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2課 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抗戰 學案了解日本軍國主義的侵華罪行;認識中國從局部到全面抗戰的史實。1.梳理日本侵華的史實,從時空觀念角度了解日本逐步侵華的步驟,掌握抗日救亡運動的表現。2.概括20世紀30年代局部抗戰和全面抗戰的史實,從史料實證角度體會全民族抗戰形成的偉大歷史意義。3.通過侵華日軍的暴行,從家國情懷角度認識法西斯主義對中國人民造成的巨大危害,樹立維護、珍愛和平的觀念。 知識點一 局部抗戰1.日本局部侵華(1)背景①主要原因:1927年6月,日本召開東方會議,確立了侵略中國的總方針。說明日本侵華蓄謀已久②現實原因:1929年秋,資本主義世界性經濟危機爆發,日本為擺脫困境,急于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2)過程九一八事變 1931 年9 月18 日,日本借口“柳條湖事件”,制造九一八事變,標志著中國局部抗戰的開始一·二八事變 1932 年1 月28 日,日軍在上海挑起侵略戰爭建立偽滿洲國 1932年3 月,日本扶植溥儀在長春建立偽滿洲國華北事變 1935年,日本逼迫國民政府簽署協定,實際上控制了熱河、河北、察哈爾三省,又策動所謂“華北自治運動”2.國共對日政策(1)國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內”方針,實行不抵抗政策,幻想依賴國際聯盟迫使日本撤兵。(2)中國共產黨:1935年,發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召開瓦窯堡會議,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3.抗日救亡運動愛國軍人 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十九路軍在上海抗日;1933年長城抗戰東北人民 東北人民革命軍在極端困苦的環境下堅持抗戰青年學生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學生發動一二·九運動,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新覺醒,抗日救亡運動掀起高潮共產黨員 1936年,東北抗日聯軍在共產黨員楊靖宇、趙尚志等領導下浴血奮戰4.西安事變(1)背景: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下,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北地區實行聯共抗日。(2)過程: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諫”,以武力逼蔣抗日。(3)結果: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中共對蔣政策:反蔣抗日→逼蔣抗日→聯蔣抗日(4)影響:促進了中共中央聯蔣抗日方針的實現,十年內戰的局面基本結束,全國團結抗戰的局面初步形成。1.抗日戰爭開始的標志是1937年的七七事變。(×)2.九一八事變后,國聯調查團提出對中國東北實行國際共管方案,實質是縱容日本侵略的綏靖政策。(√)3.九一八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4.九一八事變后國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對日實行不抵抗政策。(√)5.一·二八事變爆發后,十九路軍奮起抵抗,中國局部抗戰開始。(×)6.以工人階級為主力的一二·九運動掀起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7.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全國團結抗戰局面最終形成。(×) 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義一主持召開東方會議,確立把滿洲從中國本土分裂出去,自成一區,置于日本勢力之下的侵略方針。(摘自教材P133)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的目的是什么?這次會議的召開說明了什么問題?提示 目的:侵占滿洲,進而侵占全中國。說明:日本侵華蓄謀已久。 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瓦窯堡召開會議,毛澤東根據會議精神,在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摘自教材P134)這次會議的召開有何意義?提示 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統一了黨內思想。 閱讀教材P134“《西北文化日報》報道西安事變”圖。這一報道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提示 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知識點二 全面抗戰的開始1.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1937年7月7日晚,日軍向宛平城射擊,炮轟盧溝橋,中國守軍奮起還擊。中國全面抗戰由此開始。2.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1)過程①抗日通電:中國共產黨通電全國:“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②廬山談話:7月17日,蔣介石發表了準備抗戰的講話。③洛川會議:1937年8月下旬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全面抗戰路線的形成。④軍隊改編:紅軍主力正式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⑤實現合作: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國共合作抗戰宣言。第二天,蔣介石發表談話,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2)影響①國共第二次合作實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②中國共產黨在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鞏固和發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1.七七事變標志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最主要的矛盾。(×)2.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日本侵略中國。(√)3.黨外合作是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方式,成為全民族抗戰的重要旗幟。(√)4.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鞏固和發展中發揮巨大作用。(√)閱讀教材P135“《日軍炮轟宛平城》”。這是一個偶然事件還是日本蓄謀已久的行為?這一事件對抗日戰爭的進程產生了什么影響?提示 日軍轟炸宛平城是日本蓄謀已久的行為。影響:標志著日本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也由此進入全面抗戰階段。知識點三 日軍的侵華暴行1.大屠殺和大轟炸(1)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進行了持續六周的燒殺劫掠,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30萬人以上。(2)重慶大轟炸: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軍對重慶進行了長達五年半的戰略轟炸和無差別轟炸,死者超過1萬人。2.殖民統治(1)政治上:實行“以華制華”方針,在占領區扶植傀儡政權。 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2)經濟上:實行“以戰養戰”。對占領區大肆進行野蠻的經 利用戰爭中獲取來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繼續進行戰爭濟掠奪;實行“糧食統制”,強行“征購”和“配給”;強迫青壯年到日本和中國東北做苦力。(3)軍事上:在敵后抗日根據地實行“三光”政策;推行“治安強化運動”,對抗日根據地進行瘋狂“掃蕩”。3.踐踏國際公法,實施細菌戰,殘殺中國軍民。 731部隊4.在中國強征隨軍性奴隸,推行“慰安婦”制度。,1.治安強化運動是日本侵略者強迫推行的一種屠殺與懷柔(奴化)相結合的政策和措施。(√)2.日軍推行的“慰安婦”制度是違反人道主義和國際法則的民間犯罪行為。(×)3.我們要用全面的觀點理性地分析日本侵華史,才能牢記歷史教訓,珍惜今天。(√)《拉貝日記》(1937年12月14日)記載:“開車經過市區,我們才曉得破壞的巨大程度。車子每經一二百米就會壓過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摘自教材P136)《拉貝日記》有什么史料價值?提示 是重要的第一手史料,對揭露日本侵華暴行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主題一 警鐘長鳴——日軍侵華的罪行任務1 史料實證——侵華日軍的細菌戰 史料 1932年日本在我國東北組建731部隊——細菌戰秘密部隊,為掩人耳目對外宣稱“關東軍防疫給水總部”。基地中關押著大量的俘虜,包括中國人、朝鮮人和蘇聯人,以中國人為主,甚至還有大量手無縛雞之力的婦女和兒童。這些人稱作“馬路大”(日語為“圓木”,意為試驗品),被用于活人活體試驗、凍傷試驗、毒氣試驗、滅壓試驗、活體解剖等,其中3 000至10 000人死于活體實驗。1940—1941年日軍在浙江、湖南常德地區投下大量帶菌毒物,使這些地區鼠疫流行,造成巨大傷亡。——摘編自米艾尼《惡魔的證據——侵華日軍731部隊歷史罪證挖掘記》思考 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日軍細菌戰研究的特點。提示 國家支持組建;隱蔽性強;破壞倫理、滅絕人性。任務2 史料實證——南京大屠殺 史料一 “在(南京)馬群鎮警戒的時候,我們聽說俘虜們被分配給各個中隊,每一中隊兩三百人,已自行處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虜)轉眼之間就從地球上消失,這是個不爭的事實。”——[日]東史郎《東史郎日記》史料二 下列三幅照片反映了日軍在南京的暴行——《抗日戰爭畫報》思考 史料分為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史料證據按照獲取的途徑和保存狀態可以分為實物證據、文獻證據和口傳證據三類。請依據上述兩種標準,指出史料一、二分別屬于哪種史料類型。你認為證實南京大屠殺的第一手史料還有哪些?提示 史料一、二都是第一手史料。史料一是文獻證據,史料二是實物證據。第一手史料還有報刊、回憶錄、遺物等。1.多角度分析日本侵華的原因2.抗戰時期日本對華經濟掠奪的方式(1)利用政權強制力量對淪陷區的各種資源大肆掠奪,如煤炭、棉花等。(2)對中國淪陷區財政金融的壟斷和掠奪,是日本控制、掠奪各種經濟資源的必要條件,也是“以戰養戰”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日本在其占領區的財政搜刮,完全是采取近代殖民地掠奪方式。(3)通過各種欺詐手段,吸取和利用中國民族資本,為其經濟掠奪服務。日軍一開始對淪陷區強占的工礦企業實行“軍管”或“委任管理”,獨自經營,這樣做的結果是使占領區的生產和流通均陷于停頓狀態。(4)控制交通,確保以鐵路為主干的交通運輸線,也是日軍“以戰養戰”政策中一個重要內容。主題二 民族意識高漲——中國社會各階層的抗日救亡運動任務1 史料實證——一二·九運動的影響 史料 示威游行隊伍共分為4個大隊,分別由東北大學、中國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率領從不同方向前進,途中沖破軍警的封鎖阻攔,最后在天橋會合。上午11時許,北平愛國學生和廣大工人、農民、市民3萬余人在天橋召開市民大會。會場旗幟飄揚,“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漢奸賣國賊!”“反對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的口號聲此起彼伏,響徹天空。思考 史料描述的是哪一歷史事件?這一事件有何意義?提示 事件:一二·九運動。意義:這場運動宣傳了中國共產黨“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救國主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新覺醒,抗日救亡運動掀起高潮。任務2 史料實證——抗戰初期救亡運動的特點 史料 九一八事變后,面對日軍侵略,東北地區的愛國軍民組織抗日義勇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聯軍①成為東北抗日的主要力量;《松花江上》《義勇軍進行曲》等文藝作品鼓舞著仁人志士走向抗日前線。一·二八事變和華北事變后,上海軍民、長城一線和察哈爾、綏遠②等地的愛國軍民展開了英勇抗戰,北平學生發動了一二·九運動,極大地激發了全民族救亡圖存的意識。中共中央主張“聯蔣抗日”,力促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為國共兩黨合作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摘編自張從田《確立“十四年抗戰”的重大意義》① 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② 中國原省級行政區,包括今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南部地區思考 根據史料,概括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時期中國抗戰的特點。提示 中國共產黨積極推動;形式多樣,包括武裝斗爭、文藝創作、學生運動、兵諫等多種形式的愛國運動;主要發生在東北、華北及上海等局部地區;帶有自發性質。任務3 家國情懷——中共對抗戰的主張 史料 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我們要求立刻給進攻的日軍以堅決的反攻,并立刻準備應付新的大事變。全國上下應該立刻放棄任何與日寇和平茍安的希望和估計。——引自1937年7月8日《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思考 根據史料,分析指出中國共產黨針對盧溝橋事變提出了什么主張。這一主張提出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主張:全民族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原因:盧溝橋事變后,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中華民族的危機空前加劇。1.抗日救亡運動的特點抗日救亡運動與整個抗日戰爭相伴始終,并因政局和戰局的變化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點。(1)從運動的行為方式來看,七七事變前多屬于民眾自發行為或政黨行為,而七七事變后則轉變為國民政府認可、參與的政府行為。(2)從運動的形式和規模來看,“七七事變”前的多為請愿、示威等具有相當規模的個體活動;“七七事變”以后則發展為具有很大規模的整體運動。(3)從運動的作用來看,“七七事變”前的抗日救亡運動有力地打擊了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敦促其對日政策的調整和改變,驅使其最終走上抗戰的道路;“七七事變”后的抗日救亡運動則堅定了國民政府的抗戰信心,動員和激勵了全國軍民的抗戰熱情和勝利信念。2.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原因(1)外因:日本帝國主義的野蠻侵略,使中華民族處于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2)內因①國情的需要。日本的全面侵華使中國處于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為了民族獨立,國共兩黨聯合抗日勢在必行。②共產黨的努力。中國共產黨為了團結國民黨聯合抗日,先后召開了瓦窯堡會議、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向蔣介石遞交了《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③全國各種抗日力量和有識之士的共同努力和推動。當時國共兩黨是中國的兩大武裝力量,摒棄前嫌,聯合抗日,共同面對民族危亡,是各界有識之士的共同期待。 1.(2021年7月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試,17)制作知識卡片是學習歷史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圖是某同學制作的一張知識卡片,卡片橫線上應填寫( )A.九一八事變 B.華北事變C.西安事變 D.七七事變答案 A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1931年9月18日”可知,題干反映的事件是九一八事變,A項正確;B、C、D三項的時間分別是1935年、1936年、1937年,排除。2.(2020年12月山東省高中學業水平合格考試,11)1935年,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和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名義發表了《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號召( )A.“外爭國權,內懲國賊”B.“打倒列強,除軍閥”C.“停止內戰,一致抗日”D.“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答案 C解析 根據“1935年”“《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可知,題干主旨與抗日戰爭有關。C項體現了抗日的目標,正確;A項與五四運動有關,B項與北伐戰爭有關,排除;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后,日軍集中力量進攻敵后抗日根據地,根據地出現困難局面,中共中央提出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口號,排除D項。故選C項。3.(2022·山東威海高一期末)如圖中“歷史在這里拐彎”是指從此( )A.中國局部抗戰開始B.國共第二次合作實現C.全國團結抗戰的局面初步形成D.中國全面抗戰由此開始答案 C解析 圖中“歷史在這里拐彎”指的是發生在1936年的西安事變,根據所學可知,西安事變的發生,迫使蔣介石答應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全民族抗戰局面初步形成,故選C項;局部抗戰開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而不是材料中的1936年,排除A項;西安事變促進了國共合作,但國共合作正式開始是1937年國民政府公布國共合作抗戰宣言,排除B項;全面抗戰開始的標志是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而不是西安事變,排除D項。4.(2021年7月云南省學業水平考試,11)如圖是1937年日軍發動的一次事變示意圖,據此可知,當時發生的是( )A.九一八事變 B.七七事變C.華北事變 D.八一三事變答案 B解析 根據材料關鍵信息“1937年”“宛平城、盧溝橋、日軍進攻”和所學知識可知,該事件是七七事變,是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端,B項正確;九一八事變發生在東北,排除A項;華北事變發生于1935年,排除C項;八一三事變發生于上海,排除D項。故選B項。5.(2022·廣東惠州高一期末)1937年12月南京陷落后,日本侵略軍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以下可作為佐證“南京大屠殺”的最有力的證據是( )A.當年受害者的控訴材料B.歷史研究者的專著中對該慘案的描述C.侵華日軍老兵的回憶錄D.屠殺現場遺跡與當時拍攝的新聞照片答案 D解析 屠殺現場遺跡與當時拍攝的新聞照片都是第一手史料,故選D項;受害者的控訴材料會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排除A項;歷史專著對“南京大屠殺”的描述屬于二手史料,排除B項;侵華日軍老兵的回憶錄并不全面和完整,且有主觀因素,排除C項。課堂小結思維導圖 答題要語1.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侵華開始,中國各階層人民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抗日救亡運動,中國十四年抗戰開始。 2.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促進了中共中央聯蔣抗日方針的實現,標志著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3.中國共產黨積極推動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為全民族抗戰的重要旗幟。 4.日本侵略者制造了南京大屠殺等無數慘案,實施細菌戰,推行“慰安婦”制度,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課時演練題組1 局部抗戰1.(2022·山東煙臺高一期末)如圖中的“抗戰”開始的標志是( )A.九一八事變 B.淞滬會戰C.盧溝橋事變 D.南京大屠殺答案 A解析 圖中的“抗戰”顯示為14年,從1945年結束往前推,則抗戰開始于1931年,與此相關的事件則是九一八事變,故選A項;淞滬會戰、盧溝橋事變和南京大屠殺都發生于1937年,這樣至戰爭結束只有8年,不滿足材料所示時間,排除B、C、D三項。2.(2022·浙江寧波高一期末)20世紀30年代初,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將自己的裙子送給蔣介石,并在裙子上賦詩一首:“妄自稱男兒,甘受敵人氣。不戰送江山,萬世同羞恥……”詩中的“江山”主要是指( )A.東北地區 B.華北地區C.平津地區 D.華東地區答案 A解析 由材料“20世紀30年代初”的時間信息可知,詩中的“江山”主要是指東北地區,九一八事變爆發后,日軍占領整個東北,故A項正確;華北地區、平津地區、華東地區均不符合時間信息,故B、C、D錯誤。3.(2021·廣東清遠高一期末)1935年12月,清華大學救國會在《告全國民眾書》中急呼:“華北之大,卻已經安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與這一事件直接有關的是( )A.西安事變 B.大生產運動C.七七事變 D.“華北自治運動”答案 D解析 據“1935年12月”可知這次事件是一二·九運動,“華北自治運動”是這一運動的誘因之一,故選D項;A項發生在1936年12月,時間不符,排除;B項發生在抗戰相持階段,時間不符,排除;C項發生在1937年,時間不符,排除。4.(2021·山東棗莊高一期末)曾經被軟禁在貴陽黔靈山的國民黨將領張學良在自己95歲生日時說:“回憶近一個世紀的人生歷程,我對1936年發動的事變無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還會這樣做。”他所說的“1936年發動的事變”是指( )A.九一八事變 B.八一三事變C.西安事變 D.七七事變答案 C解析 根據材料中“張學良”“1936年”并結合所學可知,1936年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諫”即西安事變,逼迫蔣介石放棄“圍剿”紅軍,共同抗日,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故選C項;結合所學知識,九一八事變發生于1931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A項;根據所學,八一三事變是指1937年8月13日,日本為擴大侵華戰爭在中國上海制造的事變,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七七事變發生于1937年,排除D項。題組2 全面抗戰的開始5.(2022·浙江嘉興高一期末)如圖是某時期的“中日攻防示意圖”(局部)。對該圖所反映史事陳述正確的是( )A.日本步步進逼,蓄意發動“華北事變”B.日本制造七七事變,中國全面抗戰開始C.八路軍成功設伏,取得平型關大捷D.李宗仁率軍血戰,圍殲日軍一萬余人答案 B解析 材料中出現盧溝橋,結合史實可知,題圖是七七事變,中國全面抗戰開始,故B正確;圖片所顯示信息不是華北事變,A錯誤;材料信息與平型關大捷無關,C錯誤;材料所示不是徐州會戰,D錯誤。6.(2021·山東棗莊高一期末)1937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和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其目的是( )A.維護國家統一 B.實現團結抗日C.推翻北洋軍閥 D.發展統一戰線答案 B解析 結合所學,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承認中國共產黨合法,隨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改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因此工農紅軍隊伍的改編利于在統一戰線的旗幟下團結抗日,故選B項;結合所學,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故中國共產黨改編軍隊是適應團結抗日的需要,而非是維護國家統一,排除A項;根據所學,1928年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北洋軍閥統治基本被推翻,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C項;發展統一戰線也是為了實現團結抗日,排除D項。7.(2022·天津濱海新區高一期末)1937年3月6日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對共只可編其部隊,而決不許其成立軍部或總指揮部。”而到8月18日,蔣介石終于同意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任命朱德、彭德懷為正副總指揮。這種變化根源于( )A.共產黨力量的不斷增強B.日本侵略嚴重威脅國民政府統治C.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D.國內外各種抗日力量的不斷施壓答案 B解析 蔣介石對紅軍的態度由“只可編其部隊,而決不許其成立軍部或總指揮部”到同意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并任命正副總指揮。這種變化體現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的過程,其根源是日本全面侵華嚴重威脅國民政府統治,故B項正確。8.(2021·廣東汕頭高一期末)1937年7月,中共代表向國民政府遞交了《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宣言中表示:愿立即取消蘇維埃政府,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指導,開赴抗日前線。這一舉措表明,當時( )A.新民主主義革命遭受挫折B.社會主要矛盾已發生了變化C.中共暫時放棄革命領導權D.國民黨徹底放棄“剿共”政策答案 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1937年7月全面侵華戰爭爆發,民族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國共兩黨通過合作組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故選B項;在全民抗戰的努力下,抗日戰爭最終取得勝利,加速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最終取得勝利,排除A項;抗日戰爭時期的國共合作實行黨外合作,共產黨具有很強的獨立性,排除C項;抗日戰爭時期民族矛盾占據主導地位,階級矛盾只是暫時隱藏在民族矛盾之下,排除D項。題組3 日軍的侵華暴行9.(2022·浙江衢州五校聯盟高一期末)位于衢州市區羅漢井5號的侵華日軍細菌戰衢州紀念館,由首批細菌戰遇難者黃廖氏的故居改建而成,見證了日軍發動毒氣戰和細菌戰給衢州人民帶來的災難。下列反映侵華日軍細菌戰的證據中,最具說服力的是( )A.當年受害幸存者的口述材料B.現場遺跡與當時拍攝的新聞照片C.侵華日軍老兵的回憶錄D.歷史專著中的描述答案 B解析 現場遺跡與新聞照片具有客觀性,最有說服力,故選B項;口述材料雖屬于第一手史料,但具有一定主觀性,排除A項;回憶錄屬于第一手史料,但具有一定主觀性,排除C項;歷史專著具有較強的學術性,代表了學者的研究主張,具有一定主觀性,排除D項。10.(2022·浙江寧波高一期末)德國人拉貝在1937年12月14日的日記中寫道:“開車經過市區,我們才曉得破壞的巨大程度。車子每經一二百米就會壓過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我檢查過,子彈是從后面射進去的,很可能是老百姓在逃跑時從后面被打死的。”日記可以直接證實日軍( )A.在重慶大轟炸的暴行B.在南京大屠殺的暴行C.實行瘋狂“掃蕩”的暴行D.731部隊滅絕人性的暴行答案 B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拉貝日記記錄和描述了日軍在南京殺害平民的行為,屬于第一手史料,可以直接證實日軍在南京大屠殺的暴行,故B正確。11.(2021·福建福州八校高一聯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36年6月12日,中共中央在瓦窯堡召開政治局會議,毛澤東在會上說:我們的口號,我們的重心是抗日,請蔣出兵。……8月10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指出,“抗日必須反蔣”的口號現在已不適合。其后,他又與張聞天等在一份電文中說:“繼續停戰議和和請蔣抗日的口號,目前階段實行他不來攻、我不去打……他若來攻,則一面堅決作戰,一面申請議和。”并說若“遇到蔣介石部隊和其他部隊,實行先禮后兵政策”,“一切統一戰線的談判,以忠誠態度出之”。——摘編自張家康《從反蔣抗日到聯蔣抗日》材料二 紅軍代表團到達西安的第二天,我就見到了他們。經歷了9年的內戰,也許有100萬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被殺,大量財富被消耗,大量軍用物資被浪費。有些紅軍將領的家屬,全家甚至全族被滅絕,他們的妻子和姊妹在通衢大道上被斬首。然而,當我和紅軍的政治領袖周恩來、參謀長葉劍英交談時,我能感受到他們不是來尋求報復的,而是要為一個團結統一的新時代鋪平道路。——摘編自[美]艾格尼斯·史沫特萊《中國的戰歌》(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國共產黨對蔣介石政策的內容及原因。(2)提取材料二信息,說明材料對研究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有哪些史料價值。答案 (1)內容:尋求停戰議和,促成請蔣抗日。原因:九一八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國民黨營壘內部出現了要求抗日的呼聲;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大義為重(或中國共產黨確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2)史料來源:作者是西安事變的親歷者,材料記述屬于直接史料。史料內容:材料內容涉及了中國共產黨參與西安事變的解決,可用于研究西安事變解決的參與力量;材料內容也涉及了中國共產黨解決西安事變的政策,可用于研究西安事變解決與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關系(或可用于研究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