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中國的氣候第1課時 中國的氣溫和溫度帶1.通過對中國1月、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的判讀,歸納出我國冬、夏季氣溫分布的特點,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2.通過對中國溫度帶分布圖的判讀,知道中國溫度帶的分布狀況,了解溫度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播放搞笑版《呵呵》?!八谀戏铰吨?你在北方穿貂”,這說明我國南方與北方氣溫有何差異 學習活動一 冬夏氣溫分布【自主學習】1.中國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南方 溫暖 ,而越往北氣溫就越 低 。夏季南北氣溫都 較高 。2. 緯度 因素是造成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 冬季風 的影響增大了南北溫差。3.1月份月均溫0 ℃等溫線東部大致沿 秦嶺 —淮河線分布,西部沿著 青藏 高原的東南邊緣分布。【合作探究】 我國氣溫分布特點的成因讀課件P9—10圖(等溫線分布),回答問題。情境:某年12月25日,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的小朋友通過微信群介紹了自己所在地的氣溫分布特征。1.造成小韓和莎莎所在地冬季氣溫差異的原因是什么 參考答案:小韓位于漠河附近,緯度高,冬季太陽高度小且白晝時間短,鄰近冬季風的源地,氣溫低;莎莎位于海南省,緯度低,白晝時間比漠河長,氣溫高。2.卓瑪所在地為什么成為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 參考答案: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海拔越高,氣溫越低,受地勢的影響,成為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3.小尼所在的吐魯番盆地成為我國夏季氣溫最高地方的原因有哪些 參考答案:①距海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空氣干燥,云層少,太陽輻射強。②盆地地形,不易散熱。③盆地內沙漠廣布,吸熱快。【歸納總結】學習活動二 中國的溫度帶【自主學習】1.根據氣溫的南北差異,結合農業生產實際,以 活動積溫 為主要指標,從北到南,習慣上將中國劃分為寒溫帶、 中溫帶 、 暖溫帶 、亞熱帶和熱帶五個溫度帶。此外,還有一個地高天寒、面積廣大的 高原氣候區 。2.寒溫帶和中溫帶一年一熟,暖溫帶 兩年三熟 或一年兩熟,亞熱帶一年兩熟到三熟,熱帶 一年三熟 。【合作探究】 中國溫度帶的分布疊加課件P22圖(中國地形圖、中國溫度帶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山東省屬于什么溫度帶 跨溫度帶最多的省級行政區域單位是什么 參考答案:暖溫帶。甘肅省。2.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大部分屬于什么溫度帶 參考答案:黃土高原大部分屬于暖溫帶,內蒙古高原大部分屬于中溫帶。3.四大盆地分別主要位于什么溫度帶 參考答案:準噶爾盆地主要位于中溫帶,塔里木盆地主要位于暖溫帶,柴達木盆地主要位于高原氣候區,四川盆地主要位于亞熱帶。4.三大平原分別主要位于什么溫度帶 參考答案:東北平原主要位于中溫帶,華北平原主要位于暖溫帶,長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位于亞熱帶。1.對比我國大陸東部1月、7月等溫線的分布,說出冬、夏季等溫線疏密狀況和溫差大小的關系。2.為什么烏蘇里江畔冬季流傳著“汽車沒有爬犁快,拉水用麻袋”的諺語 第2課時 中國的降水、干濕地區和氣候類型1.通過對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圖的判讀,歸納出我國年降水量時空分布的特點,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2.通過對中國干濕地區分布圖的判讀,知道中國干濕地區的分布狀況及對自然植被和農業生產的影響。3.運用中國氣候類型分布圖,了解我國氣候類型的主要分布區。4.結合氣候資料分析我國氣候的特點及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優越性。播放視頻《今年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超過1998年同期》。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有何規律 我國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哪個季節 學習活動一 降水分布【自主學習】1.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規律是從 東南沿海 向 西北內陸 逐漸減少。2.中國大部分地區的降水集中在 夏 季,大多數地方 5—9 月份的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學習活動二 干濕地區【自主學習】1.根據氣候的 干濕 程度,可將中國劃分為濕潤、 半濕潤 、半干旱和 干旱 四類干濕地區。濕潤區、半干旱區的天然植被分別是 森林 、 草原 。2.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大部分位于 半濕潤區 (干濕地區)。【合作探究】 干濕地區的分布讀課件P8—9圖(中國干濕地區的劃分圖、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中國地形分布圖),回答問題。1.讀中國干濕地區劃分圖,找出不同干濕地區的分界線。對照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觀察它們與哪些年等降水量線大體一致。參考答案:濕潤區與半濕潤區: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半濕潤區與半干旱區: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半干旱區與干旱區: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2.疊加中國干濕地區劃分圖與中國地形分布圖,觀察四大盆地所在的干濕地區。參考答案: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主要位于干旱區,四川盆地位于濕潤區。學習活動三 氣候類型【自主學習】1.中國地域遼闊,地跨眾多的 溫度帶 和 干濕地區 ,使氣候具有復雜多樣的特點。此外,由于 地形多樣 、地勢高低懸殊,更增加了氣候的復雜多樣性。2.中國東半部有大范圍的季風氣候,自南向北依次為 熱帶季風氣候 、 亞熱帶季風氣候 、 溫帶季風氣候 。西北部大多為 溫帶大陸性 氣候。3.青藏高原為獨特的 高山高原 氣候。西部高原山地表現出明顯的 垂直 氣候特征。4.我國氣候復雜多樣,有利于多種生物的繁殖生長,使我國的動植物資源比較豐富;有利于開展 多種經營 ,使我國農、林、牧、漁各業綜合發展;有利于社會生活的豐富多彩,形成中國各具特色的 地域文化 。【合作探究】 我國氣候類型分布及主要影響因素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復雜多樣,地區差異顯著。結合課件P11圖,探究我國的氣候分布及影響因素。1.讀圖歸納A、B、C、D四地的氣候特點,判斷四地分別對應圖中的哪個城市 分別屬于什么氣候類型 參考答案:A地氣候特點:全年低溫,降水較少。屬高山高原氣候。對應圖中五道梁。B地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屬熱帶季風氣候。對應圖中海口。C地氣候特點:冬季漫長,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溫暖濕潤。屬溫帶季風氣候。對應圖中漠河。D地氣候特點: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大,降水稀少。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對應圖中吐魯番。2.寫出影響因素(1)影響漠河與??跉夂虿町惖闹饕蛩厥?緯度因素 。(2)造成五道梁夏季氣溫偏低的主要因素是 地形地勢 。(3)影響吐魯番降水少的主要因素是 海陸因素 。【歸納總結】1.為什么東北地區大興安嶺北部、小興安嶺、長白山以東地區屬于濕潤區 2.魯南有“春雨貴如油,夏雨滿地流”的諺語,從地理角度解釋該諺語的含義。第3課時 季風氣候顯著、多特殊天氣和氣象災害1.讀圖說出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布及其界線,會比較冬、夏季風的特點及其影響,會分析我國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及其對我國的影響。2.了解中國的特殊天氣(寒潮、梅雨、臺風、沙塵暴)及影響我國的氣象災害,了解中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初步形成防災、減災意識。3.學會分析氣候對人類生活生產的影響,逐步形成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環境意識。播放視頻《中國的季風氣候》。為什么中國季風氣候顯著 季風氣候對中國有何影響 學習活動一 季風氣候顯著【自主學習】1.我國氣候有兩大特征,一是氣候復雜多樣,二是 季風氣候顯著 。2.習慣上以 大興安嶺 —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以東一線為界,把中國劃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3.在季風區內,夏季盛行來自海洋的 偏南風 ,冬季勁吹來自亞洲大陸內部的 偏北風 。4. 夏季風 的影響是導致中國降水時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夏季風的進退也影響到中國大陸東部 雨帶 的推移。雨帶如果推進遲緩,久久徘徊在南方,會導致“ 南澇北旱 ”。5.季風氣候夏季普遍高溫, 雨熱同期 ,水熱條件配合得當,有利于作物生長;但夏季風不穩定,帶來 旱澇 災害和夏季低溫、冬春季寒潮等。6.中國的氣候有顯著的大陸性特征,主要表現為氣溫的年變化和日變化 較大 ,與世界上同緯度的其他地區相比,冬季氣溫明顯 偏低 ,夏季氣溫明顯 偏高 。【合作探究】 我國季風氣候的成因及其影響材料一 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br/>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br/>材料二 圖1、圖2分別為我國季風分布圖和沿海與內陸氣候差異圖。圖1圖21.詩句中的“春風”和“長風”分別指哪種季風 參考答案:“春風”指夏季風;“長風”指冬季風。2.結合圖1,分析我國季風氣候的成因。參考答案:我國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部,東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形成巨大的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夏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冬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3.讀圖2,我國沿海和內陸的降水量和氣溫年較差有何差異 參考答案:我國降水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氣溫年較差也逐漸增大。【歸納總結】 季風對降水的影響學習活動二 多特殊天氣【自主學習】填表,比較常見的特殊天氣特殊天氣 發生時間 天氣特征 影響地區寒潮 冬 半年 急劇 降溫 、霜凍、大風,有時伴隨雨雪天氣 除青藏高原、云貴高原以外的大部分地區梅雨 夏初 長時間的連續降雨,相對濕度大,日 照時間短,地面風力小等 長江 流域 臺風 7—8 月份 最多 狂風暴雨 東南沿海地區沙塵暴 春季 空氣中塵土、沙粒較多,空氣能見度 較低 主要是中國北方和西北地區學習活動三 多氣象災害【自主學習】1.洪澇多出現在降水比較集中的 夏、秋 季節,是中國 東部平原 地區的多發災害之一。2. 干旱 是對中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最常見且分布范圍最廣的一種自然災害。1.有人說:我國東南地區是全球荒漠帶上的一片“綠洲”。你贊同這種說法嗎 說出你的理由。2.寒潮和臺風并不是有百害而無一利,舉例簡要說明寒潮和臺風的“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