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師長情誼【課標鏈接】核心素養(yǎng)1.(道德修養(yǎng))尊重師長。2.(道德修養(yǎng))感念父母養(yǎng)育之恩、長輩關愛之情,能夠以感恩的心與父母和長輩溝通,能夠為父母分憂解難。3.(責任意識)自覺分擔家庭責任。課標要求能正確認識和處理自己與同學、朋友的關系。【回歸教材】核心觀點1.教師是人類文明的主要傳承者之一,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重要性)2.我們要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主動關心、理解、尊重老師,與老師交流互動,實現(xiàn)教學相長,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做法)3.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原因)4.盡孝在當下。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要尊重長輩,知恩、感恩,聆聽他們的心聲。(做法)5.親子沖突有時難以避免。如果處理不好,親子沖突就會傷害雙方的感情,影響家庭的和睦。(危害)有效地化解沖突,既需要父母作出榜樣,也需要我們自己努力。(做法)體系構建考點梳理師生交往 (5年4考)第一框 走近老師1.教師的作用(或職業(yè)特點)。(P60~61)(1)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指導者和成長的引路人。(2)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是人類文明的主要傳承者之一。(3)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yè)人員,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2.新時代好教師的標準。(P62)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3.教材P64方法與技能面對風格不同的老師,我們應該怎樣做 (1)承認老師的差別,承認并接納每位老師的不同。(2)發(fā)現(xiàn)不同風格老師的優(yōu)點,尋找接納老師的理由。(3)了解老師教育行為的目的,更好地理解老師。(4)主動和老師交往,表達自己對老師的親近感,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教材名言解讀1.安其學而親其師。(P60)知識點:親近老師,積極與老師交流互動。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P61)知識點:教師的作用。3.千教萬教,教人求真。(P61)知識點:教師的作用。第二框 師生交往1.如何理解教學相長 (P66)(1)教與學是師生相互陪伴、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過程。(2)我們的學習離不開老師的引領和指導。(3)我們與老師交流互動,也可以促進老師更好地“教”。2.怎樣建立和諧融洽、良好的師生關系 (P66~69)(1)主動參與、勤學好問的態(tài)度有助于我們與老師相互交流。(2)彼此尊重,是我們與老師建立良好關系的開始。(3)主動關心、理解老師,平等相待、相互促進,和老師成為朋友。3.如何正確看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 (P67)(1)老師的表揚意味著肯定、鼓勵和期待,激勵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發(fā)展。(2)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彌補不足。(3)對待老師的批評,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nèi)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4.尊重老師的原因。(P68)(1)尊重老師,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我們作為“晚輩”的基本道德修養(yǎng)。(2)彼此尊重,是我們與老師建立良好關系的開始。5.教材P69方法與技能如何化解師生之間發(fā)生的矛盾 (1)自我反思,冷靜、客觀地分析原因。(2)相信善意,多些寬容和理解。(3)坦誠相待,注意溝通方式。(4)求同存異,主動關心。老師就是權威,我們要服從他們;老師就是學習的管理者,我們就是被管理者。 (×) 改正:在平等相待、相互促進的師生交往中,我們可以和老師成為朋友。老師是我們知識學習的指導者,也是我們精神成長的引路人。我們與老師完全可以建立教學相長、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孝敬父母 (5年3考)第一框 家的意味1.家的意義(或作用)。(P72~74)(1)家是我們身心的寄居之所。(2)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3)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是甜蜜、溫暖、輕松的避風港。2.孝親敬長的原因。(P74)(1)在中國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內(nèi)涵。(2)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3.我們應如何孝親敬長 (P74~75)(1)盡孝在當下。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就應該用行動表達孝敬之心。(2)教材P75方法與技能尊敬。尊敬雙親長輩,聽取他們的意見和教導,理性地與他們溝通。(3)教材P75方法與技能聆聽。與雙親長輩保持親近、融洽的關系,聆聽他們的心聲,要經(jīng)常和他們保持聯(lián)系。(4)教材P75方法與技能感恩。認真學習,不辜負父母的期望;了解雙親長輩的喜好,體諒他們的辛勞;平日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孝敬父母是成年人的事,與我們未成年人無關。 (×) 改正:孝敬父母不僅僅是成年子女的責任,未成年子女也要承擔該責任。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孝敬雙親長輩,關愛家人,不僅僅是長大成人以后的事,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就應該用行動表達孝敬之心。教材名言解讀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P74)釋義:孝敬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知識點:孝親敬長的原因。與父母溝通 (5年2考)第二框 愛在家人間1.親子沖突產(chǎn)生的原因及危害。(P81)(1)原因:作為兩代人,我們與父母在心智、學識、經(jīng)歷等方面差異較大,對問題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異。(2)危害:傷害雙方的感情,影響家庭的和睦。2.如何化解親子沖突 (P81~82)(1)有效地化解沖突,既需要父母作出榜樣,也需要我們自己努力。(2)親子沖突需要雙方通過良好的互動溝通來解決。(3)如果與父母發(fā)生沖突,我們要選擇不傷害父母感情和不影響親子關系的做法。(4)可以試著去接納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為中蘊含的愛。(5)可以嘗試讓父母了解我們的變化和需要,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愛。3.教材P82方法與技能和父母溝通的技巧。關注事實,把握時機,留意態(tài)度,選擇方式,考慮環(huán)境。共建和諧家庭 第三框 讓家更美好1.現(xiàn)代家庭的特點。(P83~84)(1)現(xiàn)代家庭的結構、規(guī)模、觀念等都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2)家庭成員的交流、溝通方式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3)家庭氛圍越來越平等、民主。2.如何構建和諧的家庭關系 (P85~86)(1)家庭成員之間互相信任、體諒和包容,可以增進理解,化解矛盾與沖突。(2)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家庭責任意識。(3)以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家庭的變化。3.教材P85方法與技能化解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或沖突的方法。(1)幫助家庭成員舒緩情緒。(2)明確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3)引導家庭成員看到對方的優(yōu)點。(4)幫助家庭成員走出“面子”困境。【真題精粹】師生交往(5年4考)1.(2023安徽4)某老師在班級放置“煩惱盒”,讓學生傾訴情緒,并幫助學生解決煩惱。該老師的做法表明 ( )①學生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指導 ②學生的煩惱只有老師才可以解決 ③學生的發(fā)展取決于老師的理念 ④學生的情緒可通過適當方式調(diào)節(jié)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2.(2020安徽7)下列名言能體現(xiàn)教師職業(yè)特點的有 ( )①千教萬教,教人求真 ②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③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軒熣?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③④1.(2024·福建)在第39個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中宣部、教育部評選出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他們既是全國教師的榜樣,也是萬千好老師的縮影。評選教書育人楷模有助于 ( )①教師發(fā)展為一種專門職業(yè) ②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尚 ③教師形成相同的教學方式 ④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教育強國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2024·天津)“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劉玲琍扎根特教講臺30多年,自編教材,自創(chuàng)唇舌操、觸摸法和情境教學法,讓聽障學生在有愛的環(huán)境中學會開口說話。這體現(xiàn)了劉老師( )①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②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 ③尊敬師長、孝敬父母的倫理規(guī)范 ④律己寬人、揚善抑惡的處世準則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與父母溝通(5年2考)(2022安徽7)某校開展了以“建設和諧家庭”為主題的問卷調(diào)查。下表是其中一個問題的調(diào)查統(tǒng)計結果,這一結果可以反映出 ( )當你與父母意見不一致時,你的家庭通常如何解決 選項 比例你說了算 10.43%父母說了算 14.31%共同商量解決 75.26%A.“你說了算”的家庭親子關系最平等B.“父母說了算”的家庭一定缺少親情C.“共同商量解決”的家庭沒有矛盾沖突D.現(xiàn)代家庭大多通過互動溝通解決問題1.(2024·黔東南)“我要走進你的世界,你不讓;我想讓你走進我的世界,你又不來。”這是一位母親的難言和無奈。步入青春期后,我們與父母之間的碰撞增多了。對此,我們應該 ( )A.保持距離,對父母敬而遠之B.完全順從父母的安排C.經(jīng)常與父母頂嘴,以示抗議D.學會主動與父母溝通2.(2024·蘇州改編)下圖告訴我們 ( )A.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xiàn)不盡相同B.親子沖突要用良好的溝通來解決C.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D.青少年需要增強家庭責任意識孝敬父母(5年3考)1.(2023安徽3)親情是一份對家人割舍不斷的情感。下列詩句體現(xiàn)了親情的是 ( )A.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B.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C.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D.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2.(2019安徽6改編)2018年“最美孝心少年”高梓淵每天把家里消毒很多遍,只為讓身患白血病的媽媽保持“無菌”狀態(tài);李新穎年僅10多歲,卻跟患病養(yǎng)父一起扛起家庭的重擔;霍培鑫身患重病卻樂觀陽光,學習之余拄著拐杖幫媽媽一起賣蛋糕。下列為上述先進事跡材料擬定的標題中,最恰當?shù)氖?( )A.盡孝只在磨難中 B.盡孝事事順父母C.孝敬父母在當下 D.家庭氛圍要民主3.(2021安徽4)家庭成員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關系。下列行為符合這一要求的有 ( )①小文和爸媽經(jīng)常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 ②小明借口學習時間緊從不愿分擔家務 ③小佳給下班回家的爸爸遞上一杯熱茶 ④小峰積極主動與媽媽溝通以消除隔閡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下邊古訓印證了 (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夫孝者,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孝經(jīng)·三才》①中華優(yōu)秀“孝”文化源遠流長 ②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③盡孝就要采納父母的全部意見 ④孝親敬長是沒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2024·福建改編)在中國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內(nèi)涵。下列初中生小閩的日常表現(xiàn)能體現(xiàn)“孝”的有 ( )①主動為爺爺朗讀報紙 ②常陪外公和外婆聊天 ③讓媽媽幫自己洗襪子 ④要求爸爸多給自己零花錢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真題精粹命題點1 師生交往1.B 2.C對點訓練 1.D 2.A命題點2 與父母溝通D對點訓練 1.D 2.B命題點3 孝敬父母1.D 2.C 3.C對點訓練 1.A 2.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