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3.3 海陸變遷 提優操練 知識清單--湘教版(2024)地理7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3.3 海陸變遷 提優操練 知識清單--湘教版(2024)地理7上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初一地理上冊【湘教版(2024)】A+系列
第三章地球的面貌 第三節海陸變遷
【真題考點突破A+】
1.[2023-2024 安徽老州期末]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當地時間2023年2月6日凌晨4:17和13:24,土耳其發生兩次7.8級地家,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土耳其海峽戰略位置重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溝通地中海和里海
B.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C.非洲和歐洲唯一通道
D.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
[2].此次大地震發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處南極洲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
B.地處美洲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
C.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D.地處歐亞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三大板塊的交界處
2.[2022-2023 江蘇泰州期末]某班地理興趣小組利用鋁盒、海綿、蠟燭、水等材料設計了一個模擬地球板塊運動的實驗,實驗中發現蠟燭加熱區的水流上升,兩塊海綿向左右兩側方向運動。圖為“模擬板塊運動實驗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實驗模擬的板塊運動形式為( )
A.碰撞 B.張裂
C.擠壓 D.下沉
[2].下列地理現象與該模擬實驗原理相似的是( )
A.四川瀘定地震的發生 B.地中海面積不斷縮小
C.喜馬拉雅山不斷升高 D.紅海面積不斷擴大
3.[2022-2023 河北唐山期末]世界上的事物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如板塊在運動,海陸在變遷。讀局部板塊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①為阿爾卑斯山脈 B.④為紅海
C.⑥為非洲板塊 D.⑦為亞歐板塊
[2].板塊構造學說可以解釋全球海陸分布的形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山脈和②山脈都位于兩大板塊碰撞擠壓地帶
B.②山脈是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
C.③海在不斷地縮小,可推知,幾千萬年后這個海域可能消失
D.④海在不斷地擴張,位于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張裂地帶
4.[2022-2023 山東濟寧期末]考古學家們認為,中龍是生活在古生代的一種淡水展行動物,其化石僅發現于非洲和南美洲南部。讀圖1世界板塊分布圖,圖2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層及動、植物化石相似性圖。完成下面小題。
[1].結合中龍的生活習性及其化石分布,地質學家魏格納推理得( )
A.非洲大陸與南美洲大陸曾連在一起
B.南美洲南部曾經是廣闊的海洋
C.非洲與南美洲南部曾發生多次地震
D.目前大西洋面積還在逐漸縮小
[2].在大陸漂移說“后提出的”板塊構造學說“認為( )
①地球表層分為七大板塊
②各板塊只由大陸或海洋組成
③各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
④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動活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2-2023 北京大興期末]考古學家們認為,中龍是生活在古生代的一種淡水爬行動物,其化石僅發現于非洲和南美洲南部。圖為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層及動、植物化石相似性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南美洲東部和非洲西部( )
①動、植物化石相似 ②地形和地勢特點相同
③大陸輪廓形狀基本吻合 ④古老地層順序大致相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中龍化石分布現象”能夠證明的學說是( )
A.大陸漂移學說 B.海底擴張學說
C.板塊構造學說 D.地球圈層學說
[3].下列現象說明海洋和陸地處于不斷運動變化之中的是( )
A.島礁有時被淹沒而有時露出
B.臺灣海峽海底發現森林遇跡
C.青藏高原上有許多珍稀動植物
D.杭州灣兩岸架起了跨海大橋
6.[2022-2023 湖北孝感期中]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珠穆朗瑪峰是其主峰。我國科學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山考察,發現了魚、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2020年5月27日,我國成功測出珠峰高度為8848.86米。讀板塊局部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喜馬拉雅山脈形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形成
B.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形成
C.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張裂形成
D.太平洋板塊與南極洲板塊碰撞形成
[2].據材料推測,珠穆朗瑪峰未來可能( )
A.迅速升高 B.迅速降低
C.緩慢升高 D.緩慢降低
7.[2021-2022河北承德期末]讀某大洲形狀和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所示大洲是( )
A.南極洲 B.南美洲
C.非洲 D.北美洲
[2].按板塊構造學說分析,圖中乙大洋的面積將( )
A.縮小 B.擴大
C.不變 D.無法判斷
8.[2021-2022 廣東佛山市期未]2020年11月10日,中國研發的萬米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下圖為探索過馬里亞納海溝的國家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馬里亞納海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張裂拉伸
B.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張裂拉伸
C.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碰撞擠壓
D.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碰撞擠壓
[2].探索過馬里亞納海溝的國家( )
①均不臨印度洋 ②均為北半球的國家
③均位于亞歐大陸上 ④均為海陸兼備的國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探測馬里亞納海溝可以( )
①繪制更精準的陸地地圖 ②探索大洋底部的海洋生物
③開展海洋資源的勘測和開發 ④揭示深海溝處板塊運動的規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1-2022 甘肅酒泉期末]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為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圖,甲、乙、丙、丁四處地形依次是( )
A.大陸架 大陸坡 海溝 大洋中脊
B.大陸坡 大陸架 海溝 大洋中脊
C.大陸架 大陸坡 洋盆 大洋中脊
D.大陸坡 大陸架 洋盆 大洋中脊
[2].大洋中新海底誕生的地方,火山活動比較劇烈,指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2021-2022 山東臨沂期中]2020年5月27日,中國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完成了對珠峰相關數據測量。12月8日,中國自然資源部根據“2020珠峰高程測量”任務中采集到的測繪數據,精準計算出珠峰的最新高度—8848.86米!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測繪科技的巨大成就。據圖完成下面小題。
[1].珠穆朗瑪峰巖體高度仍在逐年緩慢地抬升,其原因是( )
A.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微弱擠壓
B.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微弱張裂
C.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微弱張裂
D.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微弱擠壓
[2].珠穆朗瑪峰新高程測量的意義在于( )
①有助于監測地震活動和減災防災 ②為冰川監測的研究提供證據
③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相關數據 ④為大規模開發旅游業創造條件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2023-2024 陜西西安期末]西安市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展開了對海陸變遷的研究性學習。請你幫他們完成研究性學習的內容。
材料一:中圖科學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山脈考察時,發現海洋生物的化石。
材料二:科學家在北美洲的落基山脈發現了大量的三葉蟲化石。
【觀察現象】
(1)由材料可知,喜馬拉雅山脈和落基山脈在地質時期都是 (陸地、海洋)。
【分析原因】
(2)造成海陸變遷的首要原因是 。
【學以致用】
(3)板塊構造學說是在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的 “學說”的基礎上形成的。圖中①和②中代表阿爾卑斯山脈的是 ,②山脈形成的原因 。
(4)根據板塊運動方向推測,⑤海域面積將 (擴大、縮小),推測的理由是 。
(5)③地和④地中,易發生地震的是 地,原因是 。
(6)2023年12月19日凌晨,甘肅積石山發生6.2級地震,當地震發生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盡可能快速有序的撤離到空曠地帶
B.如果在高層建筑室內來不及快速撤離,應該迅速躲到小房間的墻角
C.如果在家里,應迅速乘坐電梯快速撤離
D.如果在教室里突然感到地震發生,應先蹲下,雙手抱頭,然后快速有序撤離
12.[2023-2024 四川德陽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問題。
探究主題:滄海桑田,海陸變遷
材料一:海洋和陸地處于不斷地運動和變化之中。同學們查找到一些島嶼“海陸變遷”的實例,進行探究活動。下圖為世界六大板塊及地震帶分布圖:
(1)據圖描述三個島嶼的地理位置,從東西半球看,美濟島、硫黃島位于 半球;從、低、中、高緯度位置看,三個島均位于 緯度地區:從海陸位置看,三個島嶼均地處 洋中。
材料二:2015年1月,我國開始在美濟磁上吹沙填海,歷時五個月完成,島嶼面積增大至5.66千米 ,成為南海諸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
(2)美濟礁位于我國的—— (海域),南海諸島自古就是我國不可分割的領土。美濟礁“美濟島主要是 (自然人為)。
材料三:2022年3月28日,硫黃島附近海域的海底火山噴發。該島面積持續發生變化。
(3)硫黃島面積逐漸變大,因為其位于 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附近,地處 地震帶,地殼運動頻繁。
材料四:富納富提島是圖瓦盧首都所在地,面積僅2.4千米 ,最高海拔為4.5米,直到2020年已有8000多人成功移民至鄰國新西蘭。
(4)富納富提島海拔 (高/低),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加劇,海平面上升島嶼面積會逐漸 (增大/減小),圖瓦盧不得不“舉國搬遷”。
13.[2023-2024 福建泉州期末]福建晉江深滬灣是我國唯一以海底古森林遺跡為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圖1示意全球六大板塊與主要火山、地震帶分布,圖2示意深滬灣海底古森林遺跡的形成過程,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定位置】
(1)深滬灣海底古森林遺跡的大致經緯度是 。
【找證據】
(2)圖2可以作為 (海陸分布/海陸變遷)的證據。
【析原因】
(3)海底古森林和古牡礪礁出露沙灘是由于 板塊和 板塊 (碰撞擠壓/張裂拉伸)導致地殼抬升而形成。
【懂運用】
(4)深滬灣位于 火山地震帶上,地殼比較 。如果地震發生時,你在四樓教室,安全逃生的方法有: 。
14.[2022-2023 河北滄州期末]讀世界六人板塊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板塊構造學說認為:板塊內部地殼比較 ,板塊和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 。
(2)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之間的喜馬拉雅山脈,是板塊間碰撞、 、降起形成的。
(3)2021年10月24日我國臺灣宜蘭發生6.3級地震,該地位于 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地帶,屬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2021年9月16日,我國四川省瀘州市瀘縣發生6.0級地震,屬于 火山、地震帶。
(4)紅海位于 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之間,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后,將形成新的大洋,請用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解釋原因。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參考答案
1
【答案】【小題1】D
【小題2】D
【分析】【小題1】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也是溝通亞洲和歐洲的重要通道,但不是唯一通道,馬六甲海峽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位于東南亞地區,故選D,
【小題2】土耳其位于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三大板塊的擠壓碰撞地帶,位于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上,地殼運動活躍,地震發生頻繁,D正確,ABC錯誤。故選D。
【點睛】大洲之間往往以山脈、河流、湖泊、運河、海峽等地理事物為分界線。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該運河溝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蘇伊士運河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該運河溝通了紅海和地中海;亞洲與歐洲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2
【答案】【小題1】B
【小題2】D
【解析】【小題1】實驗中蠟燭加熱區水流上升,兩塊海綿向左右兩側方向運動,就如兩個板塊受張力作用而向兩側運動,模擬的是板塊的張裂運動。B正確,ACD錯誤。故選B。
【小題2】四川瀘定地震的發生、喜馬拉雅山不斷升高、地中海不斷縮小都是板塊的碰撞擠壓運動,紅海不斷擴張是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張裂運動造成的。D正確,ABC錯誤。故選D.
【點睛】地質學家經過長期研究,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巖石圈是由板塊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塊既包括大陸,又包括海洋,海洋與陸地的相對位置是不斷變化的。
3
【答案】【小題1】D
【小題2】D
【解析】【小題1】據圖可知,圖中①位于歐洲南部,是阿爾卑斯山脈,A敘述正確;④為蘇伊士運河南部的紅海,B敘述正確;⑥為主要包括非洲的非洲板塊,C敘述正確;⑦為主要包括印度洋的北部、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和大洋洲的印度洋板塊,D敘述錯誤。故選D.
【小題2】圖中①阿爾卑斯山脈和②喜馬拉雅山脈都位于兩大板塊碰撞擠壓地帶,故A敘述正確;②喜馬拉雅山脈是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故B敘述正確;③地中海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碰撞擠壓處,面積在不斷地縮小,該海域幾千萬年后可能消失,故C敘述正確;④紅海位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張裂拉伸處,其面積擴大,幾千萬年后這個海域可能成為新的大洋,故D敘述錯誤。故選D。
【點睛】印度半島屬于印度洋板塊。紅海位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張裂拉伸處,其面積不斷地擴張。
4
【答案】【小題1】A
【小題2】D
【解析】【小題1】“中龍是生活在古生代的一種淡水爬行動物”,在南大西洋兩岸化石具一致性,說明非洲與南美大陸是相連的,南美洲南部為陸地;非洲與南美洲南部位于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A正確,BC錯誤。目前大西洋面積還在逐漸變大,D錯誤。故選A。
【小題2】地球表層分為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美洲板塊等六大板塊;六大板塊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塊既包括大陸又包括海洋;各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動活躍。③④正確,①②錯誤。故選D。
【點睛】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的巖石圈不是整體一塊,而是分割成許多構造單元,這些構造單元叫做板塊。全球的巖石圈分為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共六大板塊。大板塊還可劃分成若干次一級的小板塊。這些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之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一般說來,板塊內部的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之間的交界處,是地殼比較活動的地帶,也就是地震易發區域。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也是由板塊相對移動而發生的彼此碰撞和張裂而形成的。
5
【答案】【小題1】C
【小題2】A
【小題3】B
【解析】【小題1】由圖可知,非洲西岸與南美洲東岸的輪廊線、古老地層、動物等都極其相似,①③④正確。故選C。
【小題2】中龍是生活在古生代的一種淡水爬行動物,其化石僅發現于非洲和南美洲南部,說明大西洋兩岸曾經連在一起,后來經過板塊運動緩慢地漂移分離,能夠證明的學說是大陸漂移學說,A正確;故選A。
【小題3】臺灣海峽海底發現森林遺跡說明臺灣海峽曾經是陸地,后來由于地殼下陷成為現在的海洋,屬于海陸變遷現象,B正確;ACD不屬于海陸變遷現象,排除;故選B。
【點睛】海陸變遷的原因:自然原因為地殼變動、海平面升降,人為原因為人類活動;海陸變遷的證據:喜馬拉雅山上發現海洋生物化石地殼變動;我國東部海底的古河道遺跡——海平面升降;荷蘭圍海大壩,日本、澳門填海造陸——人類活動
6
【答案】
【小題1】A
【小題2】C
【解析】【小題1】讀圖分析,在板塊的交界處,兩個板塊發生張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兩個板塊發生碰撞,在陸地常常形成山脈,世界上許多高大和綿長的山脈,主要分布在板塊碰撞擠壓的地帶。印度洋板塊擠入亞歐板塊下方,板塊碰撞形成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A正確,BCD錯誤,故選A。
【小題2】讀圖可知,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86米,是喜馬拉雅山脈中的主峰,珠穆朗瑪峰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碰撞擠壓處,其高度緩慢升高,C正確,ABD錯誤,故選C.
【點睛】板塊構造學說認為,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板塊在不斷地運動著。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塊交界的地帶。
7
【答案】【小題1】B
【小題2】B
【解析】【小題1】讀圖分析,圖中所示大洲大致位于40°W-80°W之間,赤道至40°S之間。圖中所示大洲是南美洲。B正確;南極洲位于地球南端,四周為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圍,A錯誤;非洲位于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之西,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C錯誤;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北部,D錯誤。故選B.
【小題2】讀圖分析,乙大洋為大西洋,大西洋位于板塊張裂處,所以它的面積將擴大。故選B,ACD錯誤。
【點晴】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板塊在不斷運動著。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在板塊的交界處,兩個板塊發生張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兩個板塊發生碰撞,在陸地常常形成山脈。
8
【答案】【小題1】D
【小題2】A
【小題3】D
【解析】【小題1】一般來說,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有的張裂拉伸,有的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馬里亞納海溝位于太平洋板塊和歐亞板塊的消亡邊界,相互擠壓碰撞,太平洋板塊俯沖到歐亞板塊之下形成海溝,D正確,不臨印度洋板塊,不是張裂拉伸邊界,ABC錯誤。故選D.
【小題2】由圖可知,探索馬里亞納海溝的國家都沒有瀕臨印度洋,①正確;都是北半球國家,②正確;只有中國和俄羅斯位于亞歐大陸上;英國和日本是鳥國,其余三個國家是臨海國排除③④,故選A.
【小題3】馬里亞納海溝位于海底,探測馬里亞納海溝可以繪制更清晰準確的海洋地圖而不是陸地地圖,排除①;探尋大洋底部的海洋生物,開展海洋資源的勘測和開發,揭示深海溝處板塊運動的規律,②③④正確,故選D。
【點睛】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塊既包括大陸,又包括海洋,海洋與陸地的相對位置是不斷變化的。
9
【答案】【小題1】A
【小題2】D
【解析】【小題1】讀圖分析,陸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較緩,為大陸架,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為大陸坡,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為海溝,大洋中新海底誕生的地方,為大洋中脊。故選A,BCD錯誤。
【小題2】讀圖分析,大洋中新海底誕生的地方,火山活動比較劇烈,指的是丁大洋中脊。故選D,ABC錯誤。
【點睛】大陸架是陸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較緩,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內;大陸坡是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大洋中脊是大洋中新海底誕生的地方,火山活動比較劇烈;海溝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其中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是大陸架。
10
【答案】【小題1】D
【小題2】D
【解析】【小題1】在板塊交界處,兩個板塊發生張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兩個板塊發生碰撞,在陸地常常形成山脈。珠穆朗瑪峰所在的喜馬拉雅山脈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兩大板塊不斷碰撞擠壓,使得珠穆朗瑪峰所在的地面不斷隆起,從而使珠穆朗瑪峰不斷升高,D正確,ABC錯誤。故選D。
【小題2】珠穆朗瑪峰新高程測量有利于研究生長邊界上的地震構造帶,對今后的地震預報和減災防災具有重要意義,①正確;珠穆朗瑪峰新高程測量有利于獲得精確的封頂雪深、氣象等數據,為冰川監測、生態環境保護等研究提供資料,②③正確;珠穆朗瑪峰新高程測量的目的不是為了大規模開發旅游業,且大規模開發旅游業會給珠峰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不利于珠峰的科學研究,④錯誤。根據以上分析可知,D正確,ABC錯誤。故選D。
【點睛】板塊構造學說認為,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組成。全球大致分為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板塊在不斷地運動著。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塊交界地帶。板塊交界處,兩個板塊發生張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兩個板塊發生碰撞,在陸地常常形成山脈。
11
【答案】(1)海洋
(2)地殼運動
(3)大陸漂移 ① 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之間,由于兩大板塊的碰撞擠壓,形成了目前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
(4)擴大 位于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兩大板塊在不斷張裂,地殼斷裂下陷,紅海面積不斷擴大
(5)③ ③地位于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
(6)C
【分析】本題以海陸變遷為材料,共設6個小題,涉及海陸變遷、板塊構造學說、板塊運動的影響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調動及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素養。
【詳解】(1)結合所學知識,地球表面形態處于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各種變化往往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短時間內大多不易被人們察覺。地球表面形態處于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陸地可以變成海洋,海洋可以變成陸地。由材料可知,喜馬拉雅山脈考察時,發現海洋生物的化石。落基山脈發現了大量的三葉蟲化石,三葉蟲也生活在海洋中,因此喜馬拉雅山脈和落基山脈在地質時期都是海洋。
(2)由題可知,喜馬拉雅山脈發現海洋生物的化石,落基山脈發現了大量的三葉蟲化石,說明海洋變成了陸地上高大的山脈,造成這兩個山脈海陸變遷的首要原因是地殼的抬升。
(3)結合所學知識,板塊構造學說是在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學說”的基礎上形成的。圖中①阿爾卑斯山位于歐洲,是由于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②喜馬拉雅山脈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之間,由于兩大板塊的碰撞擠壓,形成了目前世界上最維偉的山脈。
(4)由圖可知,⑤海域為紅海,位于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兩大板塊在不斷張裂,地殼斷裂下陷,紅海面積不斷擴
(5)由圖可知,③地和④地中,易發生地震的是③地,因為③地位于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
④為位于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
(6)結合所學知識,地震會對我們的人身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害,因此我們在遇到地震時,應該采取正確的避震措施,減少地震對我們的負面影響,例如:盡可能快速有序的撤離到空曠地帶;如果在高層建筑室內來不及快速撤離,應該迅速躲到小房間的墻角;如果在教室里突然感到地震發生,應先蹲下,雙手抱頭,然后快速有序撤離,ABD正確。
不能迅速乘坐電梯快速撤離,因為可能會停電,然后被困在電梯里,C錯誤。
故選C。
12
【答案】(1)東低太平
(2)南海 人為
(3)歐亞 環太平洋
(4)低 減小
【分析】本大題以世界六大板塊及地震帶分布圖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東西半球的判定、低中高緯度、四大洋位置、我國的海洋位置、板塊運動的影響、全球變暖的影響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對地理知識運用的素養。
【詳解】(1)讀圖可知,美濟島位于東經120°附近,硫磺島位于東經120°到東經150之間。西經20°向東到東經160°是東半球,根據兩個島的經度可以判斷,兩個島都位于東半球。美濟島位于赤道到北回歸線之間,硫磺島位于北回歸線到北緯30之間,富納富提鳥位于赤道到南回歸線之間,從緯度位置看,三個島嶼均位于低緯度地區,從海陸位置看,三個島嶼均地處太平洋。
(2)從材料可知,美濟磁成為南海諸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因此美濟磁位于我國的南海;我國開始在美濟磁上吹沙填海,歷時五個月完成,鳥嶼面積墻大至5.66千米,成為南海諸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根據材料可得,美濟磁成為美濟島主要是人為原因。
(3)讀圖可知,硫黃島面積逐漸變大,因為其位于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附近,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殼運動頻繁導致的。
(4)讀材料可知,富納富提烏海拔4.5米,海拔低,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兩極冰川融化加劇,導致海平面上升,島嶼面積會逐漸減小。
13
【答案】(1)24.62°N,118.68°E
(2)海陸變遷
(3)亞歐 太平洋 碰撞擠壓
(4)環太平洋 活躍 護住頭部蹲下并躲在桌子下面,震動結束后快速有序地跑到操場上。
【分析】本大題以全球六大板塊與主要火山、地震帶分布,深滬灣海底古森林遺跡的形成過程等為材料,設置4道小題,涉及經緯度定位,海陸變遷,板塊運動等知識,考查學生知識掌握程度與運用能力。
【詳解】(1)緯度向北增大為北緯,用N表示;經度向東增大為東經,用E表示,圖中深滬灣海底古森林遺跡的大致經緯度是24.62°N,118.68°E.
(2)在地球表面某位置發生的由海變為陸或由陸變為海的變化叫做海陸變遷,海陸變遷即洋陸轉化。圖2是由陸地變成海洋,可以作為海陸變遷的證據。
(3)由圖可得,海底古森林和古牡礪礎出露沙灘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板塊碰撞擠壓導致地殼抬升而形成。
(4)由圖可得,深滬灣位于環太平火山地震帶上,地殼比較活躍,易發生火山、地震。如果地震發生時,你在四樓教室,安全逃生的方法是護住頭部蹲下并躲在桌子下面或墻角處,盡量蠟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同時抓住桌腿等身邊牢固的物體以免震時摔倒或因身體失控移位而受傷,注意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震動結束后快速有序地跑到操場上。
14
【答案】(1)穩定 活躍
(2)擠壓
(3)亞歐 地中海喜馬拉雅
(4)非洲 紅海位于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發生張裂運動,面積不斷擴大。
【分析】本大題以世界六大板塊分布圖為材料,設置四道小題,涉及板塊構造學說內容、板塊運動的影響、六大板塊的分布、主要火山地震帶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詳解】(1)各大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
(2)據所學知識可知,喜馬拉雅山脈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之間,是由于這兩大板塊不斷發生碰撞、擠壓、隆起形成。
(3)讀圖可知,我國臺灣省位于亞歐(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之間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火山、地震;同時也處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四川位于我國西南部,屬于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4)讀圖可知,紅海位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張裂拉伸邊界,板塊不斷張裂拉伸,紅海的面積將不斷擴大,將形成新的大洋。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初一地理上冊【湘教版(2024)】
第三章地球面貌 第三節海陸變遷
基礎知識思維導圖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不斷運動與變化
時間可長可短
0
地表形態變化
0
存馬拉雅發現海洋生斯化石
2
臺潔失發現森林或過
具體實例
3
東非大裝谷不斷擴展

地中涼不斯編小
魏格納
大陸漂移假說
泛大陸與泛大洋
海陸變遷
六大板塊
板塊構造學說
板塊內部穩定
板塊交界
枚快英界張裂拉伸
枚塊交界碰拉擠壓
0
環太平洋火山地宸帝

地中海一喜瑪拉雅火山地宸帶

大洋中脊
火山與地震
3
印尼火山之最
日本地震頻發
0
地宸應急逃生方法
①亞歐板塊
亞洲、歐洲大部分
②非洲板塊
非洲大陸、馬達加斯加島
印度洋板塊
0
柯拉佰手島、印度零島、大洋洲
六大板塊
④太平洋板塊
0
兒乎金是海洋

美洲板塊
幟羅斯東部、南北美洲
6)
南極洲板塊
南投大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象山县| 衡东县| 汝城县| 织金县| 积石山| 商都县| 台山市| 台东市| 永福县| 华安县| 海阳市| 保山市| 青海省| 勃利县| 屯留县| 大余县| 武义县| 历史| 纳雍县| 临武县| 磐石市| 西宁市| 什邡市| 隆尧县| 如东县| 罗田县| 汉沽区| 临汾市| 双峰县| 仁布县| 兰州市| 昌黎县| 垫江县| 神农架林区| 平乡县| 清镇市| 扬中市| 普安县| 灵石县| 安丘市| 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