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九年級(上)期中學情質量監測歷史姓名題號二總分合分人復分人得分溫馨提示:本試卷共兩道大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量60分鐘。準考證號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6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做,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1234568考場編號抑答案題號910111213141516答案1.下圖所示為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上》的目錄(部分),據此推斷橫線處最適合填寫考場座號第一章古代西亞文明第二章第三意古代印度文明第四章古代中華文明市縣第五章古代希臘文明第六章古代羅馬,周夫A.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巴比倫文明C.古代愛琴文明D.古代阿拉伯文明學校2.古埃及的法老自稱為“太陽神之子”,古巴比倫王國的漢謨拉比國王則自詡為“月神的后裔”,認為自己是“辛神創造的諸王之王”。據此可知,二者的共同目的是數A.宣揚神的地位B.強化文化認同C.鞏固國家統一D.維護專制君權3.下列是古代亞非地區代表性文明成果圖,據此可知,人類早期文明具有班級陽19To液】業網啊衣590伐o3eit3抑控啊小中業甲骨文尼羅河流域的象形文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印度河流域的梵文⊙-⊙A.一致性B.開放性C.多樣性D.交融性2024年九年級(上)期中學情質量監測(歷史)一14.“貴族永遠是貴族,永遠享受特權;賤民永遠是賤民,活在最底層。”“法官的兒子永遠是法官,小偷的兒子永遠是小偷。”以上諺語可以用來研究A.古巴比倫的奴隸制度B.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C.西歐的封君封臣制度D.希臘的文學藝術哲學5.18歲的奧瑞斯和他的妹妹奧爾瑟雅是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雅典城邦的居民,他們最有可能的經歷是A.奧瑞斯因家庭貧困被禁止參加政治活動B.在公民大會上,兄妹倆意見分歧而各自投票C.奧瑞斯因參加公民大會而獲得官方津貼D.奧爾瑟雅的理想是成年后成為一名城邦武士6.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和黃河長江流域的華夏文明最終走向國家集權,愛琴海流域的古希臘文明孕育出城邦民主。對此解釋合理的是A.早期文明發展具有單一性和相似性B.地理環境對早期文明有一定影響C.愛琴文明發展成就領先于亞非文明D.民主制度只可能孕育于海洋文明7.右圖是大英博物館羅馬廳里陳列的奧古斯都的青銅頭像。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他奧古斯都的尊銜。他A.贏得了“布匿戰爭”的勝利B.鎮壓了斯巴達克發動的起義C.使羅馬共和國變為羅馬帝國D.擊敗唐朝大將高仙芝的軍隊8.亞里士多德稱《荷馬史詩》為古典史詩的典范;馬克思稱其具有“永久的魅力”是一種“規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作為史詩“典范”,《荷馬史詩》的“魅力”在于A.描繪了早期希臘社會生活B.闡釋了儒略歷的編制原理C.記錄了法蘭克王國的興起D.介紹了西歐封君封臣制度大封封建主9.根據右圖可判斷,中世紀西歐封建社會簽貴A.權利和義務相交織小封建小封建主B.君臣關系隨意松散提供農耕C.不同等級界限淡化土地農D.血緣關系成為紐帶農民10.4世紀末,羅馬皇帝將基督教確立為國教;5世紀后期,克洛維皈依基督教,承認羅馬教會在歐洲的重要地位:8世紀時,法蘭克國王查理繼續實行鼓勵基督教發展的政策。他們這么做的共同目的是A.成為基督教的信徒B.實現帝國統一C.發展歐洲封建經濟D.維護自身統治11.中世紀時期,西歐莊園“生產大部分自己需要的物品。莊園中有自己的鐵匠、磨坊主、制革工人以及織布匠”。據此可知,西歐莊園A.農奴擁有人身自由B.成為獨立政治單位C.農民無需繳納租稅D.具有自給自足特征2024年九年級(上)期中學情質量監測(歷史)一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