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吉首一中2024年下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年級歷史試卷2024年11月時量:75分鐘滿分:100命題:朱開敏審定:翟玉康龍愛民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據現有的考古資料所知,中華民族的祖先分別在多個地區創造了原始文化,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區,時間上有先后,規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它們各有特點,自成系統,既有個性,又有共性。這體現了中華文明的起源A.以中原地區為主,滿天星斗分布B.呈現多元一體,豐富多彩的態勢C.在諸多區域同時出現,各自發展D.各地區存在延續不斷的繼承關系2.成語“問鼎中原”指的是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借攻打陸渾之戎之機,率楚軍至東周都城洛陽南郊并舉行閱兵儀式。周定王派王孫滿前去慰勞,楚莊王向王孫滿詢問起象征周天子權力的九鼎的大小和輕重,宣稱楚國也可鑄九鼎。該事件反映出當時A、傳統政治秩序遭到沖擊 B.兼并戰爭加快統一的步伐C、諸侯爭霸格局發生巨變 D.楚國取代周王室統治地位3.《秦律》規定:官吏不得在同一時期從同一戶家庭的適齡男子中抽調兩個以上的勞動力去服兵役;農田春忙季節,不對百姓隨意征發徭役。據此可知,秦朝A.尊崇儒家仁政思想 B.注意保護農業生產C.實施暴政導致速亡 D.推行重農抑商政策4.漢武帝前期,政府各部門常常搶購物資,引起物價上漲;地方上交中央的貢賦,“往來煩雜,物多苦惡,或不償其費”;富商大賈囤積居奇,操縱物價。為此,漢武帝采取的應對措施是A.分設刺史,創建新的監察制度 B.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擊豪強C.行推恩令,將地方權收歸中央 D.均輸平準,加強對市場的控制5.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曹操在207年作的《龜雖壽》一詩中寫道:“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他們的共同理想是A.打敗匈奴,占領草原 B.發展經濟,勸課農桑C.割據一方,稱王稱霸 D.結束分裂,統一中國6.公元494年,孝文帝親自主持祭祀太廟之禮,派人將祖宗牌位護送至洛陽。此外,孝文帝還營造了與太廟相配套的明堂,增添廟中的祭祀用品。每當遭遇重大事件時,孝文帝便會親自告謁太廟,以期獲得祖先的庇佑。孝文帝此舉旨在A.推動民族交融 B.維護鮮卑族傳統C.提升統治權威 D.營造改革的氛圍7.魏晉時期,佛教徒充分肯定儒家的綱常倫理,以佛教的內容比附儒家的名詞概念,如把佛教的“五戒”與儒家的“五?!毕嗯?。這一做法A.推動佛學取得文化主導地位 B.促成三教合一局面最終形成C.有助于減少佛學傳播的阻力 D.反映儒佛思想內涵本質相同8.隋唐以前,端午節習俗南北不同。南方賽龍舟、吃粽子;北方禁火,佩戴百索綬帶(辟邪彩帶)。至唐則立法規定端午放假一天,食粽和佩戴百索綬帶漸為全國固定習俗。這種變化說明A.國家統一助推文化認同 B.端午節習俗來源于官方C.法律嚴苛導致習俗固定 D.習俗發展迎合市民生活9.唐朝時期,出身貧寒的詩人孟郊考中進士后留下千古名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說明科舉制A.選拔了最優秀的官吏 B.推動了社會階層流動C.排除了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了科學技術水平10.唐朝中期推行的一項經濟制度規定:“戶無主客,以見居為?。蝗藷o丁中,以貧富為差”,“居人之稅,秋、夏兩入之”。這一制度A.強化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 B.可納絹和布代役以保證農時C.以資產差別為主要的納稅依據 D.以均田制的實施為前提條件11.太平廣記記載了大量唐代故事,許多唐朝女子不遵“父母之命”,自己挑選夫婿。如《聶隱娘》中忽值磨鏡少年及門,隱娘便說“此人可與我為夫”“父不敢不從,遂嫁之”。此時女性擇偶的標準多是相貌氣質、素養,并非僅看功名。這些故事反映出唐代A.女性社會地位高于男性 B.理學的社會影響力凋敝C.社會價值觀念開放多元 D.君主集權程度有所下降12.論及宋朝政治制度,錢穆認為,宋代制度,一面是相權衰落,另一面則是中央集權。下列選項中體現“中央集權”的是A.設三衙掌握禁軍的統兵權 B.增設參知政事為副宰相C.增設通判與知州共署文書 D.設樞密院專掌全國軍政13.兩宋時期,出現“國家根本,仰給東南”的現象,如南宋紹興二十九年,全國實收上供米367萬石,其中江南東路、兩浙路上供米205萬石,占全國總數的一半以上。這一現象反映出宋代A.農民賦役負擔繁重 B.冗官冗費問題突出C.重視種植經濟作物 D.經濟格局發生變動14.《元史·地理志》“蓋嶺北、遼陽與甘肅、四川、云南、湖廣之邊,唐所謂羈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賦役之,比于內地”。據此可知,元朝地方治理的突出特點是A.國內市場趨于統一 B.邊疆與內地一體化C.君主專制不斷強化 D.因俗而治多元包容15.十六國時期,羯族石虎“好食蒸餅,常以干棗、胡核瓤為心蒸之,使之訴裂方食”。石虎吃的這種夾入果肉的蒸餅,實際上已是“包子”的雛形,到了宋代包子已經非常普遍。這可用于說明A.民族交融推動飲食文化發展 B.少數民族飲食習慣發生轉變C.宋朝飲食的結構以面食為主 D.百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6.唐宋時期,品茶作詩逐漸成為風尚,如白居易“或吟詩一章,或飲茶一甌。身心一無系,浩浩如虛”、皎然(唐朝僧人)“茶稍與禪經近”、蘇軾“茶與水味深入理窟。茶生蒼石之陽,碧澗穿注,茲乃水石之靈,豈茶哉 ”據此可知,唐宋時期A.經濟的發展影響社會風尚 B.哲理化思潮的發展C.儒、佛、道三教互相融合 D.市民階層飲茶盛行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期中17題16分,18題18分,19題18分,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大一統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基因性要素,其萌發及形成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大一統思想濫觴于夏代的“王天下”觀念,經孔夫子“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到秦漢時期隨著中央集權制政治體制的建立,逐漸形成為一種較完善的傳統政治思想理念。這種大一統思想,有助于中國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過程的促成與深化,推動了中國各民族交融匯聚的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培育并增強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了堅實的歷史文化基礎。——摘編自鄭信哲《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一統思想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以“秦漢與大一統”為主題,擬定一個論題,并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隋唐是中華對外交流的高潮時期,這一時期的對外交流在深度和廣度上遠遠超過了前代。經由魏晉南北朝民族大融合與文化的碰撞,中華文明展現出豐富多彩的雄姿。隋唐統一之后,匯聚南北內外多種文化,融合創新,成為光芒四射的世界文化中心。周邊各國以中華文明為榜樣,向隋唐派遣使者和留學生,積極學習并吸收中華文明的成果。中華典章制度、思想文學、生活方式和觀念形態深刻滲入日本、朝鮮和越南;最終以中華文明為基礎、以漢字為表征形成了東亞文化圈。該文化圈又因漢字所承載的中華文明,也被稱為“中國文化圈”。——袁行霈《中華文明史》材料二(2024年)8月20日,國產游戲《黑神話:悟空》正式發售,上線一小時左右,全球同時在線玩家即破百萬,銷量位居多游戲平臺榜首……在海外市場,玩家們也紛紛曬出游戲反饋,積極分享《西游記》相關角色故事??梢钥吹?,經過現代藝術加工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穿越”歷史,以互動式游戲的方式走向全世界,讓外國人更直觀地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智慧與魅力。——人民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隋唐時期中華文化外傳高潮形成的原因及其帶來的影響。(12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國產游戲《黑神話:悟空》的出海爆火對我國當前文化建設的啟示。(6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材料二宋與遼夏金各政權之間的經濟往來十分密切,雙方設置榷場進行互市貿易。1120年,宋金“方以義理通好,于榆關之東置榷場”。榷場貿易中,宋朝輸出商品主要是糧食、茶葉、布帛、瓷器、漆器等農業、手工業產品。遼夏金輸出商品主要有牲畜、皮貨、朱玉等。但北方的戰馬,南方的銅鐵、硫磺、焰硝等,都嚴禁出境。參加貿易的有邊民、官府、駐防官兵及各族商人。榷場領轄于所在地區的監司及州軍長吏,另設專官,稽查貨物,征收商稅。1214年,陜西安撫副使在秦州榷場“歲所獲以十數萬計”。通過榷場貿易,南方先進的生產技術、作物品種傳到了北方。遼道宗稱贊道:“與朝廷(指宋)和好年深,番漢人戶休養生息,人人安居。”為了參與榷場貿易,西夏“修筑驛道,貫通全境”。元昊建國后,與宋連年交戰,宋罷榷場“禁止民與夏人互市”。——摘編自王福君《遼宋夏金時期宋的榷場貿易考述》(1)根據材料一、二,簡述遼宋夏金時期榷場貿易的概況。(6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遼宋夏金時期榷場貿易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其原因。(6分)(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遼宋夏金時期榷場貿易的歷史作用。(6分)吉首一中2024年下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年級歷史答案一、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B D D C C A B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C D B A B1.【答案】B【解析】材料提及中華民族的祖先在多個地區創造了原始文化,這些文化各有特點且自成系統,說明中華文明的起源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同時這些文化又存在共性,表明它們呈現出一種多元一體的態勢,故選B項;“以中原地區為主”在材料中沒提及,排除A項;“同時出現”“各自發展”不合史實,中華文明的起源有時間先后、存在相互的聯系,排除C項;“延續不斷的繼承關系”不合題意,材料強調的是文化的多元性和共性,排除D項。2.【答案】A【解析】據材料可知,春秋時期楚莊王問鼎,宣稱楚國可以鑄造象征天子權力的九鼎,這表明楚莊王蔑視周王權威,挑戰傳統禮樂等級制度,反映西周傳統政治秩序遭到強大諸侯的沖擊,故選A項;公元前606年屬于春秋爭霸時期,而非戰國兼并,排除B項;楚莊王攻打陸渾之戎是諸侯與少數民族之間的戰爭,而非諸侯爭霸,排除C項;公元前606年的春秋周王室仍處于天下共主的地位,楚國沒有取代周王室的統治地位,排除D項。3.【答案】B【解析】由“不得……抽調兩個以上的勞動力去服兵役”、“農田春忙季節,不對百姓隨意征發徭役”可知,這是為了保證農業生產有足夠的人員,同時也不能耽誤農時,由此可得秦朝注意保護農業生產,故選B項;秦朝奉行法家思想,尊崇儒家仁政思想的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題干所述屬于秦朝保護農業生產的法律規定,會有利于秦朝經濟的發展,不屬于暴政,更未由此導致秦朝速亡,C項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題干信息只體現了重農,并不能體現抑商,所以D項與題意不完全相符,排除D項。4.【答案】D【解析】據材料信息,漢武帝前期政府各部門搶購物資導致物價上漲,地方上交中央的貢賦也存在問題,還有富商大賈在操縱物價。這些問題都和市場管理有關,而“均輸”就是統一征收和運輸貨物,“平準”就是平衡物價,這兩個政策都能有效地解決市場問題,故選D項;“分設刺史、創建新的監察制度”,是為了監察地方官員,和市場管理關系不大,排除A項;“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擊豪強”,主要是打擊地方豪強,也不直接解決市場問題,排除B項;“行推恩令,將地方權收歸中央”,是解決地方權力過大的問題,同樣不直接解決市場問題,排除C項。5.【答案】D【解析】據材料可知,諸葛亮想興復漢室,曹操想統一天下,他們的共同理想是結束分裂局面,實現國家的統一,故選D項;無論是諸葛亮還是曹操,他們的主要目標都不是打敗匈奴、占領草原,他們關注的重點是中原地區以及南方的領土,主要是應對國內的割據勢力,排除A項;發展經濟,勸課農桑是增強國家實力,完成統一的手段,不是他們的理想,排除B項;諸葛亮是為了興復漢室,曹操是為了統一全國,都不是割據一方,排除C項。6.【答案】C【解析】孝文帝作為北魏的皇帝,通過親自主持祭祀、告謁太廟等宗教儀式,不僅展示了其作為統治者的權威,還通過這些儀式加強了與祖先和神靈的聯系,從而增強了統治的合法性和權威性,故選C項;題目中提到的活動,如孝文帝親自主持祭祀太廟之禮、將祖宗牌位護送至洛陽、營造明堂以及增添祭祀用品等,主要是宗教和祭祀活動。這些活動更多地體現了對祖先的尊敬、對傳統的維護以及統治權威的彰顯,而非直接促進不同民族之間的交融,民族交融通常指的是不同民族之間在文化、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相互影響和融合,排除A項;孝文帝將祖宗牌位護送至洛陽并營造明堂,更多體現的是對中原文化的接納和融合,而非單純維護鮮卑族傳統,排除B項;題目中描述的行為主要是關于宗教和儀式性的活動,這些活動本身并不直接營造改革的氛圍。改革的氛圍通常需要通過政策宣傳、社會動員、文化倡導等多種手段來營造,排除D項。7.【答案】C【解析】據材料“佛教徒充分肯定儒家的綱常倫理”可知,魏晉時期,佛教徒充分肯定儒家的綱常倫理,以佛教內容比附儒家名詞概念,在當時儒家思想占據主導地位的社會環境下,佛教通過與儒家思想的融合和比附,更容易被人們接受和理解,有助于減少佛學傳播的阻力,從而促進佛教在中土的傳播,故選C項;魏晉時期儒家思想仍占據主導地位,佛學并沒有取得文化主導地位,排除A項;隋朝時期,儒學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歸儒”,魏晉時期三教合一局面并未最終形成,排除B項;儒家強調積極入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佛教則強調出世、解脫,“本質不同”說法錯誤,排除D項。8.【答案】A【解析】隋唐以前南北端午習俗不同主要受到分裂割據影響,唐朝通過立法統一全國端午習俗,這是受到國家統一影響,推動重要節日文化習俗一致,從而促進文化認同,故選A項;習俗來源民間,官方具有推動作用,排除B項;唐代立法統一全國習俗,并未制定嚴苛手段懲罰不遵從法律的群眾,排除C項;習俗發展迎合全國民眾和國家統一需要,而非只是市民,排除D項。9.【答案】B【解析】出身貧寒的詩人孟郊考中進士后“一日看盡長安花”,這說明科舉制使得孟郊的身份和地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可見科舉制推動了社會階層流動,故選B項;孟郊科舉考試考中進士,說明其成為政府選拔的優秀人才,也就是寫詩作賦方面非常擅長,但并不能據此說科舉制就選拔了最優秀的官吏,作為官員,孟郊還需要通過從政后的為官效果來確定其是否屬于最優秀的官吏,排除A項;科舉制以考試做為選拔官員的依據,只要是符合條件都可以參加科考,所以并未排除世家子弟入仕,排除C項;科舉考試主要考查儒家思想和文學功底,考試內容與科技無關,所以科舉制不能提升科技水平,D項與史實不符,排除D項。10.【答案】C【解析】據材料“戶無主客,以見居為?。蝗藷o丁中,以貧富為差”“居人之稅,秋、夏兩入之”可知,描述的是兩稅法,兩稅法以資產差別為主要的納稅依據,不再以人丁為主,即不論主戶、客戶,均以現居地登記入戶籍;不分丁男、中男,都按貧富分等納稅,故選C項;兩稅法改變了自戰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而非強化,排除A項;可納絹和布代役以保證農時是唐朝前期租庸調制的內容,而非兩稅法,排除B項;兩稅法是在均田制瓦解后實施的,并非以均田制的實施為前提條件,排除D項。11.【答案】C【解析】據材料“此時女性擇偶的標準多是相貌氣質、素養,并非僅看功名”可知,唐代時,女子婚姻多看相貌、素養等,并非僅看功名,且女子對自己的婚姻具有一定自主性,體現了當時社會價值觀念的開放和多元,故選C項;聶隱娘自主選擇自己的夫婿,但并未說明她與自己夫婿誰的地位更高,排除A項;理學出現于宋朝,時間上與材料不符,排除B項;唐朝時實行三省六部制,君主專制有所加強,排除D項。12.【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王朝加強中央集權強調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削弱地方勢力,防止地方割據,宋朝在地方上增設通判,制約地方長官知州的權力,有利于防止地方勢力壯大造成地方割據,故選C項;結合所學設三衙掌握禁軍的統兵權,樞密院掌握調兵權,有利于防止武將權力過大,威脅皇權,與材料強調加強中央集權不符,排除A項;結合所學增設參知政事為副宰相,分割宰相行政權,有利于削弱相權加強皇權專制,與材料強調加強中央集權不符,排除B項;結合所學設樞密院掌管全國軍政,有利于削弱宰相軍權,加強皇權專制,與材料強調加強中央集權不符,排除D項。13.【答案】D【解析】兩宋時期,經濟重心逐漸轉移到東南地區,這導致國家財政收入主要來自東南地區,因此出現了“國家根本,仰給東南”的現象。根據材料中的數據,江南東路、兩浙路上供米占全國總數的一半以上,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這一現象反映出宋代經濟格局發生了變動,故選D項;雖然歷史上農民賦役負擔確實很重,但這個選項和題目中提到的經濟格局變動沒有直接關系,排除A項;冗官冗費主要反映的是政府機構的龐大和財政的緊張,而不是經濟重心的轉移,排除B項;種植經濟作物可能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這個選項沒有直接反映出經濟格局的變動,且材料中提到的是上供米,即糧食作物,排除C項。14.【答案】B【解析】據材料信息,元朝時期,嶺北、遼陽以及甘肅、四川、云南、湖廣等邊疆地區,在唐朝時被稱為羈縻州(即唐朝對邊疆少數民族采用的一種較為松散的統治方式),而現在(元朝)這些地區都被納入了賦稅和勞役的體系,與內地相比并無太大差別,這體現了邊疆與內地的一體化治理,故選B項;雖然元朝時期國內市場的統一是一個事實,但原文并未直接提及,且這一特點并非元朝地方治理的突出之處,排除A項;君主專制強化指的是君主通過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等措施,加強自身的權力,削弱或消除其他政治力量的影響,從而實現對國家的絕對統治,與題干中元朝地方治理無關,排除C項;“因俗而治,多元包容”是一種重要的政治和社會治理理念,它強調在治理過程中要尊重并適應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之間的差異性和多樣性,通過靈活多樣的政策和措施來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與發展,排除D項。15.【答案】A【解析】據材料“十六國時期,羯族……宋代包子已經非常普遍”結合所學可知,胡族的飲食習慣是“食肉飲酪”,魏晉南北朝到兩宋時期,胡漢兩族長期雜居,使雙方在飲食生活中互相學習、互相借鑒,并趨于融合,故選A項;題干主要反映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對漢族產生了顯著的影響,沒有涉及少數民族飲食習慣發生轉變的相關史實,排除B項;宋朝時期,飲食文化獨具特色,以長江為界,北方以面食為主,南方以大米為主,僅憑包子的出現,無法得出宋朝飲食的結構以面食為主,排除C項;題干主要反映胡漢在飲食方面的交融,僅憑包子的發展,不能得出百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排除D項。16.【答案】B【解析】據材料“身心一無系,浩浩如虛”“茶稍與禪經近”“茶與水味深入理窟”可知,材料中唐宋時期不同群體在飲茶時有不同的思考,如對生命的思考、與禪理的接近、與理學的相通,可以看出品茶中隱含著哲理化思潮,故選B項;品茶引發的哲理思考這是茶文化深入發展的結果,也是多元文化在唐代繁榮的體現,選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項;材料只能體現儒佛道從不同角度表達了對茶文化的認知,看不出佛道儒的相互融合,排除C項;材料中涉及的是士人和佛道中人,不是市民階層,排除D項。二、非選擇題17.【答案】示例論題:秦漢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的建立推動了大一統思想的形成。闡述:秦統一后建立了中央集權政治體制,具體表現為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郡縣制三位一體。該體制核心是皇權至高無上;中央官制為承上啟下的中樞機構,為專制皇權服務;郡縣制旨在加強對基層的管理,進而維護大一統。在郡縣制推行過程中,鄉亭組織、什伍組織以及戶籍制度也得到發展,皇帝建立起從中央到地方的一條垂直統治體系。在秦的基礎上,漢武帝時期設立中朝來加強君權;地方上,郡縣制在周邊少數民族地區進一步推廣,漢王朝大一統格局更加穩固。政治的大一統推動中華文化的大一統,漢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議,以儒家忠君守禮的思想來維護大一統政權,并將之貫穿到國家政治理念之中。從此,“大一統”開始成為中國政治鮮明的價值取向和中華民族的共同心理。(16分)【解析】首先,據材料“大一統思想濫觴于夏代的‘王天下’觀念……隨著中央集權制政治體制的建立”、“逐漸形成為一種較完善的傳統政治思想理念”等并結合所學,以“秦漢與大一統”為主題,可以擬定論題“秦漢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的建立推動了大一統思想的形成”。其次,據材料“到秦漢時期隨著中央集權制政治體制的建立,逐漸形成為一種較完善的傳統政治思想理念”、“這種大一統思想,有助于中國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過程的促成與深化”等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圍繞以下方面進行闡述:秦統一后建立了中央集權政治體制、“漢承秦制”、政治的大一統推動中華文化的大一統,漢武帝以儒家忠君守禮的思想來維護大一統政權等。最后,末尾要附上總結性的語言(小結),以升華所擬定的論題,如西漢漢武帝以后,“大一統”開始成為中國政治鮮明的價值取向和中華民族的共同心理。18.【答案】(1)原因:①隋唐時期文化繁榮,全面領先,對周邊各國具有強大吸引力;②隋唐統治者實行開明開放的對外政策;③隋唐海陸交通發達;④周邊國家自身發展的需要,積極學習并吸收中華文明成果;⑤有識之士的不懈努力。(每點2分,任答四點,共8分)影響:①推動了周邊國家的文化發展和社會進步;②促進了東亞文化圈的形成;③提升了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每點2分,任答兩點,共4分)(2)啟示:①增強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軟實力:要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為榮,以中華文化的強大魅力為傲;要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努力提升中華文化的軟實力。②文化建設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創新文化發展方式,拓展文化傳播渠道,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③堅持兼容并蓄、開放包容,促進文明交流互鑒:要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汲取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取長補短,讓中華文化不斷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同時,還要積極對外傳播和推廣中華文化,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每點2分,任答三點,共6分)【解析】(1)第一小問原因,據材料一“世界文化中心”、“積極學習并吸收中華文明的成果”可得隋唐時期文化繁榮,全面領先,對周邊各國具有強大吸引力;結合所學可知推動文化交流的包括政策因素、交通因素、人力因素、外部因素等,具體來說,從政策因素角度可得隋唐統治者實行開明開放的對外政策;從交通因素角度可得隋唐海陸交通發達;從人力因素角度可得有識之士的不懈努力;從外部因素可得周邊國家自身發展的需要,積極學習并吸收中華文明成果。第二小問影響,據材料一“積極學習并吸收中華文明的成果”可得推動了周邊國家的文化發展和社會進步;據材料一“以漢字為表征形成了東亞文化圈”可得促進了東亞文化圈的形成;據材料一“該文化圈又因漢字所承載的中華文明”可得提升了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2)啟示類題目應主要圍繞今人對該歷史現象應怎么做作答,據材料二“全球同時在線玩家即破百萬”可得增強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軟實力:要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為榮,以中華文化的強大魅力為傲;要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努力提升中華文化的軟實力;據材料二“經過現代藝術加工……走向全世界”可得文化建設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創新文化發展方式,拓展文化傳播渠道,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結合所學可知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是文明交流的重要體現,由此可得堅持兼容并蓄、開放包容,促進文明交流互鑒:要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汲取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取長補短,讓中華文化不斷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同時,還要積極對外傳播和推廣中華文化,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19.【答案】(1)概況:由宋與遼夏金少數民族政權協商設立;分布在各政權的邊境;政府嚴格管理;官民共同參與貿易。(6分,答出三點即可)(2)存在的問題:貿易貨物種類受限;貿易時斷時續。(4分)原因:受到各政權政治需求和軍事活動的制約。(2分)(3)歷史作用:有利于邊民生活的改善;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有利于安定邊境和緩和政治緊張局勢;密切了各族人民的經濟文化聯系,促進了民族交融;推動了華北、西北和秦淮一線的開發與發展;為元代的統一提供了經濟和民意的基礎。(答出三點給6分)【解析】(1)據材料二“宋金‘方以義理通好,于榆關之東置榷場’”可知,由宋與遼夏金少數民族政權協商設立;據材料一地圖信息可知,分布在各政權的邊境;據材料二“都嚴禁出境”“榷場領轄于所在地區的監司及州軍長吏,另設專官”可知,政府嚴格管理;據材料二“參加貿易的有邊民、官府、駐防官兵及各族商人”可知,官民共同參與貿易。(2)第一小問存在的問題,據材料二“北方的戰馬,南方的銅鐵、硫磺、焰硝等,都嚴禁出境”可知,貿易貨物種類受限;據材料二“雙方設置榷場進行互市貿易”“宋罷榷場‘禁止民與夏人互市’”可知,貿易時斷時續。第二小問原因,據材料二“宋金‘方以義理通好,于榆關之東置榷場’”“元昊建國后,與宋連年交戰”可知,受到各政權政治需求和軍事活動的制約。(3)據材料二“宋朝輸出商品主要是糧食、茶葉、布帛、瓷器、漆器等農業、手工業產品”可知,有利于邊民生活的改善;據材料二“歲所獲以十數萬計”可知,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據材料二“與朝廷(指宋)和好年深”可知,有利于安定邊境和緩和政治緊張局勢;據材料二“通過榷場貿易,南方先進的生產技術、作物品種傳到了北方”可知,密切了各族人民的經濟文化聯系,促進了民族交融;結合所學可知,推動了華北、西北和秦淮一線的開發與發展;為元代的統一提供了經濟和民意的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