南县| 尖扎县| 贵德县| 松滋市| 兴化市| 海安县| 略阳县| 齐齐哈尔市| 邛崃市| 开化县| 元阳县| 永吉县| 天台县| 广元市| 泽普县| 乌什县| 调兵山市| 诏安县| 通州市| 垣曲县| 徐汇区| 临沭县| 牙克石市| 额济纳旗| 玛纳斯县| 贵港市| 江西省| 尖扎县| 怀宁县| 栾川县| 资源县| 江永县| 松潘县| 封开县| 沂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