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5.1 人口與人種 導學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5.1 人口與人種 導學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五章第一節 人口與人種 (學案)
(
0
1
學習目標
)
2024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學習重難點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并簡要歸納世界人口數量變化和人口空間分布特點。 1.運用世界人口增長與分布的相關資料,描述并簡要歸納世界人口數量變化和人口空間分布特點。 2.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并簡要歸納世界人口空間分布特點,初步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 3.能夠說出世界三大人種的體質特征,了解環境對人種形成的影響。 1.世界人口數量的變化特征。 2.人口空間分布特點。
(
0
2
自主學習
)
任務一:世界人口數量的變化
結合教材P92—P94 完成任務一,用紅筆在課本上對關鍵詞進行圈畫。
1.世界人口增長
① 18世紀以前,人口增長十分緩慢。
② 工業革命以后,社會生產力快速提高,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大大加快,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隨著經濟的復蘇,世界人口增長速度減緩。
③ 20世紀70年代開始,世界人口增長速度減緩,但由于全球人口基數龐大,每年新增人口數量仍很多。
④ 歸納總結:
世界人口數量的總趨勢是不斷增長的。
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口數量的增長特點不同。
2.人口自然增長率: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增長的快慢。
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① 自然增長率>0,即出生率>死亡率,代表人口增加,并且數值越大,表示增長越快。
② 自然增長率=0,即出生率=死亡率,代表人口不變(零增長)。
③ 自然增長率<0,即出生率<死亡率,代表人口減少(負增長)。
3.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人口的增長速度有很大差異。
① 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大洲是:歐洲,負增長
② 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
③ 人口數量最多的大洲是:亞洲
④ 人口數量最少的大洲是:大洋洲
4.世界人口增長的原因:
① 自然原因: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嬰兒死亡率下降,人類壽命延長
② 人為原因:人口遷移影響一個地區的人口增長狀況。
【特別提示】
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與經濟發展有關。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率速度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速度較快。
任務二:影響人口分布的原因
結合教材P95—96完成任務二,并用紅筆在課本上對關鍵詞進行圈畫。
1.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人口疏密程度常用人口密度表示。
2.人口分布: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
【特別提示】
從南北半球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緯10°—50°最為集中。世界約80%的人口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區。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距海較近地帶。
任務三:世界不同的人種
結合教材P96—P97完成任務三,并用紅筆在課本上對關鍵詞進行圈畫。
1.三大人種:在國際體育賽事中,經常能看見不同膚色的運動員同臺競技。除膚色外,他們的頭發形狀、面部特征等,也有許多不同的。根據體質方面的特征,人類可以分為黃色人、白色人和黑色人三個主要人種。
2.觀察以上三個主要人種,說一說,他們可能來自哪里?面貌有何特征?
膚色 頭發 面部 體毛
白種人 色淺 波狀 鼻子高,嘴唇薄 多
黃種人 淺黃色 黑直 扁平 中等
黑種人 黑色 卷曲 嘴唇厚 少
3.世界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
人種 分布地區
白色人種 歐洲、大洋洲、北美洲、西亞、北非、南亞等
黃色人種 亞洲東部等,美洲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因紐特人也屬于黃種人
黑色人種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西北部地區、美洲等
4.同一人種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圍的集中分布區,又有小范圍的零星分布,有些地區成為不同人種的 區。現在,由于人口遷移,人種的分布越來越復雜。
【特別提示】
不同人種雖然有體質上的差異,但是沒有優劣之分,所有人種都是平等的。
(
0
3
合作探究
)
探究一:人口增長的影響
一個地區保持適度的人口數量和人口增長速度,可以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齁數量過多或過少,人口增長過快或過慢,都會影響甚至制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思考:人口多好,還是人口少好?人口增長過快或者過慢分別會帶來哪些影響?
人口增長過慢甚至負增長,會產生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力不足,社會養老負擔過重等問題。
人口數量過多,人口增長過快,會帶來資源消耗多,就業困難,貧困、居住條件差等問題。
【典例】人口自然增長率可以反映人口增長的速度,歐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大洲,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下圖為某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隨時間變化示意圖,據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國人口總數開始減少的點為( )
A.② B.③ C.④ D.⑤
2.該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減少的時段為( )
A.①——②和④——⑤ B.②——③和③——④
C.①——②和③——④ D.②——③和④——⑤
3.該國在①——②時段,可能出現的問題是( )
A.就業困難 B.國防兵源不足
C.人口老齡化嚴重 D.社會養老負擔加重
1.B 2.B 3.A
【解析】1.圖中縱坐標為人口自然增長率,當人口自然增長率大于0時,人口總數增加;等于0時,人口總數不變;小于0時,人口總數減少,有圖可知當位于③時間點之后,人口總數開始減少。該國人口總數開始減少的點為③,排除ACD,故選B
2.圖中縱坐標為人口自然增長率,從圖可知②——③和③——④為減少時段,①——②和④——⑤為增加時段,排除ACD,故選B。
3.①——②時段,人口增長速度快并達到峰值,出現的問題是就業困難,饑餓貧困、資源短缺、住房緊張等;國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齡化嚴重、社會養老負擔加重等是人口增長速度過慢產生的問題。排除BCD,故選A。
探究二:影響人口分布的原因
世界人口的分布受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自然因素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對照世界人口分布圖、世界地形圖和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可以發現世界人口分布與地形、氣候的關系,從而說明圖 5.5 中①②③④所示地區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
1. ①②均為平原地區,為什么人口稀少?
①地處高緯度地區,終年嚴寒;②地處低緯度熱帶雨林地區,氣候濕熱。
2. ③④處在中低緯度地區,為什么人口稀少?
③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地勢高峻,氣候寒冷空氣稀薄。④緯度較低,地處沙漠地區,氣候干旱。
3. 根據以上分析,填寫下表。
(
緯度較低,地處沙漠地區,氣候干旱
) (
地處低緯度熱帶雨林地區,氣候濕熱
) (
高緯度地區,終年嚴寒
)
4.讀世界人口分布圖,指出人口稠密的地區,這些地區為什么人口稠密?
地區 人口稠密的原因
亞洲東部 ① 自然條件:位于中低緯度地區,氣候適宜;地勢平坦,多在平原地區;位于臨海地帶,交通便利。 ② 社會經濟條件: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是人類發祥地之一,農業發展較早,養育眾多人口;歐洲西部和北美洲東部都是工業發展較早的地區,經濟發達,所以人口稠密。
亞洲南部
歐洲西部
北美洲東部
【典例】從全球范圍來看,世界人口分布極不均衡。讀某同學手繪的世界人口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根據手繪的世界人口分布圖,結合當地自然環境分析,以下描述正確的是( )
A.丙地人口稀疏,因為緯度較低 B.乙地人口稀疏,因為氣候過于濕熱
C.甲地人口稠密,因為地形平坦,距海近 D.丁地人口稠密,因為平原面積廣闊
2.從圖中可以看出( )
A.大洋洲東部比西部人口稀疏 B.歐洲東部比西部人口稠密
C.亞洲南部比北部人口稠密 D.非洲南部人口最稀疏
1.C 2.C
【解析】1.讀圖分析,丙地位于亞洲東部,人口稠密,A錯誤;乙地位于非洲北部,人口稀疏,因為氣候過于炎熱干燥,B錯誤;甲地人口稠密,因為地形平坦,距海近,C正確;丁地人口稀疏,因為氣候過于濕熱,并不是因為位于平原,D錯誤;故選C。
2.讀圖分析,大洋洲東部比西部人口稠密,A錯誤;歐洲東部比西部人口稀疏,B錯誤;亞洲南部比北部人口稠密,C正確;非洲北部人口最稀疏,南部人口密度大于北部,D錯誤;故選C。
探究三:環境與人種身體特征關系
認真閱讀思與學《環境對人種身體特征的形成有多大影響》,完成下列表格。
三大人種 自然環境 體質特征
黑色人種 氣溫高、陽光充足,紫外線強的熱帶地區 膚色深、鼻子低而寬,體毛少
白色人種 氣溫低,陽光和紫外線較弱的較高緯度地區 膚色淺,鼻子高而窄,體毛多
黃色人種 分布在溫帶地區 黃色皮膚,鼻梁中等
【典例】人種是根據人類體質特征劃分的。讀世界三大人種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非洲北部、歐洲、亞洲東部的主要人種分別是( )
A.白種人;白種人;黃種人 B.黑種人;白種人;黃種人
C.白種人;黑種人;黑種人 D.黑種人;黃種人;白種人
2.下列關于人種與地理環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太陽輻射越強的地區膚色越淺 B.白皮膚有助于保護人體免受紫外線的傷害
C.黃種人頭發卷曲,有隔熱功能 D.北歐人鼻子高而長,有助于御寒
3.有關人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發達國家主要是白色人種,因為白種人最聰明
B.區別人種主要是根據人的生活習慣的差異
C.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快,是因為中國人所屬的黃種人最優秀
D.將人種分為“高等”和“低等”是種族歧視的表現,應堅決反對
1.A 2.D 3.D
【解析】1.非洲北部以白色人種為主,歐洲以白色人種為主,亞洲東部以黃色人種為主,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
2.太陽輻射越強的地區膚色越深,如黑色人種的黑皮膚可以有效抵御紫外線的傷害,故AB錯誤。黃種人的頭發黑而直,黑色人種地處低緯,頭發卷曲,有隔熱功能,故C錯誤。北歐人所處緯度較高,氣候較為寒冷,鼻子高而長,可以對吸入的空氣進行一定的加熱,從而有助于抵御寒冷,故D正確。故選D。
3.發達國家主要是白色人種,但并不是因為白種人最聰明,A錯誤;根據膚色,體毛,頭發等體質特征將人種劃分為三類,分別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和黑色人種,B錯誤;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快,是因為中國人勤勞、努力,而不是因為中國人所屬的人種最優秀,C錯誤;人種分為“高等”和“低等”是種族歧視的表現,應堅決反對,D正確。故選D。
(
0
4
知識圖網
)
(
0
5
強化特訓營
)
一、單選題
1.某區域自然增長率為﹣3‰,該地區有可能位于( )
A.歐洲 B.拉丁美洲 C.非洲 D.亞洲
1.A
【詳解】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人口增長率較低,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國家,人口增長率較高。從地區分布看,歐洲、北美等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2.一般來說,氣候溫暖濕潤、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的地區人口稠密。據此判斷下列地區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
A.亞歐大陸內部的蒙古高原 B.中國東部季風區的華北平原
C.俄羅斯東部的西西伯利亞平原 D.南美洲終年高溫多雨的亞馬孫平原
2.B
【詳解】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居住在中低緯度地區,而在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平原和盆地,人口更為稠密,比如:中國東部季風區的華北平原,B正確。亞歐大陸內部的蒙古高原,降水少、氣候干旱;俄羅斯東部的西西伯利亞平原,緯度高,氣候寒冷;南美洲終年高溫多雨的亞馬孫平原,氣候過于濕熱,受自然環境條件的限制,這些地區都不適宜大量人口長期居住,人口稀疏,ACD錯誤。故選B。
讀“中國人口垂直分布狀況圖”,完成下面小題。
3.據圖,說明我國人口主要分布在( )
A.海拔較低的平原地區 B.地形起伏較大的山區
C.中高緯度地區 D.開闊坦蕩的高原地區
4.我國人口集中分布在該區域的主要社會經濟原因是( )
A.氣候溫和濕潤 B.生產力落后,需要的更多的勞動力
C.地形起伏較大,礦產資源豐富 D.開發較早、工農業生產發達、交通便利
3.A 4.D
【解析】3.由圖可知,我國約65%的人口分布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區,故A正確;海拔較高的山區或高原人口占比約35%,故BD錯誤;圖中沒有中高緯度地區分口分布信息,且我國無高緯度地區,故C錯誤。故選A。
4.我國人口集中分布在該區域的主要社會經濟原因是開發較早、工農業生產發達、交通便利,故D正確,B錯誤;氣候和地形是自然原因,故AC錯誤。故選D。
2021年5月11日,我國公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2021年6月,我國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孩子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讀我國第六、七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數據表,回答小題。
人口普查 大陸地區人口總數(萬人) 占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
0~14歲 15~59歲 60歲以上
第六次(2010年) 133972 16.60 70.14 13.26 49.68
第七次(2020年) 141178 17.95 63.35 18.70 63.89
5.與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 )
A.大陸地區人口總數下降 B.60歲以上人口比重明顯上升
C.15~59歲人口比重上升 D.城市人口比重下降
6.我國適時調整生育政策有利于( )
①降低人口增長速度 ②協調城鄉人口比例
③優化人口年齡結構 ④協調人口與經濟發展、資源、環境關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B 6.C
【解析】5.由表中信息可知,與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大陸地區的人口總數在上升,A錯誤;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明顯上升,B正確;我國15~59歲人口比重下降,C錯誤;城市人口比重上升,D錯誤。故選B。
6.結合所學知識,人口增長應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我國適時調整生育政策有利于優化人口年齡結構,協調人口與經濟發展、資源、環境關系等,③④正確;會增加人口增長速度,但不能協調城鄉人口比例,①②錯誤。故選C。
讀“人口增長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7.關于圖中的四類國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①國家最可能表示歐洲國家 B.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②國家
C.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③國家 D.④國家的人口出現負增長
8.圖上四類國家中,與非洲人口增長現狀最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影響人口自然增長的因素不包括( )
A.人口政策 B.醫療衛生條件 C.經濟發展水平 D.人種和語言
7.A 8.B 9.D
【解析】7.歐洲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可能是④表示的國家,A錯誤;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②國家,B正確;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③國家,C正確;④國家的人口出現負增長,D正確;結合題意,故選A。
8.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讀圖可得,圖上四類國家中,與非洲人口增長現狀最相符的的是②,該國家自然增長率高最高。B正確,ACD錯誤,故選B。
9.影響人口自然增長的因素有人口政策、醫療衛生條件、經濟發展水平等,ABC不符合題意;人種和語言不是影響人口自然增長的因素,D符合題意。故選D。
國際上將年齡在15-59歲的人口劃定為勞動年齡人口。如圖為"某國兩個年齡段人口數量增長統計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0.該國勞動年齡人口總量開始減少的時間出現在( )
A.1988--1990年 B.1993-1995年 C.2007-2009年 D.2017--2019年
11.現階段,該國的人口發展狀況最可能使其( )
A.資源需求量激增 B.就業率顯著下降
C.勞動力日益減少 D.環境進一步惡化
12.面對上述人口發展狀況,該國急需( )
①增加服務型機器人的研發 ②轉向以旅游業為主的發展模式
③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及設施 ④尋求國際合作實現向國外移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B 11.C 12.B
【解析】10.讀圖可知,圖中15~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在1988~1990年期間,增長人口數為正值,人口是持續增加的,A錯誤;1993~1995年,增長人口數開始出現負值,總量開始減少,B正確;2007~2009年增長人口為負值,說明人口持續減少,C錯誤;2017~2019年增長人口為負值,說明人口持續減少,D錯誤。故選B。
11.讀圖可知,該國的60歲及以上的人口數量在2040年之前是一直是增加的,而勞動年齡人口在減少,說明人口增長緩慢,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資源需求量不會激增,A錯誤;讀圖可知,現階段15-59歲人口數量下降,說明勞動人口減少,就業率不會顯著下降,B錯誤;圖中顯示該國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會進一步出現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社會撫養老年人的負擔加重等問題,C正確;人口老齡化嚴重和環境惡化沒有必然聯系,D錯誤。故選C。
12.由于該地區的人口老年人比重大,勞動年齡人口少,所以①增加服務型機器人的社會研發可以緩解人口老齡化引發的勞動力短缺問題,符合題意,②轉向以旅游業為主的發展模式,可以促進經濟發展,但不能緩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不符合題意,③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及設施可以緩解社會養老負擔,符合題意,④尋求國際合作實現向國外移民,一般移民會以勞動年齡人口為主,不會緩解老齡化問題,不符合題意。故選B。
讀圖為“世界人口增長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3.世界人口達到80億的年份是( )
A.1987年 B.1999年 C.2011年 D.2022年
14.圖示時間段世界人口增長特點是( )
A.持續增長 B.保持不變 C.勻速增長 D.減速增長
13.D 14.A
【解析】13.由圖可知,2011年世界人口達到70億,C錯誤;1987年世界人口達到50億,A錯誤;1999年世界人口達到60億,B錯誤;2022年世界人口達到80億,D正確;故選D。
14.由圖中世界人口的增長可以看出,圖示時間段世界人口增長特點是持續增長,而且增長速度越來越快,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5.劃分人種的主要依據是( )
A.經濟水平和文化程度
B.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
C.膚色、眼色、毛發、臉型等體質特征
D.生活水平
15.C
【詳解】世界上有三大人種,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他們是根據膚色、眼色、毛發、臉型等體質特征劃分,這些體質既受到遺傳因素影響也受地理環境的影響;經濟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居住地區和生活水平,風俗習慣、語言文化、宗教信仰這些都不能作為人種區分的主要依據,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6.讀漫畫“到城里去”,漫畫最后結果往往會使城市出現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包括( )
A.交通擁擠 B.住房緊張 C.水土流失嚴重 D.就業困難
16.C
【詳解】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往往會產生一系列的城市問題,比如交通阻塞、住房緊張、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噪聲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等,還有一些人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ABD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為因素的影響、雨水不能就地消納、順勢下流、沖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時流失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當、地面植被遭破壞、耕作技術不合理、土質松散、濫伐森林、過度放牧等。人口的遷移不太會導致城市水土流失。故選C。
聯合國預計,到2050年,全球新增人口中超過一半將集中在剛果(金)、埃及、埃塞俄比亞、印度、尼日利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和坦桑尼亞8個國家。讀世界人口增長曲線圖,完成下面小題。
17.據圖判斷,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 )
A.一直很慢 B.1900年后逐漸變慢
C.一直很快 D.1950年后迅速加快
18.只考慮人口自然增長的情況下,上述8個國家最有可能出現的人口問題是( )
A.養老負擔過重 B.資源短缺
C.人口老齡化 D.國防兵源不足
17.D 18.B
【解析】17.讀圖可知,人類有漫長的發展歷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長得相當緩慢,此后特別是1950年后,世界人口進入迅速增長的時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總數突破70億。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較快的速度在持續增長,D正確,ABC錯誤;故選D。
18.由材料可知,預計到2050年,全球新增人口中超過一半將集中在剛果(金)、埃及、埃塞俄比亞、印度、尼日利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和坦桑尼亞8個國家,只考慮人口自然增長的情況下,8個國家最有可能出現的人口問題是資源短缺,B正確;人口老齡化、養老負擔過重和國防兵源不足一般都是由于人口增長速度過慢或負增長導致的,ACD錯誤;故選B。
19.“五千年的風和雨啊,藏了多少夢,黃色的臉黑色的眼,不變是笑容,……手牽著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讓世界知道,我們都是中國人……”。與歌詞中“黃色的臉黑色的眼”描述的人種相符的是( )
A.葡萄牙航海家、探險家麥哲倫 B.德國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
C.“中國地理學之父”徐霞客 D.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
19.C
【詳解】黃種人生活的地區冷熱適中,太陽光照時間適中,因此在人體貌特征方面也是比較適中的。黃種人皮膚一般為棕黃色,體毛較少,頭發直而黑;眼睛棕色,臉寬平,寬額;鼻子為中等高度,故“黑眼睛黃皮膚”描述的人種是黃色人種。徐霞客是黃種人,符合題意,C正確。魏格納、麥哲倫、哥白尼都是歐洲白種人,ABD不正確。故選C。
20.美洲的印第安人屬于( )
A.黃色人種 B.混血人種 C.白色人種 D.黑色人種
20.A
【詳解】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亞洲西部和北部等;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和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屬于黃色人種;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混血人種主要分布在南美洲,A正確,BCD錯誤。故選A。
二、解答題
21.讀我國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人口分布 (均勻或不均勻)。
(2)A是我國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線 —— 一線,此線以西人口 (選填“稠密”或“稀疏”)。
(3)簡要分析我國東西部人口密度差異較大的原因(可從地形、氣候、交通任選兩方面作答)。
(4)2021年5月31日,我國正式放開“三孩”政策,我國人口政策內容在不斷地調整,請分析實施三孩政策的意義。
(5)針對我國人口問題,我國政府把實行 作為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21.(1)不均勻
(2) 黑河 騰沖 稀疏
(3)地形方面:東部多平原、丘陵,地形平坦,利于人類居住和農業生產;西部多高原、山地,地形崎嶇,不利于人類居住和生產活動。氣候方面:東部氣候濕潤,降水豐富,適宜人類生存;西部氣候干旱,降水稀少,不利于人類居住。
(4)實施三孩政策有利于改善我國人口結構,緩解人口老齡化壓力;增加勞動力供給,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家庭發展和社會穩定。
(5)計劃生育
【詳解】(1)由圖可知,我國東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分布不均。
(2)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是黑河—騰沖一線,該線以東,人口分布稠密,該線以西,人口分布稀疏。
(3)我國東部地區從地形上來說,平原面積比較廣,地形比較平坦,西部多高原、山地,地形崎嶇,不利于人類居住和生產活動;從氣候上來說,東部地區主要為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濕潤,西部氣候干旱,降水稀少,不利于人類居住;從交通方面上來說,東部地區瀕臨海洋,海陸交通比較便利,有利于工農業的發展,所以人口分布比較稠密。
(4)由所學知識知,我國現階段存在人口老齡化、人口增長率緩慢,勞動力不足等問題,“三孩”政策實施主要是能夠減緩人口老齡化造成的不利影響,主要包括:①有利于延緩人口老齡化速度,緩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降低社會養老壓力;②有利于改善我國人口結構、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保持我國人力資源稟賦優勢,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③有利于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④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勞動力規模;⑤改善國防兵力不足等問題。
(5) 我國人口基數非常大,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所以計劃生育政策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22.曉世界人口,看世界發展。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根據德國與印度兩國出生率與死亡率的統計,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的是 (填國家);根據人口自然增長率與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關系,可知 (填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更高。
(2)兩國所處區域都是世界人口密集區,根據①②兩國在圖上的位置推斷,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填“中低緯度”或“高緯度”)地區;圖中A、B兩地中,屬于人口稀疏區的是 (填字母)地。
(3)圖中B地區以 人種為主,C地區的居民主要使用的語言是 語。
(4)根據圖中所提供的信息推斷,德國的人口問題表現在哪些方面?
(5)針對上述問題,德國應該采取哪些應對措施?
22.(1) 印度 德國
(2) 中低緯度 A
(3) 黃色 阿拉伯
(4)(示例)人口老齡化加劇導致勞動力不足、社會養老負擔加重、國防兵源不足等。
(5)(示例)鼓勵生育、制定合適的移民政策、健全養老保障體系等。
【詳解】(1)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由圖可知德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3‰、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1.96‰,故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的是印度;根據人口增長率與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關系,德國經濟發展水平更高。
(2)圖中②印度位于南亞地區,①德國位于西歐地區,兩國都屬于世界人口稠密區,故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的沿海平原地區,這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開發歷史悠久,適合人類居住。圖中A位于北亞地區,屬于人口稀疏區,因為該地緯度高,氣候寒冷,不適合人類居住;B位于東亞地區,這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開發歷史悠久,適合人類居住,屬于世界人口稠密區。
(3)由圖可知,B位于東亞地區,主要分布著黃色人種。C位于西亞地區,該地區的居民主要使用阿拉伯語。
(4)德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更高,但人口增長緩慢,可能會出現勞動力不足,社會養老負擔加重,兵源不足,老齡化加劇等問題。
(5)德國人口增長緩慢,未來可能會出現勞動力不足,社會養老負擔加重,兵源不足,老齡化加劇等問題,因此德國要鼓勵生育,制定積極的移民政策,引進青壯年勞動力,健全養老保障體系等。
23.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讀“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圖”及某漫畫,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地理位置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南”或“北)半球, (“中低”或“中高”)緯度地區。
(2)圖中甲地的人口密度為 人/km ,位于 (“內陸”或“沿海”)地區,人口分布較稀疏。
(3)圖示漫畫展示的問題是由人口增長過 (“快”或“慢)導致的,除圖示問題外,該人口增長趨勢還可能會導致 等問題(任舉一例即可)。
(4)針對漫畫所示的人口問題,為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根據所學提一條建議: 。
23.(1) 北 中低
(2) <10 內陸
(3) 快 交通擁擠,就業困難,對資源、環境的負擔較重等(任答一點,言之有理即可)
(4)實行有計劃的生育,出臺相關政策,控制人口增長;引導人們生育觀念的轉變等(任答一點,言之有理即可)
【詳解】(1)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半球陸地多,中低緯度氣候較適宜,因而是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區。
(2)讀圖可知,圖中甲地人口密度為<10人/km ,位于內陸地區,氣候干燥,自然環境較為惡劣,人口分布較稀疏。
(3)讀圖分析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示漫畫反映一間房子里住了很多人,住房緊張,該問題是由人口增長過快導致的,人口增長過快還會導致交通擁擠,就業困難,對資源、環境的負擔較重等問題。
(4)根據所學知識,可以通過實行有計劃的生育,出臺相關政策,引導改變人們傳統的多子多福的生育觀念,來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股份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池县| 安平县| 灵川县| 临夏市| 和平区| 南开区| 澜沧| 鄂尔多斯市| 清镇市| 茶陵县| 临西县| 黄石市| 焉耆| 抚顺县| 张北县| 新丰县| 台安县| 榆社县| 榆树市| 永济市| 密山市| 伽师县| 正蓝旗| 周至县| 安康市| 阆中市| 三门峡市| 闸北区| 任丘市| 沅江市| 克山县| 天峻县| 罗江县| 中超| 全州县| 仙桃市| 百色市| 大化| 乌什县| 荔浦县| 樟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