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陸地和海洋第三節海陸的變遷第2課時教學目標1.結合圖文資料,掌握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2.結合圖文,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教學重點六大板塊及板塊運動。教學難點六大板塊及板塊運動。教學方法嘗試教學方法。教具準備自制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復習提問海陸變遷的例證及原因?大陸漂移說的提出者和觀點以及證據?二、講授新課任務1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學習教科書圖3.26和圖3.27,總結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填圖·繪圖在圖中適當的位置填出六大板塊的名稱。二陸、二洲、二洋二陸:亞歐板塊、美洲板塊二洲:非洲板塊、南極洲板塊二洋: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1.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1)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_板塊_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劃分為_六_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2)板塊在不斷地_運動_著。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_穩定_;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_活躍_。(3)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_板塊交界地帶_,如_環太平洋_地帶和_地中海-喜馬拉雅_地帶。2.幾乎全部被海水覆蓋的板塊是_太平洋板塊_。任務2探究板塊運動的幾種形式及其產生的現象圖一演示的是板塊的_碰撞擠壓_運動。如果發生在海洋上,海洋的面積將會不斷_縮小_;如果發生在陸地上,地殼將不斷隆起,會形成_山脈_。學生嘗試實驗操作,并完成填空。圖二演示的是板塊的_張裂_運動。如果發生在陸地上,會形成_裂谷_;如果發生在海洋中,海洋面積將會不斷_擴大_。任務3——原理應用1.珠穆朗瑪峰不斷升高的原因:位于_______板塊與_______板塊的交界地帶兩板塊的運動方向_______,發生_______運動。2.地中海不斷縮小的原因:位于_______板塊與_______板塊的交界地帶兩板塊的運動方向_______,發生_______運動。3.紅海不斷擴張的原因位于_______板塊與_______板塊的交界地帶兩板塊的運動方向_______,發生_______運動。播放視頻,板塊的運動方法與指導1.分析某山脈形成或某地地震原因的方法:首先,判斷該地所處的板塊位置,就是位于哪些板塊的交界地帶。其次,判斷兩大板塊的運動方向,相對的就是碰撞擠壓,相反的就是張裂。最后總結答案:例如,喜馬拉雅山脈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兩板塊發生碰撞擠壓運動,所以喜馬拉雅山脈不斷升高。2.分析某山脈形成或某地地震原因的方法:2011.3.11日本大地震是_______板塊和_______板塊相互________的結果。三、課堂小結多媒體展示思維導圖,然后引導學生共同邊回憶、邊總結、邊點擊逐項填出內容。四、課堂練習讀六大板塊示意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導致2022年3月16日日本東海岸發生6.0級地震的兩大板塊是( )A.太平洋板塊與非洲板塊B.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C.印度洋板塊與美洲板塊D.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2.由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擠壓形成的地形是( )A.喜馬拉雅山脈 B.安第斯山脈 C.阿爾卑斯山脈 D.落基山脈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3.根據大陸漂移說的內容,乙大洋的面積在不斷( )A.擴大 B.縮小 C.不變 D.先變大后變小4.下列事例不能證明地球表面海陸處在不斷運動和變化之中的是( )A.青藏高原上發現海洋生物的化石B.臺灣海峽海底發現森林遺跡和古河道C.日本沖繩島漲潮淹沒,退潮露出D.冰雪覆蓋的南極洲發現了萬頃煤田五、布置作業課時練對應練習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