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州第九小七中學考試卷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2020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檢測九年級歷史試卷本試卷分第【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二大題28小題,總分90分。考試時間60分鐘,閉卷考試。第I卷選擇題注意事項:第1卷閉卷作答,單項選擇題共25小題。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填寫自己的考生號、姓名、座位號,再用2B鉛筆將對應號碼的標號涂黑。3.每小題進出答聚后,用2日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聚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寫在試題卷上的答聚不予評分。一,選擇題:在下面各題的備選答案A、B、C、D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請選出并填入答題表。(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左圖所示文物反映的是右圖中A、B、C、D中哪-處的古代文明()亞A2.在《漢謨拉比法典》中,有許多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從中可以了解到(A,奴隸制度在古巴比倫相當發達B.家庭奴隸制是古巴比倫的一大特征C.古巴比倫分為自由民、無公民權的自由民和奴隸三個社會等級D.商品經濟在古巴比倫比較活躍3.法典的精神,可從下列各項看出…如果房子倒了,壓死了房主一個小孩,則造房子的工匠,依法亦必輛牲-個孩子。材料體現了《漢謨拉比法典》的精神是()婦女和奴隸公民大會‘A.惡法非法B.同態復仇C.普油平等D.依法治國不得進入14.右邊這幅漫畫反映了古代哪個國家的民主政治狀況()A.古代雅典B.古代埃及C.古代印度D.古代中國問卷第1頁共6頁廣州山第九小七中學考試卷5.屋大維風度翩翩,儀容端莊,并且處麻機整,悟性很高,能斷大事,是極狡猾的一名政治天才。許多人認為屋大維是羅馬最偉大的皇帝,其政策無疑大大延長了羅馬的壽命,并開啟了羅馬的盛世,即“羅馬和平”。他首創了()A.元首刷B.津貼制C.分封制D.民主制6.十:制表法》規定:“利息不得超過一分(年利息最高為8.33%):債務人對所欠債務的償還“有30天的法定寬限期”。這些條款()A.保留了習慣法的條文B.維護借貸雙方的平等權利C.否認了高利貸的存在D.一定程度上保護平民利益7.恩格斯說:“羅馬法…包含著資本主義時期的大多數法律關系。”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論斷的是()A.羅馬法是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法典B.羅馬法是羅馬帝國統治的有力支柱C.羅馬法維護了羅馬的共和制D.羅馬法是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基礎8.恩格斯曾指出:“它最初是奴隸和被釋放的奴隸、窮人和無權者被羅馬征服或驅散的人們的宗教。”由此判斷該宗教是()A.佛教B.道教C.伊斯蘭教D.基督教9.“查理繼續實行鼓勵基督教發展的政策,如命令人民交納什一稅。800年,教皇在羅馬為查理舉行加冕禮,稱查理為‘羅馬人的皇帝'”。我們可以材料中得出的正確結論是()A,查理曼帝因疆域遼闊,與西羅馬帝國的歐洲部分相當B.查理曼帝國世俗王權與教權結合是其統治的主要特點C.因基督教會勢力過于龐大,查理曼帝國轉而對其扶持D.查理曼帝國時期教權高于王權,因而查理依附于教會10.12世紀,在歐洲的一些地區開始出現“市政官”。1200年前后的幾年中,馬賽等地一度建立起意大利,式的小型城市“共和國”。這些新事物動搖了舊的封建結構,還奠定了新的制度形式一市政體制。以上材料反映了西歐城市的哪一現象()A.城市相對自治B.掀起文藝復興C.封建制度瓦解D.資本主義萌芽【,《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應安分守法”,否則要依法給予嚴厲制裁:法典還特別強調奴隸必須聽從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許有任何反抗。這些規定說明()A.法典注重調解民$糾紛B.法典保護私有財產神圣不受侵犯C.法典適用于羅馬帝國境內各族人D.法典為維護奴隸主階級的統治地位服務12.武士和武士集團是日本封建社會時期特有的社會階層。下列對其表述與事實不符合的是()A,地方豪強是以血緣關系建立起來的一種政治集團B.武士有時對抗地方政府,有時響應朝廷出征C.12世紀晚期開始,幕府統治日本近700年D.武土效忠的對象不是國家,而是他的主公問卷第2頁共6頁廣東省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期中考試試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 A2. D3. B4. A5. A6. D7. D8. D9. B10. A11. D12. A13. D14. D15. C16. D17. D18. B19. A20. B21. B22. B23. B24. A25. B二、材料解析題26.(1)莊園的主人被稱為領主(或封建領主)。農奴獲得份地的條件是義務耕種領主的“直領地”,一般每周要在直領地上勞動3天,剩下的時間才屬于自己。(2)地位:中世紀西歐的城市是經濟中心。意義:城市的興起對封建制度起著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階層不斷發展壯大,成為近代資產階級的前身。(3)共同之處:都使用雇傭勞動力。影響:推動了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開始改變中世紀歐洲社會的整體面貌,促進了歐洲社會的轉型。(4)航海家:哥倫布(或麥哲倫等)。圖二反映的歷史事件(三角貿易)的實質是歐洲殖民者進行的殖民掠奪和奴隸貿易。27.(1)“非暴力手段”指的是光榮革命。“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君主立憲制。影響:君主立憲制的確立,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內戰,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促進了英國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繁榮,使英國走上了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英國和平地實現現代化。(2)“母邦”是指英國。“兵戎相見”是指美國獨立戰爭。宣告美國建立起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的文件是1787年美國憲法。(3)文獻:《人權宣言》。機構:制憲議會。(4)根本目的:確立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道路。共同影響:都推翻了封建統治或殖民統治,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歐美向近代社會轉型,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28.(1)事件:工業革命。實質:生產方式的變革(或大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2)發明:蒸汽機。影響: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推動了工廠制度的確立;加快了城市化進程;帶來了交通運輸業的革命等。(3)認識:工業革命后,歐洲資本主義國家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對亞非拉國家進行殖民侵略和擴張,使亞非拉國家逐漸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為歐洲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歐洲在世界的經濟、政治等方面占據主導地位,但這種支配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礎上的,給亞非拉國家帶來了沉重的災難。(4)主要發明:蒸汽機車(或火車)。影響: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促進了商品的流通;推動了工業的發展;加強了各地的聯系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期中考試試卷.pdf 廣東省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期中考試試卷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