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秋季學期九年級歷史期中考試10.6世紀前期,東羅馬帝國組建了法典編纂委員會,收集自2世紀初以來歷任羅馬皇帝頒布的法令,刪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條例,編成了一部法律文獻。其名稱為()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75分A.《法理概要》B.《查士丁尼法典》C.《新法典》D.《法學匯纂》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7題,每題2分,共34分)11,唐朝建立時,日本留學生對于唐朝國泰民安、文化繁榮的大好形勢深為贊賞。他們回國后積極倡1.“巍峨聳立的金字塔,令人毛骨悚然的木乃伊,美麗如畫的文字…這里的文明成就令人驚嘆,導以“法制完備”的唐朝為典范,實行政治改革。從646年開始,日本仿效唐制進行的一系列改革使也令人迷惑。”“這里的文明”誕生于()(A黃河流域B.尼羅河流域C.兩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A.大和政權基本實現統一B.日本成為中央集權制國家2古巴比倫人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對刑事、民事、商貿、婚煙等行為都作了較細的規定,并于公元C.日本進入幕府統治時期D.土地私有與土地兼并盛行前18世紀左右形成了《漢謨拉比法典》。這說明()12。“已知最早紡織棉花的人類群體是生活在印度河谷的農民…棉花最初傳入歐洲,是伊斯蘭教A.人類社會的法制歷史非常悠久B.奴隸制度在古巴比倫相當完美擴張的結果。大多數西歐語言中的‘棉花'一詞都借用了阿拉伯語qutu,法語中為coton,英語則C.古巴比倫的商品經濟較活躍D.古巴比倫的社會生活很浪漫是cotton?!辈牧现荚谡f明(3.右圖反映了古代歷史上一種森嚴的社會制度,下列選項與圖片內容相符合A羅A.西歐語言發源于阿拉伯B.伊斯蘭教擴張給他國人民帶來災難的是()C.棉花是印度獨有的植物D.阿拉伯人是溝通東西方文明的橋梁A.古代中國一一分封制B.古希臘—一民主政治13.但丁被稱為“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新時代的第一位詩人”。其代表作品是(C.古巴比倫一君主專制制度D.古印度一一種姓制度袋就A《神曲》B.《物種起源》C.《哈姆雷特》D.《蒙娜麗莎》4.公元前8世紀,希臘出現了城邦。希臘城邦一般是以一個城市或市鎮為中心,把周圍的農村聯合14.抓住關鍵詞是我們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與“17世紀80年代、請來的國王、不流血的政變”起來,組成一個小國。這體現了希臘城邦的突出特點是()等關鍵詞相吻合的歷史事件是()A.小國寡民B.重視農業C.民主政治D.對外擴張A.日本大化改新B.英國憲章運動C法國大革命D.英國光榮革命5.“亞歷山大歷經10年征戰,征服了埃及、波斯,足跡遠達古印度。建立起一個地跨歐、亞、非三15.“1775年爆發的美國獨立戰爭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殖民地爭取民族獨立的戰爭。它的勝洲的大帝國?!痹摰蹏慕?)利,給大英帝國的殖民體系打開了一個缺口,為殖民地民族解放戰爭樹立了范例”。材料闡述了美A.使得東方文明走向了衰落B.使得地中海變為帝國的“內湖”國獨立戰爭的(C.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D.創造出獨特的拜占庭文化A.背景B.影響C.過程D.原因6.法學家西塞羅在評價《十二銅表法》時說:“它限制了貴族的司法專橫,量刑定罪都有章可循?!?br/>16.“在拿破侖所征服的土地上,他結束了封建制度,終止了教會對人們生活的控制,引進了法典這表明《十二銅表法》()及幾絲啟蒙運動的光芒?!边@表明拿破侖戰爭(A.標志著羅馬法體系的形成B.緩和了貴族和平民的矛盾A.沖擊歐洲封建制度B。維護基督教會的地位C.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D.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C.宣傳《羅馬民法大全》D.多次擊退反法聯盟7通過封建契約和分封儀式,如臣服禮、授職禮,領主和附庸形成依附關系?!稗r奴的房舍、可耕7.右圖是張老師在講授“共產主義運動發展”這課時所畫出的思維導圖。下列可能出現在“由理地、森林、湖泊都歸領主所有,農奴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或服一定的徭役方可使用它們?!蔽闹械?br/>論到實踐”這一欄目的是()情景體現的制度是(理A.馬克思出版《資本論》B.《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到科學A.君主立憲制度B.共和制C.西歐封建制度D.元首制C空想社會主義思潮的出現D.巴黎公社的成立8.在西歐莊園中,佃戶之間關于土地、借貸和婚姻的糾紛,違反莊園公共規則的行為等,都要通二、材料題(18題12分,19題13分,20題16分,共41分)過莊園法庭進行審理。這說明()18.(11分)法律文獻的制訂與實施代表人民的意志,有利于國家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A.莊園法庭維護莊園公共秩序B.莊園法庭維護領主的利益材料一他們利用自己所控制的議會,通過一系列法案來限制王權,而把實際權力逐新轉移到議會B.莊園法庭維護佃戶的利益D.莊園法庭限制了領主的特權手中,形成了議會權力超過王權,國王“統而不治“的立憲君主制體制。9.12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一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A,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形成B.西歐城市的興起C.西歐莊園的興起D.大學的興起(1)材料一中所講述的內容出自英國哪一部法案?(1分),并指出該法案頒布的意義。(1分)第1頁共2頁2024年秋季學期期中考試參考答案九年級 歷史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4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B A D A C D C A D B B D A D B A D非選擇題(41分)18(12分)(1)法案:《權利法案》。(1分)意義:逐漸確立議會的最高權利,使英國君主立憲制逐漸確立。(答對其中1點可得1分)(2)“新憲法”:1787年憲法。(1分)背景:中央政府過于軟弱無力;各州各自為政,幣制市場不統一 ,國內貿易受到阻礙。(答對其中1點可得1分,共2分)依據:國民的公共意志。(1分)主要思想:自由思想,在法案中強調法律保護人的自由權利,不依照法律就不能控告、逮捕或拘留任何人;平等思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守法。(答對其中1點可得2分,共4分)啟示:法律制度的制訂與實施是國家實行民主政治的前提(或保障)。(言之有理即可,2分)(13分)(1)實物史料:①;②或金字塔;大競技場。(答對其中1點可得1分,共1分)文獻史料:③或《荷馬史詩》(1分) 。選擇史料:③或《荷馬史詩》。(1分)(2)航海家:麥哲倫。(1分)航程:中程或非洲到美洲的航程。(1分)內在聯系:新航路開辟后,歐洲人開始了早期殖民掠奪,進行了“三角貿易”。(2分)(3)因素:貨幣地租的發展;自營地的出租;土地市場的活躍;修道院的解散;圈地和兼并。(答對其中1點可得2分,共4分)特征:出現雇傭關系;(1分)產品推向市場。(1分)20.(16分)(1)運動:文藝復興運動。(1分)影響:喚醒了人們積極進取的精神、創造精神以及科學試驗的精神;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勝利和確立開辟了道路。(答對其中1點可得1分,共2分)(2)時代:“鐵路時代”。(1分)精神品質:勇于探索創新或堅持不懈、刻苦努力或積極鉆研探索等。(2分)(3)措施:推出一系列法規和政策,直接干預經濟;頒布土地立法;開展議會圈地運動;進行海外掠奪、殖民戰爭等(答對其中1點可得2分,共4分)(4)觀點1:思想解放是推動科技發展的前提條件(1分)史實:由于資本主義萌芽,14世紀意大利興起以人文主義為核心的文藝復興運動,是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有利于英國在18世紀中葉進行工業革命,使當時英國成為“世界工業強國”。8世紀,法國興起啟蒙運動,宣傳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推動資本主義的發展,法國在18世紀中后期向英國看齊,同樣積極開展工業革命。(一個史實2分,回答兩個史實即可,共4分)結論:思想解放促進人們改變創新,為科技發展奠定思想基礎,有利于科技發展。(1分)觀點2:人類在探索自然科學實踐中的鉆研精神是推動科技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史實:1764年, 瓦特第一次修理了紐可門蒸汽機,使他有機會深入了解蒸汽機的構造,改進蒸汽機花費成本很高使得他負債累累。但是他沒有徹底放棄,仍然堅持研究鉆研,1785年在朋友支持下終于改進并且所創新,瓦特改進的蒸汽機后來得到了廣泛的利用,成為工業革命生產中的動力,標志著人類進入“蒸汽時代”。斯蒂芬森沒有受過正式的學校教育,很小就出來做工。但他堅持一邊工作,一邊上夜校和自學。1813年,他開始研制能在煤礦使用的蒸汽機車。1825年, 他設計的蒸汽機車在英國首運成功,標志著人類進入“鐵路時代”。結論:無數科研工作者的勇于探索創新,刻苦鉆研精神是推動科技創新的內在動力,應大力弘揚科技鉆研精神,推動新時代科技發展。觀點3:國家政策支持是推動科技發展的重要因素史實: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為了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新政府推出一系列法規和政策,直接干預經濟等政策,促使一種適應資本主義工業化發展的現代化環境形成,為英國工業革命奠定了各方基礎。1995年,中國作出重大部署,提出科技興國戰略,并貫徹相繼出臺很多政策,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該戰略的提出大大推動我國科技發展與進步。結論:科技發展與進步離不開國家的重視與政策支持,國家政策一舉一動對科技發展帶來持續深遠的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_歷史.pdf 九歷期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