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秋學期錫東片期中測試答案初三歷史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C D A C C B D B A C D C題號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答案 B D B A B A D D B D D B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二、材料解析題(共3小題,第25題8分,第26題9分,第27題 9分,共26分)25.(1)《漢謨拉比法典》(1分)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1分)(2)目的:鞏固皇權(1分) 《羅馬民法大全》(1分)(3)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律體系,維系了羅馬帝國的統治,對近現代西方國家的司法與立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3分)(4)法制建設的歷史源遠流長;法制建設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法制建設是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法制建設是一個逐步發展完善的過程等。(1分)26.(1)光榮革命(1分)君主立憲制(1分)(2)海盜掠奪、販賣黑人奴隸和不平等貿易(2分)(3)不斷擴大的市場;大量流動的資金;大批自由勞動力(3分)(4)進行殖民擴張;開展資產階級革命,確立君主立憲制;完成工業革命。(答出任兩條即可)(2分)27. (1)人文主義 (1分)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1分)(2)受到17世紀自然科學,尤其是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影響。(1分)美國:1787年美國憲法(1分)法國:《拿破侖法典》(1分)(3)科學與實踐相結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具有實踐性)(1分)《共產黨宣言》發表(1分)(4)思想變革推動社會發展,社會發展促進思想變革。(2分)2024 年秋學期錫東片初三歷史期中測試卷 2024.11(考試時間:60 分鐘,總分:50 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24 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 1 分,共 24 分)1.水給人類帶來文明,水把星星點點散布在各處的早期文明幼芽連接在一起,形成了早期文明成長的中心。尼羅河孕育的文明中心是( )A.古巴比倫王國 B.古代印度 C.古代埃及 D.古代雅典2.《摩奴法典》規定:“剎帝利無婆羅門不能繁榮,婆羅門無剎帝利不能昌盛:婆羅門和剎帝利結合在一起而在今生和來世得以繁盛。”通過這部法典可以了解( )A.古埃及法老的權威 B.古巴比倫的法制傳統C.佛教的產生和傳播 D.古印度的種姓制度3.“在古希臘這種民主、自由的政治氣氛下,人的潛在的‘那種主觀性精神的因素’得到充分的發揮,造就了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蘇格拉底;產生了‘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亞里士多德;創造了雕塑巨匠菲迪亞斯。”材料旨在說明( )A.古希臘的民主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B.古希臘的民主是真正的民主C.古希臘的民主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D.古希臘的民主是民主的典范4.“他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天才,曾師從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十八歲隨父出征,二十歲繼承王位,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客觀上促進了古希臘文明的傳播”。他建立的“大帝國”是( )A.羅馬帝國 B.拜占庭帝國 C.亞歷山大帝國 D.查理曼帝國5.查韋斯曾驕傲地說:“我不用出國就能領略到整個地中海的風光。”由此判斷他是古代歐洲的( )A.波斯帝國人 B.亞歷山大帝國人 C.羅馬帝國人 D.查理曼帝國人6.在中世紀的西歐,一個小封建主對他的封君畢恭畢敬,卻敢于對另一個更大的封建主出言不遜。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制度是( )A.封建莊園制度 B.封君封臣制度 C.君主立憲制度 D.民主共和制度7.中世紀歐洲有一句諺語:“只要你樂意,你可以一輩子待在莊園里。”歐洲中世紀莊園生產包括糧食、工具等各項生活所需,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莊園有鐵匠、銀匠等。據此可知這些莊園( )A.農業和手工業相當發達 B.為城市興起奠定了基礎C.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 D.基本處于自給自足狀態8.中世紀的歐洲除了貴族世襲,各行業也基本上子承父業,各階層之間流動受阻。大學改變了這一狀況,學位使得任何階層的人都有了社會晉升的希望。這表明,中世紀歐洲的大學( )A.培養了大批高素質人才 B.促進了一定的社會公平C.推動了教育的不斷發展 D.消除了森嚴的等級觀念第 1 頁 共 5 頁{#{QQABQYCEggCIQAIAAQhCAQXwCgCQkgCACagOQBAIIAAByRNABAA=}#}9.“ 6 世紀起,中國文明大規模傳入日本……那些游歷‘天朝’的日本人,作為熱情的皈依者,回國后所起的作用更為重大。”這里的“作用”指日本( )A.促進了社會變革 B.實現了國家統一C.加深了宗教信仰 D.加緊了對外擴張10.它是一部詭譎怪異、神幻莫測的文學名著,它形象地再現了中世紀時期阿拉伯國家及周邊國家的社會風貌和風土人情。它是( )A.《荷馬史詩》 B.《醫典》 C.《一千零一夜》 D.《西游記》11.“帝國版圖內的居民經過長期融合,逐步形成了統一的阿拉伯民族,他們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文字、共同的宗教信仰。”“共同的宗教信仰”是(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蘭教12.陳衡哲在《西洋史》中提到,文藝復興(Renaissance)的意義有兩個:一是復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這兩個意義是都不錯的。該提法比較準確反映了( )A.文藝復興的興起與內容 B.文藝復興的原因與結果C.文藝復興的形式與實質 D.文藝復興的內容與影響13.下圖是收錄在德國植物學家廖恩哈德·福克斯 1542 年編纂出版的《植物志》中的玉米植株圖。福克斯寫道:“它現在生長在德國的庭院中,幾乎到處都是。”這主要是因為( )A.文藝復興推動繪畫藝術繁榮 B.新航路的開辟促進物種交流C.殖民擴張推動資本原始積累 D.工業革命在德國迅速地擴展14.1519 年,麥哲倫帶著船隊從西班牙出發,經過 3年的航行,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 1522 年返回歐洲。由此可知這次航行( )A.揭開了地理大發現的序幕 B.首次找到通往非洲的路線C.打通了歐洲和美洲的商路 D.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15.“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制制性徙,,不可認也也是最酷的的一次徙,。在過的的一個長達 400 年的時期內,大批非洲人被迫遠離家鄉,分散在世界各地,這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材料描述的是( )A.新航路的開辟 B.三角貿易 C.法國大革命 D.美國獨立戰爭16.馬克思也為:“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的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這段話主要制調的是殖民掠奪( )A.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 B.打斷了人類正常的歷史進程C.加速了亞非拉舊制度的瓦解 D.加制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第 2 頁 共 5 頁{#{QQABQYCEggCIQAIAAQhCAQXwCgCQkgCACagOQBAIIAAByRNABAA=}#}17.“17 世紀,英國人這種舊瓶裝新酒的做法,解釋了英國變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時還能讓人領悟英國王室今天依然能夠存在的歷史淵源。”材料中“舊瓶裝新酒”是指( )A.處死國王,廢除了封建君主制度 B.保留國王,確立了議會至上的原則C.設立議會,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D.制定憲法,實踐了人民至上的原則18.“聯邦政府只享有憲法明確列舉的授予權力,而未列舉的保留權力歸各州所有”“法律需要國會通過,但總統有認決權。沒有另一方的也可,任何一個部門都不可以完全做主”。這體現的憲法原則是( )A.分權制衡 B.自由平等 C.中央集權 D.地方分權19.“藍白紅旗(法國國旗)不是法國第一個用,實際是荷蘭先用的,但是真正將這個旗幟打遍天下,而且扛上這面旗幟傳播了整個自由、平等、博愛理念的是拿破侖。”對此觀點理解正確的是( )A.拿破侖戰爭摧毀了歐洲封建制度 B.拿破侖戰爭給歐洲國家帶來災難C.藍白紅旗成為了對外侵略的象征 D.拿破侖戰爭傳播了資產階級思想20.英、法、美三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不僅有一定聯系,而且也是相互影響、互相促進的。17 世紀和 18 世紀發生于大西洋兩岸的這三個偉大歷史事件的相同目標是( )A.推翻殖民統治 B.廢除君主專制 C.摧毀封建制度 D.確立資本主義制度21.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 18 世紀 40—90 年代極富經營頭腦的英國某織布廠廠主,1785年后,他把工廠搬徙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徙工廠是因為( )A.珍妮紡紗機的發明 B.瓦特改進蒸汽機C.斯蒂芬森發明了汽船 D.凱伊發明了飛梭22.如果將哥倫布、華盛頓、瓦特三位歷史人物歸為一類,其主要依據可能是( )A.他們都是 18 世紀的歐洲人 B.他們都推翻了外來殖民統治C.他們都是思想解放運動先鋒 D.他們都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23.了解不同史事的因果聯系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以下示意圖中①處應填寫的史實是( )資本主義發展→工業革命的發展→歐洲工人運動興起→①A.手工工場出現 B.文藝復興的開展 C.啟蒙運動興起 D.馬克思主義誕生24. 它僅存在短短的幾十天,但卻是無產階級建立的第一個政權,并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事業提供了極為寶貴的經驗教訓。它是( )A.反法聯盟 B. 巴黎公社 C.共產主義者同盟 D. 第一國際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 3 小題,第 25 題 8 分、26 題 9 分、27 題 9 分,共 26 分)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8分)材料一 法典由前言、正文和結語三部分組成,全文共 282 條……被刻在一個 2.25 米高的玄武巖石柱上。該法典很多條文是用來處理自由民的內部關系的,處理的原則就是“以牙抵牙,以眼還眼”。……正是依靠這部法典,巴比倫社會成為古代東方奴隸制國家中統治最嚴密的國家。——摘自曹順仙《世界文明史》第 3 頁 共 5 頁{#{QQABQYCEggCIQAIAAQhCAQXwCgCQkgCACagOQBAIIAAByRNABAA=}#}材料二 《查士丁尼法典》明確宣布皇權無限,維護教會利益,鞏固奴隸主的統治地位。法典要求“人人都應安分守法”,認則,要依法給予嚴厲制裁。據此可見,查士丁尼編纂法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完全一致的,他試圖通過法律規范的系統化,達到鞏固皇權的目的,并運用這個法典來為其挽救奴隸制的統治服務。材料三 羅馬法作為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律體系……它不僅在維系羅馬帝國的統治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對近現代西方國家的司法與立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摘編自吳明華《古代希臘羅馬政治制度對近現代西方的影響》(1)材料一中的法典名稱是什么?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該法典的歷史地位。(2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查士丁尼法典》編纂的目的。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哪一部法律匯編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2分)(3)根據材料三,概括羅馬法的影響。(3分)(4)結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法制建設的也識。(1 分)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9分)材料一威廉與瑪麗加冕材料二 16 世紀至 18 世紀中期,英國商業資本在資本原始積累中起主要作用。商業資本家成為殖民擴張的主要推動者,他們陸續組織了許多貿易公司,進行海盜掠奪、販賣黑人奴隸和不平等貿易……這些活動是英國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手段。——摘編自錢乘旦、許潔明《英國通史》材料三 ( 英國有有)很大的、不斷擴展的市場……英國還有有更多的、可作工業革命的資金用的流動資本。源源流入英國的商業利潤比流入其他任何國家的都多……由于對傳統的條塊農田的圈占,英國獲得了充裕的流動勞動力……貧窮的農民……被迫當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認則,就不得不的城里找工作。——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圖片反映了哪一政變 這次政變后,英國最終確立了怎樣的資產階級民主政體?(2 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英國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手段。(2分)(3)根據材料三,概括英國率先進行工業革命的條件。(3分)(4)綜合上述材料總結歸納,英國能成為資本主義工業制國的因素有哪些?(2分)第 4 頁 共 5 頁{#{QQABQYCEggCIQAIAAQhCAQXwCgCQkgCACagOQBAIIAAByRNABAA=}#}2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9分)材料一 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積極投身到商品經濟中,……他們的人身都是自由的。……因而,市民在從事商品經濟的活動中,制烈地感受到獨立個人的價值,感到自由、平等的可貴,感到占有財富的愉快。——摘編自王乃耀《文藝復興早期的佛羅倫薩經濟之考察》材料二 由于受到 17 世紀自然科學,尤其是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影響,啟蒙思想家們深信“自然法則”。他們從自然法則出發,制調人的自然權利。——摘自莊錫昌《西方文化史》材料三 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形成,是直接服務于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改造世界的實踐理論。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馬克思主義在運用時不能生搬硬套,必須與具體實際相結合。——摘自劉建軍《論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特征》(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市民的感受”是受到了當時什么思想的影響?該思想產生的根源是什么?(2 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啟蒙思想家們深信“自然法則”的原因。結合所學指出在啟蒙思想影響下,18 世紀后期至 19 世紀初,美、法資產階級革命高潮過的后,分別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獻來鞏固政權?(3分)(3)根據材料三,概括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特征。結合所學指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2分)(4)綜合上述材料,歸納思想變革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2分)第 5 頁 共 5 頁{#{QQABQYCEggCIQAIAAQhCAQXwCgCQkgCACagOQBAIIAAByRNABA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江蘇省無錫市錫東片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pdf 江蘇省無錫市錫東片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