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題 浮力(第一課時)課型 新授課√□ 復習課□ 試卷講評課□ 其它課□教學內容 《課標》對浮力的學習要求是通過實驗,認識浮力。本節主要通過三個過程來教學。一、感知浮力,不管物體處在水面還是水中,不管是部分浸入還是完全浸沒,都受到向上的浮力,學生完成對浮力的感性認識。二、測量浮力,學生自己歸納研究測量浮力的方法,并動手實驗,為后續的浮力探究活動中浮力的測量做了準備,在這一過程中加深對浮力的認識。三、分析浮力產生的原因,通過上一章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液體內部深度越大,壓強越大,在通過實驗演示,學生可以很順利的總結出浮力產生的原因。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按已經學習過二力平衡的知識,在教學中要喚起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會議,以便利用該知識對浸入液體物體的受力情況進行分析。學生頭腦中存在著有關于浮力的學前經驗,有些經驗是片面的,不科學的,如看到木頭浮在水面上二鐵塊沉入水底的現象而形成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密度有關的錯誤認識,教師應該給與學生提出問題與猜想的機會,暴露學生自己原來的觀念,并給與學生驗證猜想的機會。學習目標 通過實驗,認識浮力,能說出浮力的概念及浮力的方向。 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的大小,能認識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重難點 1.通過實驗,認識浮力,能說出浮力的概念及浮力的方向。 2.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的大小,能認識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教學評活動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感知浮力觀看圖片,思考海洋中巨大的冰山能在水上漂浮,輪船、鴨子能在水面上游弋,是什么力量把他們托起來? 漂浮在水中的木塊受到了浮力很好理解,那么沉入水中的石塊受到浮力了嗎?學生看圖思考回答問題:向上的力或浮力 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受到或沒有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熟知的生活現象引入課程,首先建立起對浮力的初步認識。再用乒乓球和石頭都浸沒在水中,乒乓球受到浮力,思考石塊是否受到浮力,引發學生的思考。從生活現象引入新課既能引起學生的注意,也能使學生充分感受物理來自生活,感受學習的樂趣。養成在生活中多問為什么的習慣,培養科學探究的意識。環節二:感受浮力,探究浸沒在水中、酒精中的石塊受到浮力了嗎?1..將石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G 2.用手托住石塊,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拉 3.分析石塊此時的受力情況,得到 F托=G-F拉 4.將石塊放入水中,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示 5.分析此時石塊的受力情況,向上的托力F托=G-F拉 6.將石塊放入酒精中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化 實驗結論:浸在液體中的物體,都受到力的作用讀出G,并記錄 讀出F拉,并記錄 在學案上畫出石塊的受力分析圖,利用二力平衡得到F托=G-F拉 讀出此時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示 在學案上畫出石塊浸在水中的受力情況,得到F托=G-F拉 觀察發現石塊浸在酒精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小了,記錄此時的F示,計算出F托=G-F拉設計意圖本次探究從手托石塊得到向上的力,在根據二力平衡,對石塊的受力情況進行分析,計算出石塊受到向上的力的大小。在把石塊分別浸入水中、酒精中,發現彈簧測力計示數上升。學生更好的理解浮力就是向上了力,施力物體是液體。在老師演示實驗時,學生參與記錄數據,并在完成一組小實驗就進行分析,不僅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素養,更為第二課時探究浮力的影響因素埋下了伏筆。環節三:浮力的定義定義: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力,這個力叫浮力(buoyancy force)。浸沒的含義包括部分浸入和完全浸沒 符號:F浮 單位:牛(N) 浮力的施力物體:液體 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思考:小球靜止在水面上,試分析小球的受力情況,并畫圖說明。 如圖所示,兩種情況小球都處于靜止,也就是平衡狀態,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浮力的方向與重力的方向相反,即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嗎?我們來做實驗驗證下。 器材:重垂線、燒杯底部固定系著細線的乒乓球 實驗步驟:1.把燒杯倒立,發現細線與重垂線平行2.給燒杯中倒入水,左右傾斜燒杯,觀察繩子的方向。3.得出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 5.在學案上畫出受力分析,探討浮力的方向。觀察實驗,得出 實驗結論:無論燒杯傾斜與否,浮力的反向應該是沿著繩子的方向向上,而繩子始終和重垂線平行。所以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設計意圖 在環節二已經有了浮力的相關知識,在一環節不僅能規范一下學生的物理語言,同時檢測學生學生的學習情況。關于浮力的方向已經有了初步認識,先用二力平衡的知識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得出浮力的方向,在通過實驗來驗證,增加學生的印象,讓難點變得簡單了。環節四:學生實驗:測量浮力問題:浮力的大小如何測量的呢?通過前面的學習大家應該不難吧。引導學生總計出實驗步驟。 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測一測鋁塊的浮力。 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鋁塊的重力,記為G 將鋁塊浸沒在水中,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拉 對鋁塊進行受力分析,此時鋁塊受到重力G,向上的拉力F拉和向上的浮力F浮。根據二力平衡F浮=G-F拉。設計意圖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規范的總結出測量浮力的實驗步驟,并能通過受力分析總結出浮力的計算公式。是對學生知識的檢測,也是能力的提升。環節五:知識遷移:浸在氣體中的物體也受到氣體對物體的浮力 問題: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浸在氣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嗎?對熱氣球、飛艇、孔明燈進行受力分析。 得出結論:浸在氣體中的物體也受到氣體對物體的浮力1.受力分析畫在導學案上 設計意圖利用知識的遷移,得出浸在氣體中的物體也受到氣體對物體的浮力。環節六:分析浮力產生的原因1.將物體放在圓筒中,向圓筒中倒水, 2.將物體放在中間有隔板的圓筒中,剛開始物體沒有上浮,過來一段時間,物體上浮 3.思考:在放有隔板的圓筒中,剛開始物體沒有上浮,過來一段時間,物體上浮,這是為什么? 4.浮力產生原因 (1)演示實驗: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物體各個方向的壓力。 (2)情景分析已知:邊長為L的立方體位于水面下h深處,四個側面所受壓力F合=0N,上下表面所受壓力分別是:F上=P上s= gh1s F下=P下s= gh2s F浮=F向上-F向下 (3)分析實驗現象:剛開始物體沒有上浮,是因為物體沒有受到浮力,后來物體上浮是因為物體受到了浮力。 5.學生實驗:按照如圖所示,動手做一做,并分析原因 1.觀察實驗現象:物體浮起來了 2. 觀察實驗現象:在放有隔板的圓筒中,剛開始物體沒有上浮,過來一段時間,物體上浮 3.回答問題 4.觀看演示實驗,并嘗試分析浮力產生的原因 5.動手做乒乓球實驗 (1)將乒乓球放入瓶中,向瓶里倒水,乒乓球不浮起 (2)將瓶下口堵住,乒乓球浮起。 (3)說明實驗原理。設計意圖從有趣的實驗入手,引發學生思考,在觀看演示實驗,利用壓強的知識分析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差,得出浮力產生的原因。最后利用簡單材料做乒乓球實驗,并分析原因,加深學生的理解物理源于生活,同時檢測學習情況。環節七:課堂小結定義: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物體向上的力叫浮力 浮力 方向:豎直向上 浮力 測量: 計算公式“ 產生浮力的原因:液體對物體向上向下的壓力差產生的環節七:布置作業 按照左圖把飲料瓶慢慢放入裝滿水的燒杯杯中,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現象?你的手有什么感覺?你能得到什么結論?你能猜想浮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嗎?請記錄下來。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去感悟探究,一來復習本節課所學的浮力的基本定義,二讓學生再次感受浮力,用問題引導學生猜想,培養學科素養。板書設計 浮力(第一課時) 定義: 符號: 單位: 施力物體: 方向: 測量: 計算公式: 產生浮力的原因:教學反思與改進 回顧本節課的教學,教學目標基本達成, 從學生的學習效果看,學生學習熱情很高,全班所有的學生都投入了學習活動,都動手做了實驗,在實驗中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學生發言積極,都能圍繞學習內容進行思考,表現出發現的興奮和成功的喜悅。 本節課把浮力這一節課分為兩個課時,本課時主要圍繞實驗,認識浮力,能說出浮力的概念及浮力的方向和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的大小,能認識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這兩個方面來進行的。教學設計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讓學生在老師的實驗引導下一步一步的發現浮力的定義、方向、產生原因等初步結論,培養了學生的嚴肅的科學態度。但是在做浮力產生的原因這個實驗時因為自制教具的問題實驗現象不是很明顯,也沒有提前 錄好視頻讓學生觀看,導致教學效果需要在用其他圖片來給學生說明,這是我今后將進行的探索方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