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單元 常見的酸、堿、鹽根據《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24年版)》描述編寫①能通過實驗說明常見的酸和堿的主要性質,并能用化學方程式表示;②能舉例說明酸和堿的廣泛應用及性質與用途的關系;③能利用常見酸和堿的性質,分析、解釋一些簡單的化學現象和事實;④能檢驗溶液的酸堿性;⑤能通過實驗說明常見的鹽的主要性質,并能用化學方程式表示;⑥能舉例說明鹽的廣泛應用及性質與用途的關系;⑦能利用常見鹽的性質,分析、解釋一些簡單的化學現象和事實;⑧能運用研究物質性質的一般思路與方法,從物質類別的視角,依據中和反應,初步預測常見的酸、堿、鹽的主要性質,設計實驗方案,分析、解釋有關的實驗現象,進行證據推理,得出合理的結論。真題精粹——河南5年真題精選及拓展考向1 常見的酸、堿、鹽的性質及用途1.(2024·河南)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為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推測該有機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探究光合作用原料的裝置如圖(實驗過程略去)。①實驗時,乙中的植物葉片能檢測出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機物,而甲中的不能。請加以解釋: 。②請設計方案,檢驗實驗后的燒堿溶液中生成的新物質: 。(寫出選用的試劑和現象即可)2.(2024·河南節選)酸、堿、鹽是幾類重要化合物,它們與人類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關系十分密切。(1)在實驗室常用濃硫酸作干燥劑,這是因為濃硫酸具有 (填字母)。a.酸性 b.吸水性c.氧化性 d.脫水性(2)請簡述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在生產或生活中的一種用途。3.(2022·河南節選)酸、堿、鹽種類繁多,與人類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關系十分密切。(1)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因為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離出 (填符號)。4.(2023·河南)侯德榜是我國制堿工業的先驅。侯氏制堿法中的“堿”所指物質的化學式為 ( )A.Na2CO3 B.NaHCO3C.NaOH D.NaCl5.(2024·河南)下圖是某胃藥標簽的部分文字說明。碳酸氫鈉與胃酸(含鹽酸)作用的化學方程式為 ;如果將該胃藥中的碳酸氫鈉用相同質量的碳酸鎂代替,則每次用藥量應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主要成分:碳酸氫鈉、淀粉每片含量:200 mg碳酸氫鈉適應證:用于緩解胃痛注意事項:胃潰瘍患者慎用6.(2022·河南)某化學小組從孔雀石[主要成分為CuCO3·Cu(OH)2]中提取金屬銅的實驗步驟如下:將孔雀石粉碎,加過量稀硫酸,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液中加入一種金屬粉末。(1)請填空:CuCO3·Cu(OH)2+2H2SO42CuSO4+CO2↑+3 。(2)寫出可以加入的一種金屬并說明理由。考向2 中和反應及pH7.(2024·河南). 某同學用pH傳感器測定稀硫酸滴入稀氫氧化鋇溶液的過程中pH的變化,測定的結果如圖所示。硫酸與氫氧化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點所表示的溶液中溶質為 ;在a點所表示的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溶液會顯 色。(提示:BaSO4難溶于水且不溶于酸)8.(2023·河南)為了探究氫氧化鈉與鹽酸是否發生化學反應,某化學小組向滴有幾滴酚酞無色溶液的稀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他們通過溶液顏色的變化,得出了氫氧化鈉與鹽酸發生了化學反應的結論。溶液顏色的變化過程為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過程中溶液的 pH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8.1實驗小組用圖1裝置探究稀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能否反應,測得數據如圖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燒杯中只能盛放稀氫氧化鈉溶液B.圖2不能證明發生的反應是放熱反應C.60 s時溶液中溶質只有氯化鈉D.實驗證明氫氧化鈉與鹽酸能反應9.(2022·河南節選)酸、堿、鹽種類繁多,與人類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關系十分密切。(3)利用數字化實驗設備,測定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時溶液pH變化,實驗結果如圖所示。當滴入溶液為 V2 mL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為 ,所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成 色。(4)某實驗室用20%的NaOH溶液洗滌一定量石油產品中殘余的H2SO4,消耗NaOH溶液40 g,洗滌后的溶液呈中性,請計算該一定量石油產品中H2SO4的質量。10.(2019·河南)下圖是氫氧化鈉與鹽酸的反應示意圖。(1)反應前后沒有發生變化的離子有哪些 (2)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叫作離子方程式。請寫出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考向3 化肥11.(2023·河南)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碳酸氫銨(化學式為 NH4HCO3)屬于 ( )A.復合肥 B.磷肥C.鉀肥 D.氮肥11.1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1)守住良田沃土,保障糧食安全。①土壤酸化不利于農作物生長。要改良酸性土壤,可選用的物質為 (填字母)。A.KNO3 B.熟石灰 C.稀硫酸②某農田改良后pH為5.4,該地區常見農作物最適宜生長的土壤pH范圍如下:農作物 茶樹 油菜 水稻 蘿卜pH 5.0~5.5 5.8~6.7 6.0~7.0 7.0~7.5該農田適合種植的農作物是 。③化肥和農藥對農業增產有重要作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填字母)。A.銨態氮肥不能與草木灰混用B.磷酸二氫銨(NH4H2PO4)屬于復合肥料C.為增加農作物產量,大量施用化肥和農藥④碳酸氫銨(NH4HCO3)需密封保存于陰涼處,用化學方程式解釋這樣做的原因: 。12.(2024·河南)糧食產量增長的主要動力是化肥。下列化肥(用化學式表示)屬于復合肥料的是 ( )A.CO(NH2)2 B.K2SO4C.KNO3 D.Ca(H2PO4)213.(2023·河南)施用化肥是農業增產的重要手段,尿素[CO(NH2)2]屬于 (選填“氮肥”“磷肥”或“鉀肥”)。回歸教材 —— 河南中考核心考點梳理【單元構建】【知識清單】考點1 濃鹽酸、濃硫酸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5年2考)酸 濃鹽酸 濃硫酸色、態 純凈濃鹽酸:無色液體;工業鹽酸:黃色(含Fe3+) 無色黏稠、油狀液體氣味 有 氣味 氣味特性 揮發性(敞口置于空氣中,瓶口有 ) 吸水性、脫水性、腐蝕性用途 ①金屬 ; ②制造藥物; ③人體中含有少量 酸,幫助消化 ①金屬 ; ②作干燥劑; ③生產化肥、精煉石油考點1 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5年3考)堿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色、態 白色 , 溶于水(溶解時放熱) 白色 , 溶于水(水溶液俗稱 )俗名 、 、 (具有強腐蝕性) 、消石灰制法 Ca(OH)2+Na2CO3 CaCO3↓+2NaOH 用途 ①其固體作干燥劑(不能干燥CO2、SO2); 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紙; ③去除油污:爐具清潔劑中含氫氧化鈉 ①工業:制漂白粉; ②農業:改良 土壤、配制波爾多液; ③建筑:用石灰漿砌磚抹墻考點3 酸堿的化學性質 (必考) 1.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解離時所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H+) 2.堿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堿解離時所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OH-)考點4 中和反應 (5年5考)概念 酸跟堿作用生成 的反應表示式 酸 + 堿鹽 + 水反應實質 酸中的 跟堿中的 結合生成水分子,即H++OH-H2O考點5 中和反應的應用 (5年2考)應用 生活實例堿中和酸,降低酸性 ①用 中和酸性土壤; ②用 中和工業生產中產生的酸性廢水; ③蚊蟲叮咬后可涂稀 中和; ④胃酸過多可服含 的藥物酸中和堿,降低堿性 ①用 中和被堿液濺到的皮膚; ②農業上可用碳酸水灌溉植物,中和 土壤; ③用 中和印染廠生產中產生的堿性廢水考點6 pH與溶液酸堿度的關系 (5年5考)pH與溶液酸堿度的關系pH<7 溶液呈 性,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強pH=7 溶液呈 性pH>7 溶液呈 性,pH越大,溶液堿性越 pH的 測定 用具 用pH 或pH計方法 使用pH試紙測定溶液pH的方法:用干燥潔凈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溶液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上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進行比較,讀出該溶液的pH溶液酸堿度的應用 在化工生產中,許多反應必須在一定pH的溶液中才能進行在農業生產中,農作物一般適宜在pH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長測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CO2,正常雨水的pH約為5.6,酸雨的pH小于5.6),可以了解空氣的污染情況測定人體內或排出的液體的pH,可了解人體的健康狀況考點7 常見的鹽 (必考) 1.氯化鈉( ),俗稱食鹽。物理性質:白色固體,有咸味,易溶于水。化學性質:水溶液呈 性,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 色沉淀。用途:用作調味劑和防腐劑,配制成生理鹽水,融雪劑。2.碳酸鈣( ),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物理性質:純凈物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化學性質: 下易分解,能與 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用途:用于建筑業,用作補鈣劑。3.碳酸鈉( ),俗稱蘇打或純堿。物理性質: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化學性質:水溶液呈 性,能與 反應生成 色沉淀,能與 反應生成氣體。用途:玻璃、造紙、紡織、洗滌劑的生產和用作發酵粉。4.碳酸氫鈉( ),俗稱小蘇打。物理性質:白色粉末,能溶于水。化學性質:水溶液呈 性,能與 反應生成氣體。用途:用作發酵粉,治療胃酸過多。考點8 常見的鹽的化學性質 (必考) 1.與某些金屬發生置換反應生成另一種金屬和另一種鹽。例: 。[注](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2)鹽必須是可溶性的鹽。(3)鐵和鹽的置換反應只能生成+2價的鹽。(4)K、Ca、Na三種金屬,因化學性質太活潑,不能置換出其他金屬。2.與某些酸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另一種酸和鹽。例: 。3.與某些堿反應生成另一種鹽和堿。例: 。4.與某些鹽反應生成另兩種鹽。例: 。考點9 復分解反應 (5年3考)1.定義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即為復分解反應。特點:僅互相交換成分,無元素化合價的變化,即雙交換,價不變。2.條件兩種物質(酸、堿、鹽)在溶液中相互交換離子,生成物中有 生成,那么復分解反應就可以發生,否則不能發生。(1)堿+鹽——反應物必須可溶。(2)堿+酸——不必考慮物質的溶解性。(3)酸+鹽——不必考慮物質的溶解性,BaSO4、AgCl除外。(4)鹽+鹽——反應物必須可溶。考點10 常見的離子的檢驗 (必考)離子 鑒定方法 現象 化學方程式H+ 1.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2.加入鋅粒 1. 2. Zn+2HClZnCl2+H2↑OH- 1.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2.加入無色酚酞溶液 3.加入CuSO4溶液 1. 2. 3. 2NaOH+CuSO4 Cu(OH)2↓+Na2SO4C 加入稀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Na2CO3+2HCl2NaCl+H2O+CO2↑Cl- 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 產生白色沉淀 S 加入Ba(NO3)2溶液和稀硝酸 產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 N 加入少量堿液,加熱,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 產生的氣體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試紙變藍 考點11 化學肥料 (必考)1.化學肥料的種類和作用(1)氮肥:促進植物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提高植物蛋白質的含量。常見的氮肥①碳酸氫銨(NH4HCO3): 晶體,易溶于水,易分解,含氮量約為17.7%。②硝酸銨(NH4NO3): 晶體,易溶于水,高溫或受猛烈撞擊時易爆炸,含氮量為35%。③尿素[CO(NH2)2]:白色或淡黃色晶體,易溶于水,含氮量約為46.7%。(2)磷肥:促進植物根系發達、籽粒飽滿,增強抗寒抗旱能力。常見的磷肥①重過磷酸鈣[Ca(H2PO4)2]: 晶體,能溶于水。②過磷酸鈣[Ca(H2PO4)2與CaSO4的混合物]: 晶體,部分溶于水。(3)鉀肥:促進植物生長,增強抗病蟲害和抗倒伏的能力。常見的鉀肥氯化鉀(KCl): 晶體,易溶于水,易結塊。(4)復合肥:含有氮、磷、鉀中的兩種或三種營養元素。2.利用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不同初步區分常見的化肥(1)常見化肥的鑒別(一看二聞三溶)方法氮肥鉀肥磷肥看外觀 白色晶體 灰白色粉末加水 全部溶于水 大部分不溶加熟石灰 放出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指銨態氮肥) 無刺激性氣味放出 (2)N的檢驗①取少量樣品放入試管中,加入NaOH溶液,微熱,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若變藍,則說明樣品中含有N。②將樣品(固體)與Ca(OH)2混合,在研缽中研磨,有刺激性氣味放出,也可證明樣品中含有N。3.化肥使用中的注意事項(1)銨鹽能與堿反應生成氨氣,因此銨態氮肥不能與堿性物質混合使用,以防降低肥效。(2)碳酸氫銨受熱易分解,使用后應立即蓋土或灌溉,防止暴曬。(3)長期使用硫酸銨,會使土壤酸性增強,造成板結硬化,故不宜大量使用。(4)不合理使用化肥,會對環境造成危害,因此化肥使用要適量。1.尿素雖然也是氮肥,但尿素中不含有N,不能用堿進行檢驗。2.氨氣易溶于水,水溶液顯堿性,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使酚酞變紅,這是因為氨氣與水發生反應生成氨水,但氨氣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試紙變色。另外,氨氣不能用濃硫酸進行干燥。【核心突破】重難點一、常見的酸、堿、鹽的性質酸、堿、鹽是幾類重要化合物,它們與人類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關系十分密切。(1)在實驗室常用濃硫酸作干燥劑,這是因為濃硫酸具有 (填字母)。a.酸性 b.吸水性c.氧化性 d.脫水性(2)請簡述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在生產或生活中的一種用途。(3)廚房中烘焙糕點常用發酵粉,發酵粉的主要成分是小蘇打,其化學式是 ;鹽酸可用于除鐵銹(Fe2O3),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檢驗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可以選用的一種試劑是 。(5)中和反應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內容。①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的示意圖如圖所示,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該反應: 。②若向稀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然后再向其中滴入稀鹽酸至過量,則觀察到溶液顏色的變化是 。(6)海水曬鹽得到的食鹽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鈣和氯化鎂。除去食鹽樣品雜質的實驗流程如圖所示。①加入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加入過量試劑A后的濾液中,加適量試劑B的目的是 。[思維破冰] 對常見酸、堿、鹽典型代表物質的性質、用途進行系統的記憶;中和反應的微觀實質、氫氧化鈉變質和粗鹽提純是酸、堿、鹽核心考點。認識物質性質的角度對酸、堿、鹽化合物的認識,可以從其存在、組成、變化、用途的角度,對一類物質有共性的認識,對同類別物質也有差異性的比較、分析。純堿(Na2CO3)在工業生產中用途極廣,廣泛應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印染和洗滌劑生產等領域。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預習了純堿的相關知識后,對純堿的制備和部分化學性質展開項目式學習,并對部分實驗廢液進行了拓展探究。任務一:了解純堿的制備——“侯氏制堿法”“侯氏制堿法”制備純堿的主要過程是利用飽和食鹽水先后吸收兩種氣體,生成碳酸氫鈉(NaHCO3)和氯化銨(NH4Cl),再加熱碳酸氫鈉即可制得純堿。(1)“侯氏制堿法”制備純堿的主要過程中需要吸收的兩種氣體是 (填字母)。A.NH3 B.Cl2C.CO2 D.SO2(2)加熱碳酸氫鈉可制得純堿,同時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任務二:探究純堿與酸、堿、鹽的反應(3)向盛有一定量純堿溶液的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稀鹽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鋇溶液,實驗現象記錄如下:試管 編號 1 2 3加入 試劑 稀鹽酸 澄清石灰水 氯化鋇 溶液實驗 現象 產生白色沉淀 產生白 色沉淀(4)寫出試管2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任務三:對部分廢液進行拓展探究將上述實驗后試管3中的物質進行過濾,得到濾液甲。【提出問題】濾液甲中的溶質是什么 【猜想假設】(5)猜想一:氯化鈉猜想二: 猜想三:氯化鈉和氯化鋇【實驗探究】(6)取少量溶液,進行如下實驗操作: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取少量濾液甲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稀硫酸 猜想三 成立重難點二、中和反應及pH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數字化傳感器探究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中和反應的過程,測得燒杯中溶液的pH隨滴加液體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1)該變化對應的實驗操作是將 (選填“稀鹽酸”或“氫氧化鈉溶液”)滴加到另一種溶液中。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叫作離子方程式。請寫出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c點溶液中存在的陰離子是 (填化學符號)(3)若將b點所用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入與稀鹽酸相同質量、相同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則反應后溶液呈 (選填“酸性”“中性”或“堿性”)。(4)向久置的c點處的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發現有氣泡產生,請用文字解釋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 。[思維破冰] 由圖像可知,pH的變化是由小于7逐漸變為大于7,是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加入稀鹽酸中,直至過量,c點溶液pH大于7,說明氫氧化鈉溶液過量,溶液中的溶質為氯化鈉和氫氧化鈉,陰離子是氯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等質量氫氧化鈉溶液消耗的硫酸的量大于稀鹽酸的量,每80份質量氫氧化鈉溶液消耗73份質量鹽酸,用80份質量的氫氧化鈉與98份質量的稀硫酸反應,氫氧化鈉有剩余,反應后溶液呈堿性。反應后溶液成分的判斷方法 判斷中和反應后溶質成分的方法為先寫出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和反應的產物一定存在于溶液中,再根據溶液的酸堿性來判斷其他的溶質。顯酸性則溶質成分為未反應完的酸和中和反應的產物;顯堿性則溶質為未反應完的堿和中和反應的產物。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餾水,向左、右兩管中同時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氫氧化鈉稀溶液和稀鹽酸(如圖所示)。(1)開始時 管溶液呈紅色。(2)充分反應后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無色,除酚酞外,此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的名稱為 ,可能含有的溶質的化學式為 ,寫出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實驗探究 —— 學科核心素養提升【圍繞課標】必做實驗8 常見酸、堿的化學性質【實驗目的】1.比較常見酸的化學性質,認識其特征。2.認識常見堿的一些化學性質。【實驗過程】實驗 用品 實驗儀器 試管、燒杯、膠頭滴管、玻璃棒、白色點滴板實驗試劑 稀鹽酸、稀硫酸、稀氫氧化鈉溶液、石灰水、鎂條、鋅粒、銅片、碳酸鈉粉末、石灰石(或大理石)、生銹鐵釘、硫酸銅溶液、蒸餾水、紫色石蕊溶液、無色酚酞溶液等實驗內容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原理(化學方程式) 實驗結論 (或微觀實質)酸的化學性質(稀鹽酸、稀硫酸) 在白色點滴板的孔穴里分別滴入幾滴稀硫酸、稀鹽酸,再分別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和無色酚酞溶液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 ,無色酚酞溶液 取三支試管,分別放入適量鎂條、鋅粒和銅片,再加入適量稀鹽酸(或稀硫酸) 鎂條迅速消失,試管中出現大量氣泡;鋅粒與酸反應的速率比鎂的速率慢,鋅表面產生較多氣泡;銅表面沒有明顯現象 , 酸能與活潑金屬(金屬活動性 金屬)反應生成 酸的化學性質(稀鹽酸、稀硫酸) 取一支試管,放入一枚生銹的鐵釘,再加入適量稀鹽酸(或稀硫酸) 鐵銹 ,溶液 酸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 ①在小燒杯中加入適量氫氧化鈉溶液,并滴加2~3滴無色酚酞溶液,插入一支溫度計; ②取膠頭滴管吸取稀鹽酸(或稀硫酸)逐滴加入上述小燒杯中,并用玻璃棒攪拌 ①溶液變為 色;②溶液由 色變為 色,溫度升高 酸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微觀實質): 取兩支試管,分別加入適量碳酸鈉粉末、石灰石固體,再加入適量稀鹽酸(或稀硫酸) 碳酸鈉粉末很快消失,試管中產生大量氣泡; 石灰石逐漸減少,試管中產生氣泡 酸能與某些鹽反應生成新鹽和新酸堿的化學性質(氫氧化鈉、氫氧化鈣) 在白色點滴板的孔穴(或小試管)里分別滴入幾滴石灰水、氫氧化鈉溶液,再分別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和無色酚酞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無色酚酞溶液 堿能使紫色石蕊溶液 ,無色酚酞溶液 堿的化學性質(氫氧化鈉、氫氧化鈣) 取兩支試管,分別加入適量石灰水、氫氧化鈉溶液,再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氫氧化鈉溶液 ; 堿能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①在小燒杯中加入適量氫氧化鈉溶液(或氫氧化鈣溶液),滴加2~3滴無色酚酞溶液,插入一根溫度計;②取膠頭滴管吸取稀鹽酸逐滴加入上述小燒杯中,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 ①溶液變為 色; ②溶液由 色變為 色,溫度升高 堿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微觀實質): 取一支試管,加入2 mL硫酸銅溶液,再逐滴加入石灰水(或稀氫氧化鈉溶液) 試管中 ,溶液 堿能與某些鹽反應生成新堿和新鹽【實驗分析與評價】1.用稀酸除去鐵制品表面的鐵銹,不能將鐵制品長時間浸泡在酸溶液中,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實驗室常用稀鹽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氣體,不用稀鹽酸和碳酸鈉的原因是 。【實驗拓展】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沒有明顯現象,同學們設計了以下實驗進行驗證。實驗方案 實驗裝置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方案一 向兩個相同的收集滿二氧化碳的軟塑料瓶內,分別迅速倒入 的氫氧化鈉溶液和蒸餾水,立即旋緊瓶蓋,振蕩 倒入一定量氫氧化鈉溶液的瓶子變癟程度 ,而倒入等體積的蒸餾水的瓶子變癟程度 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確實發生了化學反應方案二 1.向裝有5 mL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2.將上述溶液加熱至氣體不再生成; 3.等試管冷卻后,向試管中滴加稀鹽酸 有氣泡生成【實驗反思】方案一的優點是 ;方案二的優點是向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加熱至氣體不再生成,排除了 。【對接中考】常見實驗6 中和反應實驗【實驗目的】驗證氫氧化鈉與稀鹽酸能發生反應;通過實驗感受中和反應的能量變化。【實驗過程】實驗 用品 實驗儀器 燒杯、溫度計、膠頭滴管、玻璃棒、酒精燈、試管等實驗試劑 氫氧化鈉溶液、稀鹽酸、酚酞溶液實驗裝置實驗原理 實驗過程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微觀實質(1)在燒杯中加入約5 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插入一支溫度計 溶液變為 色 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 (2)用膠頭滴管吸取稀鹽酸逐滴加入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并不斷攪拌溶液,至溶液顏色恰好變為無色為止 溫度升高,溶液由 氫氧化鈉能與稀鹽酸發生 且反應 熱量(3)取實驗(2)所得的少量溶液于一支試管中,另取一支膠頭滴管,向試管中加入1滴氫氧化鈉溶液 溶液 (4)用玻璃棒蘸取(3)中溶液,在酒精燈上加熱至蒸干 【實驗分析與評價】1.對于沒有明顯現象的反應,證明反應發生的思路有 。上述實驗(1)(2)說明了反應物 消失,實驗(4)證明了有新物質 生成。2.為確認實驗(4)中的白色固體是氯化鈉而不是氫氧化鈉,進行如下實驗:步驟 現象 結論將白色固體溶于水形成溶液,分成兩等份 向其中一份滴加CuSO4溶液,振蕩、靜置 無明顯現象 向另一份滴加 溶液,振蕩、靜置 出現白色沉淀 白色固體是氯化鈉【實驗拓展】1.同學們在實驗室中進行了以下一系列實驗:步驟1的操作中有錯誤,錯誤原因是 ;步驟3所得的無色溶液呈 ;步驟4中所得晶體一定是 。 步驟1 步驟2 步驟3 步驟42.中和反應是一類重要的化學反應。某同學利用圖1裝置研究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過程,并用pH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測量反應過程中相關量的變化情況,得到圖2和圖3。 圖1 圖2 圖3(1)燒杯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儀器A中溶液的溶質是 (填化學式)。(3)圖3中V的數值最接近 (選填“6”“12”或“16”)。(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填字母)。A.圖2中b點所示溶液中的溶質是NaCl和NaOHB.取圖2中d點所示溶液加熱蒸干,所得固體為純凈物C.圖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質量不斷增加D.圖3中e→f變化趨勢可說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答案真題精粹1.C、H(或碳、氫) ①甲中的二氧化碳被燒堿溶液吸收,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②取水樣于試管中,加入適量氯化鈣溶液,產生白色沉淀2.(1)b(2)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3.(1)H+【解析】酸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都能在水溶液中解離出H+。4.A5.NaHCO3+HClNaCl+H2O+CO2↑ 減少6.(1)H2O(2)可加入Fe,濾液中的溶質為硫酸銅,鐵可以與硫酸銅溶液中的銅離子反應置換出銅【解析】根據孔雀石的主要成分的化學式CuCO3·Cu(OH)2可知,加入稀硫酸相當于H2SO4分別與CuCO3和Cu(OH)2發生復分解反應,H2SO4與CuCO3反應生成了CuSO4、CO2和H2O;H2SO4與Cu(OH)2反應生成了CuSO4和H2O。(2)要從孔雀石中提取金屬銅,加入硫酸反應后濾液中的溶質為硫酸銅,鐵可以與硫酸銅溶液中的銅離子反應置換出銅。7.H2SO4+Ba(OH)2BaSO4↓+2H2O 硫酸(或H2SO4) 紅8.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HCl+ NaOHNaCl+ H2O 變小8.1 D 【解析】此實驗可以是向稀鹽酸中加稀氫氧化鈉溶液,故A錯誤;由圖2可知反應過程中溫度升高,是放熱反應,故B錯誤;60 s時溫度已經降低了,可能是恰好完全反應后一段時間,也可能是繼續加物質,故此時的溶質可能只有氯化鈉,也可能還有氯化氫或氫氧化鈉,故C錯誤;稀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混合溫度升高,證明它們發生了反應,故D正確。9.(3)HCl和NaCl 紅(4)解:設該一定量石油產品中硫酸的質量為x。H2SO4+2NaOHNa2SO4+2H2O98 80x 40 g×20%=x=9.8 g答:該一定量石油產品中硫酸的質量為9.8 g。【解析】由圖像可知,V2 mL對應點的pH在7的下面,溶液呈酸性,即鹽酸過量,再加上反應產生的NaCl,故溶液中的溶質為HCl和NaCl;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10.(1)鈉離子和氯離子(2)H++OH-H2O【解析】(1)根據氫氧化鈉與鹽酸的反應示意圖進行分析解答。(2)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它們反應生成水分子。11.D11.1(1)①B ②茶樹 ③C ④NH4HCO3NH3↑+H2O+CO2↑【解析】(1)①A.KNO3與酸不反應,不能改良酸性土壤;B.熟石灰與酸發生中和反應,能改良酸性土壤;C.稀硫酸與酸不反應,不能改良酸性土壤。②該農田適合種植的農作物是茶樹。③A.銨態氮肥與草木灰混用,會放出氨氣,降低肥效,故銨態氮肥不能與草木灰混用,正確;B.磷酸二氫銨(NH4H2PO4)含氮元素、磷元素,屬于復合肥料,正確;C.為增加農作物產量,大量施用化肥和農藥,會污染水資源,錯誤。④碳酸氫銨(NH4HCO3)受熱容易分解生成氨氣、水和二氧化碳,故需密封保存于陰涼處,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4HCO3NH3↑+H2O+CO2↑。12.C13.氮肥回歸教材知識清單考點1刺激性 無 白霧 除銹 鹽 除銹考點2固體 極易 粉末 微 石灰水 燒堿 火堿 苛性鈉 熟石灰 CaO +H2OCa(OH)2 ②酸性考點31.紅色 鹽+氫氣 鹽+水 鹽+水 不變色 新鹽+新酸2.藍色 鹽+水 鹽+水 紅色 新鹽+新堿考點4鹽和水 H+ OH-考點5①熟石灰 ②熟石灰 ③肥皂水 ④氫氧化鋁①稀硼酸 ②堿性 ③稀硫酸考點6酸 中 堿 強 試紙考點71.NaCl 中 白2.CaCO3 高溫 鹽酸3.Na2CO3 堿 氯化鈣 白 鹽酸4.NaHCO3 堿 鹽酸考點81.Fe+CuSO4Cu+FeSO42.H2SO4+BaCl2BaSO4↓+2HCl3.2NaOH+CuSO4Cu(OH)2↓+Na2SO44.AgNO3+NaClAgCl↓+NaNO3考點92.氣體,或有水,或有沉淀考點101.溶液變紅 2.有氣泡冒出 1.溶液變藍 2.溶液變紅 3.產生藍色沉淀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NaCl+AgNO3AgCl↓+NaNO3 H2SO4+Ba(NO3)2BaSO4↓+2HNO3 NH4Cl+NaOHNaCl+H2O+NH3↑考點111.(1)①白色 ②白色(2)①灰白色 ②灰白色(3)白色核心突破例題1(1)b (2)改良酸性土壤(3)NaHCO3 Fe2O3+6HCl2FeCl3+3H2O(4)稀鹽酸(5)①OH-+H+H2O ②從紅色逐漸變為無色(6)①2NaOH + MgCl2Mg(OH)2↓+ 2NaCl ②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變式訓練(1)AC(2)2NaHCO3Na2CO3+H2O+CO2↑(3)產生氣體(4)Na2CO3+Ca(OH)2CaCO3↓+2NaOH(5)氯化鈉和碳酸鈉(6)有沉淀生成例題2(1)氫氧化鈉溶液 OH-+H+H2O(2)Cl-、OH-(3)堿性(4)c點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碳酸鈉,因而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變式訓練(1)左(2)氯化鈉 HCl NaOH+HClNaCl+H2O【解析】(1)酚酞遇酸不變色,遇堿變紅,故開始時左管變紅。(2)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無色,說明氫氧化鈉稀溶液和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或者稀鹽酸過量,故溶液中一定含氯化鈉,可能含稀鹽酸。實驗探究必做實驗8 常見酸、堿的化學性質【實驗過程】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無色酚酞溶液無明顯變化 變紅 不變色 Mg+2HClMgCl2+H2↑(或Mg+H2SO4MgSO4+H2↑) Zn+2HClZnCl2+H2↑(或Zn+H2SO4ZnSO4+H2↑) 在氫前面的 鹽和氫氣 逐漸消失 由無色變為黃色 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鹽和水 ①紅 ②紅 無 NaOH+HClNaCl+H2O(或2NaOH+H2SO4Na2SO4+2H2O) 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 Na2CO3+2HCl2NaCl+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合理即可) 變藍 變紅 變藍 變紅 變渾濁 無明顯變化 Ca(OH)2+CO2Ca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①紅 ②紅 無 NaOH+HClNaCl+H2O[或Ca(OH)2+2HClCaCl2+2H2O] 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 產生藍色沉淀 由藍色變為無色 CuSO4+Ca(OH)2Cu(OH)2↓+CaSO4[或2NaOH+CuSO4Cu(OH)2↓+Na2SO4]【實驗分析與評價】1.Fe2O3+3H2SO4Fe2(SO4)3+3H2O(或Fe2O3+6HCl2FeCl3+3H2O),Fe+H2SO4FeSO4+H2↑(或Fe+2HClFeCl2+H2↑)2.反應速率過快,不易控制【實驗拓展】等體積 大 小【實驗反思】實驗操作簡單易行,實驗現象明顯,通過比較、對照,使結論更具有說服力 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的干擾,使實驗更加完整常見實驗6 中和反應實驗【實驗過程】NaOH+HClNaCl+H2O 紅 紅色變為無色 變紅 有白色固體生成 中和反應 放出 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實驗分析與評價】1.證明反應物消失、證明有新物質生成 氫氧化鈉 氯化鈉2.白色固體不是氫氧化鈉 AgNO3【實驗拓展】1.氫氧化鈉有腐蝕性且易潮解,不能放在紙上,應放在玻璃器皿中 中性或酸性 氯化鈉2.(1)NaOH+HClNaCl+H2O(2)HCl(3)12(4)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