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和諧與夢想【課標鏈接】核心素養1.(責任意識)能夠以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捍衛國家主權。2.(責任意識)具備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3.(政治認同)理解中國夢的內涵,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理想。4.(政治認同)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能夠在生活和學習中自覺維護國家主權、尊嚴和利益。5.(政治認同)領悟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能夠以恰當的方式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開展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教育。課標要求1.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維護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意義。2.認識國家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前提和基本保證,理解“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重要意義,自覺維護國家統一。3.知道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4.樹立“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觀念,進行合理的生涯規劃,堅定為實現遠大理想而奮斗的信念。5.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理解中國發展的歷史方位。6.理解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7.了解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理解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領悟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8.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回歸教材】核心觀點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地位)2.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方針)3.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民族關系)4.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重要性)5.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要求)6.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內涵)7.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實現);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8.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9.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內涵)10.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做法)11.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是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體系構建考點關聯 (1)民族團結:常結合“黨的領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地區的發展成就”“共享發展”“中國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考點綜合考查。(2)中國夢:常結合“夢想”“民族精神”“黨的領導”“改革開放”“共享發展”“創新”“綠色發展”“奮斗”“青年使命”等考點綜合考查。(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常結合“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等考點綜合考查。考點梳理促進民族團結第一框 促進民族團結1.我國各民族的分布格局。(P91)“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基本政治制度及社會主義民族關系。(P91)(1)方針: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2)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3)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3.如何理解我國的民族平等原則 (P91)(1)在我國,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異,都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2)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領域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4.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 (P92~96)(1)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2)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3)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5.我國促進民族地區發展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P93~95)(1)原因:①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②沒有各民族文化的發展,就沒有中華民族文化的繁榮。(2)措施:①進一步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支持力度,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通過輸入技術、管理、人才等方式提高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經濟)②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民生)③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文化)(3)成效:①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駛上了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②民族關系更加融洽,社會更加和諧穩定,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③少數民族文化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維護民族團結是黨和政府的事,是大人們的事,與青少年無關。 (×) 改正:維護民族團結既是黨和政府的事,也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青少年也不例外。維護祖國統一第二框 維護祖國統一1.怎樣反對分裂(或反對分裂的表現有哪些) (P97~99)(1)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統一、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2)反對分裂,就要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尤其要堅決反對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動。(3)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安全。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更自覺地維護國家安全。2.為什么要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 (P98~99)(1)分裂會導致社會動蕩、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各族人民就會遭殃。(2)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3)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3.“一國兩制”的含義是什么 (P99)(1)“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簡稱“一國兩制”。(2)“一國兩制”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3)“一國兩制”的基本內容: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在臺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享有高度的自治權。(4)“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于“一國”并統一于“一國”之內。4.實行“一國兩制”的現實意義和做法。(P100~101)(1)意義:①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②香港、澳門回歸以來,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2)做法:①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必須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②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特別行政區社會大局穩定,堅決防范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支持港澳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做法)5.為什么要實現祖國完全統一 (P102)(1)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尚未實現完全統一。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2)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3)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6.怎樣實現祖國完全統一 (P102~103)(1)“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2)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3)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兩岸同胞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實現心靈契合,增進對和平統一的認同。(4)深化兩岸融合發展。(5)兩岸同胞要多走動、多交流、多溝通,增進理解、信任。實現中國夢 (5年3考)第一框 我們的夢想1.如何正確認識中國夢 (P105~107)(1)內涵: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地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3)作用:①反映了近代以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美好夙愿;②揭示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和當代中國的發展走向;③指明了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2.在新時代,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什么 (“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P106)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有什么重要意義 (P109)(1)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2)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3)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4.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和理論體系是什么 (P109)(1)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2)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及地位。(1)內涵: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2)地位:①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②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史的全面總結;③是中國共產黨特質的生動寫照;④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高度凝練;⑤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繼續砥礪前行的強大動力;等等。2.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有何現實意義 (1)偉大建黨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一脈相承,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繼承、豐富和發展。(2)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能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3)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有利于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真理,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和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有利于傳承黨的優良傳統,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一目了然注意區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與“一國兩制”比較 適用范圍 目的 權限民族區域 自治制度 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 解決民族問題 民族區域自治“一國 兩制” 香港、澳門和臺灣 解決國家統一問題 高度自治自信的中國人第二框 共圓中國夢1.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我們面臨的歷史機遇是什么 (P113)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2.怎樣實現中國夢 (P114~115)(1)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2)必須走中國道路。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3)必須弘揚中國精神。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4)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力量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夢想的實現者。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怎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1)國家:①實現偉大夢想,需要我們凝心聚力、堅韌不拔、鍥而不舍,奮力開啟時代新征程;②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③必須走中國道路;④必須弘揚中國精神;⑤必須凝聚中國力量。(2)青少年:①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②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③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不斷提升人生價值,弘揚艱苦奮斗精神,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④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讓青春煥發出絢麗的光彩;⑤注重實踐,養成勤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積極培養創新精神;⑥積極關注國家發展,為實現中國夢建言獻策;⑦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做自信的中國人。3.教材P114相關鏈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發展理念對應的政策或觀點。創新 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協調 西部大開發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中部崛起戰略綠色 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可持續發展戰略開放 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改革開放道路共享 共同富裕根本原則,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4.為什么要發揚奮斗精神 (P115)(1)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2)奮斗者是精神最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3)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5.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氣源自哪里 (P116)(1)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是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2)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讓中國人更加自信。6.自信的中國人的表現有哪些 (P117)(1)自信的中國人對國家有認同。(2)自信的中國人對文化有底氣。(3)自信的中國人對發展有信心。7.怎樣做自信的中國人 (P118~119)(1)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我們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開放包容的心態。(2)自信的中國人既是夢想家又是實干家,既要胸懷理想又要求真務實,既要滿懷激情又要鍥而不舍。(3)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個自信”)(4)少年應彰顯新時代中國人的自信品格,與時代同進步,與祖國共成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能做些什么 ①樹立遠大理想,立志成才,報效祖國;②珍惜受教育的權利,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升自身素質;③把個人夢想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結合起來,勇擔歷史使命;④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⑤勇于實踐,敢于創新;⑥關愛他人,服務社會;⑦艱苦奮斗,腳踏實地。議題:我們的美好生活鏈課標:以“我們的美好生活”為議題,收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知道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理解我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 你校時政興趣小組以“我們的美好生活”為研究主題,搜集到以下時政新聞。請你參與其中,完成本次研究性學習。【輝煌成就】 一百多年來,黨始終踐行初心使命①……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實現了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②,今天的中國以欣欣向榮的氣象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1)請你結合實際生活,列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至少兩方面)【致敬時代】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③,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④,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⑤,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⑥,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⑦。(2)請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的特點,聯系所學理論知識進行解讀,補全表格內容。 中國式現代化的特點解讀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示例: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大事情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③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④【描繪未來】(3)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逢百年盛世,寫時代華章⑧,請你談一談,身為一名中學生如何助力“藍圖”變成“實景”。① ②我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③ ④ ⑤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黨的奮斗目標⑥ ⑦ ⑧ 【真題精粹】民族團結(2018安徽11)我們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之所以要重視民族團結,是因為 ( )①做好民族團結工作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民族團結有助于國家穩定和社會發展 ③維護民族團結就能實現民族共同繁榮 ④維護民族團結是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2024·福建)自秦代以來,我們偉大的祖國既有漢民屯邊,又有邊民內遷,各民族歷經幾次大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開拓著腳下的土地。這說明我國 ( )①各民族逐漸形成了相同的風俗習慣 ②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實現了共同富裕 ③各族人民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④各族人民努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4·江西)2024年是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實施21周年。21年來,50余萬名高校畢業生奔向西部邊疆地區、民族地區,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該計劃的實施有利于 ( )①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③增進對和平統一的認同 ④大學生志愿者實現人生價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實現中國夢(5年3考)【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1.[2022安徽17(2),4分]2022年下半年,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為迎接黨的二十大,某校開展了以“強國復興有我”為主題的探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學講話 明方向通過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同學們明確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講話摘錄 結合教材談理解“我國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夢想,始終與振興中華的歷史進程緊密相聯。”“中國夢是我們的,更是你們青年一代的。” ①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也絕不是一馬平川、朝夕之間就能到達的。” ② 請你將上表中的空格內容補充完整。(4分)【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2.[2021安徽17(1)改編,2分]2021年,奮斗的中國共產黨迎來百年華誕,奮進的中國邁進新的征程。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某校開展了以“愛黨愛國·篤信篤行”為主題的探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任務。★聽講解學校組織學生參觀黨史陳列館。走進館內,映入眼簾的是兩幅珍貴的歷史照片。同學們凝視著照片,聆聽著講解,陷入了沉思……上面的圖文所反映的史實對實現中國夢有何啟示 (2分)1.(2024·河南)西方國家的現代化,充滿戰爭、販奴、殖民、掠奪等血腥罪惡,具有擴張性、侵略性甚至野蠻性。中華民族自古就有著“天下一家”的寬廣胸懷,5000多年來一直傳承著和平、和睦、和諧的理念,主張以道德秩序構造一個群己合一的世界。由此可見,我們要實現的中國式現代化應該是 ( )A.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B.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C.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D.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2.(2024·黔南)材料一 泱泱中華,歷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老一輩革命家在青年時代就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壯志豪情,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難的遠大志向,投身救國救民的偉大事業,他們追求的偉大理想已經變成現實。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材料二 我們靠實干創造了輝煌的過去,還要靠實干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干。實現夢想離不開奮斗,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只有經過不懈奮斗,夢想才能變成現實。新時代的勞動者,要用敬業精神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書寫人生新篇章。 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判斷分析:自信的中國人既要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家,又要做踐行敬業精神的實干家。3.(2024·樂山)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從材料一中我們能得出什么結論 請分析結論的主要成因。材料二 2024年4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西部地區在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中舉足輕重,要進一步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奮力譜寫西部大開發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西部大開發中要做到:◆堅持把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發展新興產業,加快西部地區產業轉型升級。◆堅持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堅持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提高西部地區對外開放水平。◆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提升能源資源等重點領域安全保障能力。◆堅持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切實維護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2)上述材料中的“六個堅持”蘊含怎樣的新發展理念 答案議題:我們的美好生活對接教材觀點①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③我國人口現狀④共同富裕、增進民生福祉⑥堅持生態文明建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⑧要將自己的命運同國家的、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參考答案】(1)經濟:消除絕對貧困,實現全面小康; 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世界第二。文化:凈化互聯網文化環境;一系列申遺成果斐然。科技:5G技術、神舟系列載人航天、“奮斗者”號萬米深潛。(2)①黨和國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我國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國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④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3)樹立遠大理想,明確自身肩負的歷史使命;培養創新與實踐能力,弘揚艱苦奮斗精神;關注祖國的建設與發展,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真題精粹命題點1 民族團結C對點訓練 1.D 2.C命題點2 實現中國夢1.①青年的未來與民族的未來緊密相連,青年要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2分)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我們凝心聚力、堅韌不拔、鍥而不舍。(2分)2.①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②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夢想的實現者;等等。(2分,答出一點即可)對點訓練 1.B2.這種觀點是正確的。 自信的中國人是對國家有認同、對文化有底氣、對發展有信心的人。 一方面,我們要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家。泱泱中華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博大的文明,這是我們自信的根基和力量的源泉。老一輩革命家心懷壯志,為拯救民族于危難而努力,他們追求的偉大理想如今已部分實現,而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們要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心懷偉大夢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做踐行敬業精神的實干家。我們靠實干創造了過去的輝煌,未來同樣需要靠實干。實現夢想離不開奮斗,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只有通過不懈奮斗,夢想才能變為現實。新時代的勞動者需要用敬業精神,腳踏實地,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綜上所述,自信的中國人既要懷揣偉大夢想,又要立足實際,踐行敬業精神,通過實干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書寫人生新篇章。3.(1)結論:2019-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主要原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改革開放;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等等。(2)上述材料中的“六個堅持”蘊含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① “堅持把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發展新興產業,加快西部地區產業轉型升級”體現了創新發展理念,通過創新產業發展模式和方向,推動產業升級。② “堅持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體現了綠色發展理念,強調了生態保護對于發展的重要性,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③ “堅持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提高西部地區對外開放水平”體現了開放發展理念,通過擴大開放促進西部地區的發展。④ “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提升能源資源等重點領域安全保障能力”體現了協調發展理念,注重發展與安全的協調平衡。⑤ “堅持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體現了共享發展理念,旨在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促進城鄉協調發展。⑥ “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切實維護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也從社會層面體現了協調發展理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協調發展,維護社會穩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