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勇擔社會責任【課標鏈接】核心素養1.(責任意識)具有較強的責任感。2.(健全人格)友愛互助。真誠、友善,擁有同理心,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具有互助精神。3.(政治認同)積極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4.(責任意識)關心社會,了解時政,主動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和志愿者活動。課標要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熱愛生活,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回歸教材】核心觀點1.角色不同,責任不同。每一種角色都意味著承擔相應的責任。2.承擔責任不僅意味著付出時間、精力和金錢,而且意味著可能因為做得不好而受到責備,甚至受到處罰。(承擔責任的代價)3.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要做到勇于承擔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質,提高履行責任的能力。(做法)4.關愛他人,要心懷善意、盡己所能、講究策略。(做法)5.服務和奉獻社會,需要我們擔當責任,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熱愛勞動,愛崗敬業。(做法)體系構建考點關聯 做負責任的人:常結合“親社會行為”“美好集體”“敬業精神”等考點綜合考查。考點梳理承擔責任 (5年3考)第一框 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1.責任的含義及來源。(P65)(1)含義:責任是一個人分內應該做的事情。(2)來源:責任來自對他人的承諾、職業要求、道德規范、法律規定等。2.責任與角色的關系。(P66)(1)在社會生活的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2)每一種角色都意味著承擔相應的責任。(3)只有人人認識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擔應盡的責任,才能構建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3.對自己負責的表現及意義。(P67)(1)表現:小到按時完成作業、為自己的一次約定守時,大到終身信守承諾、認真做事。(2)意義: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和發揮,才有資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擔起時代和國家所賦予的使命。4.對他人負責的原因、意義和做法。(P68~69)(1)原因:很多人在為我們的成長和幸福生活承擔著責任。(2)意義:只有人人具有責任心,自覺履行應盡的責任,我們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或有利于展現自己的才干,贏得他人的信賴和尊重;有利于使他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3)做法:學會感恩,主動關心、幫助和服務他人,在辛苦付出中體驗對他人負責的快樂和幸福。教材名言解讀天地生人,有一人應有一人之業;人生在世,生一日當盡一日之勤。(P73)釋義:天地生養了人,只要有一個人那就有這個人該做的事;人生存在世界上,活著一天就應該努力、勤勞地過一天。知識點: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增強履行責任的能力,勇于承擔責任。第二框 做負責任的人1.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P71)(1)代價:承擔責任不僅意味著付出時間、精力和金錢,而且意味著可能因為做得不好而受到責備,甚至受到處罰。(2)回報:承擔責任往往伴隨著獲得回報的權利;這種回報既包括物質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對我們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報,如良好的自我感覺、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贊許等。2.如何承擔責任 (P71~73)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增強履行責任的能力,勇于承擔責任。(1)面對可以選擇的責任:要有勇氣憑借自己的經驗和智慧,對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作出正確的評估,作出合理的選擇,義無反顧地擔當起應負的責任。(2)面對非自愿選擇的責任:要自覺承擔相應的責任,把它們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1.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是承擔著相同的責任。 (×) 改正: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每一種角色都意味著承擔相應的責任,不同的角色意味著要承擔不同的責任。 2.我們只要承擔責任,就一定會得到回報。 (×) 改正:承擔責任理應獲得回報,但卻不是一定會得到回報。關愛他人 (5年3考)第一框 關愛他人1.關愛的重要性(或作用)。(P76~77)(1)關愛傳遞著美好情感,給人帶來溫暖和希望,是維系友好關系的橋梁。(2)關愛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潤滑劑和正能量。關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際氛圍,促進社會文明進步。(3)關愛他人,收獲幸福。關愛他人的人往往能夠贏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關心和幫助,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關愛他人也是關愛和善待自己。2.怎樣關愛他人 (關愛他人的藝術。)(P78~79)(1)要心懷善意。我們應心懷友善,學會關心、體貼和幫助他人。當他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在道義上給予支持,物質上給予幫助,精神上給予關懷。(2)要盡己所能。關愛不分大小,貴在有愛心。(3)要講究策略。①要考慮他人的內心感受,不傷害他人的自尊心;②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斷,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服務社會 (5年4考)第二框 服務社會1.為什么要服務和奉獻社會 (P81)(1)服務社會體現人生價值。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得到什么。只有積極為社會作貢獻,才能得到人們的尊重和認可,實現我們自身的價值。(2)服務社會能夠促進我們全面發展。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我們的視野不斷拓展,知識不斷豐富,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不斷提升,道德境界不斷提高。2.我們應怎樣服務和奉獻社會 (P83~84)(1)需要我們青年擔當責任。(2)需要我們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3)需要我們熱愛勞動,愛崗敬業。我們要努力學習,增強勞動觀念,培養敬業精神,學會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3.教材P81探究與分享結合自己參與志愿服務的經歷,談談你的收獲。(1)了解社會,開闊視野,培養親社會行為。(2)增長相關知識,提高實踐能力。(3)培養自立自強的優秀品質,磨礪堅強意志。(4)提升自身道德境界,讓生命更有意義。4.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性質、作用和責任。(P83)(1)性質: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團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2)作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帶領青年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3)責任:在新時代,共青團要組織青年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為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建功立業。議題:社會中的我鏈課標:以“社會中的我”為議題,通過角色扮演和討論等方式,理解社會上各種角色,以及各種角色之間的相互關系,認識“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在與他人的交往中認識自我,正確理解個人與集體、社會和國家的關系。 八年級(1)班開展以“社會中的我”為話題的課堂討論,以下是主要內容。 主持人:“有一種深情表白,叫作‘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這份深沉的愛,是戍邊戰士寸土不讓的守護,是醫務人員逆行出征的勇毅,是科研新秀披星戴月的攻關,是農民兄弟風雨無阻的勞作①。” 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1)每一種角色都意味著承擔相應的責任。請你選取上述討論中的任意兩種角色,并寫出其承擔的相應責任。(2)觀察并聯系周圍生活,談一談在你的身邊有哪些人在為你默默付出,而你又能為他們做些什么。(3)討論結束后,請你代表本小組進行總結發言,梳理“我”與社會和國家的關系②。① ② 【真題精粹】承擔責任(5年3考)(2024安徽1改編)2023年是我國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實施20周年。20年來,西部計劃發揮共青團的優勢,有效推動50余萬名高校畢業生到以西部地區為主的基層開展志愿服務,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這啟示我們要 ( )A.奉獻社會 B.學會感恩C.關愛他人 D.體味親情1.(2024·湖北)“安頓落難者,照顧鄉親們,一句話驅散冷雨,一握手溫暖人心。”孟二梅帶領社區居民讓近千名被困乘客在暴雨中免受凍餓。獲評“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是因為她 ( )A.在勞動中創造物質財富B.在工作中恪守誠實信用C.在奉獻中承擔社會責任D.在逆境中增強生命韌性2.(2024·黔東南)2023年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品學兼優、朝氣蓬勃,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中華文化、探索科學奧秘、踐行生態理念、熱心公益活動、促進民族團結等方面表現突出,展現了新時代青少年的風貌。這啟示我們 ( )A.服務和奉獻社會一定要得到回報B.務必要履行奉獻社會的法定義務C.要積極服務社會,承擔社會責任D.服務社會成了中學生的首要任務3.(2024·河南)中學生小明和伙伴們利用暑假在社區組織了“墨緣·大手拉小手”活動,他們發揮特長、分工協作,每周三和周五下午教小學生書法和國畫。一個暑假下來,小明和伙伴們收獲了很多“粉絲”,小朋友們親切地稱他們“墨哥哥”“墨姐姐”。為了讓課堂秩序更好、小學生們進步更快,他們還鉆研起兒童心理學和國畫技法教學。小明和伙伴們感覺自己的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和組織能力都大大提升了。 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對“墨哥哥”“墨姐姐”的行為進行評析。關愛他人(5年3考)1.(2022安徽8)一日,某老人突發疾病昏倒在地,一路過醫生跪在他身旁對其急救,周圍的群眾也紛紛加入救護。經過急救,老人脫離危險。眾人的舉動 ( )①詮釋了傳統美德,彰顯了中國價值 ②是對他人生命的關切,傳遞了溫暖 ③是凡人善舉,傳遞了人間的大愛 ④不過是舉手之勞,不值得我們贊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2022安徽17(4),4分]2022年下半年,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將在北京召開。為迎接黨的二十大,某校開展了以“強國復興有我”為主題的探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講奉獻 重踐行強國復興,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學校利用周末時間組織學生開展留守兒童“關愛行動”、助殘“陽光行動”、助老“金暉行動”等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同學們踴躍參加。學校決定今后常態化開展此類活動,同學們紛紛表示贊同。如何將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有效開展 請你向學校提兩條建議。(4分)名師點撥建議類題目解題方法設問方式:一般是“對某某問題提出幾點建議”“為……出謀劃策”“作為中學生的你應該如何做”等。 解題思路:1.審清材料。弄清楚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找出關鍵詞、關鍵句。2.審清設問。明確問題主體或限制角度,從國家角度、社會角度還是青少年角度;是哪一具體知識點、哪一具體指向(生態、創新、改革等)。3.確定考點,規范作答。聯系教材考點,多角度分析(限定角度、主體的除外),建議、措施、做法要有針對性、可行性,并用學科術語組織答案。1.(2024·河南)中學生小勇每周都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為老人讀書讀報,陪老人聊天,堅持兩年不間斷。敬老院給學校發來一封感謝信。下列名句最適合用在這封感謝信中的是 ( )A.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B.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C.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D.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2.(2024·煙臺)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看到一些暖心的小舉動:垃圾袋外特別貼上“玻璃碴請小心”的紙條以提醒保潔人員;在遺失了井蓋的路邊豎起警示標識以提醒路人;為腳步匆忙、滿頭大汗的快遞小哥遞上一杯水……從這些暖心舉動中,可以感悟到 ( )①關愛他人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潤滑劑 ②關愛是維持人際關系的唯一橋梁 ③關愛不分大小,貴在有愛心 ④我們應推己及人,學會關心體貼和幫助他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2024·成都)年過六旬的老人結伴而來,殘障者由志愿者攙扶著就座,環衛工人被請進幽靜的座位……這溫情的一幕發生在某市“家之味”餐廳。俗話說,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但“家之味”卻為這些困難群體提供免費午餐,惠及有需要的人,讓小城愛意滿滿。“家之味”提供免費午餐,蘊含著 ( )①“文明有禮,與人為善”的社會風尚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相處之道 ③“樂善好施,熱心公益”的美好品德 ④“共同富裕,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4.(2024·天津)結合下圖,談談你對關愛他人的理解。答案議題:社會中的我對接教材觀點①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著不同的責任②個人與社會、國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參考答案】(1)①戍邊戰士:保家衛國的責任。②醫務人員:救死扶傷的責任。③科研人員:科學研究的責任。④農民兄弟:辛勤勞作的責任。(2)示例:①清潔工打掃街道,為我們營造干凈整潔的環境。我們要尊重清潔工的勞動、不亂丟垃圾,自覺維護市容市貌。②老師教書育人,指引著我們成長。我們要尊重老師,認真聽課,按時完成作業。(3)①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一員,國家的發展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③建設美好祖國需要你我共同擔責;④我們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社會和國家提供的物質基礎,因此,我們也要承擔起服務社會、建設祖國的責任。真題精粹命題點1 承擔責任A對點訓練 1.C 2.C3.“墨哥哥”“墨姐姐”利用暑假在社區教小學生書法和國畫的行為是親社會行為,這有利于他們在社會中成長;他們的行為是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的表現;他們的行為是活出生命精彩、實現生命價值的表現,得到了小朋友們的肯定;他們發揮特長、分工協作完成任務,是善于合作的表現;他們鉆研兒童心理學和國畫技法教學,讓小學生們進步更快,是主動提高能力、提升素質、承擔責任的表現;等等。命題點2 關愛他人1.A2.例答:①發揮集體(班級、團組織)的作用;②從實際出發,講求實際效果;③講究方法與策略。(4分,答出兩點即可)對點訓練 1.C 2.C 3.B4.關愛傳遞著美好情感,給人帶來溫暖;關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際氛圍,促進社會文明進步;關愛他人,收獲幸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