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945年抗戰勝利后,重慶民眾街頭歡迎“民族救星”蔣介石 “沿途民眾其發乎內心之一種情緒,對余所表示敬慕愛戴之精神,狂歡熱烈,實非筆墨所能形容。” ——蔣介石日記 “時至今日,由余養育完成之黨國,而由余之手毀滅之,此情此景將何以堪?” ——蔣介石日記 1949.11.28蔣介石撤離重慶 第25課 人民解放戰爭 第八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 課程標準:通過了解全面內戰的爆發及人民解放戰爭的進程,分析國民黨南京政權覆亡的原因,探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原因和意義。 目錄 一、政策的較量——解放戰爭的背景 二、軍事的較量——解放戰爭的進程 三、人心的較量——解放戰爭的勝利 一、政策的較量——解放戰爭的背景 一、政策的較量——人民解放戰爭的背景 1.建國方針 《勝利之夜》 《炮彈作花瓶》 這兩張圖反映了中國人民怎樣的訴求? 和平建國 抗戰勝利后為了和平建國,國共兩黨分別提出了何種方針? 以和平、民主、團結為號召,成立聯合政府,建成新民主主義的國家 打著“和平建國”的旗號,堅持獨裁和內戰的方針 【學思之窗】中民主黨派的建國主張是什么?反映了什么問題? 和平民主是民心所向 毛澤東先生勛鑒: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實現,舉凡國際國內各種重要問題,亟待解決,特請先生克日惠臨陪都,共同商討,事關國家大計,幸勿吝駕,臨電不勝迫切懸盼之至。 蔣中正未寒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毛澤東先生勛鑒: 來電誦悉,期待正殷……大戰方告終結,內爭不容再有。深望足下體念國家之艱危,憫懷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從事建設……特再馳電奉邀,務懇惠諾為感。 蔣中正哿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 毛澤東先生勛鑒: 未養電誦悉……惟目前各種重要問題,均待與先生面商,時機迫切,仍盼先生能與恩來先生惠然偕臨,則重要問題,方得迅速解決,國家前途實利賴之。茲已準備飛機迎迓,特再馳電速駕! 蔣中正梗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三份急電 意欲何為 想用軟的一套手法把共產黨吃掉,談何容易!可是,國內有厭戰情緒,國際形勢也不允許中國打內戰,一打起來我們更被動,利用談判拖一拖也好,共產黨拒絕談判,我們更有文章好做! ——蔣介石謀士陶希圣 目前與奸黨談判,乃系窺測其要求與目的,以拖延時間……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匪清剿之。 ——1945年9月20日,蔣介石給各戰區司令長官密電的決議 迫于國內外的輿論壓力 為內戰尋找借口 緩兵之計,為內戰爭取時間 為什么蔣介石短時間內三次電邀毛澤東? 假和平,真內戰 “我準備坐班房……如果是軟禁,那也不用怕,我正是要在那里辦點事。現在蘇聯紅軍不入關,美國軍隊不登陸,形式上是中國自己解決問題,實際上是三國過問,三國都不愿中國打內戰,國際壓力是不利于蔣介石獨裁統治的……所以,重慶是可以去和必須去的。” ——1945年8月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發言 若成功,則響應人民要求和平的呼聲,捍衛人民利益,盡可能制止內戰,努力尋求和平、民主、團結的道路。 若不成功,則以真和談揭穿蔣假和平的面目,表達中共的和平誠意,以團結教育廣大人民群眾。 彌天大勇 一、政策的較量——人民解放戰爭的背景 2.重慶談判 毛澤東、周恩來等到重慶與國民黨談判 1945年8月28日 1945年10月10日 簽署《雙十協定》 規定:堅決避免內戰,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 1946年1月10日 重慶政治協商會議 通過了和平建國綱領案等五項協議。 1946年3月 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 否決協議 共產黨要把抗日戰爭的勝利,變為人民的勝利,變為民主革命的勝利。國民黨要把抗日戰爭的勝利,變為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勝利。 ——陳旭麓《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 內戰不可避免! 二、軍事的較量——解放戰爭的進程 二、軍事的較量——解放戰爭的進程 1946.6-1947.6 1947.6-1948秋 1948.9-1949.1 1949.4-1951.5 粉碎重點進攻 粉碎全面進攻 內戰爆發 挺進大別山 三大戰役 追殲殘敵 解放南京 渡江戰役 北平談判 戰略防御 戰略反攻 戰略決戰 最終勝利 1.戰略防御階段(1946.6-1947.6) 1946.6-10 全面進攻中原解放區 1946年6月,國民黨以圍攻中原解放區為起點,發動大規模進攻,全面內戰爆發。 全面內戰爆發時國共實力對比 {073A0DAA-6AF3-43AB-8588-CEC1D06C72B9} 兵力 武器裝備 占領地區 控制城市 人口 國民黨 430萬 大量日、美裝備 731萬多平方千米 大中城市1500多座 約3.39億 共產黨 127萬 以步槍為主 228萬多平方千米 中小城市400多座 約1.36億 “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從長遠的觀點看問題,真正強大的力量不是屬于反動派,而是屬于人民。” ——毛澤東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歷史》 面對國民黨的瘋狂攻勢,解放軍采取了怎樣的策略?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戰略戰術 主要方式 主要目標 作戰原則和方針 自衛戰爭 運動戰 殲滅敵人有生力量 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 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 1.戰略防御階段(1946.6-1947.6) 1946.6-10 全面進攻中原解放區 1947.3-6重點進攻陜北、山東解放區 1947.3 毛澤東轉戰陜北 有一種勝利叫做撤退,有一種失敗叫做占領。 1947年西北野戰軍,3月青化砭戰役、8月沙家店戰役。 1947年5月華東野戰軍孟良崮戰役 粉碎了國民黨對陜北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粉碎了國民黨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全面內戰爆發一年后國共實力對比 {073A0DAA-6AF3-43AB-8588-CEC1D06C72B9} 兵力 武器裝備 占領地區 控制城市 人口 國民黨 430萬 大量日、美裝備 731萬多平方千米 大中城市1500多座 約3.39億 共產黨 127萬 以步槍為主 228萬多平方千米 中小城市400多座 約1.36億 373萬 195萬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歷史》 2.戰略反攻階段(1947.6) 為什么將大別山作為戰略反攻的突破口? 陜甘寧解放區 山東 解放區 武漢 南京 大別山 劉鄧大軍 “蔣介石兩個拳頭(指陜北和山東)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來了。所以,我們的戰略就是要把這兩個拳頭緊緊拖住,對準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毛澤東 全面內戰爆發兩年后國共實力對比 {073A0DAA-6AF3-43AB-8588-CEC1D06C72B9} 兵力 武器裝備 占領地區 控制城市 人口 國民黨 373萬 大量日、美裝備 731萬 平方千米 大中城市1500多座 約3.39億 共產黨 195萬 以步槍為主 228萬 平方千米 中小城市400多座 約1.36億 365萬 280萬 損失大量裝備 擁有重型炮1100余門 235萬 1.68億 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歷史》 3.戰略決戰階段(1948.9-1949.1)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三大戰役 主力 結果 影響 遼沈戰役 淮海戰役 平津戰役 東北 野戰軍 殲敵47萬余人,東北 全境解放 人民解放軍在數量上取得對國民黨軍隊的優勢 華東 野戰軍 中原 野戰軍 犧牲最大,殲敵數量最多,政治影響最大、戰爭樣式最復雜的戰役 殲敵55萬余人,南線國民黨精銳已被消滅,長江中下游以北地區解放 殲滅改編國民黨軍隊52萬余人,基本解放華北全境 東北 野戰軍 華北軍區第二三兵團 三大戰役取得了完全勝利 三大戰役基本摧毀了國民黨的主要軍事力量,為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三大戰役后國共實力對比 {073A0DAA-6AF3-43AB-8588-CEC1D06C72B9} 兵力 武器裝備 占領地區 控制城市 人口 國民黨 365萬 損失大量裝備 731萬多平方千米 大中城市1500多座 約3.39億 共產黨 280萬 擁有重型炮1100余門 235萬多平方千米 中小城市400多座 約1.68億 204萬 400萬 有海空軍優勢 繳獲大量重武器裝備 控制長江以南大部 長江以北基本解放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歷史》 4.渡江戰役與解放南京 蔣介石引退,李宗仁代總統,愿意和中共和談 國民黨拒絕在《協定》簽字,和談破裂 1949年1月21日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1949年3月 國共北平和談 1949年4月 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毛澤東 促進革命勝利的基本方針; 指出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 提出勝利后各項基本政策。 解決了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重大問題 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覆滅,中華民國時期結束。 解放軍占領南京總統府 把共產黨阻止在長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曾說:劃江而治,搞一個國共兩黨“南北朝”…美國人的一廂情愿,構成了李宗仁全部言和活動的精神支柱。——《解放戰爭全記錄》 1949年4月,國共代表北平和談 三、人心的較量——解放戰爭的勝利 思考1:力量如此懸殊之下,為什么國民黨迅速走向失敗? 國民黨政府財政嚴重入不敷出的狀況,由于內戰軍費的激增和豪門資本恣意中飽,本來已病入膏肓,無藥可救。 ——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 原因一:濫發貨幣,惡性通貨膨脹,經濟奔潰; 1946年3月至11月,中央銀行共售出官價外匯3億8千多萬美元,而宋、孔兩家族利用特權套購進3億3千多萬美元,占88%……蔣介石對這樣的官倒違法事件,不是懲辦貪官,而是想方設法欺騙人民,利用小數點做文章。結果,宋、孔兩家族套購的3億3千多萬美元,“由于漏列小數點”而“更正”為334萬5多美元,減去了原來的99%。 ——馬廣榮《論南京國民黨政權的腐敗》 人們把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派人對原日本占領區的接收,諷刺為“三陽(洋)開泰”(捧西洋、愛東洋、要現洋)、“五子登科”(搶車子、房子、金子、衣服料子和女子)。 ——摘編自王檜林主編《中國現代史》 這一帶無數萬的人民都曾為勝利狂歡過,而今卻如水益深,如火益熱,大眾不得聊生。他們痛苦極了,比未勝利時還痛苦。 ——《為江浙人民呼吁》,《大公報》(1945年10月24日) 思考1:力量如此懸殊之下,為什么國民黨迅速走向失敗? 原因二:國民黨的反動政策和官僚資本巧取豪奪,民族資產階級受排擠,民不聊生 思考1:力量如此懸殊之下,為什么國民黨迅速走向失敗? 北平學生“反饑餓反內戰大游行”隊伍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第二條戰線 時間 1946年冬 標志 抗議美軍暴行運動 中心 反對美蔣 地區 國統區 先鋒 學生 核心 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 1946年11至12月,“制憲國民大會”召開 第三十八條 總統依本憲法之規定,行使締結條約及宣戰媾和之權。 第三十九條 總統依法宣布戒嚴,但須經立法院之通過或追認。 第四十條 總統依法行使大赦、特赦、減刑及復權之權。 …… ——《中華民國憲法》(1946年) 原因三:一黨專政、獨裁統治失去民心;兩條戰線相互配合、共同反蔣; 思考1:力量如此懸殊之下,為什么國民黨迅速走向失敗? 思考2:中國共產黨為何能夠贏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中國土地法大綱》 民工出征的口號: “解放軍打到哪里,我們就支援到哪里!” “前方需要什么,我們就送什么” “傾家蕩產,支援前線,忍受一切艱難,克服一切困苦,爭取戰役的勝利。” 經濟政策正確,得到人民擁護。 土地改革總路線: 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分別地消滅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 聯合工農兵學商各被壓迫的群眾、各人民團體、各民主黨派、各少數民族、各地華僑和其他愛國分子,組成民族統一戰線,打倒蔣介石獨裁政府,成立民主聯合政府。” ——《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第1237頁 人民解放軍隊各部隊行軍作戰做到人不踏青苗、馬不啃樹皮,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買賣公平,進入城市露宿街頭不擾民……人民軍隊以嚴明的紀律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為戰爭勝利提供了堅強保障。 ——《關于重行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訓令》 建立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加強黨的自身建設。 思考2:中國共產黨為何能夠贏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1.軍事上戰略指揮失誤,軍紀敗壞腐朽; 2.經濟上惡性通貨膨脹,官僚資本的壓迫與剝削,經濟崩潰,人民困苦; 3.政治上堅持獨裁內戰,民心盡失; 4.外交上依賴美國援助,趨向失敗 1.軍事上戰略得當,解放軍英勇善戰 2.經濟上土地改革,人民生產積極性提高 3.政治上,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注重黨建;建立人民民主統一戰線,人民廣泛支持成為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保障 4.外交上,與蘇聯友好,學習馬列主義 逆民意,失民心 順民意,得民心 中國共產黨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 歸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有何偉大意義? 三座大山齊推倒, 兩重革命一肩擔。 ?——朱德《紀念黨的四十周年》 改變廣大勞動人民的地位 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結束了一百多年來帝國主義奴役中華民族的歷史。 改變中國的歷史進程 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起人民民主專政的新民主主義國家。 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 掃蕩帝國主義勢力,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推動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極大地增強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勝利,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是20世紀人類歷史上最具影響的偉大事件之一。 《勝利渡長江?解放全中國——解放戰爭?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九年》?彥涵、劉開渠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中國共產黨勝利 國民黨失敗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意義 重慶談判 政策的較量 軍事的較量 人心的較量 建國方針 戰略防御 戰略反攻 戰略決戰 戰爭勝利 1.(2024·衡陽)《群眾》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刊物,1937年12月在漢口創刊,1938年在重慶復刊,1947年偽裝封面在國統區發行,刊發了毛澤東把脈時局、提出政策的重要著作或言論44篇。該刊意在( ) A.增強黨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 B.表明一切為了群眾是黨的根本路線 C.體現黨對宣傳戰線的領導 ? D.促進毛澤東思想的理論學習和研究 A [解析] 根據材料“刊發了毛澤東把脈時局、提出政策的重要著作或言論44篇”可知,《群眾》雜志是共產黨的刊物,刊發了毛澤東把脈時局、提出政策的重要著作或言論44篇,目的一定是擴大黨的影響力和凝聚力,A項正確;為了群眾應落實到群眾的切身利益層面,且當時群眾文化水平比較低,雜志無法深入群眾中去,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增強影響力和凝聚力,并不能說明黨對宣傳戰線的領導,排除C項;目的不是促進理論學習和研究,而是增強凝聚力和影響力,排除D項。 2.(2024·麗水)著名詩人臧克家從上世紀四十年代起創作政治諷刺詩。其如圖詩作反映了( ) A.作者對時局悲觀失望的心態 ? B.日本法西斯對淪陷區的掠奪 C.蔣介石的消極抗戰積極反共 ? D.抗戰勝利后中國的真實現狀 D [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上世紀四十年代起創作政治諷刺詩”,時空定位其創作詩作的背景是抗日戰爭勝利后國統區,存在兩種不同建國方針,中共進行了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國民黨打著“和平建國”的旗號,堅持獨裁和內戰的方針。提取詩作關鍵信息“政治犯在獄里,自由在枷鎖里,難民在街頭上……”,可以得知,《勝利風》表達了對黑暗現實的強烈憎恨,憤怒地鞭撻了國民黨統治集團禍國殃民的反動行徑,D項正確;根據“點綴著勝利”可得出并不悲觀,排除A項;綜合以上分析,與日本及抗戰無關,排除B、C兩項。 3.(2024·大連)如圖所示為1946年5月1日刊于《聯合畫報》上的漫畫作品《張果老向著民主唱,背著民主跑》。該作品( ) A.體現了中西藝術風格的融合 ? B.諷刺了國民黨倒行逆施的專制行徑 C.揭露了官僚資本的賣國本質 ? D.表現了知識分子對聯合政府的向往 B [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抗戰勝利后,國民黨打著民主的旗號實行專制,一黨獨裁,這幅創作于1946年的漫畫諷刺的就是國民黨倒行逆施的專制行徑,B項正確;中西藝術風格在材料中無法體現,排除A項;背離民主和賣國沒有直接關聯,排除C項;材料中沒有體現出聯合政府,排除D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