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1841年蒸氣動力的鐵殼戰船復仇女神號擊沉廣州水師戰艦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1.了解珍妮機、瓦特改進蒸汽機、火車與鐵路時代到來、現代工廠制度誕生的基本史實;2.通過工業革命的新生事物,初步理解工業化時代來臨的歷史意義。3.知道哈格里夫斯、瓦特、斯蒂芬森等技術工匠潛心技術改進、埋頭苦干,體會其工匠精神。213紡織技術的革新A紡織技術的革新1.工業革命的含義又稱“產業革命”,主要是指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轉變的生產領域的革命性變化。它實現了傳統農業社會轉向現代工業社會的重要變革。工業革命前工業革命后生產方式: 由手工生產到機器生產;生產組織形式:由手工工場到機器工廠;生產動力: 由人力、畜力到蒸汽力;蒸汽時代鐵器時代紡織技術的革新政治保障原料資源勞動力資金技術市場2.工業革命的背景:閱讀下列材料,分析工業革命為什么從英國開始?(1)據材料歸納概括,工業革命興起的背景(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的原因)?(4分)(2)據材料指出,英國工業革命開始的時間?開始部門?英國技術革新和工業革命首先出現在紡織業的原因?(5分)政治基礎紡織技術的革新經濟基礎17世紀末棉紡織業材料二:1688年光榮革命后,英國建立了一個穩定的君主立憲政體。合適的政治和社會環境已經在英國形成了,正是在這種環境下,英國率先走向工業革命。——錢乘旦《英國通史》材料一:(英國)國家權力的推波助瀾,使圈地運動(羊吃人運動)在18世紀達到高潮……圈地運動使英國農村土地高度集中,同時造成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農村人煙稀少,村舍為虛;與此同時,一支“自由勞動力”的大軍在喧囂的城市里形成了——崔連《工業文明的興盛》(3)據材料一、二概括,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的原因?(4分)①:農村土地集中,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城市自由勞動力增加;②:君主立憲制建立,政局穩定,提高了適合工業革命產生的政治和社會環境;紡織技術的革新材料四:18世紀,英國手工工場內部已經有了比較精細的分工,培養了一批掌握專門技藝的工人.....牛頓提出一套完整的力學體系(《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成為大工業的真正科學的基礎。英國發達的手工工場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為工業革命的實現準備了技術條件。——劉宗緒主編《世界近代史》材料三:(4)據材料一、二概括,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的原因?(4分)③: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④:發達的工場手工業提供了勞動分工與技術條件。紡織技術的革新紡織技術的革新(4)據材料歸納概括,棉紡織技術革新的影響?(4分)(5)據材料思考,珍妮機與之前紡織方式的區別?珍妮機發明的影響與地位?(6分)紡織技術的革新工業革命開始標志老式紡紗機能紡一根紗線飛梭(手工紡織的工具)由手工生產到機器生產B蒸汽機和工廠制度的確立蒸汽機和工廠制度的確立(1)據材料概括,瓦特改進蒸汽機的背景?(2分)(2)據材料概括,瓦特改良蒸汽機的影響?(2分)燃料消耗量大,效率低蒸汽機和工廠制度的確立(1)據材料指出,早期工廠的特點?現代工廠的特點?(2分)(2)據材料指出,瓦特改良蒸汽機對工廠制度的影響?(2分)“工場”與“工廠”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工場”是指資本主義萌芽階段的大型手工作坊,“工廠”是指機器化生產的現代生產方式。而工業革命正是以“工廠”取代“工場”,以機器大生產取代手工勞動的過程。名詞解釋蒸汽機和工廠制度的確立工廠環境惡劣,工人集中在一起生產容易導致疾病的傳播;工廠使用機器生產,工人受機器支配,成為機器的附屬。C火車與鐵路火車與鐵路(1)據材料指出,英國鐵路時代到來的標志與發展表現?(3分)(2)據材料歸納,英國鐵路時代到來的影響?(3分)火車與鐵路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汽船(輪船)1825年,斯蒂芬森設計的蒸汽機車正式試車,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斯蒂芬森汽船在哈得遜河試航成功到1851年時,英國建成了總長約1萬千米的鐵路網斯蒂芬森發明的蒸汽機車模型火車與鐵路(3)據材料指出,工業革命的影響?(3分)(2)據材料指出,工業革命擴展的表現?(3分)火車與鐵路工業革命的特點:①國家:②行業:首先發生于英國,隨后擴展到美法德等國;以輕工業為突破口;③動力:以蒸汽機為動力來源,以煤炭為能源;④技術發明來源:技術發明多來源于工匠的實踐經驗積累,科學與技術尚未緊密結合。(1)提供更加便利的動力:工業動力由自然力到使用人造的蒸汽動力。(2)改變了工業布局:使工廠擺脫了自然條件的限制,工廠可以設在遠離河流的地方。(3)帶來交通運輸業的革命:蒸汽機車和輪船出現,使陸路交通和海路交通都發生變化。(4)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思考:試從工業、技術、交通等角度歸納瓦特改進蒸汽機的影響?(1)生產力方面和生產組織形式方面: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機器大生產逐步取代工場手工業,現代工廠取代手工工場。(2)社會經濟結構和社會生活方面: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們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生活質量得到提高,教育逐步普及。(3)社會關系和社會制度方面: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成為兩大對立階級,進一步鞏固了資本主義政治制度。(4)世界經濟方面:世界經濟聯系更加緊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5)對亞非拉國家方面:加速了弱小國家變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庸國的進程。歐洲殖民者把先進工業技術帶到這些地區,使一些國家緩慢走上了工業化道路。思考:試從生產力、生產關系、世界等角度分析工業革命的影響?雛形出現——新航路的開辟初步形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完成最終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完成思考:結合新中國改革開放相關史實,說一說你對“自由放任”經濟的看法?從手工到機器從自然力到蒸汽動力從?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思考:瓦特改良蒸汽機后,還有哪些社會變化?1785年,瓦特改進蒸汽機歸納總結:第一次工業革命過程中的發展與變化?第一次工業革命背景政治前提:英國率先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經濟基礎:殖民掠奪擁有雄厚資本和廣闊的市場科技基礎:擁有最先進的科技成就開始國:英國 起始領域:棉紡織 時間:18世紀60年代重要發明標志開始:哈格里夫斯的珍妮機動力機器:瓦特的改良蒸汽機交通工具:斯蒂芬森的蒸汽機車影響經濟:極大地促進生產力發展,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社會結構:產生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世界市場:歐美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社會問題: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